於莎 等: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意願的內在影響機制

2021-01-07 同花順財經

原標題: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意願的內在影響機制

作者簡介:於莎,寧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教師,寧波江北社區教育學院特聘研究員。浙江寧波315211;劉奉越,通訊作者,博士,教授,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河北保定071002

內容提要:以網絡為載體構建的在線學習共同體,由於不受時間、地點等條件制約,深受成人學習者的歡迎。學習參與意願作為影響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決策的關鍵因素,正在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鑑於成人參與學習的行為決策大多伴有明確的目標,且成人學習具有鮮明的自我導向特徵,因此以目標導向行為理論和自我決定理論為指導來探究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行為意願的內在影響機制,是推進該領域研究的新視角和重要途徑。已有研究指出,影響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意願的內在變量主要有態度、主觀規範、預期情緒、勝任力、關聯感、欲望和感知行為控制。為進一步探究這些內在變量與行為意願之間的關係,通過模型假設、量表編制、信度分析,並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研究假設進行檢驗,研究結果發現:關聯感和感知行為控制對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的欲望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而欲望又進一步正向影響成人參與行為意願的產生,此外感知行為控制對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行為意願有著直接的正向影響。

關 鍵詞:成人學習者在線學習共同體參與意願影響機制結構方程模型

標題注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鄉村振興下職業教育促進農村『空心化』治理的機理與模式研究」(BJA180100)。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195(2018)05-0086-09

一、研究背景

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廣泛應用,使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交流等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際平等,2011)。越來越多的企業員工、政府公務員、學校教師以及社會工作者都將採取在線學習的方式來實現終身學習(吳峰等,2015)。以網絡為載體而構建的各類非正式在線學習共同體,由於不受時間、地點等條件制約,而受到成人學習者的青睞,並在其學習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它可以解決傳統學習共同體存在的時空受限、運用資源困難和遠距離交互缺乏等問題;能夠增加信息交流、相互支持、團隊承諾、合作以及對學習經歷的滿意度(Rovai,2001);使成員在網絡上能找到志同道合、共同進步的學習夥伴,共同的學習願景也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歸屬感(唐燕兒等,2017);有利於建構知識,交流情感(董利亞等,2016);為成員的共同成長和知識鴻溝的減少鋪平道路(Shafipour et al.,2017)。隨著「網際網路+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人在線學習共同體的意義和價值不斷得以彰顯,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實際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然而,實踐中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意願不足、對移動學習接受和利用不足(鮑日勤,2017)、成員間互動程度不足(王詩蓓等,2017)等問題仍層出不窮。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了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的意願?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些問題引起國內外研究者的關注。Bette對阿爾伯塔社區成人學習委員會協調員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的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參與動機主要包括學習新技能和獲得工作實踐的機會、與同事和職業加強聯繫以及減少因工作職能和地理位置造成的隔離(Gray,2004)。Barría等人基於社會比較理論,認為與同輩的比較尤其是可視化比較能夠激發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的意願(Barría et al.,2014)。Karunanayaka以教師為個案的研究結果表明,互動式和協作式課程設計、在線輔導者扮演的角色、在線學習者採用的各種策略會對在線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效果產生影響(Karunanayaka,2008)。Dadze-Arthur等人認為,學習者對原有知識和經驗的概念化,注重以計算機為媒介的溝通,參與課程和項目,能夠提升他們對在線學習共同體的認知和社會參與(Dadze-Arthur et al.,2016)。張際平等人的研究表明,成人是否選擇加入在線實踐共同體,與緩解壓力、增加社會交往、服務社區和提高工作水平等內在因素相關(張際平等,2011)。楊剛等人認為,在虛擬學習社區學習活動中,主持者的角色非常重要,既能幫助參與者之間形成有效的溝通,又能在有效管理活動進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楊剛等,2013)。葛楠等人指出,在非正式網絡學習共同體中,社會存在感影響參與者的滿意度和持續關注度(葛楠等,2017)。

雖然學界不乏從動機因素探討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行為決策過程及識別影響成人學習行為的關鍵因素,但是較少從動機角度考察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行為發生的心理機制。鑑於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的行為決策大多伴有明確的目標,且成人學習具有鮮明的自我導向特徵,本研究將引入目標導向行為理論和自我決定理論,從微觀視角釐清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的驅動因素及其內在機制,並為提升參與效度提供理論支撐。

二、理論基礎與模型假設

1.理論基礎

目標導向行為理論的建構源於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簡稱TPB)。由於計劃行為理論存在注重認知變量而忽視情感變量對行為驅動的重要作用之缺陷,Perugini和Bagozzi構建了目標導向行為模型(The Model of Goal-Directed Behaviour,簡稱MGB)。目標導向行為理論強調動機、情感和習慣的價值,把它們有機地融為一體。具體來說,既保留計劃行為理論的原始變量,即態度、主觀規範和感知行為控制,又借鑑Parker等人提出的預期情緒影響決策過程理論,引入預期情緒變量(Leone et al.,2004)。相對於計劃行為理論,目標導向行為理論具有較強的行為預測能力和解釋力,能夠更加系統深入地分析特定行為的生成機理(Song et al.,2014),因而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教育、計算機、醫療、商業和旅遊等領域。因此,本研究嘗試以目標導向行為理論為基礎進行成人參與在線學習共同體行為的研究。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簡稱SDT)假定個體是活動的有機體,具有積極的自我整合、自我完善和不斷學習的傾向,但這些傾向並非自然而然發生,而是需要藉助社會情境的支持才能發生(Deci&Ryan,1985)。自我決定理論認為,內在動機或外在動機的內在化取決於自主感、勝任感和關聯感三種基本心理需要,通過這些需要,個體能體驗到一種精心設計的幸福感。為了更好地實現個體的自我成長,有必要準確把握其基本心理需要與外部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自我決定理論能夠使研究者探查到通過情境因素(如指導者行為、社會互動)來增強或抑制在線學習者動機的機制,也有助於教師和教學設計者確定更好的在線學習者支持策略(Chen&Jang,2010)。本文將在運用目標導向行為理論的基礎上,引入自我決定理論的關聯感和勝任感要素,分析外在因素對於個體學習欲望產生的影響,進而探討成人對於在線學習共同體的認知與行為意願之間的關係。

來源: 社科院網站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疫情以來上海成人每周在線學習時間大為延長
    報告顯示,上海成人每周在線學習時間大為延長,在線學習者佔比提高了26個百分點。上海開放大學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大數據下在線學習用戶畫像的構建及其應用研究」課題組已連續三年對上海在線成人學習者的在線學習需求與態度等情況進行抽樣跟蹤調查。本次調查通過社區、園區、大學及街頭攔截等形式發放問卷,有效回收問卷6061份。
  • 認知與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在有機性
    有機性是與機械性相對而言的,有機性影響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活性和韌性,有助於克服內部組成部分的差異性衍生的解構效應,能夠不斷優化共同體的內部結構,提升共同體在發展進程中的抗震性、抗阻性,從而保障共同體的內部聚合,最終促進共同體整體前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在有機性包括「橫向」有機性和「縱向」有機性,橫向內在有機性影響著共同體的內部組成部分之間的團結與融匯,縱向有機性則對共同體的延續、發展發揮作用。
  • 報告顯示:後疫情期上海成人每周在線學習時間大為延長
    上海開放大學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大數據下在線學習用戶畫像的構建及其應用研究」課題組已連續三年對上海在線成人學習者的在線學習需求與態度等情況進行抽樣跟蹤調查。本次調查通過社區、園區、大學及街頭攔截等形式發放問卷,有效回收問卷6061份。
  • 大學生線上英語學習滿意度與持續學習意願影響因素研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大學生線上英語學習平臺及學習方式、線上英語學習的感知有用性、線上英語學習的期望確認程度、學習滿意度和持續學習意願進行了調查,構建了大學生線上英語持續學習意願影響因素模型,探討了線上英語學習感知有用性、期望確認程度、學習滿意度和持續學習意願間的多維關係。
  • ...成人在線學習者畫像:半數以上學習者傾向線上線下相結合學習方式
    上海開放大學開放遠程教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連續三年對上海在線成人學習者的在線學習需求與態度等情況進行抽樣跟蹤調查。此次報告顯示,後疫情期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及其意願穩定,關注較長期計劃的個人價值提升。
  • 上海開大為後疫情期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畫像
    上海開放大學開放遠程教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連續三年對上海在線成人學習者的在線學習需求與態度等情況進行抽樣跟蹤調查。報告顯示,後疫情期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及其意願穩定,關注較長期計劃的個人價值提升。後疫情期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更加關注學習資源(課件)質量、學習方式的靈活性、學習平臺的功能友好性;在學習方式傾向上,選擇在線課程與線下課堂相結合學習方式的佔比達到近55%。
  • 張鐵道 | 回應成人學習需求 創新教師研修機制——本土實踐探索30年
    為此,我利用一年半時間高強度的理論學習、培訓現場的參與式體驗以及專題調研,積累了成人學習相關理論與方法方面的知識,完成了昆士蘭州校長培訓的案例研究,並設計了回國解決本土教育問題的初步計劃。上述學習幫助我找到了「成人學習理論與方法」這把開啟校長、教師群體專業學習與能力發展大門的鑰匙,為我日後探索「教師研修」的本土實踐打下了知識基礎。
  •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內在邏輯與踐行路徑
    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嘗試分析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必然性及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聯,然後從人類文明、利益、權力與未來等角度剖析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內在邏輯,並指出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可能面臨的「網絡強國」與「網絡主權」相關質疑,最後提出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在共識構建、安全保障、行為邏輯與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踐行路徑與方向。
  • 在線學習視頻彈題反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
    針對在線學習視頻中彈題反饋內容的精細化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相關研究結論也趨於一致,即反饋內容越精細,學習效果越好[18-19],從而有助於學習者深度參與在線學習過程[20],以及深化學習者的認知過程[21]。
  • 從學習共同體到生長共同體
    比如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能力基礎和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最終淪為少數優秀學生的獨奏。再比如,有些小組缺乏必要的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導致小組合作次序混亂,沒有中心。近年來,日本教育理論家佐藤學教授所提倡的學習共同體構想在國內開始受到重視。學習共同體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而形成的相互聯繫、休戚與共的整體。
  • 基於學習共同體的學校變革路徑與策略
    深度學習是基於學習者自發的、自主性的內在學習動機,並依靠對問題本身探究的內在興趣維持的,一種長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學習力。,就是把「隨物賦形」的本領落實到教學中去,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予以相應的指導,用學習設計替代教學設計,才能實現教學上真正的靈動和機制,促進學習行為真實的發生。
  • 成人在線教育:熱潮從未退去
    成人在線教育的陣地可以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兩大塊,學歷教育以大學教育為載體,通過網絡教學的方式輔助大學課程的進行。目前我國成人在線學歷教育主要面向全日制在校學生,並已經實現了網絡教學、網絡學習、網上考試、校際課程互選和學分承認。而成人在線非學歷教育則呈現出更為豐富的內容。知識經濟概念的興起,對成人教育的職能和形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的心理機制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表現為一致性或共識性的集體身份認同。認同的共享性對於群體的凝聚力和歸屬感是十分重要的,共享的社會認同為相互信任和相互影響提供了強大的基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對於「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而言,既有歷史連續性和繼承性,又是現實依託的上位共同體認同意識。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概念將全國各族人民凝聚起來,培養一種更廣泛的歸屬感,對於民族關係和民族團結具有根基作用。
  • 2015.12:農民參與環境治理的意願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崔蜜蜜等)
    農民參與環境治理的意願選擇及其影響因素[†] 研究結果表明,75.94%的農民具有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意願;回歸結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對作物秸稈資源化在認知與情感上的態度越積極、對環境重要性認知程度越高、受到技術推廣員的影響越大、具有足夠的經濟條件、能夠獲得政府補貼的農民,其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的意願越強烈。
  • 林朝湃:家長教養方式對小班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和家長參與的調節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對教養方式與幼兒學習品質之間的影響機製做探討。具體包括:考察不同教養方式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考察家長參與在自我效能感和學習品質之間的調節作用。見圖1。
  • ...大數據為用戶畫像: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佔比提高了26個百分點
    相較於兩年前,參加過在線學習的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佔比提高了26.72個百分點。通過學習目的、學習時間、學習設備數據分析,其學習需求及意願穩定,關注較長期計劃的個人價值提升。  同時,從在線課程單個視頻資源時長來看,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希望在線課程單個視頻資源時長在30分鐘以內的佔比,增加了將近7個百分點。這說明上海成人在線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更強烈,較多利用繁忙工作與生活之中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在線學習。
  • 教育|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看到學習共同體,是不是和我們國家的郭思樂的教授倡導的生本理論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佐藤學的所謂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是指在這樣的學校裡不僅學生們相互學習、成長,作為教育的教師也相互學習、提高,家長和市民也參加學習、共同發展。
  • 國際成人學習監測項目比較及啟示
    良好的成人學習和教育治理,應確保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落實機制,確保體制和程序的有效、透明、民主和可追責,同時確保各利益相關方在其中的代表性和參與度。 (3)財政。強調政府各部門協作、夥伴關係和成本分擔等機制,關注各部門和利益相關方的資源調配和籌集,以持續、有效和公平的方式使用資源,通過提供培訓津貼、設立職業培訓假等措施激勵學習。(4)參與、包容和公平。
  • 成人學習者的類型與學習成效:基於 學習動機和學習障礙的探究
    第三,學習動機和學習障礙對不同類型成人學習者的影響效力如何?(一)樣本分布J大學是一家典型的成立已有40年的專門服務成人學習者的成人高等院校,與其所在的省域中73所市縣學校共同構建了覆蓋全省城鄉的辦學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巨型大學聯盟成員。目前共開設38個專業,以在線遠程學習為主。
  • 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對學習結果的影響研究
    任志娟摘要: 本研究把學生的學習投入作為影響學習結果的內在因素,在引入學生參與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與課堂觀察、教師訪談相結合的方式來研究、分析課堂上學生參與的特點,探討學生參與對學習結果的影響。這就意味著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習,甚至具有相同學習成績的學生,其內在的學習歷程可能並不相同,可能以積極的、深層次的方式學習,也可能以淺層次和消極的方式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2. 情感參與與行為參與具有一定的聯繫,但關係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