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2021-02-19 一個小老師的故事

       現在的教育越來越國際化,今天看書《靜悄悄的革命》看到了關於日本的一位教育學者的一種教學理論的推動,這種教學理論就是學習共同體。看到學習共同體,是不是和我們國家的郭思樂的教授倡導的生本理論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佐藤學的所謂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是指在這樣的學校裡不僅學生們相互學習、成長,作為教育的教師也相互學習、提高,家長和市民也參加學習、共同發展。學習不是以某個群體為中心獨立存在的,而是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學生(人)與學生(人)之間的交往的軌跡,是以「合作性」關係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學習的軌跡。這種學習、教學和研究一體化的創造性做法架起了通向未來的橋梁。

     「學習共同體」是為了讓個人的學習行為與集體的學習行為融為一體,因此它並不過分強調互相說,而是格外突出相互之間的傾聽,強調建立一種新型的、合作的、民主的關係,這種關係建立起來後,共同學習才有意義。

        首先,共同體內的每一個成員應該是平等的。「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教師與家長、教師與教師都是建立在心與心平等的基礎之上的,只是角色不同,卻無等級差異。在學習共同體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民主、平等的,不存在服從與被服從、支配與被支配的等級關係;每個人既是學習者,又是潛在的教師,「有知」與「無知」、「師」與「生」沒有絕然的分界線;學習者之間是合作的、互惠的、相互促進的關係,而不是對抗的或相互隔離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主體之間的對話合作在本質上是一種教學主體之間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的過程。 這一點,不但教師自身要認識到,還要共同體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認識到這一點。

        其次,在學習共同體中,教師的作用得以重新構建。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為了促進學生社會化自我的形成,為了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對教師的能力、對教師的工作要求更高了。教師不僅要精通教學內容,更要熟悉學生,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社會文化背景和經驗,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宏觀的引導與具體的幫助,還要做家長的朋友,攜手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學生學習成長的過程,教師要定位自己的角色,要有所為又有所不為。讓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在教室裡產生出來,必須準備建立一種聯繫,即必須尊重每個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自立,尊重學生在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個體成長的軌跡,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去影響每個學生個體成長的軌跡,使學生健康地發展。這就需要教師憑藉著對學生深刻的洞察能力去完成這一工作。

      再次,在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學校裡,不僅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成長,而且為了促使學生相互學習,教師也必須要相互學習和提高。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需要家長走進課堂、走進學校,與孩子共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家長與自己的孩子甚至與其他孩子和家庭建立聯繫,通過參與學習活動,共同負起責任。

     最後,關於學習的共同體,還有很多值得去思考和挖掘的,特別是教師與教師同僚間共同體的構建,操作起來似乎看起來簡單深入的進行下去卻很難。但是無論怎樣,感謝佐藤學先生給了我們如此詳細的一個學習的範本,讓我們可以從自身不斷的去思考去實踐。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你如何在合作學習中習得更多的素養?日本教育專家、學習共同體倡導者佐藤學曾直擊當下合作學習的痛點——✓ 我們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 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安心地說出「我不懂」。
  • 走近「學習共同體」----讀《跟隨佐藤學做教育》有感
    時下,學校追求教育質量,教師追求教學效率,以多知識點、多訓練題為標誌的課堂教學越演越烈,很多學生疲於應付,學困生不斷產生,教育生態不斷惡化。教學改革從關注分數向人文關懷轉變,日本佐藤學教授提出的「學習共同體」,創建安全潤澤的教育生態,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發展。
  • 「傾聽」佐藤學 對話「共同體」
    佐藤學來了!近兩年,這位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從《靜悄悄的革命》《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等一本本備受關注的著作中,走進現實的中國學校和課堂,走到中國的學生和教師中間,再度點燃了教師們的心靈之「火」。在中國,佐藤學教授因為倡導「學習共同體」教育改革而被中國教師熟知。
  • 課改前沿 | 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探訪心湖小學「學習共同體」
    本次活動通過觀摩「學習共同體」示範課,討論交流、聆聽講座等形式開展,推動課程理念的翻轉,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從而以點帶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促進三門教育質量的提升。,苦練內功,積極探索,更新教育理念,加強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質量,辦三門人民滿意的教育。
  • 大家 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建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大膽說出「我不懂」
    3月21日,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學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等專家,齊聚北京市中關村第一小學,圍繞「構建學習共同體,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主題,進行了一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對話研討。研討會伊始,中關村一小教師洪麗娟執教了一節六年級語文課《長城贊》。
  • 探究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秘密
    再次走進學校,我內心充滿了忐忑,但短暫的暑期培訓卻讓我如釋重負,王校長以鮮活的教學實例和精準的理論引導我初識了學習共同體。在一次次的思維碰撞中,讓我了解了目前「學習共同體」作為一種課堂形態,不是找出學生的共性,而是發掘學生不同的個性,以形成獨一無二的共同體。下面我就淺談一下我暑期培訓的點滴體會。1相信當每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傳遞給我們時,學生一定是先於我們老師被改變的。
  • 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該如何打造?
    教師傾聽學生,就意味著對學生的接受,就有一個應答的責任;在教室裡,小朋友傾聽其他小朋友的聲音,也就說明小朋友接受了其他的小朋友,也就是小朋友對其他小朋友肩負著一個回答的責任。  我就是基於上述理念來推動課程改革的,來探索學習共同體的。學習共同體指的是學生們能夠互相學習,教師也能互相學習,家長也能互相學習,而且是基於對話進行學習。
  • 直播預告|日本教育家佐藤學教授談《專家型教師的學習》
    直播預告|日本教育家佐藤學教授談《專家型教師的學習》 澎湃訊 2017-02-25 10:25 來源:澎湃新聞
  • 七個字解讀踐行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秘密
    本次研究坊由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學習共同體聯合會共同主辦,由上海市浦東新區世博家園實驗小學全力承辦。在本次研究坊以」傾聽兒童聲音、回歸教育本真、堅持研究立場、師生共同創造「為主題,來自全國的400名校長教師、各學科專家、教科研專家共聚一堂,以把握「學習共同體」的精神實質與實踐策略為目標,以「團隊心理建設」、「課例研究」、」共同備課「、「專著共讀」、「教學模擬」、「微型演講」以及「分組研討」為主要載體,以「學習共同體」所倡導的「平等」與「傾聽」為主要宗旨展開了共同研究。
  • 佐藤學:怎樣打造「學習共同體」,共創教育奇蹟?
    謙卑是他的風格,對教師的體察是他最打動人心之處,聆聽佐藤學,聆聽最透徹的教育思考。1.學習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事情首先向邀請我參加如此盛會的朱永新教授、向當代教育家雜誌社李振村總編輯、向各位不辭辛苦從全國各地趕來參加演講會的老師們,致以誠摯的謝意!對於學習來講,最重要的是什麼?很多人提過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非常謙虛的心。
  • 閱讀佐藤學
    認識佐藤學的思想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佐藤學的書《靜悄悄的革命》在中國已經出版15年了。15年,教育發生了太多變化,正如佐藤學所說,15年前教室的風景和現在教室的風景已經完全不同。為什麼直到近兩年,佐藤學的教育思想才被一些學校和教師自發地用於實踐呢?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有人說,課改要善於等待。
  • 佐藤學來了
    他就是佐藤學,國際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博士,「學習共同體」理論的創建人之一,日本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教育學院名譽教授,日本教育學會前會長。中國教師們早已拜讀過他的《靜悄悄的革命》《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學校的挑戰——創造學習共同體》等著作。他曾到過幾十個國家,進過上萬間教室,觀察了數萬節課堂。他30多次來到中國,但這是他第一次來福建,第一次來莆田。
  • 日本教改專家佐藤學:想把日本老師帶到蔡塘來學習
    【名片】佐藤學是日本「皇族大學」——學習院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被認為是日本學校教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中國,佐藤學因為倡導「學習共同體」教育改革而被中國老師熟知。這位國際級的教改專家是行動派——過去三十年,佐藤學每周至少兩天深入學校,紮根中小學實地觀察,他因此已經拜訪了世界上3500多所學校。
  • 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主張慢下來,但學生學得更快了,背後有何秘密?
    一路走來,F4的課堂真正實現了「學教翻轉」,課堂回歸了寧靜,相互學習成了最動人的風景。學習共同體倡導者、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來到該校,對他們的課堂評價說,這裡正在發生一場「學習的革命」。「讓教室裡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能得到關注的學習」。佐藤學說。
  • 「重建」,從閱讀佐藤學開始
    重建專家形象《靜悄悄的革命》《教師的挑戰——寧靜的課堂革命》《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這三本書呈現了立足於觀察和參與大量教育實踐之上的思考和發現。佐藤學重塑了教育專家的形象,和中小學普通教師構成了研修共同體,一起參與實踐,感受和發現教育的困境,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 未來學校應是「學習共同體」
    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沿用150年的教育模式是時候革新了  未來學校應是「學習共同體」   在佐藤學看來,不僅傳統的學校需要變革,教師群體也要轉型。昨天,日本教育專家、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佐藤學受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之邀,帶來了關於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並接受了提問。  佐藤學被認為是日本學校教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也是先進學習理論的研究者,他所倡導的學習共同體在世界各國的學術界都有眾多的擁躉,在一些發達國家還有大量的學習共同體理論的成果試驗。在佐藤學看來,不僅傳統的學校需要變革,教師群體也要轉型。
  • 佐藤學:專家型教師是怎樣煉成的
    正如華東師大教育學員院長周彬所言,佐藤學教授是一位在中國不需要介紹的教授。我最先知道佐藤學教授是通過鍾啟泉教授翻譯的系列叢書,發現他不同於一般埋頭於理論研究的學者教授,是一位「行動的教育學者」。在教學第一線,直面眾多的難題,堅持不懈地從兒童的學習與教師的實踐事實中學習。「學習共同體」的願景深深地吸引著我,我照著書開展實踐工作,卻總是孤獨無助不得要領。
  • 學校教育研究者佐藤學走進海曙課堂 聽他說了什麼?
    佐藤學,全球學校教育最有影響的研究者之一,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率先將學習共同體構想引入教育改革實踐的學者。  零距離觀察海曙外國語學校「微共體」的教學改革與指導後,佐藤學稱讚該校「微共體」協同學習的課堂「有溫度、有深度」。  佐藤學非常驚訝於海曙外國語學校「微共體」的普及:「這所學校將成為領航中國所有學習共同體領域學校共同前進的領頭羊!」  為了接受佐藤學精到的教學點評,學校還安排了一節小學語文課和一節初中數學課,作為「微共體」協同學習的示範展示課。
  • 通知|第四屆學習共同體國際會議
    第四屆學習共同體國際會議將於2016年10月28-29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會議主要議題:願景分享及變革中的學校:學校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
  • 第三屆學習共同體大會教學研討活動舉行
    千龍網北京11月4日訊 近日,「促進課堂革新 創建學習共同體」第三屆學習共同體大會的第一天教學研討活動,在豐臺五小舉行。豐臺五小教育集團校長李磊陪同日本教育專家佐藤學,北師大教師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於莉莉,以及參與此次大會的友好校領導、教師和豐臺區名校長工作室成員近160人,走進豐臺五小51間教室,開展學習共同體課堂巡課及10節焦點課觀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