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老師痴迷「農民畫」 畫出《幸福人家》《甜甜的日子》

2020-12-15 山西日報數字報

  前幾天剛參加完省城的「山西國寶系列——山西農民畫·炕圍畫作品聯展」活動,這幾天賈連梅又應邀送上了4幅農民畫作品,準備參加全省農民畫展。
  賈連梅是忻州市康樂小學的美術老師,出生在農村,生長在城市,初二接觸到農民畫這門藝術,便十分喜歡。多年來她不斷回到農村體驗生活、感受農村變化,創作了大量反映農村生活風俗和新農村建設的畫作。賈連梅的夢想是通過自己的畫作將「美麗的家鄉」展示給全國、全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農民的風採。

  A 處女作獲獎 在省城嶄露頭角

  8月15日16時,賈連梅正在家醉心於自己的農民畫創作中。這個夏天,賈連梅一直處於忙碌的創作中。
  賈連梅1971年出生於忻府區董村鎮遊邀村,家中排行老5,賈連梅的爺爺喜歡古書古畫,奶奶是村中巧婦,這讓賈連梅打小就喜歡手工藝品和書畫。
  初中時,賈秀花是賈連梅最好的同學,也是她畫作的第一個收藏者,每當賈連梅有了新的「作品」,賈秀花都會設法要走,收藏在炕席下。有一年,這位同學的媽媽過年打掃家時在炕席下發現了一大摞畫稿,便知道賈連梅的「心靈手巧」。賈連梅說:「1983年,我還在讀初二時,有一天村裡小廣播說城裡(今忻府區)要辦畫畫培訓班,賈秀花的媽媽專門告我說,『連梅你畫得那麼好,快去學畫哇。』」
  事實上,當年的繪畫培訓班是忻州美術界前輩盧萬元老師,針對報考專業美術院校學生開設的培訓班,賈連梅成了這期學員中最小的學生。素描、色彩、速寫、創作,賈連梅學得很認真,為了有所建樹,她常常徹夜練習。也就在這個培訓班裡,賈連梅的第一個創作機緣來了。「那一年,省裡要舉辦一個全國農民畫展,老師就鼓勵我們創作,當時班裡60多個人,只有幾個人搞了創作,包括我。」賈連梅說。
  當年年少的賈連梅憑藉對農村生活的感悟,利用一周時間創作了一幅反映鄉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包粽子過端午節的作品《端午節》。沒想到這幅畫因農家生活氣息濃鬱,創作出來的草圖被當年忻州地區的農民畫評選專家邢晨聲等老師選中,最後年幼的賈連梅有幸參加了當年全地區挑選出的農民畫創作者集中培訓,涉獵了更多的知識,得到了許多老師的指導。經過後期著色,《端午節》最終送到了省城參展並獲得了優秀獎。於是,賈連梅在省城嶄露頭角,由此也激發了賈連梅創作農民畫的熱情。
  農民畫是人民大眾的藝術,興起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形成的獨特畫種,融合了農耕生活文化、民間藝術傳統和鮮明的時代主題,以直觀易懂的圖式藝術形式表現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主題。多少年來,農民畫是融合新時代農民情感與民間美術傳統、國家時代精神與農村生活圖景、社會歷史主題與農村生活理想的藝術形態和文化載體,也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民間文化和現代農村發展的重要窗口。

  B 自己給自己當模特 創作《農家女》迎來藝術第二春

  賈連梅年紀輕輕就在省城嶄露頭角,於是,她打算不上學專門學畫畫,但這個想法遭到她的啟蒙老師盧萬元反對。賈連梅說:「當年盧老師和我語重心長地說,單畫畫可不行,文化課也得跟上去,這樣才能考到美術院校,更好地深造。」在盧老師的安排下,賈連梅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自己深愛的美術培訓班,重新返回了課堂。
  然而,賈連梅返回了課堂,可是她的心仍在畫畫上,特別是涉及農村題材的東西,都成為了她筆下的素材。
  1988年,就在賈連梅學習農民畫順風順水之際,她遭遇了命運的捉弄。當年她到職校任教的老師劉俊彪辦的高考考前集訓班學習繪畫,想著學上3個月就能通過美術專業課考試,結果她考試失利了。後來,賈連梅反覆思考,再次找到劉俊彪老師,繼續學習。第二年她終於考入了山西省戲曲學校,進入美術師資類專業學習。三年時間,無論是從理論知識還是個人認知和藝術造詣等方面,賈連梅在學校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歷經數年的生活體驗和素材積累,賈連梅1998年到東方紅小學當了一名美術代課教師,後來又幾經輾轉,於2007年到忻州市康樂小學當美術老師至今。其間,她一刻也沒有放棄創作農民畫。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賈連梅迎來了自己藝術創作的第二個春天。
  在賈連梅內心深處,她最崇尚花木蘭,她認為花木蘭替父從軍體現的不僅是孝道,還有保家衛國的情懷,特別是花木蘭的剛強堅毅更是她的學習榜樣。因此,她創作出了《農家女》,想把花木蘭的性格和當代農村女性的特點完美結合。但是沒有這樣的模特咋辦?於是她自己給自己當模特,一邊照著鏡子給自己畫像,一邊將花木蘭的個性展現在創作中,最後背景還配上了中華的龍圖騰和獅子面具等抽象圖案,最終完成了創作。
  賈連梅說:「『農家女』身著唐裝,亭亭而立,眼中透露著花木蘭一般的剛強,展現的是不屈不撓、勇敢頑強的中華民族當代優秀女子形象」。當年《農家女》赴省城展覽,獲得了山西省農民畫優秀作品獎,事後作品也被忻州市收藏協會的一位藏家收藏。《農家女》讓賈連梅在業內再次受到關注。

  C 在藝術道路上孜孜不倦 想創作出更多畫作展示給世人

  在忻州的美術發展進程中,與國畫和油畫作品相比,農民畫貌似並不「入流」,而且有時還會讓人狹義地認為,農民創作的畫就叫農民畫。因此賈連梅的執著與堅持並不被很多人支持和理解,但是痴迷農民畫的賈連梅從不放棄,且樂此不疲。
  賈連梅說:「曾經就有人和我說,我有繪畫功底,為啥不畫點國畫油畫什麼的,賣錢都比農民畫多賣兩個錢呢。後來我反覆思考,我想我雖然生活在城市,但是我的根在農村,我的生活體驗和感受使我見證了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就想用手中的筆繪出、記錄我們家鄉的變遷,這難道不好嗎?」
  在山西省民間藝術大師崔鳳英的東奔西跑下,忻州市美術家協會農民畫分會2015年5月20日正式成立。當日,賈連梅應師姐崔鳳英的邀約欣然加入,一時間她有種找到家的感覺,於是,創作農民畫的信心和決心就更強烈了。
  擺脫了心理上的一些幹擾和困惑,賈連梅在藝術的道路上更加孜孜不倦,她不斷向前輩們學習繪畫的技巧和知識,還吸收多方面的繪畫元素,將一些國畫和水粉畫的表現手法和形式運用到農民畫的創作中,繪畫語言有了很大的提高。《想當年》《搬家》《香飄十裡果滿園》《椿香正濃》等一大批農民畫作品帶著泥土的氣息走上展臺,受到很多人關注。
  賈連梅說:「前幾天,省裡搞了一個山西國寶系列——綠水青山最美山西山西農民畫·炕圍畫作品聯展,全省共計展出了70幅作品,我帶去了《山花花》《幸福人家》《暖洋洋》《椿香正濃》《甜甜的日子》等5幅作品,展出後反響強烈。」
  賈連梅將自己創作的作品,通過微信將圖片發送給了遠在北京的文化界資深人士邢晨聲老師,得到老師的指點,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在一段微信文字中,記者看到了老師的回覆,「畫得很好,造型受前輩影響已經是新農民畫了。」
  守護鄉愁記憶,禮敬文化傳統。採訪結束時,賈連梅道出了心中一個大夢想:「我想通過我的不斷努力,創作出更多反映家鄉新農村新風尚的農民畫作,有朝一日帶著這些農民畫作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登上大雅之堂,向國人和世界展示我們美麗的家鄉,向世界宣告中國農民的美好生活和民族文化,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農民的風採。」

本報記者 郭小強

相關焦點

  • 江南農民畫,中國民間美術的獨特一脈
    因此它不同於諸如桃花塢年畫、烏鎮藍印花布等知名工藝美術,實質是民間美術的新生力軍,折射出農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物質豐足之後對精神文化渴望與追求的意願。走進農民畫王國,人們的第一印象或許不是走近藝術,而是走近生活。
  • 江南·人文|江南農民畫,中國民間美術的獨特一脈
    因此它不同於諸如桃花塢年畫、烏鎮藍印花布等知名工藝美術,實質是民間美術的新生力軍,折射出農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物質豐足之後對精神文化渴望與追求的意願。走進農民畫王國,人們的第一印象或許不是走近藝術,而是走近生活。
  • 貴州黔西一中美術教師祝光麗,丹青妙手寫未來
    2003年07月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美術系,2004年至今在貴州省黔西第一中學任教,已歷16個春秋。16個春秋裡,主要從事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和現代民間繪畫的研究。祝老師的教學成果。根據其作品名稱,做小小列舉:詩意一點的,如, 作品《絲竹晚唱》、《萬紫千紅齊鬥豔》、《滿庭槐花香》等;喜慶蘊含民俗的,如,作品《欣逢盛世鬧新春》、《巧手繡出幸福來》、《杜鵑花開紅豔豔》等;緊扣時代脈搏的,如,作品《村務公開》、《動脈疏通百業興》、《廉政花開》等;
  • 金山家喻戶曉的TA,竟是中國民間美術的獨特一脈!
    因此它不同於諸如桃花塢年畫、烏鎮藍印花布等知名工藝美術,實質是民間美術的新生力軍,折射出農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物質豐足之後對精神文化渴望與追求的意願。走進農民畫王國,人們的第一印象或許不是走近藝術,而是走近生活。
  • 猴兒關農民畫走出大山
    猴兒關農民畫走出大山   11月7日一早,險峻的貴州省水城縣陡箐鄉猴兒關,如往常一樣寧靜。
  • 把農民畫做成名畫——江西萬安文旅融合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紀實
    但沒有表現出農民畫的獨特藝術風格,因此創作上還是呈現出各自為政、散漫化狀態。2014年、2015年萬安縣相繼舉辦了兩屆全國農民畫展,在全國產生強烈反響,極大地提高了萬安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去年,萬安再次舉辦「中國精神·中國夢」全國農民畫創作展,叫響了「萬安農民畫」的品牌。  「我原來就是在鄉下幫別人家做油漆的,懂一點油漆畫,根本不懂什麼叫農民畫。
  • 鹽城·銅川書法美術剪紙農民畫作品展開幕
    7月7日,鹽城·銅川書法美術剪紙農民畫作品展在鹽城市拉開帷幕。鹽銅兩地書法家、美術家、民間藝術家代表等集聚一堂,相互交流藝術文化,共同提升創作水平。鹽城與陝西銅川同屬革命老區,雖有萬水千山阻隔,卻擋不住兩地的深情厚誼。2017年,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鹽城與銅川籤訂對口協作戰略協議。對口交流,頻繁互動讓兩地情誼更加相融、人緣更加相親。
  • 【農民畫韻】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
    展覽將帶領觀眾回顧共同度過的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感受共同扛過的這一場不尋常的考驗,總結這一個來之不易的階段性抗疫成果。展出的800餘件作品,是從以上海為主的1800餘位一線抗疫勇士、文藝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自發創作的13000餘件視覺藝術作品中遴選而來。其中美術作品250餘件,攝影作品480餘幅,民間藝術、雕塑、裝置等形式的藝術作品70餘件/組。
  • 陝西戶縣農民畫:走向世界的農民藝術遭遇尷尬
    黑框眼鏡,清瘦的面龐,泛黃的襯衫,藝術與知識氣質渾然一體,他就是丁濟堂,陝西戶縣農民畫的主要創始人。戶縣農民畫起源於1958年,所畫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注重色彩的效果,追求強烈的直觀感覺,反映了民間原生態的生活樣貌,洋溢著濃鬱的農村生活氣息。
  • 貴州水城:農民畫裡的農家樂
    新華社貴陽6月1日電(記者潘德鑫)「去年我和嫂子、媽媽靠畫農民畫賺了8萬多元,做蠟染賣了2000元,哥哥在鄰縣的獼猴桃種植基地上班掙了5萬多元。」21歲的猴兒關村民熊麗媛算起家裡「6位數」的收入帳,心裡美滋滋的。
  • 好消息:畫家(王天佑)老師招收學員啦!
    七十年代初綏德縣大搞第二次"農民畫"創作培訓,掀起城鄉美術壁畫創作熱潮。紫柏灣村民請教師王天佑,這位當時三十出頭純樸的回鄉農民。當他拿出"老羊倌"石刻畫和"新羊倌"作品。1975年,綏德縣第一期農民畫創作培訓班在縣城開辦集中了全縣26名業餘美術作者,經26天緊張創作,32幅綏德農民畫畫出,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參加了"全國農民畫展",王天佑創作的"高原牧歌"入選獲獎,和綏德其他農民畫一炮打響,起了好頭。
  • 各地農民畫高手落戶上海「中國農民畫村」(圖)
    各地農民畫高手落戶上海「中國農民畫村」(圖) 2008年04月28日 23: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 者:金支   中新網上海4月28日電(金支)獨樹一幟的中國農民畫被喻為「最中國」的語言。今天下午,來自中國各地的優秀農民畫家攜手入住位於上海金山農民畫重地古鎮楓涇的中國農民畫村。   中國農民畫創作題材多取自當代農村現實生活,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
  • 農家的筆墨之道——金山農民畫創始人陳富林和他的子女們
    同樣地,倘若沒有陳富林的子女們引領金山農民畫職業創作風尚,並帶頭成為金山農民畫職業畫家,金山農民畫這一民間藝術或許也難以逃脫後繼無人的命運。  陳富林和他的子女們因為金山農民畫而幸福著、創作著,金山農民畫也因為陳富林和他的子女們而保持著活力和銳氣。
  • 老師畫畫:地理老師畫地圖,數學老師用數字,看到美術老師:大神
    未來大家一定經歷過很多的老師在我們上這麼多年學的過程中,不同學科的老師都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一下不同學科的老師畫畫是什麼樣子的吧! 老師畫畫:地理老師畫地圖,數學老師用數字,看到美術老師:大神
  • 江西大爺痴迷畫畫,畫到妻離子散沒錢吃飯,專家:不夠格進美協
    在江西就有一位痴迷40年,潛心研究畫畫的徐榮發,他對畫畫太痴迷,畫到妻離子散,這樣畫家畫的畫是不是應該很有水平呢但是專家們給出的結論是,它的作品根本沒有資格進入美協。 徐榮發的出身背景並不富裕,他的性格有點孤僻,話也不多,從小的朋友也不是很多,因為他的想法獨特,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塊。不過他的成績還是相當棒的,而且畫一手好畫,算是一個怪才。
  • 重慶舉辦首屆新時代農民畫美術班73歲農民畫痴上了第一堂美術課
    重慶日報訊(記者 聶晶 見習記者 劉一葉)12月16日,重慶新時代農民畫美術創作培訓班開班儀式暨2020年重慶市基層美術館館長交流座談會在合川美術館舉行。堅持美術創作11年的龍德信和來自我市十餘個區縣的近30名農民美術愛好者一起開始了3天的專業美術培訓。
  • 新疆農民畫家:左手坎土曼致富 右手繪幸福生活
    中新社烏魯木齊9月27日電 題:新疆農民畫家:左手坎土曼致富 右手繪幸福生活  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金秋九月,收穫的季節。白天在農田勞作的新疆農民畫家吐爾孫·託乎提尼亞孜,晚上放下坎土曼(新疆當地農具),用長滿老繭的手拿起畫筆,開始繪畫。他用豔麗的色彩,繪出一幅《巴旦木花盛開下的姑娘》。
  • 美術老師畫朱一龍素描,直接畫「頭骨」,網友:這是醫學老師!
    美術老師畫朱一龍素描,直接畫「頭骨」,網友:這是醫學老師!平時大家都看到美術生在網上給大家表演才藝,這回終於輪到了美術老師,看完了才知道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我就問你服不服?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一位美術老師畫素描的朱一龍,但是這畫畫的方式真的有點奇特呀……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朱一龍呢?雖然朱一龍已經出道很多年了,但是在最近兩年才開始火起來,擁有了不少小迷妹。這次美術老師在課上教學畫人像的時候,拿出朱一龍頭像來做例子教學。
  • 語文老師畫貂蟬,英語老師畫路飛,美術老師:感覺飯碗不保了
    充分體現了大家的普遍觀念裡一個教體育的老師是教不好一個學生數學的,也就是說體育老師的數學水平永遠比不上數學老師。但是有些老師確實可以把不在自己專業範圍內的技能掌握得很好,比如以下這些非美術專業老師畫的畫,其中語文老師畫貂蟬,英語老師畫路飛,美術老師看到後調侃道:感覺飯碗快要不保了!
  • 語文老師:我畫楊玉環,英語老師:我畫路飛,美術老師:都讓讓!
    語文老師:我畫楊玉環,數學老師:我畫悟空,美術老師:都讓讓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這裡是你們最愛的小編。老師是陪伴我們時間很長的一群人,他們教會我們成長。不光教我們文化知識,還會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其實,很多老師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他們不光本專業很厲害,還會畫畫。下面我們就看看他們的大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