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冒充大學實習生 街頭推銷化妝品欺詐消費者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冒充大學實習生在街頭推銷化妝品,並捏造中國盈嘉市場調查表以拓展市場宣傳新產品為名來噱弄人。如果你不買他們就會糾纏不休,甚至威脅一些女學生購買。昨日,三門縣工商局就取締了這樣一幫無照推銷化妝品的消費欺詐團夥。

  就讀三門中學的小王同學,當日上午10時許在縣城人民路逛街時被二位自稱是溫州某大學實習男生圍住,對方向她介紹:受中國盈嘉市場調查部委託,在貴地做一個新產品" 馨蔓" 化妝品的市場調查和信息反饋宣傳活動,本產品上市精品禮盒裝168元 /套,現廣告促銷售價20元 /套 ,每天只限量20套 ,機會不容錯過,趕快購買。要是好了,到時候就幫他們做一下宣傳。邊說著邊把一套馨蔓蘆薈補水系列產品( 洗髮露、潔面乳、沐浴露)塞到小王同學的手裡,同時,又把一枝筆遞給她要其留下聯繫方式以便作售後服務。這下,讓小王同學很為難,想買又怕碰到假劣商品,不想買他們又圍住不放,就這樣僵持了幾分鐘,兩名「大學生」推銷員見對方猶豫了,便眼冒兇光,使勁的催促其購買。小王同學在無法脫身的情況下,靈機一動,拔打了110報警電話,直到警察趕到才得以解圍。警察在了解經過後,由於威脅、恐嚇的證據不足,但其屬於無照經營,並覺得化妝品的質量也可疑,就把這些人轉交到該縣工商局。

  三門工商局經檢大隊接案後,立即對這幫銷售化妝品團夥進行隔離審查。經查,該團夥以何某為首共5 人,年紀均在20歲左右,分別來自湖南、安徽、江西等的打工人員。所推銷的化妝品都是從小市場上批發的,每套10多元。此次來三門共帶了180套,已推銷了125套,每套銷售價為20元。據交代,他們沒有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為了方便推銷化妝品,博得消費者的信任,便謊稱自己是溫州某大學的實習生,並編造了中國盈嘉市場調查表假裝搞新產品促銷活動。同時,他們把推銷的重點鎖定在初高中學生以及識別力較低的打工人員、老年人群。

  工商執法人員對該團夥所推銷售的化妝品進行檢查,該產品上標有馨蔓牌蘆薈精華100%補水系列,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出品。每套由潤柔蘆薈洗髮露、潤柔蘆薈沐浴露、潤柔蘆薈潔面乳三種產品組成,經執法人員仔細觀察,該產品瓶身字體模糊,擠出的液體很稀薄。同時,執法人員與廣州化妝品熱線電話諮詢中心、廣州電話查詢系統核實都沒有廣州某化妝品有限公司的電話登記。目前,該局對涉嫌假冒偽劣的5 5 套化妝品扣押,對該批團夥成員進行嚴肅查處。

  工商部門人士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街上的流動推銷,不要貪便宜,以小失大,因其產品質量往往難以保證,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將無法得到保障。

相關焦點

  • 海口部分小區有人搞起「花式」消費欺詐 如何才能避免上當?
    本期我們關注到小區內有人上門以「清洗油煙機」等理由、「社區工作人員」等身份,向小區業主推銷產品,有的業主甚至投訴這些推銷產品可能不正規且無保障,還有的業主稀裡糊塗上當。律師表示,冒充身份或者以欺詐手段進行產品推銷屬於消費欺詐行為,需依法予以賠償受害者;同時社區人員建議小區應把好門辨識清楚人員身份避免住戶上當受騙。
  • 聚投訴網友投訴杉德支付:冒充銀聯工作人員推銷pos機欺詐銷售
    投訴詳情:冒充銀聯工作人員推銷pos機欺詐銷售相關集體投訴專題: 集體投訴:杉德支付涉交易平臺違規問題 21CN聚投訴,21CN網站主辦的公益性消費投訴服務平臺,廣東省網信辦支持的重點網站品牌欄目,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中國網際網路公益獎獲獎項目。
  • 記者臥底揭「黑直銷公司」 招人冒充大學生推銷清潔劑
    【誘人大餅】  招人冒充大學生推銷清潔劑的「大勤」公司,微信群總被這些話刷屏:要成功,先發瘋……而在員工的朋友圈裡常發這樣的圖:一個個經理不是坐在豪車上,就是站在別墅裡,配圖說明寫著「一年多前他們還只是個普通業務員」。
  • 解讀新《消法》:消費者受欺詐可獲得三倍賠償
    代言虛假廣告 明星要連坐  盤點新消法六大亮點  3月15日,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將正式實施。作為消費者維權的「利器」,新消法擁有不少新意和亮點。  亮點一:  商業欺詐三倍賠償  修改前:商業欺詐,消費者僅獲一倍賠償。
  • 手機欺詐花樣翻新
    晨報訊(李永生首席記者張璐璐)近來,不法之徒利用電話進行欺詐的手法不斷更新。昨日,記者在中山區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因電話欺詐而導致的投訴案件逐漸增多,近期的欺詐手段更具迷惑性和隱蔽性。  消協公布了一些電話欺詐的手法:有時對方來電,鈴聲一響就掛。
  • 丸美生物IPO:冒充韓國品牌涉欺詐 曾有「假洋鬼子」前科
    公司「戀火」品牌在銷售中冒充韓國產品,而此前,公司已有「丸美」品牌冒充日本產品的前科,遭到著名打假人王海的起訴,影響極壞,公司高管曾公開道歉。「韓國戀火」是什麼鬼?根據照顧說明書顯示: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從事各類化妝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
  • 冒充中金、中信招聘實習生 「串場」露餡遭曝光 竟是在校生...
    冒充中金、中信招聘實習生 「串場」露餡遭曝光 竟是在校生設局牟利 金融實習水有多深? 摘要 【新騙術!冒充中金、中信招聘實習生 "串場"露餡遭曝光 竟是在校生設局牟利 金融實習水有多深?】
  • 纖維板冒充海南橡木,商家狡辯虛假宣傳不是欺詐!
    現階段,實木家具流行成風,很多不良商家抓住消費者既喜歡高檔家具,又希望價格便宜的心理,不惜以造假的手段來製造假,損人利己,為人所不齒。商家在賣這件家具的時候,強調製作家具的木材全部取自紅木之類的,但是事實上,只有大體的框架是真正的紅木做的,其他一些小框、不重要的部位都是用其他雜木,或者人造板進行代替。
  • 海南一裝修公司構成欺詐被判「退一賠三」消費者獲退賠款168萬餘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31日消息(記者 陳棟)海南一裝修公司違反合同約定,擅自將客戶定製的電視背景藝術大理石畫更換低價大理石安裝,還在裝修樓梯踏步、窗臺時「偷梁換柱」使用人造材料冒充天然大理石。近日,海南省萬寧市人民法院認為裝修公司構成欺詐行為,一審判決被告退回原告的裝修款,並向原告支付3倍的賠償金,共計退賠168萬餘元。
  • 【新生問題】拒絕寢室推銷——英語報別亂訂!!
    致新同學: 近幾年有大量非本校人員,在迎新期間通過進入學生寢室推銷英語報(例如《英語輔導報》、《英語考試報》、《21世紀報》等)騙取高額非法收入,在騙取全部報刊費用後,只提供一至二期報紙便不再提供並且無法聯繫到相關負責人。
  • 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那麼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網友諮詢: 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 乖乖女流下悔恨的淚水 以推銷化妝品的名義從事傳銷活動
    考上大學的她,本應該有個燦爛前程,卻因為誤入傳銷組織改變了這一切。與她同臺受審的還有另外16名被告人,他們涉嫌以推銷化妝品的名義,在阜陽從事傳銷活動。由於案情複雜,昨日此案未當庭判決。大學裡的乖乖女,成了別人的「上線」22歲的何靜一直是個乖乖女,從四川老家考入南京某大學。
  • 男子冒充安徽省紀委工作人員 推銷書籍未得逞獲刑半年
    河北一男子王某冒充安徽省紀委工作人員,與安徽縣區紀委聯繫推銷業務書籍,後被識破未能得逞。日前,池州市貴池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王某犯招搖撞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經審理查明,2019年6月,被告人王某申辦號碼為186××××6306的合肥聯通手機卡一張,後多次使用該手機號碼冒充安徽省紀檢監察委員會工作人員與安徽省縣區紀委聯繫推銷紀檢、監察工作業務書籍,未能得逞。
  • 56歲知名主持疑涉詐騙,推銷吸塵器定價近2萬,遭百餘消費者投訴
    周杰倫最近因為新歌《說好不哭》掀起一波「回憶殺」,挖掘並捧紅他成為當紅巨星的昔日恩師吳宗憲,卻在近日陷入了一場欺詐消費者的風波。近日,根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吳宗憲因涉嫌虛假銷售吸塵器,被百餘名消費者投訴。
  • 輸「陽氣」、看手相 消費者遭美容院洗腦式推銷6小時花19萬
    她說,「服務人員進行各種洗腦、推銷,什麼小蠻腰扭起來……歌詞很洗腦。」按摩結束後,服務人員故作神秘地說有位「專家」正好在店裡,特別擅長身體調理,要不是有緣份碰不到。隨後,所謂的「專家」進入房間,以看手相、聊性格等方式了解了王女士的身體狀況,向王女士推銷各種排毒項目。
  • 劍指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不請自來」的推銷電話將被重點查辦
    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嚴厲打擊重點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人身財產安全,全省近日啟動「亮劍2020」綜合執法行動,聚焦消費者關切的熱點問題,重點查處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虛假宣傳、違法廣告、價格欺詐等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並將查辦、曝光一批大要案
  • 「消防講座」有貓膩,三人冒充民警推銷產品騙錢被抓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10月23日,新民app刊登了一篇《免費培訓,實則推銷!小飯店1300多元買回4個滅火器1個滅火毯》,講述金山個別飯店老闆被不法分子以消防講座名義推銷消防器材。這樣的騙局還在發生。近日,金山山陽鎮上,3名人員冒充民警拉場子辦「消防培訓講座」被抓。
  • 影視裡的實習生
    154提阿漠《破產姐妹花》裡的Caro-line在沒破產之前曾經在著名媒體集團康泰納仕旗下的時尚雜誌Vogue做過實習生,聽聽她是怎麼回憶自己的實習生活的:「我們都在半夜給編輯們買過灌腸劑,這是轉正的必經之路。」聽起來是苦到一定程度了,但跟《搜索》裡姚晨的實習生比也不算什麼。
  • 推銷員冒充學姐賣英語報 福州20多名新生疑被騙
    「學姐」推銷英語報 20多名新生疑被騙  交錢後三天對方就迴避接電話 學校:或為校外人員冒充  東快訊(記者李新志文/圖)「我們剛訂英語報刊才三天,對方就不接電話了,怎麼回事?」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工作人員表示,學院並沒有授權或同意報刊工作人員到學生宿舍樓去推銷書籍。另外,所謂的「只要掌握70%的習題就能過英語考級」的「承諾」,也屬於虛假宣傳、消費欺詐。據介紹,這些都是外來人員,冒稱「學姐」到宿舍樓推銷東西,往往收錢後就聯繫不上。學院將派人調查此事。
  • 廣東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辦一批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
    廣東省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全國和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部署,圍繞部門職責,精心組織,迅速行動,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在整治工作中,省工商局、各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集中力量查辦了一批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一是羅定市某保健食品商行虛假宣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