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2021-01-10 騰訊網

在房價越來越貴的今天,很多家庭都將購買商品房提上日期,購買房子免不了和開以商打資產,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跟開發商打交道要非常小心才行。那麼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網友諮詢:

房產開發商有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房產開發商欺詐的行為有哪些?

浙江震甌律師事務所朱莉律師解答:

房產開發商什麼行為可屬於欺詐:

1、銷售現房時,將偽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優質房屋銷售的;

2、銷售現房時,故意隱瞞房屋真實面積,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優質工程從而騙取優質工程加價的;

4、銷售明知不能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行公開銷售的房屋的;

5、虛標最低價、清盤價等欺騙性價格進行銷售的;

6、故意隱瞞開發商真實身份,或冒充其他開發商名義銷售的;

7、採取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大眾媒體對商品房做不可實現的虛假宣傳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

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浙江震甌律師事務所朱莉律師解析:

欺詐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編造虛假或歪曲事實,使受意人陷入誤解,違背真實意思而做出意思表示。欺詐的構成要件包括:一是要有欺詐的故意;二是要有欺詐的行為;三是受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認識,並基於錯誤認識而為意思表示。三者需同時具備才可。具體到商品房銷售欺詐,是指開發商故意告知買受人虛假情況,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違法行為。

商品房銷售欺詐主要存在於預售階段,而現在商品房預售模式的盛行,買受人購買的都是期房。在期房買賣過程中,買受人買房時所獲取的信息很少,大多都只能通過通過開發商的宣傳、介紹來選擇,並且開發商都處於強勢地位,所以很容易因為信息不對稱受到開發商的欺騙,損害自身利益。

相關焦點

  • 開發商拿化工廠舊地建住宅 專家:涉嫌欺詐
    對此,記者採訪了解到,明顯對消費者不利的因素應當公示,此前早有明文規定。而土壤汙染防治專家告訴記者,汙染地塊具有不可逆轉性,完全復原基本是不可能的。對於南京中航國際社區的行為,律師稱應屬於故意隱瞞買房決策的重大不利因素,涉嫌欺詐。
  • 房產沒成交 不退斡旋金合理嗎?律師:屬於民事欺詐,應當退還
    律師:屬於民事欺詐,應當退還每日甘肅網12月1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9日,市民呂彥山向本報新聞熱線4286666反映,今年10月份,他打算通過榆中縣一家名叫嘉福房產的中介公司購買一套房屋,在購買過程中,發現房子存在不良信息便停止了購買,但中介公司拒絕退還斡旋金
  • 從刑事辯護的角度看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區別?
    金翰明: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最近一直有人問我,詐騙罪與民事欺詐的區別是什麼?合同詐騙罪與民事合同糾紛的區別又是什麼?律師你能不能給我一個準確的標準?坦白說,法律並沒有給出一個精準的區分標準。
  • 寧波中海國際社區百餘戶業主質疑:開發商涉嫌欺詐
    說好的歐洲城、醫院、有軌電車,都沒了  小區附近反而多了一家熱電廠  中海國際社區百餘戶業主質疑:開發商沒盡到告知義務,涉嫌欺詐  開發商回應:這是行內潛規則  本報記者王健  「買房前,說好的歐洲城、醫院、有軌電車,現在全都沒有了,反而多了一家熱電廠。」
  • 房屋買賣合同中,賣方欺詐行為認定及賠償責任,法律這麼規定!
    法律知識要點:《民法總則》和《合同法》中,對於欺詐行為均有規定,從實務來看,欺詐一般分為兩類:即故意隱瞞和虛假陳述。虛假陳述和故意隱瞞法律意思接近,一般界定為有義務告知對方真實情況而故意不告知,因此讓對方陷入錯誤的認識而實施了相應的法律行為。在房屋買賣合同中,特別規定了出賣人的哪些行為屬於欺詐?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呢?下面筆者就結合法律規定來說說相關的規定。
  • 法院判開發商構成欺詐
    法院判開發商構成欺詐【摘要】 這裡可以敲牆,那裡可以改造,很多市民在買房的過程中都會聽到售樓處銷售人員這樣那樣的承諾。董星辰、韋倩還認為,《認購協議》是朗潤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明顯限制了他們的權利。 這裡可以敲牆,那裡可以改造,很多市民在買房的過程中都會聽到售樓處銷售人員這樣那樣的承諾。
  • 濮陽網友投訴開發商「五證」不全拒退定金 官方介入
    針對網友反映開發商拒不退還定金問題,縣住建局、孫口鎮與開發商進行了協調,最終開發商同意將1萬元購房訂金退還。目前已退還完畢。 【網友留言】 尊敬的段書記:你好。 2013年11月,我在將軍渡花園購買房屋一套,預交房款1萬元。
  • 「斷供並不能壓制開發商」
    業主反映稱,已經有十多位業主斷供3個月,百餘位業主7月份已經開始拒交供房款,以抗議開發商將住宅以寫字樓賣給他們。而記者調查了解後發現,真正斷供的業主僅僅是極個別情況。業內人士稱,現在業主和開發商只要有糾紛,就採取「斷供」做法很不理性,應該找到開發商違約的地方維權。
  • 河北保定高碑店金潤房地產開發商拒絕辦理房產證 盼解決
    訴求:按一手房手續正常給於辦理房產證,協調開發商給我要的超高額費用  我於2017年5月14日全款購買了一套榮域小區2-2-2002的房子,通過中介在高碑店市金潤房地產開發商那裡買的,開發商說這房子是一手房
  • 南京21世紀投資集團海南項目售後返租涉嫌欺詐
    中國網8月20日訊(記者 王菡平)南京21世紀投資集團旗下房產項目近期負面不斷,先是南京江寧21世紀國際公寓被指拖欠土地出讓金,隨後又曝出海口高爾夫溫泉小鎮項目交房三年仍無土地證。  據業主反映,日月灣項目開發商還存在私自將業主房產出租給遊客、購房發票涉嫌偷漏稅、私自提高物業費、承諾的樓頂花園至今未兌現等問題。  包租期滿租金縮水八成 涉嫌欺詐   日月灣項目在銷售之初,開發商承諾,業主購買房屋後可自住,也可以委託經營管理。
  • 國家嚴查違規開發商,存在這5種行為的,將受到嚴懲!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中,開發商作為主要的房子供給者,基本掌控著房價的走勢,這也就意味著,在國家不幹預的情況下,只要開發商想要房價上漲,那麼房價在短時間內必然會快速上漲。同時,由於購房合同多由開發商提供,所以,購房合同往往不利於廣大購房者,甚至不少購房者明知合同中有霸王條款,卻仍然不得不籤字,否則開發商就不賣給自己房子。
  • 欺詐或脅迫離婚的情形有哪些?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據此,欺詐、脅迫屬於撤銷離婚協議中財產分割條款法定事由。然而,實務中哪些具體情形才算是欺詐或脅迫,則不是那麼容易把握。比如,離婚後發現對方有出軌行為? 又或者,離婚後發現孩子不是自己的? 離婚時,一方患有疾病?在急需財產治療而籤了離婚協議等等。
  • 欺詐,可否「解除合同」,追究欺詐方「違約責任」?
    欺詐合同屬於可撤銷合同,但因欺詐構成違約,並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發生撤銷權和解除權競合:受欺詐方有權選擇撤銷合同,追究欺詐方締約過失責任,也有權選擇解除合同,追究欺詐方違約責任。——個人觀點,未必正確,歡迎批評指正。
  • 房產繼承費用 房產公證有什麼好處
    房產是我們生活當中最為主要的一部分,房產繼承費用,在一般來說,這是一種公證費用,除了過戶的費用以外,如果需要尋求公證部門的以公證的話,那麼也會有一定的公證費了。房產工作有什麼好處。最明顯的就是可以確保房產交易的真實性,合法性。所以不僅僅是房產公證,還有很多地方我們都可以尋求公證部門的幫助。
  • 房產契稅必須由開發商代繳後多退少補?稅務局:沒這規定
    「房產的契稅必須由開發商代為繳納嗎?」近日,市民鄭女士向上遊新聞熱線966966/上遊新聞APP諮詢是否可以自行申報新添房產的契稅。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表示,稅務部門並未委託任何人、任何企業代收契稅,「購房者應謹慎交稅。」
  • 什麼是顯失公平,房產公司低市場價五折賣房後悔,可以反悔嗎?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買房作為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大事,購買時我們通常會從價格、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方面精挑細選,考慮周全。在籤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認真仔細閱讀條款,避免產生合同糾紛。民事行為是否顯失公平應當以行為成立時的情況作為判斷標準。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認定顯失公平不僅應當考察結果是否顯失公平,而且還應考慮造成顯失公平的原因。《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對可撤銷合同有明確規定。
  • 怎樣讓開發商同意換房 買房注意事項和手續有哪些
    購房其實有多種不同的方法,也會有一系列的措施,如果對這些購房的內容感興趣,可多對比各種不同的方案以及注意事項,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選擇,會有更好的效果。下面所介紹的就是怎樣讓開發商同意換房以及買房注意事項和手續有哪些,如果大家可以重視這些內容,應該會有更好的購房成果。
  • 怎麼查自己的房產合同編號 什麼是房產買賣合同備案
    想要知道自己的房子在網上有沒有進行備案登記,那麼,我們就可以按照合同的編號去查詢,因為,在購買房子的時候我都會和開發商籤訂一份合同,但前提是必須要知道怎麼查自己的房產合同編號,只有知道了編號才能按照這個去查詢,網上有沒有備案,另外,什麼是房產買賣合同備案。
  • 北京劃出「三條紅線」,房產開發商也嘗到了限購的滋味
    有媒體認為:種種跡象表明,以控制槓桿為目的的融資"強監管",正在成為常態。個人購房的限購規定,每年發出上百條。是時候給開發商也來點"限購"了。有媒體還在煞有介事的分析保利止步不前的原因,什麼"負債太高""拿地太多"。現在看到三條紅線,我們就明白了,原來保利不是"負債太高"而是"負債太低"了。行業前四都是踩著紅線玩的,被限制在紅線裡面的保利,怎麼可能玩得過他們呢?我們平時所說的負債率,其實就是房產行業中的"扣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
  • 開發商打折促銷帶節奏,房產中介湊熱鬧
    而且面對開發商的打折促銷和房產中介的倒戈相向,二手房賣家們的處境真的是如履薄冰一樣。想要快速地打開市場來改變現狀,要做的幾件事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整,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要清楚二手房市場的房源情況,不要被房產銷售機構所擺布二手房和一手樓盤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同樣二手房之間也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我們要清楚二手房的房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