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想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你需要架起一座「行動的橋」

2020-12-25 笑薇讀書

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年初就關注了笑薇老師,對她的書評課程早就心嚮往之。加入了圈子,也買了課程,乾貨學習了不少,但還是感覺不會寫。

用一句話來調侃下自己:「我學了那麼多書評乾貨,為什麼還是寫不好書評」?

哈哈哈,後來認真反思,覺得還是知識儲備不夠。雖然在新媒體文的寫作上有一定基礎,也有上稿經驗。但書評高於新媒體文,它對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一句俗話:「給別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一篇好的書評是你給讀者的「一杯水」,那麼你必須先儲存「一桶水」。

一篇好的書評是帶著作者思想和靈魂的輸出,是建立在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建立思考的基礎上的,是以閱讀輸入作為前提條件的。

所以,為了學好書評,21天前,帶著空杯的心態,參加了笑薇老師的「21天讀書打卡訓練營」。

01. 21天總結

21天下來,說不辛苦是假的。但好在,我堅持了下來,寫讀書筆記打卡20天,完成率95%。

第一周,大家都很有新鮮感,踴躍寫筆記,積極查看師姐的點評。我也如此。

第二周,特別是一到周末,堅持打卡的同學明顯少了很多,看到大家都是這樣的狀態,我也心生懈怠,好幾次都是拖到最後,很不情願地湊字數;

轉眼到最後一周,想想還有幾天就結束了,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完呀。

於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唯獨有一天,是第二天補打卡的,當天寫一篇約稿,忘記了時間。等發現時,已經很晚了,於是,當天沒有按時寫讀書筆記。

今天最後一天了,用張萌的「激勵法」自我鼓勵下,為自己的堅持點個讚。

02 .收穫

1、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富足

每天在班車上有這樣一幅畫面:

寧靜的早上,一位女士,身穿職業裝,戴著耳機,或閉目養神聆聽或安靜閱讀。陽光灑在車窗上,點點光斑折射出的,都是知識的印記。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唯美?

是的,這便是我。

自從參加訓練營,我每天都是以這樣一種姿態出現在公司接送員工的班車上。遠離員工間瑣事的煩擾,心中自然多了一份通透;不問職場的爾虞我詐,沉浸在書香淡漠的海洋中,頓感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誰的人生不委屈?何以解憂?唯有閱讀。

閱讀,收穫的是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富足。

2、閱讀方法的指導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大的收穫,是閱讀的四個層次和具體類別書籍的閱讀方法指導。

以前閱讀一本書,要麼囫圇吞棗要麼逐字逐句閱讀。一本書讀下來,似乎都看懂了,但又似乎什麼都沒看懂。提起筆寫書評,還是啥都不會。

期間,剛好看了一本書《從求職到入職》。

先用檢視閱讀法,明確了文章的主題:這是一本工具類書籍,解決的是如何正確求職的問題(解決了主題的問題)

再用分析閱讀,解決了書評的結構:具體又包括如何寫簡歷?如何面試溝通?如何入職前與面試官保持互動?入職後又怎樣快速進入角色並開展工作?(按照流程,從簡歷投遞--面試溝通--互動跟進--入職)

然後根據文中的方法,一一列舉要點。(具體內容的填充)

開頭結尾引用了熱門電視劇,金句總結等。

一本書很快找到重點,針對性地閱讀完畢;一篇書評也很快完工了,剩下的便是修改,還有日積月累的堅持練習。

03.日常修煉

我很早以前就想學習「高效時間管理」,因為在工作中,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一天快要結束了,也不知道「時間都去哪兒了」?

張萌的《人生效率手冊》正好解決我的困惑。

樹立目標並進行拆解,全面打造自我學習系統,早起構建時間系統及時間管理,及時做好計劃和總結復盤,修煉自己的硬本領,利用高效學習工具,搭建自我管理體系。

每一個部分都有具體的實操指導,很實用。

在工作中,我也在嘗試做計劃,寫日結和周結。工作思路變得更有條理性和清晰,也讓自己的人生可控

04.不足之處

在21天訓練營期間,報了另外一個7天講書訓練營,同時接了2本書的書評寫作。再加上白天要上班,所以感覺非常累。

正所謂「貪多嚼不爛」,有時候根本沒時間看書,只是聽了下早上的領讀,讀書筆記也有「完成任務」之嫌。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學習上也一樣,貪多未必是好事。適合自己的節奏,才是最好的。

本來打算藉此機會,寫作三篇乾貨類書評。但最後一本《富蘭克林自傳》不太感興趣,我一向對涉及政治類的東西都不感興趣,所以最後一周的領讀也沒有聽進去,自然書評也沒寫。

《如何閱讀一本書》《人生效率手冊》是值得收藏並精讀的書籍,今後會多次閱讀,並書寫讀書感悟。

在同學的分享筆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很有感觸:

「無論肉體或者精神,想要與理想中的自己接軌,都只能通過一架「行動」的橋」。

讀過的書,唯有通過「行動」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希望自己讀過的每本書,都能成為照亮自己前行路上的明燈,真正做到「閱讀點亮人生」。

作者:劉慶華,笑薇讀書營一期學員。

大家好,我是笑薇,南方姑娘遠嫁西北,靠讀書寫作實現自由生活。堅持閱讀三年,成功實現經濟獨立,時間自由。

從2020年年初開始,我致力於閱讀推廣,目前已影響近400名書友走上讀書寫作之路,其中有些已經成為了平臺籤約作者,有的已經寫出了10萬+爆文,還有些因為養成了讀書寫作和早起的習慣,走出了之前的焦慮迷茫,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規劃與期望。

2021年,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從讀書開始。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因書結緣,精進成長,歡迎私信我,備註:改變。讓閱讀照亮你未來的路。

更多閱讀:

21天,3本書,改變永遠都不會來不及

2020年讀了100本書,這本帶給我的觸動最多也最大

因為這本書,六年不曾早起的我,今年早起300天,收穫超出想像

遠嫁3年,我比北漂時更加從容與自由:人生第一場直播,為你揭秘

暢銷30萬冊,《即興演講》姊妹篇:學會表達,做乘風破浪的女性

相關焦點

  • 內江的橋你知道幾座?一座座跨過了才知道,橋那頭的回憶
    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架梁為橋當先民創造獨木橋時最早的橋便出現了兩墩架一梁成為了人類橋梁史上最簡潔、最經典的造型是為「梁橋」內江依江而生,江水曾是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大阻礙,直到架起一座座橋。沱江之上的每一座橋梁,架起了一個個不同的時代!
  • 打開一扇門、架起一座橋,「集」你所愛融通共育!
    打開一扇門、架起一座橋,「集」你所愛融通共育!在此次活動中,長橋街道向六所學校授予了「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通過社校聯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志願服務精神,讓文明常態化,志願日常化,引導學生樹立夢想、踐行文明。
  • 一封信架起一座橋
    接手新的班級,按照慣例,我首先在班裡做了一個小調查:你覺得爸爸媽媽愛你嗎?當你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時,你覺得爸爸媽媽還愛你嗎?48個孩子,有8個孩子感覺不到自己爸爸媽媽的愛,14個孩子認為如果犯了嚴重錯誤,爸爸媽媽一定不會再愛他們了。這兩個數字提醒我:帶這一班孩子需要我付出更多。
  • 架起海峽上的橋
    終於,有一天,父親和兒子在心靈上搭起了一座窄窄的橋梁。兒子在橋梁的這頭,父親在橋梁的那頭。兩個人走到了橋梁各自的一端,躍躍欲試,有了盼頭。終於,這一天到來了。兒子大步流星地上了橋,父親步履蹣跚地上了橋,兩人在橋上相遇了,抱頭痛哭,互訴衷腸,了卻了六十年的鄉愁,喜上眉頭。兒子對父親說,跟我回到這頭。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教你通過讀書,改變人生
    而那些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是因為懂得怎樣讀書,怎樣運用。什麼叫真正的會讀書,在《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中作者說到,真正的讀書,是通過讀書,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並且運用到自己的人生中,使自己發生變化,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要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你必須要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才能通過讀書改變自己。那到底應該怎麼讀書,才能改變自己?
  • 《認知覺醒》:改變認知,行動起來,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但是在36歲那一年,他開啟了改變之旅,因為他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那我們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行動力,成為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答案就是,我們需要重新認知行動這件事。
  • 給輟學孩子的信催人奮進:讀書改變命運
    讀書的苦,苦一陣子;不讀書的苦,苦一輩子。孩子,還是繼續安心好好讀書吧!「讀書的苦,苦一陣子;不讀書的苦,苦一輩子。」這裡說的&34;,可能是12年高中畢業,也可能是16年大學畢業或20年博士畢業。孩子,不要在該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否則,生活會讓你在以後的日子中加倍吃苦。在該讀書的年紀,吃讀書的苦,是為了以後少吃生活的苦。
  • 江西蓮花:生態綠架起一座脫貧致富橋
    近年來,蓮花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現代農業、「生態+」旅遊,生態綠為蓮花老百姓架起一座通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橋。  海潭村地處蓮花縣六市鄉,距縣城約40公裡,是蓮花縣最偏僻的村莊之一,如今卻變成了蓮花縣享譽縣內外的「世外桃源」。  海潭村的嚴金良今年67歲,因為年紀太大,無法外出務工,生活非常貧困。被納入貧困戶之後,嚴金良的生活開始發生轉變。
  • 學歷真的能改變你的命運嗎?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剛結束不到兩周的時間,我周邊也有考研考生:大四學生、二戰考生、辭職備考、哺乳期母親,這四類也基本可以囊括所有考生種類。今年報考人數達到了377萬,較2020年漲幅為10.56%,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一頭扎進考研大軍?
  • 開元路幼兒園架起家園「連心橋」
    11月4日,開發區開元路幼兒園大班組召開了以「幼小銜接」為主題的體驗式家長會,架起家園聯繫貼心橋。開元路幼兒園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採用主題交流、相互探討的形式共同交流幼小銜接工作,分別從什麼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及幼小銜接期間的家庭教育等方面進行開展。
  • 讀書是普通人成功最輕鬆的路:3個小習慣,讓讀書改變你的命運
    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我們身邊不乏有許多鮮活的例子,比如央視主持人董卿、朱廣權,又或者湖南衛視何炅,音樂人高曉松等人,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大腦,培養我們獨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而不讀書的人,常常人云亦云,無法看懂世界。無數事實告訴我們,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 掌握高手讀書的秘訣,讓讀過的書變成加分項,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讀書是否真的有用,還是我們的讀書方法有問題。在這種迷茫之下我翻開了《高分讀書法》。因為作者西岡一誠是通過正確的讀書改變了命運,考上了東京大學。西岡一誠高中時候上的是一所無名學校,到高三的時候分數還在中下等,但是他卻想考東京大學,結果可想而知。
  • 曾國藩認為,讀書不但可以改變命運,還能改變氣質
    他甚至認為,作為一個家族,不必有人做大官,因為像他能身居高位,實在是有運氣成分,但不能不讀書。曾國藩認為,讀書不但可以改變命運,還可以改變氣質。讀書能改變命運,這是顯而易見的,曾國藩本人就是例子。他的曾氏家族,雖然是曾子的後裔,但在湘鄉這一支,歷史上從來沒有出過名人,更沒有出過顯貴。曾家雖然在當地也算是小康之家,但離後來的名門望族相去了十萬八千裡。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我們都知道高考的壓力有多大,我們也知道高三的學習有多辛苦,但是依然還是有很多學生在努力學習,他們希望在高考的時候考出好成績,而父母也對孩子有期望,這恰恰說明讀書很有用,雖然他們嘴上說著讀書無用,但是行動和思想上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讀書。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雖然他們嘴上說著讀書無用,但是行動和思想上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讀書。其實,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讀書是不是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早點步入社會是不是會有更好的發展?現在社會對高學歷的鄙視,尤其是對高學歷的人,不能夠賺大錢的鄙視很嚴重,所以,常常把那種「北大學子畢業後回家賣豬肉」,「清華學子畢業後回家養豬」、「高校畢業生擺地攤」等當作笑談。而把那些「賣燒烤的月入過萬」,「攤煎餅的月入過萬」拿來形成對比,然後,又得出讀書無用的結果。
  •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
    人的命運有很多種可能性,希望帶給大家更多的改變。於然(新疆,俄羅斯族) 「讀書能改變命運」,這句話常常被人視為心靈雞湯式的安慰,對我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讀書能翻轉人的思維,讀書能改變人的命運。誠不餘欺也。
  • 讀書改變命運:劉強東讀書創業逆天改運
    ▼ 說到「命運」二字,關乎每一個人,這個詞的兩個字,怎麼理解呢?我們常說:「人的命天註定」。又常常說:「逆天改命」。我覺得:「命可能先天註定,人決定不了自己生於什麼樣的家庭,自己出生的年代,自己出生的環境;但是運可以改變,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的運程。」
  • 畢業生剛入職華為就拿201萬年薪,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別不信
    01 華為201萬招聘畢業生,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長輩們都說讀書能夠改變命運,許多人都對此十分相信,然而也有更多的人對此嗤之以鼻。其實許多人也漸漸都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但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哪怕父母再苦口婆心,卻也不會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 新橋:為孩子架起希望之橋——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新橋中心...
    學校的吉祥物是象徵龍山文化、華夏圖騰的兩個龍娃,一個是活潑可愛、陽光俊俏的科技小達人,另一個是手握書卷、身著漢服、文質彬彬的讀書小雅士。龍娃象徵著每一個活潑可愛、富有朝氣的新橋學子。校歌《心之橋》以橋為創作元素,以歡快的旋律生動展示了學校多彩的生活,留給學生美好的童年記憶。
  • 鹹陽渭河上的橋,哪一座有你的足跡?
    前一陣,高科一路跨渭河大橋的開工刷爆了鹹陽人的朋友圈,有不少粉絲留言問小編,渭河上到底有哪些橋呀?傻傻分不清。橋有三渭 歷時2000年秦漢時期,在鹹陽一帶的渭河上架起三座大橋。分別為東渭橋、中渭橋、西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