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閱三山一灘——大別山篇·火樣的紅

2020-12-16 澎湃新聞

開欄的話

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和黃河灘區「三山一灘」地區,是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集中了河南70%的貧困人口。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指出,「要聚焦『三山一灘』特別是大別山革命老區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實施攻堅,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牢記總書記囑託,省委、省政府錨定「三山一灘」主戰場,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帶領全省上下卯足幹勁、精準發力,啃下一個個硬骨頭。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飛閱三山一灘」系列報導,用飛翔的鏡頭記錄三山一灘舊貌換新顏的勃勃生機,用生動的故事講述當地幹部群眾奮力衝刺的昂揚風貌。

第一期:

飛閱三山一灘——大別山篇·火樣的紅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起來」,這首從大別山傳唱出去的紅色歌曲,可以說鼓舞著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和建設者。在我身後的紅旗飄飄主題雕塑,八面紅旗代表著從蘇區走出去的八支紅軍隊伍,28米的高度也象徵著蘇區28年紅旗不倒。這綿延數百裡的大別山,也孕育了無數的革命傳奇,留下了眾多的紅色遺存。

這裡是新縣金蘭山深山中的志仁小道,革命先烈王志仁,是新縣的第一位共產黨員,過去,他為了開展革命活動,就經常行走在這條崎嶇的山路上。現在,大別山幹部學院把重走志仁小道作為了一項研學的重要內容。

這段3.5公裡的小道只是開發出的很短的一部分,但學員們仍然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山頂。

大別山幹部學院學員 張紹輝

來這些地方看一看,也給自己的信仰充充電,將來工作起來克服困難的勇氣也會更足。

革命先烈在無數條「志仁小道」上冒死求索,使中華民族「站起來」了!從此,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為富起來、強起來不懈探索,在新時代持續發揚革命者不畏艱險的奮鬥精神,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從志仁小道一直往南10公裡,就是王志仁烈士的故鄉陳店,這裡曾誕生了鄂豫皖邊區第一塊革命根據地。被金黃色稻田圍繞著的村子叫山背村,村民張保元正在抓緊收割稻穀。

記者 程鵬

現在收成咋樣?

新縣陳店鄉山背村村民 張保元

我今年搞的這個再生稻是大豐收,收入應該是五六十萬斤沒問題。除了成本,(收入)有二十幾萬吧!

時間倒退到5年前,張保元可沒這份自信。當時的保元在大連打工掙錢,因為父親的一場大病,保元花光積蓄,賣掉房子,成了貧困戶。

新縣陳店鄉山背村村民 張保元

我們這邊家家都有烈士,那時候革命烈士都敢衝在前面,我們這兒是紅色的土地,大別山的兒女,別人能幹的我也能幹!

帶著不服輸的勁頭,保元打響了自己的「脫貧翻身仗」。看到村民們因外出務工撂荒在家的田地,他盤算起了將它們集中流轉起來種水稻,一開始,村民的防備心理很重,保元打起了感情牌。

新縣陳店鄉山背村村民 張保元

第一年給他(村民)旋耕,沒跟他收錢。再免費給他們收割。第二年、第三年他就全給我去(流轉)了。把荒蕪的土地都開墾出來,我們這山溝沒有大片的田,一年開一點。有一二十塊地,每一個地塊這樣跑,這一年到頭也閒不著,幾乎沒有閒了。

水稻從種到收,再到加工一條龍,如今流轉了600多畝耕地的張保元,在村裡第一批脫了貧,還成了種植大戶。

紅色基因的代代傳承,不單單給大別山兒女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更引領他們脫貧摘帽後開啟了新生活!

這裡是羅山縣何家衝村,這兒曾是紅二十五軍長徵的出發地,如今啊,何家衝村建起了紅色教育基地,成立合作公司,組織鄉親們把閒置房屋改成特色民宿。灣居1號民宿,距離紅二十五軍當年長徵出發地的那棵銀杏樹只有20米的距離,老闆王益以前在湖南、四川打工,看到家鄉的紅色旅遊越來越紅火,她回來了。

羅山縣何家衝村村民 王益

來旅遊的人呢也挺多的,每天嘛也有五六桌。我自己來說還是挺滿足,一個月在家裡能掙1萬塊錢也不得了。

記者 程鵬

(接下來)有什麼想法或者規劃?

羅山縣何家衝村村民 王益

把這上面(房子)再接一下,把這裡(院子)往外面移一點擴大一點,也給自己多添一點收入吧!

紅色資源引領信陽全域旅遊,剛剛過去的國慶節疊加中秋節,8天信陽全市共接待遊客492.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29億元。在脫貧攻堅戰中,信陽人民發揚大別山精神,大力發展旅遊服務、種植養殖等產業,目前,信陽8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摘帽, 92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記者 程鵬

86年前,紅二十五軍就是在這棵大銀杏樹下出發,開始了長徵之路。

86年後的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總書記的關懷下,大別山兒女繼續傳承弘揚紅色基因,正心氣十足地奔跑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飛閱報告

飛閱大別山,紅,是主色,更是本色,以「紅」帶遊,「紅」動老區。在大別山精神的感召下,在老區兒女的努力下,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一一湧現,曾經沉睡的財富被喚醒。把老區建設得更好,不僅是對老區人民的深情回報,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共同富裕的內在需要,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擔當。

來源/河南廣電全媒體

總監製/李珞 主編/武釗

原標題:《飛閱三山一灘——大別山篇·火樣的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飛閱三山一灘」伏牛山篇:生態就是生產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南廣電全媒體「飛閱三山一灘」系列報導,今天播出《生態就是生產力》,為您講述發生在伏牛山區的脫貧致富故事。沿著311國道向東飛閱20多公裡,就來到了嵩縣的龍王村。這裡毗鄰木札嶺,1934年,紅25軍利用木札嶺有利的地形,打了一場激烈的伏擊戰,為長徵保留了火種。硝煙散盡,如今的木札嶺已是省內知名的4A級旅遊景區。
  • 【「飛閱」中國】大別山開啟「國畫」模式
    12月4日,大別山主峰景區出現霧凇景觀。近日,受冷空氣影響,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出現壯觀的霧凇景象。 12月4日,大別山主峰景區出現霧凇景觀。新華網發(旌陽 攝)
  • 飛閱齊魯|航拍濟南最火網紅打卡地,你去了幾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12月8日訊空中縱覽山東,品閱時代變遷。12月8日,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製作的大型航拍紀錄片《飛閱齊魯》在山東衛視開播。在十集節目中,山東17市將逐一亮出自己的空中顏值。這既是一次對美麗山東的空中俯瞰,也是一次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改革開放發展的獨特品讀。8日晚,《飛閱齊魯》濟南篇開播。
  • 「「飛閱」中國」大別山開啟「國畫」模式
    12月4日,大別山主峰景區出現霧凇景觀。近日,受冷空氣影響,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出現壯觀的霧凇景象。崇山峻岭,綿延起伏,玉樹瓊花,分外妖嬈,宛如一幅幅丹青畫卷。新華網發(旌陽 攝)12月4日,大別山主峰景區出現霧凇景觀。
  • 航拍濟南最火網紅打卡地,你去了幾個?丨《飛閱齊魯》
    齊魯網12月8日訊 空中縱覽山東,品閱時代變遷12月8日,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製作的大型航拍紀錄片《飛閱齊魯》在山東衛視開播。在十集節目中,山東17市將逐一亮出自己的空中顏值。這既是一次對美麗山東的空中俯瞰,也是一次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改革開放發展的獨特品讀。8日晚,《飛閱齊魯》濟南篇開播。從黃河開始,重點展現城市發展戰略給省會帶來的巨大變化,突出了省城在全省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中,闊步走進新時代的擔當和特色。
  • ...展播】飛閱榆林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城區篇——榆溪河濱公園
    【榆林市新媒體作品展播】飛閱榆林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城區篇——榆溪河濱公園 2019-11-1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飛閱齊魯》德州·聊城篇丨俯瞰魯西北平原雙城競秀
    齊魯網12月21日訊空中縱覽山東,品閱時代變遷。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製作的大型航拍紀錄片《飛閱齊魯》在山東衛視開播。在十集節目中,山東17市將逐一亮出自己的空中顏值。這既是一次對美麗山東的空中俯瞰,也是一次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改革開放發展的獨特品讀。
  • 我省出臺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地區脫貧規劃,到2020年
    本報訊(記者盧松)大別山、伏牛山、太行深山貧困地區是我省扶貧開發的重點區域,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11月19日,記者從省扶貧辦了解到,為加快「三山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步伐,確保該地區與全省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我省出臺了《河南省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工程規劃(2014—2020年)》。
  •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在艱苦的環境下是如何站穩腳的?
    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戰勝這些困難,並且尋找一切機會,殲滅敵人,使部隊迅速實現戰略部署,控制大別山廣大地區,建立新政權。   劉司令員接著講:「我們現在處的地位是:三山四河。三山就是大別山、泰山、伏牛山。四河是長江、淮河、黃河、漢水。
  • 大別山地區一大批「網紅」結業啦
    7月30日,由麻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華視集團大別山網紅學院承辦的網紅主播培訓班正式結業了。接下來還將不定期舉辦培訓班,扶持網紅,共創輝煌。出品 丨華視集團轉自 丨大別山青年城— E N D
  • 「我心中的大別山精神」徵文啟事
    大別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大別山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劉鄧大軍千裡躍進的目的地,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和全國五大將軍縣,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為中華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獻出了50萬英雄兒女。
  • 大別山為什麼這樣紅?看90後大學生村官的「助農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從一顆紅心為革命,到紅色旅遊遍地紅,再到特色農產品成為新網紅。巍巍大別山,孕育了大別山精神,也見證著時代發展的變遷。橫跨鄂豫皖的大別山東西綿延數百裡,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老區人民薪火相傳,一棒接著一棒幹,不僅實現了脫貧摘帽,而且不斷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這期間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又有著哪些動人的故事?
  • 歌詞|孫振春:大別山 沂蒙山(外四首)
    大別山 沂蒙山作詞 孫振春作曲 周長軍風雪除夕漫水餃母親喚長江憂心似我心>黃河淚滿眼陌上春花豔你我共容顏女兒問我何時回天空飛大雁曾經何所難昂首向蒼天一曲姊妹兄弟情>溫暖天地間歲月可靜好無恙山外山兒女負重向前走花好月更圓啊 啊忘不了的大別山啊 啊
  • 聽騷客文人筆下泰山壯美詩篇丨《飛閱齊魯》
    齊魯網12月9日訊 空中縱覽山東,品閱時代變遷12月8日,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製作的大型航拍紀錄片《飛閱齊魯》在山東衛視開播。在十集節目中,山東17市將逐一亮出自己的空中顏值。這既是一次對美麗山東的空中俯瞰,也是一次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改革開放發展的獨特品讀。12月9日晚,《飛閱齊魯》泰安·萊蕪篇播出。通過空中視角,帶觀眾領略了泰山「五嶽獨尊」的雄奇壯麗和萊蕪雪野湖的秀美閒適。
  • 大別山精神
    在戰爭年代,正是因為靠著大別山精神,大別山區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新四軍第四支隊、新四軍第五師和大別山遊擊隊,還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歷史傳奇;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發掘大別山精神內涵,弘揚大別山精神,讓大別山精神在新時代彰顯其與時俱進的價值,指導大別山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成為大別山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的文化名片。
  • 一座大別山,情系鄂豫皖 三省記者重訪紅色熱土
    三家媒體的近20位記者,將奔赴河南、湖北、安徽紅色熱土,重溫大別山革命歷史,助飛大別山騰飛夢想。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北挽淮河,南瀕長江,俯瞰中原,自古有「得大別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大別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名山,著名的「黃麻起義」就發生在這裡,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的紅四方面軍也誕生於此。
  • 紅色大別山
    但為什麼叫「大別山」,大家知道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別山的來歷,關於大別山的來歷版本有很多種,但有種說法比較普遍,相傳當年李白登上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發現山南山北二側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讚嘆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而得名。
  • 大別山是否有別
    大別山由此而得名。  大別山資源豐富,發展旅遊的資源條件優良。在今後的發展中,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關於挑戰  大別山旅遊發展的最大挑戰,除了交通和經濟條件之外,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地跨三省,統籌協調非常複雜,以及資源雷同,如何差異化等方面的事情。  其實,說到底,挑戰和難處的根源,就在於「大」字。
  • 閱盡秋色,卻道秋是江夏山色濃!
    然而,當我閱盡南北秋色,我想無需再去遠行了。我的鏡頭,便定格在了武漢江夏的這片秋色。這裡,不是世人眼中的童話世界,也並非萬千攝影愛好者追逐的現代最美鄉村,但是,江夏的秋天,卻是如此接地氣。秋天是江夏最美的季節。而江夏的秋色,在於她的山色。
  • 「大別山精神」弘揚大別山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土地革命時期,黨領導人民開展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鄂豫皖地區發動了黃麻起義、商城起義、六霍起義和四望山起義,並開闢了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與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遙相呼應,形成了戰略上的配合,先後走出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紅軍部隊。抗戰勝利後,李先念率部中原突圍、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等重大歷史事件先後發生在大別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