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徵文:鄉下的老娘走了「羊」運,成了新聞

2020-12-23 齊魯壹點

母親節徵文:鄉下的老娘走了「羊」運,成了新聞

原創:月上西樓

說實在的「一個女婿半個兒」,俺這個女婿當的,真沒有太多盡半個兒的責任。有時想想,嶽母的這輩子可真不易,個頭不高的她,善良樂觀的外表與一般農村老太太沒什麼兩樣。

記得第一次登門時,見到她笑呵呵在老灶上煮了一碗寓意「長長遠遠」的麵條,誰知當端著大碗準備吃時,卻無從下筷子了。一看熱氣騰騰的碗裡足足有十個荷包蛋,想不到「丈母娘疼女婿」不是虛的!以後習慣了,她聽著稱呼「嶽母」彆扭,讓改稱「老娘」。

老娘小時候沒念過書,沒文化的她在娘家排行老大。有時她笑著聊到:「俺是粗人,莊稼人惜莊稼人,那年俺爸就把俺種在這兒了,哎!一種就是四十多年,,,」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莊戶人過日子,春耕秋收,一年到頭靠天吃飯。以前家裡的十畝地,老娘一個人種,收麥子摘棒子,施肥澆水打藥,不停地忙碌,嶽母一雙粗糙的手上滿是老繭。兒子的小手摸著就問:「姥姥疼嗎?疼就別幹活了。」

她聽後,「傻孩子,能不疼嗎!不幹活兒,姥姥吃啥?」隨後笑著拍拍圍裙上灰塵,匆匆又進了廚房。不一會兒,一桌香噴噴可口的飯菜上桌,人已是汗流浹背。

自從嶽父病逝後,總想把鄉下的老娘接進城裡住。可沒住幾天,她便說:「太憋悶,住不習慣」,其實惦記著老家八旬的公婆需要人照顧,還有等著她照顧的地呀、雞呀、貓呀、狗呀和她的羊們,便匆匆回去了。

記得那年夏天,炙熱的焦陽的烘烤著大地,帶著妻兒回老家麥收。剛一進村子,原本狹窄的柏油路上,到處便有晾曬麥子的,正巧遇見一身「童子軍」打扮的老娘,笑呵呵正坐在一輛裝滿大小編織袋的農用三輪車上。一見面,第一句話迎頭而來:「你們還來幹嘛?瞧瞧,多虧你鄰家叔叔幫著運回來,,,大熱天,還帶孩子來,是來幹活兒嗎?」我忙上前遞上香菸對那位叔表示了謝意。老娘在絮叨著與妻子抬著袋子,當看見大門下的外甥後,「來了寶兒,姥姥一會兒給寶兒做好吃的,,,先親親」兒子一臉好奇的看著姥姥,並躲避著她送來的熱情。

再看老娘穿著孩子們的舊校服,手裡拎著舊童包和一大飲料瓶涼白開,一頂舊紅色高爾夫球帽下一張曬成了古銅色的臉,乾裂的嘴唇上不時帶著天真爛漫的笑容。五十多斤的一袋麥子,被她矮矮的身形抱著或背著,經一家人忙活半天把一袋袋麥子運了回家。「媽,咋這兒打扮!」妻子一邊搬著麥子袋,一邊端詳著喝了幾口涼水,正在抱孩子的老娘。「咋了,下地幹活兒,還講究個啥?」誰知她挺豪爽的答道。

午後,爺爺奶奶陪曾外甥在堂屋吃西瓜納涼時,我與妻子把一袋袋的麥子倒在院子裡的一大張塑料布上,在大太陽下攤開晾曬時,勤快的老娘已麻利的為我們攤著一張張小餅,我說「媽,忙了一上午了,歇歇吧,煙燻火燎的可別折騰了?」「不麻煩,今天難得外甥狗登門,不犒勞犒勞,不像話。」

不一會兒,再瞧梧桐樹下的小桌上一盤盤,土雞蛋炒韭菜,家常燒豆腐,醬牛肉拌黃瓜,燒茄子燴豆角,還有竹簸箕裡一摞小餅。等奶奶端來一鍋綠豆湯,爺爺從村裡的小賣部拎來一捆啤酒後,一家人便圍坐在了一起。

下午跟老娘下地,忙活兒歸忙活兒,見了熟人少不了七老八姑的問好,還有聽她那些絮絮叨叨。原本城裡人的我,雖有力氣,但在一望無際的麥田裡卻無法施展了。一陣熱風吹過,望著隨風起伏金色的麥浪,腳踩在鬆軟麥秸上,霧靄的遠山,交錯縱橫的鐵路,或遠或近勞作的人們,跟在冒著黑煙轟隆隆的收割機後面好像麥田裡的標點符號。等待著脫完皮的麥子「譁譁,譁」的裝進了袋子,眼前的畫面仿佛一幅會動的梵谷筆下的油畫。

雖然戴著草帽,脖子裡還是有一層粉塵,麥芒與汗水混成了泥,火辣辣的刺癢。接著還是學著嶽母將毛巾裹住脖子紮好。「看你就不是幹著這活兒的料」說著遞過來水壺。我匆匆喝了幾口水後,暫時清涼了一下。看著一輛輛綠色,紅色,黃色的大小收割機,拖拉機,農用三輪車把一塊塊整齊的麥田,分割成畢卡索的畫。回頭一看老娘,突然忍俊不止的笑了起來。不知幾時她將從地頭採摘的車前子,蒲公英,婆婆丁什麼的編成簡單的草環戴在了草帽上,一手拎著編織袋撿著撒落在地上的麥梗,感覺像一個老兒童團。低頭再看看白皙的胳膊被灼熱的太陽烤成了烤雞翅時,才明白她為什麼這身打扮。

她笑道:「不是跟你說了嗎,下地不裹嚴實了,看看,俺種地不易吧?」瞧著她黝黑泛紅的笑容,才身有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等地裡的麥子收割的差不多時,老娘便用大木叉挑著成堆的麥秸,「大太陽下,翻翻幹得快,你金玲姑姑的雞場正好用的著,,,」老娘就是這樣一個好似「老頑童」般的人,按老家話:「這人實誠!」

有時看著她東家西家的張羅這兒張羅哪兒,感覺挺累的!誰知她一句:「遠親不如近鄰,誰家沒個事兒,,,」是呀,不識字的老娘靠著種地供出了全村第一名大學生。後來孩子們都在外面工作生活。村裡那些迎來送往的事兒,也都是她自己張羅著,不給孩子們多添麻煩她,獨掌門戶。

誰知那年老娘突然走起了「羊」運。也是好人好報吧。經人在大集上買回一隻白山羊,是母羊。後來經那位懂 「羊學問」的人,看了看,摸摸羊肚子後,他笑著說:「他嬸子,這羊買著了,還是帶著羔子來,哈哈,這回買一送一,你賺了。」

老娘聽後,樂呵呵瞧著面前「羊寶貝兒」,不住的點著頭。隨後便把以前南屋的牛棚改成了羊欄。回想那年賣掉家裡那頭老黃牛,為嶽父看病後,裡面一直空空的。平時也只是養養雞和大鵝。自開始養羊,她真是下了功夫,常常用鐮刀割青草,地瓜秧什麼的來餵羊,盼到了深秋,等小羊羔降生一看,原來是雙胞胎。這下可樂壞嶽母,忙高興的打手機通知我們。「這回真是三羊開泰」了,鄰居們也都來瞧這個「新聞」。當然,照顧羊媽媽的「月子飯」也很豐盛有草料,小麥,玉米,胡蘿蔔什麼的。

老娘天天守著她的羊,真是羊肥了,人瘦了!又辛苦了一年,三隻羊變成了五隻。每當村裡人提起,便說嶽母走了「羊」運。但嶽母總是樂呵呵的說「等養大賣了,給孩子們存著。」

幾年後,等老家的爺爺奶奶的相繼離去,家裡就剩下老娘一個人了。平時辛苦勞作的她,面對空蕩蕩的院子,人也慢慢老了,並且患上了高血壓和心臟病,有時只是簡單的去村裡小診所拿點藥回來吃。

脾氣倔強的她,生怕麻煩孩子們。以前每年冬天都要回四百多裡外的她娘家,看看自己八旬的母親,一住就是兩個多月。有次回娘家,家裡剩下的兩隻羊只好託人照顧。誰知,那年冬天天氣特別冷,怎麼說人家管不如自己細心。饑寒交迫中的羊,終於挺不住了,老母羊在大雪天被凍死了。等她回來時,剩下的那隻小羊也因營養不良,已奄奄一息。經過這次打擊,老娘心疼的兩天沒吃下飯。曾經耐勞的身子骨,一下子變得不再硬朗。在我們回家看她時,看看沒精打採的她,「娘,別難過,以後再給你買幾隻,,,」

聽後,她知道是孩子們是在寬慰自己,搖搖頭笑著說道:「不養了,再沒那份心力了,傷心呀!」我知道老娘的意思,一直孤獨在家與她的那些羊有了感情,養羊就是一份精神寄託。老娘養羊記就此結束。

後來,有一年剛過完春節,平時性格大大咧咧的老娘,一不注意在老家煤氣中毒了,在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終於康復。經過這次歷險,給老娘留下輕微的後遺症,有時耳背,人也變得遲鈍了。

一次,老娘進城。坐車公交車錯過了站,下車背著大包袱小行李的多走了路,還差點迷路。最後終於找到家門。後來問她怎麼不打手機,老娘卻說:「出門時急,忘家了。」看著老娘從包袱裡拿出老家的小米、麵條、花生、野菜什麼的,我們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那天老娘非得跟著去探望上中學住校的兒子,回來時,帶她去了一趟山東美術館。一進富麗堂皇的展廳,老娘的眼前忽然一亮,聽我們講解每件作品都是藝術珍品,且價值連成。什麼大師級,國寶級的概念在老娘的概念裡,感覺都是挺貴的,稀罕的,不過又都是陌生的。「這地兒這麼大,就擺這些,俺鄉下人不明白了,,,」

聽後,我和妻子互相看看,一旁的老娘感覺氣氛不對,也跟著我們笑了起來。鄉下老娘就是這麼一個實在人。

(本篇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主題徵文活動西安開啟
    重陽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同時也是敬老節,在重陽之日享感恩敬老,詠唱高德,傳承至今。今日上午,"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徵文大賽暨頒獎盛典新聞發布會在西安舉行。徵文活動起止時間為8月21日至10月10日,以「我的父親母親」為題,講述故事,傾訴親情,以文感恩,旨在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尊老愛老美德,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美德代代相傳。並於10月24日重陽節前夕,隆重舉辦"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大型徵文頒獎盛典。
  • 關於母愛的現代詩40首目錄_娛道文化傳媒感恩母親節徵文
    關於母愛的現代詩入選女詩人圖集吉林省娛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組織策劃的母親節父親節的徵文活動,母親節部分已經完滿收官,在母親節當天推出的全國著名女詩人和隨後推出的全國著名男詩人專輯,毫無懸念的在網絡上引起了轟動,轉載無數,好評如潮
  • 著名詩人寧延達《我的母親》|娛道文化傳媒母親節徵文優秀作品
    ▋我的母親原來母親是為兒子活著的一開始說兒子小 沒人照顧太可憐後來說兒子忙 媽不在身邊連飯都顧不得吃等到腿腳走不動了 又自怨自艾成了兒子的累贅走最遠的路走不出廚房撫最多的水看不到大海哎 家裡的菜園子爛地裡也不可惜可憐的傻兒子哪知道鄉下的好.
  • 何以安放改嫁的老娘
    那天晚上,靖邊縣58歲的馬某,用一輛手推車,將自己79歲的老娘,推到了被稱為「萬畝林」的一片樹林,活埋進一個廢棄的墓坑。「帶你去走親戚。」這是馬某把他行動不便的老娘抱上手推車時說的話。一路上,老太太也沒有質疑自己兒子為什麼越走越偏僻。也許,是因為白內障眼神不好。還是馬某的媳婦老太太的兒媳婦覺得不對勁報了警,警察在樹林墳墓裡挖出了正呼救的老太太。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致親愛的中國母親的一封信》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中學組徵稿展示:作品:《致親愛的中國母親的一封信》作者:山東省泰安市沙河站鎮中學八年級四班 宋佳惠親愛的祖國母親:您好!不過,請您不必擔心,1998年的洪水,2003年的非典,還有2006年的禽流感,當時的情況嚴重到怎樣的地步想必您也知道,可我們華夏兒女還不是照樣一路堅強地走了過來,所以請您相信這次的疫情我們也一定能取得勝利。當然,這次疫情的勝與否,是與廣大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和黨的正確領導還有人民的團結一心、同仇敵愾是密不可分的。
  • 盤錦首屆母親節網絡徵文頒獎活動圓滿結束 附:獲獎名單
    2017年母親節到來之際,由盤錦便民信息平臺、《百姓科學報·教育專刊》發起的盤錦首屆母親節網絡徵文活動頒獎典禮在萬達廣場隆重舉行。
  • 回家給老娘上墳,卻遇陌生女孩墳前燒紙,才知老娘生前為何大手筆
    故事:回家給老娘上墳,卻遇陌生女孩墳前燒紙,才知老娘生前為何大手筆在小樓村的一塊地裡,一群人抬著一口棺材,前邊還有一人抱著一個一個老太太的遺像,這是村東頭的李老太太,抱著他遺像的正是她的兒子李北。李北前些年進城打工,掙了錢,後來自己做了生意,成了老闆,村裡也有很多人投奔了他來,他也曾把老娘接到城裡來過,但是住了一個星期之後,李北娘便讓李北把她送回去了。李北娘走了,本來李北是打算把李北娘放到城裡買塊地葬了的,但是李北娘死前告訴過李北,說是要把自己葬入自家地裡,得落葉歸根。
  • 感恩母親節 聚會學堂春
    感恩母親節  聚會學堂春文/繆珣    圖片/凡塵豔語    2019年的母親節,對於我來講是一個值得說一說的日子,因為之前參加了我們桐城市《凡塵豔語》文化公眾號舉辦的母親節的徵文活動,作為一名參與者,有幸受邀參加公眾號組織的,由張氏茶園和六尺巷酒業特別贊助的徵文頒獎活動。
  • 教師節徵文丨給恩師最好的禮物!微光社教師節主題徵文開始啦,快來...
    也許,就是老師不經意間的小小舉動,就在我們心中種下了感動的種子,讓我們在歷盡千帆後依然銘記一生,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你想起了哪些與老師之間的感人故事,相冊裡、手機中是否還珍藏著教師感動你我的瞬間? 快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徵集主題  教師的感人瞬間。作品可以是回顧教師在課堂教學、課後輔導、日常生活等方面對同學們的教導和關懷。
  • 「新聞晨報杯」中小學生實踐徵文活動啟動
    「新聞晨報杯」中小學生實踐徵文活動啟動 2020-12-08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芒市新聞 | 文字訴真情 微課展風採——教師節系列活動之主題徵文
    為深入貫徹《芒市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三年行動計劃》《芒市教育體育局關於印發第36個教師節系列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芒市教科中心中學教研室於2020年7—8月組織開展了師生主題徵文活動和學科微課教學展示活動此次徵文活動分為教師組和學生組,主題分別為「敬業奉獻」「感恩老師」,通過講述師生之間的故事,弘揚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
  • 母親節特輯丨母親,母親
    母親節特輯丨母親,母親 2020-05-11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巖聲」母親節特別節目—《古樹下,一道蒼老的背影》
    夜讀·巖聲母親節關於母親的感言Mother's Day在人生的旅途上,母親所賦予生命的深度和廣度,沒有哪本哲學書籍能夠比她更周全。孩子的母親,一個穿著入時的女子,笑笑著跟在後頭,目光追隨著孩子的腳步。快到轉角了,孩子的手揚了起來;我看見老人轉過身,頭一點一點,嘴一張一張,看樣子就要彎下腰來,同這小小的生命對話了。忽聽,一聲呼喊,孩子的母親三步兩步衝了過來,一把抱起孩子,瞬間就離開了轉角。老人半彎的腰仿佛一下子凝固了,就那樣一動不動;剛剛舒展開的笑紋也似乎凝固了,僵硬在蒼老的臉上,像哭。
  • 吉爾斯水家桑羊「南羊北運」發車儀式
    水家桑羊「南羊北運」發車儀式12月15日,新疆喀什瓦衣提羊肉採購團隊來到了貴州吉爾斯循環農業有限公司羊養殖基地,與吉爾斯公司達成合作採購協議,經過實地羊圈參觀,現場直接批量採購水家桑羊,同時擇日啟動水家桑羊「南羊北運
  • 在老家陪侍母親的日子裡
    由於年齡原因,加上兄弟姐妹家,有的居住在樓上,她上下樓梯不太方便,因此,自去年起,母親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其生活起居,均由我們六人輪流陪侍。今年三月初,我從省城來到肖縣陪侍老娘,每天早飯後,只要天氣好,母親就要推著手扶車,我緊隨後邊,去戶外活動。我們居住的地方附近,還有幾個和母親年齡相近的老人,她們相約在一起,聊天議事,同敘家常。老人們在一起,特別開心。
  • 海南省2020年教師節徵文活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做好慶祝2020年教師節有關工作的要求,做好我省2020年教師節慶祝活動,深入挖掘宣傳優秀教師典型,講好身邊榜樣故事,生動展示全省優秀教師陽光美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結合我省實際,省教育廳聯合南海網共同舉辦2020年教師節徵文活動,現將《
  • 「紫牛新聞」湖南省作協副主席回應「獲50萬徵文大獎」:得獎文章在...
    近日,湖南岳陽臨湘市舉行的「我與十三村的故事」徵文比賽揭曉,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馬笑泉的《十三村記》摘得特等獎,捧走50萬元獎金,引發廣泛爭議。有網友對評選過程提出質疑,並指出文章中的語法、標點等硬傷。昨天,紫牛新聞記者聯繫上馬笑泉,他表示,這件事情操作上沒有不合規矩的地方。當下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觀點,遺憾的是,許多人重在五分鐘興奮與熱鬧,並不關注文學本身。
  • 教師節徵文25:我的全能老師
    值此第36個教師節,大眾網濰坊專門策劃了教師節主題徵文--《我與老師的二三事》。截止目前,已陸續收到許多投稿。即日起,我們將擇優推介優秀來稿,獻禮教師節。今天,我們推介的文章是濰坊市濰城區北門大街小學四年級一班季新玥同學所寫的《我的全能老師》。
  • 教師節徵文20:您是一棵常青樹
    值此第36個教師節,大眾網濰坊專門策劃了教師節主題徵文--《我與老師的二三事》。截止目前,已陸續收到許多投稿。即日起,我們將擇優推介優秀來稿,獻禮教師節。今天,我們推介的文章是濰坊市寒亭區河西學校四年級一班秦婉卿同學所寫的《您是一棵常青樹》。
  • 《紅樓夢》:出生於七夕節的賈巧姐,後來嫁給了鄉下「牛郎」
    《紅樓夢》:出生於七夕節的賈巧姐,後來嫁給了鄉下「牛郎」陳能雄/文賈巧姐是王熙鳳和賈璉的女兒,她和母親同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人物,是十二釵中年紀最小的。賈巧姐的判詞排在王熙鳳之後,冊頁上有一幅圖畫:在一個荒村野店裡,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這個美人就是賈巧姐,我們很難想像賈府的千金小姐有一天會嫁於農民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