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 16:40:59 來源:聊城新聞網
●聊城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位於東昌府區侯營鎮,由原聊城科信製冷公司的冷庫改建而成,專倉冷庫容量達4000噸。
●集中監管專倉共設置了25個監控點,從市場監管局、衛健委、交通、公安等部門抽調精兵強將,24小時值班,對專倉內外進行全天候監控。
進口冷鏈食品檢測流程:
對需要檢測的進口冷鏈食品通過「山東冷鏈」系統備案,進行預約登記。
按照預約時間,載有進口冷鏈食品的廂式貨櫃進入專倉指定停放地點,消殺人員進行車輛路徑消毒,檢測人員按每個批次貨物總件數的2%抽取樣本,然後對樣本的內、外包裝分別採樣。
對貨櫃內壁、車輛把手等部位逐一採樣。
對車輛內外及其所載運的全部冷鏈食品進行預防性全面消毒。
將冷鏈食品按車輛、批次等分類碼放到等待區冷庫,等待核酸檢測結果。
對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全面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出具《聊城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等報告。
1月8日,監管專倉聘請專業人士對一線消殺工作人員進行個人防護培訓。
1月6日,由聊城浙魯肉食品有限公司從加拿大進口的冷凍豬碎肉,經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核酸檢測未發現陽性樣本,取得「冷鏈三證」後順利出倉。
近一段時間,進口冷鏈食品成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風險點,聊城全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的管控措施,啟用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對所有進口冷鏈食品、環境和人員全覆蓋核酸檢測,預防性消毒,實現了對人、貨、場、車等全環節精準管理,以及供應鏈全程可監管追溯,有效阻斷了疫情風險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播,為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築起一道「安全牆」。
人、貨、車在集中監管倉要經過哪些流程呢?1月8日,記者來到聊城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進行實地探訪。
聊城 市進口冷鏈集中監管專倉位於東昌府區侯營鎮,利用原聊城科信製冷公司冷庫改建而成,專倉冷庫容量達4000噸。
下午2點30分,在監管專倉外的停車場內,記者看到,經過消毒後的4輛貨櫃貨車有序停靠,靜待核酸檢測結果「出爐」。監管專倉大門緊閉,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只在一旁留有一處測溫通道,供工作人員和貨車司機師傅出入。
1月11日,監管專倉核酸檢測人員在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採集樣本。
經過測溫、消毒,記者佩戴口罩,進入駐倉監控室。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集中監管專倉共設置25個監控點,從市場監管局、衛健委、交通、公安等部門抽調的精兵強將24小時值班,對專倉內外進行全天候監控。通過駐倉監控室大屏幕看到,專倉內外一片忙碌景象,「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正按操作規程進行裝卸、採樣、消殺,一件件包裝完好的冷鏈食品,由叉車運送到監管專倉內指定位置,等待核酸檢測。
冷鏈造就的低溫環境為病毒提供了存活空間,怎樣才能把好冷鏈安全關?「以前,進口冷鏈食品分散放置,監管成本高、難度大,易出現監管漏洞。有了監管專倉後,我們就可以做到規範儲存、集中管理,最大限度規避風險。」監管專倉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每天進入專倉的冷鏈食品大約100噸,主要是從加拿大、西班牙、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的肉類冷鏈食品。對於這些風險較高的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嚴格按照入倉登記、核酸檢測、六面消殺、分區存放程序執行,每一個步驟環環相扣,絕不給病毒任何容身之處。
記著在監管專倉監控室牆壁上,看到一張冷鏈專倉車輛、產品、人員消殺和核酸檢測詳解導圖。需要檢測的進口冷鏈食品應首先通過「山東冷鏈」系統備案信息,進行預約登記。按照預約時間,載有進口冷鏈食品的廂式貨櫃進入專倉指定停放地點,消殺人員進行車輛路徑消毒,檢測人員則按每個批次貨物總件數的2%抽取樣本量,然後對樣本的內、外包裝分別採樣,最後對貨櫃內壁、車輛把手等部位逐一採樣。採樣工作結束後,消殺人員再對車輛內外及其所載運的全部冷鏈食品進行預防性全面消毒。之後,依據分區管理、隔離存放的要求,將冷鏈食品按車輛、批次等分類碼放到等待區冷庫,等待核酸檢測結果『「出爐」。
「隨卸隨檢,隨檢隨消,檢測結果合格,發證予以放行。」監管專倉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全面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他們將出具《聊城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出倉證明》等報告。《出倉證明》與海關部門籤發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以及《貨物清單》合稱「冷鏈三證」,只有三證齊全的進口冷鏈食品,才可以進入市場流通環節,分區、亮碼銷售。
前不久,臨清市文澤食品有限公司購買了一批從巴西進口的冷凍去骨牛肉,記者看到,在監管專倉出具的《出倉證明》上,對商品名稱、原產地、商品編號、規格等信息都進行了清晰標註。《檢測結果說明》則將所檢冷鏈食品的全部採集樣本和採集部位,以表格形式展示,一目了然。同時,監管專倉還對這批進口冷鏈食品,出具了「山東冷鏈」批次追溯二維碼,方便消費者查詢監督。
目前,進口冷鏈食品的風險全部集中在專倉,一線人員直接接觸進口冷鏈食品,身處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稍有不慎就有感染的危險。因此,集中監管專倉內16名一線工作人員,上崗期間實行二級防護,封閉式管理。每名一線工作人員都建立了健康臺帳,每天定時測量2次體溫,每3天做1次核酸檢測。「進入指定工作崗位前,我們首先測量體溫,並按要求穿上隔離衣,確認無風險後,才允許進入專倉開展裝卸、消殺工作。」在監管專倉工作近1個月的王師傅介紹。
為進一步強化「人物同防」措施,確保專倉安全運行,聊城還專門制定了新冠病毒疫情應急處置預案、染疫冷鏈食品處置規程、消殺人員防護管理規定、進口冷鏈食品消殺處理規程等,並不定期組織一線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個人防護培訓和清毒實戰演練。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