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的陳先生在某直播平臺的直播間買了一塊勞力士手錶,原本商家承諾除了鑽石是後配的,其餘都是原裝。可是當這塊花了11.2萬元買的手錶送去檢測之後,結果卻顯示該手錶是改裝品,錶盤,指針和表圈都是後配的。
陳先生表示,自己當時是衝著商家說的敢假一賠三才去買的,可是當陳先生找到商家討要說法的時候,商家卻說自己的手錶肯定是正品,最後陳先生決定通過法律手段解決此事。
按照直播公司的說法,為了鑲鑽,肯定要經過一個打磨和鑲嵌的工藝,雖然手錶經過改裝,並不代表不是原配件。不過在直播的時候,陳先生了解的信息卻是除了後期鑲的鑽,其餘全部都是原裝的,也就是直播間裡並沒有講明對手錶所做的改動。
檢測報告與直播公司的宣傳是對立的。畢竟改裝表不被官方認可,也不在保修的範圍之內,對於什麼都不懂的消費者來說,商家描述的確不實。
近兩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直播慢慢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直播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直播帶貨已經逐漸被人們所認可,特別在今年的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很多實體店也紛紛轉型開始了網絡直播賣貨,使得直播帶貨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不過直播市場良莠不齊,有的主播為了吸引眼球,會在直播中涉不良信息,有的主播在直播間對產品虛假宣傳,誇大其效果,還有一些主播通過吵架,劇情等方式來帶銷量。當然也有一部分主播通過個人的特色,被大眾所熟知,比如李佳琦、薇婭等人,當然也少不了曾在疫情期間捐出1.5個億的辛有志(辛巴)。
很多人開始關注辛巴,是從疫情期間他給武漢捐款開始的。近兩個月,辛巴團隊卻深陷"假燕窩"事件中難以抽身。先是有人在某平臺上反饋在辛巴團隊直播間買的燕窩,看起來像糖水,而後有職業打假人發布了一份檢測報告,稱這款燕窩就是糖水,辛巴隨後也發表聲明,承認所售產品確實存在問題,直播間對所售燕窩存在描述不當的事實,並先行對客戶進行賠付。
在直播間買到假貨,這種問題已經屢見不鮮。隨著直播產業越來越火爆,各種問題產品也越來越多。很多消費者都曾面臨買到假貨,售後無門的局面,隨之曝光的還有刷量造假、誇大宣傳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亂象漸漸浮出水面。
曾經有媒體報導稱,某直播平臺上存在大量的劣質口紅,在店鋪賣200-300元的口紅,直播間購買只需要幾十元錢,而這些山寨口紅的背後有著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其成本只需要5元左右。
對於大眾來說,買到劣質產品,通常會聚焦到主播身上,但是如果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行業的亂象,還需要從直播平臺入手。國家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直播平臺,直播運營者的要求,讓他們肩負起應負的責任。同時對主播身份進行動態核驗,對主播的行為要進行約束,對於有過違規行為,違反過相關規定的主播,禁止其進行直播服務。
當然,國家也已經陸續出臺一些文件對整個行業進行規範,像《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等等。監管部門已經出手整治,隨著越來越多的規範性文件出臺,很多行業的亂象,比如刷單、數據造假、欺騙誤導消費者、售後服務保障不力等問題都會得到具體的監管。
大浪淘沙之後,相信直播行業會變得越來越規範,而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消費的時候也一定要擦亮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