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泡晃一晃就被竊聽:以色列黑科技可恢復25米外室內聲音

2020-12-24 澎湃新聞

白交 魚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一臺望遠鏡,對準窗子裡的吊燈,你在屋裡發出的聲音,就被聽光了?!

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來自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

這一新的遠程竊聽技術,名為Lamphone。

任何人,只要擁有一臺筆記本,和價值不到1000美元的望遠鏡 + 光電傳感器,就能實時監聽25米開外房間裡的聲音。

就像這樣:

而其所利用的,只是燈泡的振動。

神奇。

盯住燈泡,實現竊聽

燈泡晃一晃,屋子裡的對話就被竊聽了?

聽上去著實有些毛骨悚然,我們先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所需工具:

「別人家的」懸掛式燈泡,「別人家的」窗戶(窗簾剛好沒拉上的那種)、一臺的望遠鏡以及光電傳感器。

具體步驟:

簡單來說,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步,室內的幾個人說話,聲波撞擊燈泡,引發「燈泡」的振動(毫米級)。

第二步,將裝有「光電傳感器」的望遠鏡對準燈泡。

第三步,利用ADC(模數轉換器),將從光電傳感器中採樣「光信號」,通過設計的算法處理為「聲信號」。

研究人員設置了這樣一個實驗場景:

目標是位於寫字樓三層的一間辦公室,辦公室內懸掛著一個12瓦的LED燈泡。

竊聽設備被安置在25米外的人行天橋上,包括三臺在目鏡上裝上了光電傳感器的望遠鏡(直徑10cm、20cm、35cm),以及用以處理數據的筆記本電腦。

在這個位置,竊聽者無法直接聽到辦公室裡的聲音。

研究人員發現,燈泡因聲音而產生的微小振動成功被傳感器記錄了下來。

單個望遠鏡捕獲的光學測量結果,被傳輸到計算機中。

信號在經過帶阻濾波器、正則化、降噪、均衡器這四步處理之後,可以以驚人的保真度重建房間內的聲音。

比如,音箱播放的一段音樂:

△左:恢復音頻頻譜圖;右:原始音頻頻譜圖

研究人員還證明,谷歌的Cloud Speech API能夠成功將這段恢復出來的語音轉換成文字。

另外,實驗數據顯示,望遠鏡的鏡頭直徑越大,恢復出的音頻質量越高。

方法局限性

對於這樣的黑科技,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和密碼學家Dan Boneh表示:這是旁道攻擊的完美應用——旁道攻擊,即通過意料之外的信息洩露來竊取秘密。

此前,MIT、微軟和Adobe的研究人員也開發了一種類似的算法,可以通過分析視頻中物體的微小震動來重建音頻信號,稱為可視麥克風。

「可視麥克風」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隔聲玻璃,在4.5米開外拍攝一袋薯片的振動,繼而成功恢復出了清晰的語音。

不過,想要通過視頻來恢復語音,首先對硬體設備的要求就很苛刻——每秒傳輸幀數(FPS)需要超過2200Hz。

此外,僅是恢復幾秒鐘的語音,就需要幾個小時的處理時間,因為處理高解析度、高頻視頻需要耗費大量計算資源。受限於此,該方法也無法實現實時監控。

相比之下,Lamphone不僅成本低廉,還能做到實時監控。

不過,Lamphone也存在局限性。

其一,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只針對懸掛式燈泡進行了研究,尚不清楚固定在天花板上的燈泡是否同樣能成為「竊聽工具」。

並且,實驗中觀察的燈泡是12瓦的LED燈泡,相比於白熾燈泡和螢光燈泡,信噪比更高——是前者的6.3倍,後者的70倍。

也就是說,通過信號處理來恢復出聲音的難度,相對低一些。

其二,在實驗中,揚聲器的音量被開到了最大。也就是說,播放的語音和音樂要比正常情況下聲音更大。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他們使用了相對便宜的光電傳感器和模數轉換器,使用更加昂貴的傳感器則能夠恢復出音量更小的對話。

One More Thing

這樣的研究,當然不是為了鼓勵「大膽的想法」,而是為了「提高人們對攻擊媒介的認識」。

因此,研究人員也在論文中討論了避免/緩解這種攻擊的方法。

比如,降低燈泡的發光量和使用建築幕牆。

光電傳感器捕獲的光信號越少,信噪比也會隨之降低。

所以,使用瓦數更低的燈泡、增加建築幕牆,都會加大攻擊的難度。

△噪聲分析。上:無幕牆;下:有幕牆

或者,更直接一點——

拉上窗簾。

參考連結:

項目地址:https://www.nassiben.com/lamphone

https://www.wired.com/story/lamphone-light-bulb-vibration-spying/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 完 —

原標題:《燈泡晃一晃,你就被竊聽了:以色列黑科技,根據燈泡振動,25米外實時恢復室內聲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燈泡晃一晃,你就被竊聽了:根據燈泡振動,25米外實時恢復室內聲音
    這一新的遠程竊聽技術,名為Lamphone。任何人,只要擁有一臺筆記本,和價值不到1000美元的望遠鏡 + 光電傳感器,就能實時監聽25米開外房間裡的聲音。而其所利用的,只是燈泡的振動。神奇。盯住燈泡,實現竊聽燈泡晃一晃,屋子裡的對話就被竊聽了?聽上去著實有些毛骨悚然,我們先來看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以色列大學發明新的長途竊聽技術,可通過燈泡識別24米外的聲音
    多年來,各種複雜的竊聽技術一直不斷增加:竊聽、竊聽電話、牆壁監聽,甚至是利用建築物玻璃上的反射雷射來監聽室內的對話。而現在,間諜可以直接通過窗戶的燈泡就能進行監聽。據相關研究人員介紹,只要一臺望遠鏡和一個400美元的光電傳感器,通過室內燈泡玻璃表面的微小震動,就可以在數百英尺外的房間裡實時監聽任何聲音。這些聲音在內部燈泡玻璃表面上產生的微小振動。
  • 燈泡的新應用——還原聲音和竊聽
    隨著社會的發展,燈泡的功能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比如汽車、裝飾品等不同用途的功能性用燈。 最近,科學家又賦予了燈泡新的功能——竊聽。與傳統的竊聽技術(安裝竊聽器、搭線竊聽、非法入侵竊聽)有所不同,該技術不需要在房間內安裝設備或入侵系統,只需要一個燈泡就可以在百米外實時監聽。
  • 新型竊聽技術誕生,家裡有燈泡的要小心了!
    但你可別以為這就夠了~偷拍尚且可防,偷聽才是真的防不勝防!比如以色列人最近開發出來的新型竊聽技術,就把廠長給驚出了一身冷汗...這個技術叫做lamphone——根據我們以往的常識,要想實施竊聽必須得有一個聲音接收器,只有把它藏在目標地點你才能偷聽到想知道的信息。但使用 lamphone技術竊聽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 以色列大學又一驚人研究:通過看著房間裡的燈泡聆聽談話
    據國外媒體報導,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新的研究稱通過在窗外觀察掛室內的燈泡,測量其發出的光量來監視發生在房間中的秘密對話。據報導稱,這項發現發表在由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本·納西、亞倫·皮魯丁、阿迪·沙米爾、尤瓦爾·埃洛維奇和鮑裡斯·扎多夫等學者組成的一組新論文中,並預備在今年八月下旬舉行的2020年美國黑帽大會上演示。這個攻擊試驗稱為:「Lamphone Attack」!
  • 以色列開發的遙控槍架可命中300米外目標
    以色列開發的遙控槍架可命中300米外目標
  • 以色列也有「核潛艇」?依靠德國黑科技,以色列也擁有核打擊能力
    眾所周知,以色列是不被廣泛認可的擁核國家,通過法國和美國的技術援助,以色列通過極其隱秘的方式擁有了核武器,雖然以色列擁核是世界各國「捏著鼻子認了」的事實,但是從明面上來說,以色列仍然無法正大光明地發展可用作核打擊的武器,比如說洲際彈道飛彈和戰略核潛艇。
  • 以色列的創新黑科技,也「入侵」食品行業了
    現在,以色列的食品科技企業正在將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變成現實。今年3月發布的福布斯全球「食品科技」和「農業科技」行業前50強企業排行榜中,我們發現僅以色列就佔了五分之一。為什麼食品科技公司會集中誕生在以色列?它們創新的「獨家秘方」是什麼?這些食品科技企業將引領怎樣的技術革命?
  • 揭秘以色列醫學護膚品牌Dr Dabour背後的黑科技
    7月29日,2018年以色列美容節在北京藍色港灣圓滿舉行。此次活動由以色列駐華商務處和以色列出口協會主辦,帶來了12家來自以色列的美妝護膚品牌。近年來,以色列美妝護膚品憑藉其無與倫比的品質、產業創新以及突出的療效而享譽全球。
  • 手機APP竊聽,準確率均接近90%!除了這個還有你更不知道的……
    警惕無處不在的竊聽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發展,智能化已經無可逆轉地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最為常見的是智能化手機的應用,無論是購物支付、視頻聊天,還是遠程操控都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事物總是相生相剋,兩面性存在的,這些方便之餘,也就同樣會存在諸多的隱患。其中信息安全是一大難題,竊聽就是最嚴重的一種表現。
  • 2米外點亮60瓦燈泡(圖)
    英國《每日郵報》8日有關「無繩燈泡」的一篇報導,則讓人們看到了擺脫這些煩惱的希望。無繩燈泡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研製。科學界期望把這一技術拓展到其他領域,最終實現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的無線自動充電。
  • 樂訊|以色列愛樂樂團推出線上&線下室內樂演出系列
    近期,以色列愛樂樂團推出了名為《陽臺上的愛樂樂團 The Philharmonic on the Balcony》和《數字室內樂The Digital Chamber Serie》的兩檔線上&線下室內樂演出系列。1.
  • 波蘭曝光美駐波使館竊聽設備 可竊聽總理府
    圖為美國駐華沙大使館辦公樓,位於其頂部的長方形建築便是竊聽裝置。圖為美國駐華沙大使館辦公樓頂部鳥瞰圖  原標題:波蘭曝光美國駐波蘭使館內的竊聽設備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趙遠方):美國竊聽歐洲盟國的「竊聽門」事件愈演愈烈,德國、法國、西班牙都成為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竊聽的對象。波蘭媒體日前對美國設在波蘭首都華沙的監聽設備進行了曝光。
  • 科技:猶太人智慧,以色列到底有多牛
    所謂「兩頭在外」,即「市場在外,大規模生產在外」此外,以色列本土企業在農業科學、電子、醫學、遺傳學等多個領域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特拉維夫這個城市也被稱為僅次於美國加州矽谷的第二個世界矽谷。除此之外,以色列的旅遊業發展的十分迅猛,每年有近500萬來自世界的遊客,以色列擁有「聖地」——耶路撒冷,這座宗教古城的旅遊業收入達到近300億美元。
  • 為了學好英語,以色列人都做了什麼? 以色列黑科技
    全球有超過20億人口使用英語世界上96%的科學文章與50%的網絡內容都以英語呈現能說流利英語的成年員工薪水平均要高25%-40%去過以色列的童鞋都知道,通曉英語基本能在當地做到通行無阻,一旦遇到問題時以色列不少工作把英語能力當作基本條件考核,因為無論從人口或自然資源來講,以色列跟許多國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長久以來的市場與資源困局,培養出人們的國際化野心,企圖通過發力海外市場來擴展事業版圖。
  • 人生「三晃」
    時過十八年,近日我在網上看到,某君悟曰:「人生只有三晃:一晃大了,二晃老了,三晃沒了。」頓時讓我眼前一亮,細細品來,這「三晃說」比之我的「三天說」更有味道。人生只有「三晃」,不僅說明了人生苦短,理當珍惜,而且揭示了人生規律:人們從生到死,都得經歷這「三晃」,誰也休想逃脫。「三晃」更妙在一個「晃」字,通俗,生動,形象。生而為人,來到這個世上,三晃兩晃,晃來晃去,一輩子就過去了。
  • 宜家E27 LED智能燈泡體驗:智能生活,一鍵開啟
    宜家也於日前正式推出了多款智能燈泡產品,筆者拿到的是宜家E27 LED智能燈泡。除了這款燈泡外,宜家其他的智能燈泡產品也同時上架,現在在宜家各個門店都可以買到。從外觀來看,這款宜家E27基本上沿用了宜家燈泡一貫的設計風格,包裝採用了宜家一貫的環保可降解紙質包裝,燈泡的設計也和宜家此前的燈泡並無區別。燈泡通過螺口可直接安裝在符合的燈具上,但如果想實現智能聯動,則必須要有小米的米家多功能網關。
  • 加速度傳感器會成為竊聽的工具?
    單行科技 發表於 2020-03-28 09:41:26 手機加速度傳感器是一款智慧型手機中可以測量加速度的傳感器。在過去,人們認為手機加速度傳感器與個人信息沒有什麼聯繫。
  • 韓國瑜疑遭竊聽 網絡監控科技無遠弗屆
    陳姓計算機專業人士說,以目前的計算機科技而言,只要透過網絡,就有可能做到遠程監控辦公室。     前朝攝影官私闖韓國瑜辦公室1個月就「夜襲」5次,被懷疑可能不只是檯面上偷東西那麼簡單,雖然警方調查過吳某的計算機,並未發現有木馬程序,但電信業者表示,如果韓的計算機被植入木馬程序,透過計算機,就有可能從遠程監控韓國瑜。
  • 人生三晃!(精闢)
    人生有三晃:不知不覺,一晃就大了,毫無痕跡,一晃就老了,悄無聲息,再晃就沒了。現在的我們,晃大了,晃老了,不能再晃了,再晃就掛了,掛了就沒了。 一晃,因為時光,二晃,源於無奈,三晃,命中注定。晃著晃著,不年輕了,活著活著,沒時間了。所以,好好的愛自己,不要活得太累。錢多錢少,不重要,房大房小,無所謂,只要健康,平安,無病痛,無波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