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
這兩天收拾東西,主要是孩子從小到大的文字類的東西。邊收拾邊閱讀,兩天每次都是幾個小時,我稀裡譁啦哭了幾次,自己在家哭成個淚人。這裡有感動、感激,也有愧疚和自責,同時也有驕傲和自豪。
可能是對孩子的愛,使得我留下了女兒的我認為值得留的所有東西,包括她兒時的小衣服、小帽子、小裙子、小玩具,學生時代的學習筆記,從小到大得到的榮譽證書等等,最精心保護的是她親手寫出的一字一句。
她從小到大的作文本,她發表過的文章原版,她所有的日記,還有她即興寫的小創作等等。留了這麼多年,昨天我看許多紙都泛黃了。
是的,關於女兒文字資料方面的東西,一個寫字檯的柜子、抽屜都沒有裝得下,可能有些人早就扔到不知哪裡去了。
榮譽證書方面,我留下了女兒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高中畢業的所有證書。二十張有餘。學習筆記,有她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的學習筆記,只要我認為是孩子辛苦付出所得,一直保存到現在。
學習成績方面,我留下了自從女兒上學以來所有的老師列印下發的成績單。一張沒捨得扔,因為自上學以來高中以前女兒所有期末考試都是第一名,高中以後成績也是步步升高,最後女兒步入了清華的校園。
最多的也是最佔地方的是她的文字作品。最早的是她四周歲開始的口頭作文,再後來就是她的的作文本、日記、小創作(包括寓言、故事、小小說,這些她大多是用單張紙隨性而寫)。光是她的日記本就二三十本,加上作文本,數不勝數,到現在我也沒能統計出具體數字。
這兩天閱讀女兒所寫的文章,讓我淚流滿面,大聲痛哭。
她所寫的內容,在記錄她成長過程的同時,反映出了我們家庭這麼多年來的興旺發展和生活變遷,也折射出了社會的變化。也具有一定的史料意義呢。
當我讀到女兒這麼多年艱苦的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時,讓我即是感動,又是感激。正是有了她的付出,才讓我們夫妻這些年比較開心,輕鬆,從中找到自我之所在,真的感謝上蒼給我們送來這麼好的孩子。看到她取得的成績,讓我又激起了自豪之感,在她的光環下,我仿佛又多了一份驕傲。
回憶起這麼多年來,由於自己學識有限,知識面狹窄,在教育孩子上產生了一些錯誤觀念,出現很多缺陷和不足,又感覺愧對於孩子。這麼多年來,有時我也和她爸爸吵架、嘔氣,給孩子造成了心靈上傷害,我覺得內疚和自責。
每讀她的一篇小文,都讓我想起了過去。有心酸的往事,也有欣喜若狂的過往,有痛苦的經歷,也有不盡的思念。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再來,我會做得更好,讓我的寶貝和家人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人生如夢,過去的不再來,前面的路還很長,任務更加艱巨,我只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倍加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戰。
2020.1.11
以上是我幾個月前的一篇日記。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力量驅使我能把這些東西保留這麼長時間?保留對我及女兒有什麼意義?
曾經有一個熟人問我:聽說你喜歡留東西,好幾十年的東西都留著呢。還帶著點不解和嘲諷。
我覺得他大可不必。留東西是女人的習慣,也許是幸福女人的習慣。我留東西也許是對以前生活的認可,想留住記憶。
仔細想想,留住女兒的東西,當初純粹是出於那種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能做到的愛。作為一個母親,甚至想把孩子曾經的一分一秒都留存在記憶裡,如果可以留住他(她)所有的一切。我發現,這種愛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它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動力、各種珍惜、感恩、不離不棄,乃至前進的力量。
留存女兒所有取得成績的物件,讓她感覺到她的努力沒有白費,最起碼得到了媽媽的認可。這些成績可以讓媽媽開心、快樂、幸福。從此她更加努力,也成為了她努力的動力。
別人珍惜她的付出,使得她對別人倍加珍惜。女兒這些年也同樣就留存著她自己的過往,表達她對人世間的這種真愛。
她留下了從小到大的所有的友誼物質見證,包括同學給她寫每一封信甚至一張小紙條,所有的禮物。她同樣珍惜她們之間的友誼,雖然不能和曾經的朋友經常來往,但她對她們的感情還是始終如初。
無論是誰給女兒買的東西她都倍加珍惜,不捨得隨便拋棄。初中穿小學時買的衣服,剛上初中時騎的自行車還是十歲之前給她買的。高中時的衣服大學接著穿。大舅曾經給她買的一雙鞋子她穿過三個學年段。初中、高中,大學。姥姥親手做的拖鞋穿舊了,她不捨得扔,拿回家來,至今還在家裡的鞋櫃裡(我也沒捨得扔,因為那是媽媽千針萬線做出來的)。
女兒工作三四年了,很多東西從北京搬到深圳,又從深圳搬回北京。這不但是珍惜,也是一種節儉品德的體現。
我覺得女兒的所有品德和我平時對她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家庭無小事,處處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