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連線家,在職場或者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面對和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有些人忙作一團,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路徑。而有些人卻可以通過清晰的分析框架一步步解決問題,這樣的思維差異,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不論是從效率上還是效果上來說。
在職場或者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面對和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有些人忙作一團,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路徑。而有些人卻可以通過清晰的分析框架一步步解決問題,這樣的思維差異,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不論是從效率上還是效果上來說。
萬維鋼在《萬萬沒想到》一書中說到:
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絕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隨意的動作,他們大多具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就是模型。而厲害的人,或者精英就是善於掌握和利用這些模型解決問題的人。
今天我就和你講一講模型思維。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在炒股,想了解一個公司的運營狀況,你會先看看這家公司的財務報表。作為上市公司來說,財務報表是公開的,但是為什麼每個人看了報表後得出的判斷和結果,或者獲取到的信息卻是不同的呢?
對於一些人來說,數字就僅僅是數字本身,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每一個數字在他的腦海裡會形成對應的數學模型和事物本質,這些模型的結果就是他用來分析和處理數據的依據。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的問題,為了對這個世界建立更清晰的認知,你就需要建立這樣的模型思維。
通過建立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整理信息,制定更好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幫助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
模型思維是人類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這在許多領域都可以看到。比如在棋類的世界,人們可以通過掌握棋譜而成為箇中高手;在數學的世界,人們通過公式學習數學知識;在物理學,牛頓定律以及愛因斯坦相對論,都是模型思維的結構。
掌握複雜知識的最有效途徑就是掌握其中的規律所在,用規律去化解未知和解決問題。
模型思維其實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工具,它鼓勵我們去對問題建立體系框架,用系統化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商業或者管理中,我們也在用模型解決一個個問題,比如我們在研究公司戰略的時候,我們會用到BCG模型,SWOT分析,GE矩陣,麥肯錫用7S模型來分析公司發展戰略;我們在分析公司運營或財務狀況時,會用到杜邦模型、SAS模型;這些模型都能幫我們從複雜商業世界找到事物之間的邏輯。
在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的過程中,關鍵的一步就是發現或創建專業領域背後的模型。
模型思維的優勢:
1. 幫助我們在繁雜的信息流中,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
我們每天都被大量信息所包裹,但是真正有效的信息卻是有限的。利用模型思維,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有效信息的處理,而不被無關信息耗費精力。
2、通過已知推未知
模型思維是規律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以驗證過的規律和判斷去推演未知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3. 把複雜問題更簡化
簡化問題,找到問題本質,以結果為導向解決問題,能夠很快找到問題的出路。
對於模型,不要以為所有的解決事物的模型就是天生的,或者是偉人們的專利。只要你善於觀察、總結,你也可以是模型的創造者。
就像我在研究公司戰略和管理是,也創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簡單的模型結構。所以,我想對於你來說,也可以在你的領域實現這種可能。那我們培養模型思維的方法包括:
1、在思考解決問題時,先去搜索看看是否有可以採用的類似的方法和經驗,解決被檢驗過的最佳實踐。
先從這個角度出發。在《刻意訓練》這本書中提到過,研究表明,棋手用來記定式和打棋譜所花的時間,是決定棋手水平高低的唯一重要指標。而記定式和打棋譜就是在訓練模型思維。
2、如果沒有現成的模型,自己也可以嘗試找到事物之間的規律,養成總結的能力,把散點的信息聯成線,再形成面。
形成一定的模型公式,用以指導更多的日後工作處理。混沌大學的李善友說過一種讀書的方法,針對每一本書,想要深刻理解它,就嘗試把書中的內容轉變成幾個可視化的模型,幫助你去理解和掌握。
3、在看待問題的時候,要從現象中看本質,透過表象看到事物背後的邏輯和決定因素。
模型思維的運用上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靜態思考
問題的解決永遠是動態的,因為實際生活中,你會發現有很多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用模型思維解決問題並不是單純的做一道數學題,而是要根據形式的變化不斷做調整,直到問題完全解決。
2. 不要使用單一的模型
思維模型包含的知識學科很廣泛,針對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方式,而不是用一個套路從一而終。缺乏針對性的解決方式是無用的。
模型思維具有很強的泛用性,不論是數學,物理等學科,還是公司管理運營,甚至政府制定政策都可以用到。重要的是要將理論真正運用到實際當中去,不斷總結優化,建立自己的思維體系。
想想你有用過哪些獨特的模型思維去解決問題嗎?
作者:倪雲華,十年跨國管理諮詢顧問,曾服務普華永道、IBM全球諮詢服務部,為華為、海爾、騰訊等公司提供諮詢服務。關注微信公眾號:倪雲華新知,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