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經常感覺肚子脹是為啥?醫生:是一種併發症的表現

2020-12-19 騰訊網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五六年前發現有了糖尿病,因為沒有任何感覺,一直也沒太當回事,只是在日常飲食上有所注意,血糖也不太穩定時高時低。最近半年來時常感覺飯後肚子發脹,有時還有噁心發生,可自己每餐飯吃的也不多,這是咋回事?

【醫生評析】

從張先生的症狀表現來看,發生糖尿病胃輕瘓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是糖尿病很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大約一半以上有糖尿病的人在糖尿病發生5年後就會出現,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出現的會更早更嚴重,主要表現為飯後肚脹、噁心、嘔吐甚至上腹部疼痛等等。

簡單地說這是由於胃動力不足所致,胃是人體對吃進去的食物進行研磨的場所,食物會在此被充分磨碎並與多種消化酶混合在一起形成食糜,但胃只有消化功能沒有吸收功能,形成的食糜會隨著胃的不斷收縮與蠕動被推送進小腸,而有糖尿病的人由於高血糖的存在會對胃的蠕動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比如:

高血糖對微小血管的損傷使得對周圍組織神經細胞的供能不足,進而引起一系列神經傳導、電生理功能異常,胃的運動功能減弱致使胃的排空時間延長,食糜在胃中的停留時間延長引起餐後飽脹感 ,同時胃壁的肌肉也會因高血壓的影響收縮性能下降,導致胃的收縮無力。此外,有糖尿病的人還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的發生,進一步降低胃腸功能。

實際上糖尿病胃輕癱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種,與通常出現的四肢與背部麻木、刺痛、瘙癢等是同樣的發生原因,這也是糖尿病最早出現的一種併發症。研究證實:糖尿病發生大約3-5年後即會有周圍神經病變併發症的發生,發生率超過了60%,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但對生活質量有較大的影響。

那麼,發生糖尿病胃輕癱該怎麼辦呢?

首先,嚴格控制血糖是阻止與延緩併發症發展的基本措施,至少應將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0mmHg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

其次,在飲食上要適當減少高膳食纖維食物,比如粗糖不要吃的過多,可以適量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量避免飢餓感;有條件的還可以採取少量多餐比如一日五餐的方式來緩解胃腸的不適。

第三,必要時可服用促進胃腸蠕動的胃動力藥,促進胃腸的蠕動加快胃排空的速度。

第四,可以通過揉腹按摩、針灸等物理治療的方法幫助機體調節胃腸的蠕動,給胃的排空增加動力等。

總之,有糖尿病的人發生了胃輕瘓不要掉以輕心,除了要從生活方式做相應的調整外,更要進一步加強對血糖、血脂等的控制制,定期複查嚴防心腦血管病等危重併發症的發生。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經常感覺肚子脹什麼原因?醫生:可能是這種症狀的表現
    前段時間村裡的馬先生,4-5年前被診斷出了糖尿病,起初沒有任何的感覺,所以一直沒有當回事,血糖一直不穩定,最近這半年天,常常感覺吃完飯後肚子脹,還時常伴有噁心發生,後來,經過醫生的診斷,確診為這是一種併發症的表現!糖尿病人為什麼會肚子脹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發生糖尿病,胃輕癱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這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
  • 有糖尿病的人,身體這些地方時不時感覺疼痛,告訴你併發症要來了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最近一段時間時不時感覺小腿上像是被針扎了一樣的痛,而且晚上睡眠兩條腿像被子沒蓋嚴似的往裡灌風涼涼的,自己有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的還可以,這些症狀莫不是發生了併發症?這該怎麼辦呢?
  •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該病高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過量吃肉、高脂飲食、運動少等,長此以往導致體內代謝異常引起的。那麼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呢?
  • 糖尿病不痛不癢,出現5種表現,或是併發症「報到」,別忽視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無法完全治癒,但可通過控制血糖水平,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主要是血管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會發生血管硬化,從而使微血管、小血管、大血管出現硬化,誘發不同的併發症。
  • 警惕糖尿病併發症!定期檢查7個項目,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外,定期檢查有助於監控病情的發展,為藥物的使用提供依據,此外一些檢查項目還能早期發現併發症,方便醫生及時幹預,避免病情惡化。眼底檢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屬於微血管病變。早期並沒有任何症狀,一旦發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而且有致盲的風險。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去醫院做眼底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的視網膜病變,方便醫生及時幹預。
  • 若是糖尿病,皮膚上會有3種表現,趁早檢查,或可防併發症!
    之後李先生去醫院檢查了之後,得出了結果,李先生患上了糖尿病。這兩者其實看上去什麼關係都沒有,但是事實上,身上有這幾種狀況的時候就有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趁早去醫院做檢查,早早地治療,以免誘發糖尿病併發症。若是糖尿病,皮膚上有這3種表現,趁早檢查一、皮膚瘙癢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開始的時候身上會出現皮膚乾燥、脫屑或者長時間持續瘙癢。
  • 糖尿病血糖過高身體就有這些信號,併發症也會有5個明顯症狀
    >一、血糖過高時,身體會有這些明顯不適當然有的人血糖暫時升高並沒有明顯症狀,時間長了不會有不適:高血糖症狀除大家經常聽說的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下降外,還有厭食口渴外包括尿、皮膚乾燥、脫水等現象 尿僅指尿頻包括尿量增加甚至現尿泡沫、尿漬發白、發粘等,極度口渴高血糖症狀種表現尿使體內水分減少體內水份總量減少引起腦口渴樞興奮思飲
  • 糖尿病手:一種被遺忘的併發症,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三高」這個詞吧,如今我國三高人群正在逐年增長,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糖尿病,糖尿病屬於慢性病,目前還沒有根治的方法。其實糖尿病並不是特別的可怕,令人「聞風喪膽」的是併發症。糖尿病手是手部併發症, 由於上肢血管神經支配比下肢豐富,其發病率遠低於糖尿病足。據不完全統計糖尿病手的發病率僅有0.37%,女性患病率遠高於男性。
  • 眼底出血也是糖尿病併發症表現 應該怎樣治療
    眼底出血也是糖尿病併發症的表現 對此應該怎樣治療?   相信大家對糖尿病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一種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眼底出血就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視力下降,甚至會導致失明。所以糖尿病眼底出血的及時治療是相當重要的,而且要採取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法。   那麼糖尿病眼底出血有哪些治療方法?
  • 醫生勸告:若皮膚出現「這感覺」,十有八九是糖尿病「前兆」
    醫生勸告:若皮膚出現「這感覺」,十有八九是糖尿病「前兆」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它主要有表皮細胞和蛋白質組成,主要排洩和分泌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因皮膚內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到皮膚出現發癢的情況,或者是蛻皮,出汗量也會逐漸減少,皮膚變得異常乾燥,也會比較瘙癢。
  • 糖尿病併發症能活多久 糖尿病會有這些併發症
    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糖尿病併發症能活多久?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患上糖尿病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那麼預防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如今,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更深入,治療更規範,手段更高,技術更先進,糖尿病病人長壽和獲得高質量的生活,應該比過去更容易做到了。經英國、美國對十 萬糖尿病病人的臨床統計,證明如經科學的醫學管理(即病人能遵守醫囑並和醫生很好的配合)有40%以上糖尿病人的壽命可達到80歲以上。
  •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最讓人煩惱的當屬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併發症之最大煩惱——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一點兒沒錯!糖尿病併發症中,最讓人煩惱的當屬腦血管疾病!
  • 有糖尿病的人,變成了胳膊腿細肚子大的體型說明了啥?怎麼辦?
    眾所周知,消瘦是有糖尿病的人常常會出現的一種身體變化,但這種消瘦往往會表現為肢體比身軀更為明顯,這實際上的體現脂肪分布發生變化的一種表現,根源在於機體糖脂代謝存在一定的問題,
  • 糖尿病併發症的14類預警信號,看看你有嗎
    眾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確糖尿病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併發症什麼時候會出現,但併發症也不是無跡可尋的,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在出現之前總有一些先兆,或者說身體總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
  • 糖尿病降血糖如何運動?有併發症怎麼辦?醫生建議運動規劃四步走
    糖友們經常有一個順口溜:要活就要動,沒錯,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少不了運動,不過對於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即使知道動了,但怎麼動或者動起來什麼樣就不那麼清楚了;而對於平時已經在運動的人來說,現在的運動適不適合自己,運動的強度大不大,頻率行不行,能不能起到控制血糖,促進健康的作用呢?這些都是個問題,所以說運動不能只動身體,還要動腦子。
  • 有糖尿病的人,每天刷一次牙和刷三次牙,心腦血管健康狀況大不同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一直對控制血糖比較重視,但最近總感覺時有心慌發生,前幾天還發生的心絞痛,讓他很是害怕。經過檢查發現張先生已經得上了冠心病,對此他很是困惑,血糖控制得還不錯為啥還是發生了冠心病?
  • 糖尿病的前兆你了解嗎?看看你有沒有這些身體表現!
    日常生活中,不少患者飽受糖尿病的困擾,糖尿病本身發展的時候是一種慢性疾病,它並不會直接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但是它卻是一個導火索,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問題,而這些併發症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讓患者痛不欲生。
  • 糖友們小便有泡沫,需警惕糖尿病併發症
    鹹菜可以算作一種中國文化,醃製是讓食物處於一個高滲的環境中,鹽分大量地滲入到食物組織內,從而達到保藏食物的目的,醃製一般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可以收穫這份美味。同理,血糖居高不下,那麼血液中的糖就好比醃鹹菜的鹽,機體的血管、神經就好比被醃製食品,時間長了收穫的可不是美味,而是各種併發症。
  • 糖尿病難逃併發症?65歲王姨患病25年無併發症,全靠4個訣竅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早期甚至沒有症狀表現,不痛也不癢,真正讓人懼怕的是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長期的高血糖會對身體的各個器官造成傷害,可以說是從頭傷到腳。數據統計顯示,糖尿病可以誘發的併發症多達100多種,有急性的併發症,比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皮膚化膿性感染、尿路感染等;還有一些慢性併發症,比如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周圍神經病變等等。患有糖尿病後,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等都會接踵而至。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說,糖尿病難逃併發症。
  • 控制餐後血糖,是預防糖尿病和併發症的關鍵,怎麼降低它?
    如果餐後血糖經常超標,那麼發生糖尿病腎病、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併發症的風險將會顯著增加。一、餐後血糖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很多人擔心自己患糖尿病,會定期體檢,查看自己的血糖值。但通常情況下,體檢時查的血糖都是空腹血糖。如果患了糖尿病,空腹血糖可以幫助確診,但對預防糖尿病的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