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5在11月12日發售後表現火爆,四周內全球銷量已經達到340萬,超越了歷史上其他所有遊戲機的首發成績,並且預計21年4月前銷量將超過700萬。不過在索尼老家,傳統遊戲機三大市場之一的日本,PS5的首發成績就十分慘澹,日本玩家對此也有諸多不滿。
供貨有限
根據Fami通的銷量統計,在日本地區,PS5兩個版本首周總計銷量約為11.8萬,頭兩周總計約為16萬,遠低於NS頭兩周39萬和PS4頭兩周37萬的成績,只和DC,NGC同期水平相當。按照歷史經驗來判斷,已經屬於不成功機種的首發成績。在日本市場,初期銷售的勢頭能很大程度上預示未來的整體表現,影響用戶的信心。雖然在世界範圍PS5首發是成功的,但這個成績很有可能會對PS5在日本的發展造成影響。
▲PS5的日本頭兩周銷量總計約16萬。
取得這個成績並不是由於PS5的功能設計出現了問題,又或者產品質量不過關。媒體和玩家對PS5本身的評價依然是很高的,表現有購買意願的消費者也不算少。銷量慘澹很直接的原因就是供貨不足,日本玩家在市面上很難買到PS5。索尼這次向日本市場提供的PS5數量遠不如PS4首發時充分,從源頭上就決定了這次日本市場的首發表現。
讓人不滿的銷售方式
由於新冠流行,供應鏈受到影響;同時在家辦公,上課和娛樂的需求大增,20年的IT產品,諸如筆記本,顯卡等,大都遭遇了供貨不足的問題。PS5在這方面多少也受到了影響。發售前,索尼很乾脆地否定了彭博社由於製程原因下調PS5產量的報導。索尼並沒有因為對PS5信心不足,或者遭遇了生產難題之類的原因而下調產能。在上市後,幾個首發地區也都出現了缺貨,漲價的消息。
一方面這是熱門遊戲機發售時常會遭遇的狀況;另一方面,在過去,鋪貨和後續補貨的過程不會有什麼大問題。隨著持續銷售的展開,買不到的狀況會很快解除。
而PS5在日本的情形就大不一樣。PS5在日本9月就展開了抽選預約的安排。在發售前一周還通知為了防止人群聚集,將不進行店頭銷售。擺明供貨不足的現實,以及麻煩的預約程序,明顯打擊了消費者的熱情。並且索尼在執行方面還出了不少問題。
▲玩家抱怨為什麼不和美國一樣通過PSN帳號進行預約。
玩家們在社區抱怨PSN忠實用戶在預定中沒有優先,資格抽選很容易失敗,日本方面整體缺少相關的宣傳信息。更讓人不滿的是,在發售前網絡上就出現了大量以翻倍的高價轉賣的情形,而索尼方面一直沒有就此做出有效地限制,發售後還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同時,在零售店還出現了違反製造聚集的精神,進行突擊銷售的情形。整體發售的混亂狀況不難想像。
對日本市場的看法
供貨不足,並且預約和實地販賣方面的混亂,讓部分核心用戶非常不滿。聯繫到索尼近些年在日本市場的一些表現,比如SIE總部轉移美國,PS4首發地區沒有日本,強行將圈叉確定取消的標準修改等等,社區裡「家用遊戲機衰落」和「索尼不再重視日本遊戲機市場」的論調再次開始抬頭。有意見就認為「無視日本玩家的聲音,對日本市場的冷淡遲早會讓索尼後悔」。
▲玩家對PS5發售的安排相當不滿。
到底是「因為日本消費者不再喜歡遊戲機,所以索尼對日本市場的重視程度下降」,還是「索尼不再重視日本市場,種種安排將日本玩家加速驅離」呢?
從Fami通遊戲白皮書的統計數據看,日本市場的遊戲機軟硬體產值整體佔比不超過30%,呈下滑趨勢。日本市場的主體已經是移動遊戲。不過在17年NS發售之後,我們能看到遊戲板塊有一定的回升。雖然這沒有改變大勢,但拳頭遊戲機產品在這個市場的表現,是廠家可以爭取的。日本的遊戲機市場,依然在4000億日元以上。不能說是可以忽視的板塊。再聯想到任天堂海外營收佔比高達77%,索尼「主動放棄日本市場」的合理性就很讓人懷疑了。
▲任天堂也是海外市場為主的公司。
最後
在遊戲機發展的歷史中,日本市場不僅比重不小,其表現還常常充當了風向標的作用。以至於有「得日本市場得天下」的說法。隨著日本市場發展,遊戲機的影響力相對下降是事實。在此之上,SIE內部近些年也有一系列的結構和戰略的調整。在具體的做法上,日本玩家的感受和意見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與其說是「因為不重要而不重視」,不如認為是索尼在調整和磨合中出了一些不應該出現的錯誤。在PS5的生命周期中,索尼還有機會慢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