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問我,其實說國外這個詞很籠統,老外指的是誰呢?中國又是泛指哪裡?其實問題不如說「西方媽媽為什麼一個人能帶好幾個娃?」更為準確。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不妨我們跟加拿大來做一個對比,看看在育兒方面都有哪些差別!
在中國,育兒是一家人的事,白天老人在家看孩子照顧生活,等到父母下班之後全家一起帶孩子,四個人忙在一起團團轉。
而在加拿大,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你會發現很多媽媽都會背著孩子,手裡拿著吸塵器有條不紊的在工作著,而旁邊可能就有個三四歲的小孩在一旁玩耍。
去超市購物也是如此,加拿大媽媽胸前都會背一個嬰兒兜兜,把孩子放到裡面,就像袋鼠一樣帶著孩子滿街跑。
很多中國媽媽都想知道,為何她們可以同時帶那麼多孩子?
要知道孩子一天的事情很多,拉便便,尿尿,還要吃東西。每天都要換好幾次尿布,別提有多麻煩了。吃飯的時候還要取悅孩子,不然寶寶就很可能將飯菜弄的哪裡都是。而加拿大媽媽相比我們,有幾樣東西用的會很多!
1.紙尿褲:用完就扔
2.嬰兒背帶:方便背著孩子到處跑,可以邊帶孩子邊做事。
3.嬰兒座椅:可以讓寶寶不再亂動,有利於養成吃飯的好習慣。
4.餐巾:避免因為吃飯弄髒了衣服
5.安全的護欄,墊子:當父母忙於工作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在裡面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一玩就是一下午。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除了帶孩子之外,做家務也非常浪費時間,而在加拿大,外國媽媽對於家務處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在每個人家裡,都會有洗碗機、烘乾機、吸塵器這些機器,完全可以解放雙手,將這些工作交給機器去完成。
但是在中國,每戶人家裡基本上只有洗衣機,其他的很少會有人用。尤其是家裡的老人,對這些高科技尤為反感,認為這些東西不僅浪費錢,而且還不乾淨,總喜歡自己去做。
不僅要帶孩子,還要整理一堆家務,絕對夠一個人幹一天的了。
到了輔食階段,中國媽媽總喜歡自己做吃的給孩子,因為覺得這樣會更健康,更衛生。從來不會考慮去買做好的嬰兒食品,認為這些不健康衛生,擔心質量不好。很多老人都會堅持每天下廚給孩子做飯吃,雖然這樣做很好,但是準備食材烹飪的過程中,會花掉很多時間。
而加拿大媽媽就不同了,她們喜歡在超市買各種各樣的輔食產品,比如土豆泥、菜泥、肉泥等等各種各樣的泥。這樣就節約了不少時間,從而有空去做別的事情。
公共資源上,中國和加拿大差別就很大。
由於中國的支持度不夠,也難怪不少父母都不喜歡帶孩子出門,因為在外面實在是太不方便了。基本碰不到哺乳室,萬一有些事還真是麻煩。
但是在加拿大,公共資源上是真的很全面,出門帶孩子相當方便。基本上每個公共場合都會有母嬰室,還有各種無障礙設施,非常方便一些推嬰兒車的媽媽們。也正是因為這些,極大的方便了父母和孩子一起出行遊玩。你也會經常看到一些新生兒,被放在安全籃裡和母親一起出去逛街。
而且在國內,能夠帶孩子玩的公共場所少之又少,尤其是公園,這也就導致家長們要麼帶孩子去室內遊玩,要不就是去各種早教班,浪費錢。
但是在加拿大你就很難遇到這種狀況,公園綠地隨處可見,幾乎每個小區都會有配套的公園,而且質量很高,而且公園都會配備滑梯、管道、鞦韆等設施,非常齊全。
在中國,幾乎帶孩子的都是老人為主,這也就經常導致雙方之間產生矛盾,爭吵喋喋不休。
而在加拿大,完全就沒有這種煩惱,在孩子成年的時候,都會選擇搬出去自己住,等到結婚有了孩子。老人是絕對不會管的,沒有了這種依賴,什麼事情都只能自己做。夫妻兩人互相幫助,爸爸做家務,媽媽帶孩子。
你會發現加拿大帶家長帶孩子,方便是最重要的。要知道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搞得那麼麻煩,難道不累嗎?
我是育兒媽媽,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技巧,
還有一些過來人的經驗。
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幼兒潛能開發師,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讚+評論+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