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父母課堂】,獲取育兒的智慧!
方法: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搜號→fumuketang→關注!
在中國,在一般「4+2+1」的家庭中,白天由2-4個老人(或者請保姆)在家帶孩子,孩子父母下班後也幫忙帶著,一天到晚起碼有四個大人圍著孩子轉。而在國外則是另一番景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高馬大的婦女一邊背著一個小嬰兒,一邊拿著吸塵器有條不紊地打掃衛生,家裡還有兩個三五歲的小孩在客廳裡玩耍。上街購物,外國媽媽也輕鬆自如,前胸背小baby,一手推購物車或體貨物,後面還帶著幫媽媽提東西的小孩。
羨慕了吧?老外帶孩子有何絕招?一起來來探個究竟吧!
1、吃飯多用輔食產品
先說說吃飯問題。到了寶寶添加輔食階段,我們中國父母喜歡自己動手給寶寶做輔食,覺得既保證營養衛生,又凝聚了父母對寶寶的愛。這樣的確有它的道理,而外國人則不來這一套。外國媽媽喜歡從市面買回來各種輔食系列產品,菜泥、蛋黃泥、肉泥、魚泥等等,這樣大大節約了做輔食、做清潔的時間。
當然了,這跟外國人的飲食習慣有關,罐頭產品是外國家庭飯桌上的「家常菜」,而中國家庭可能不太能接受。不過,對於時間不那麼充裕的中國父母來說,買各種輔食產品的確也是一個折中的選擇。購買的時候需要看準產品牌子、營養、保質期等信息,確保買到讓寶寶放心大口吃的輔食系列。
2、睡覺、吃飯講規則
說到講規則,很多父母都會說,帶孩子我也很會講規則啊,只是寶寶還是睡覺會哭鬧、吃飯滿場爬……這一點,看來我們中國父母比不上外國父母「狠心」了。你能做到,寶寶不吃飯的時候,一到飯點結束就把碗收走,或者等到寶寶想吃的時候吃冷飯冷菜嗎?你能做到,晚上到點就讓寶寶躺在小床上,哼幾句搖籃曲就讓他靜靜入睡嗎?
給寶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提高帶孩子的效率,而且在寶寶越小的時候形成越有利。這裡給中國父母的啟示是,養成合理的作息規律,到點就吃飯、睡覺、起床。可能一開始有點困難,兩三次之後就會好很多。
3、母嬰用品幫你忙
在中國家庭,寶寶吃飯可謂是件大事,需要有人逗孩子吃飯,孩子不聽話還會將飯菜撒得滿地、滿身都是;寶寶拉臭臭的時候可能要換尿布,費時費力,可能還會惹寶寶有紅屁股或者小感冒……
對於如此種種,有幾樣東西外國媽媽特別喜歡用:
1)嬰兒專用餐椅:可以保證寶寶用餐安全,還有利於形成吃飯的好習慣;
2)圍嘴:避免弄髒衣服;
3)紙尿褲:乾淨方便,用完扔掉就OK。換了乾淨的紙尿褲,別忘了還要塗紅臀霜;
4)嬰兒背帶、嬰兒車:嬰兒背帶方便又時尚,適合邊帶孩子邊做其他事情的媽媽們,嬰兒車就更加不用多說了,自己帶孩子出行的必備,寶寶和媽媽都舒心;
5)安全圍欄、地墊、安全的玩具:媽媽總要有幹家務的時候,這個時候讓孩子待在安全圍欄裡安靜玩自己喜歡玩具就是最好的選擇了。這樣還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性。
4、老人不來住
外國人在成年後一般都會搬出去自己住,老人和年輕人各自精彩。等結婚了,更別指望老人過來長住幫你帶孩子。沒有了對老人的依賴,只能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動手,主動加被動承擔起帶寶寶的責任了。當然了,少不了夫妻倆分工合作,爸爸主動幫忙,減輕媽媽們帶孩子、做家務的負擔,整個家庭形成一種互相幫助、分擔,和諧有愛,親子之間融洽的良好氛圍。
總的來說,外國人能做到一個人很省心帶孩子,主要有幾點原因:一是善於利用母嬰產品,好的產品可以減輕照顧寶寶的負擔;二是有意識地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寶寶哭鬧等煩惱;三是年輕父母不依賴老一輩,獨立自主性強。說到底呢,外國媽媽跟中國媽媽帶孩子有觀念上的差異,有選擇地向老外們取經,可能會為你帶孩子的過程中增添樂趣呢!
陪伴寶寶快樂成長——父母課堂(微信號:fumuketang)。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都可以獲取更多育兒知識、早教資源、教養智慧、親子閱讀,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教子探討無止境,讓我們一路同行。父母課堂,會一直陪著你和寶寶一起快樂的成長。
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fumuketang」,獲取更多育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