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場對於小朋友來說就是夢想的殿堂,專家認為兒童在遊樂場裡所學的社交技巧將會使其終身受用。有獨立調查指出遊樂場是兒童在戶外最常去的地方。很多形式的遊戲均對身心有益,但自由及實時的玩樂可以讓兒童獲益更多。小盆友在遊樂場玩耍受傷,誰應承擔責任?
2018年4月,未成年人張某在其父親的陪同下到一遊樂場玩耍。在玩充氣圓柱時,一旁玩耍的小朋友趙某從充氣圓柱掉了下來,正好砸中張某,責任誰承擔?張某在遊樂場玩耍時被趙某砸傷,有權要求趙某的法定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因張某和趙某均系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監護人,父母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義務,對於原告所受到的身體傷害,被告作為未成年人在其財產不足以承擔賠償責任時,被告的監護人對原告依法負有賠償的義務。事故發生時,遊樂場並沒有工作人員在場,也沒有工作人員隨同就診。1、遊樂場在管理上有瑕疵,未盡到相應的看護義務和救助義務,故應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2、趙某法定監護人對趙某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義務3、遊樂場對賠償數額在趙某法定監護人不足賠償的範圍內承擔補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