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千年茶道 訪深山古鎮 窺傳統產業興替

2020-12-24 中國日報網

大別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孕育了別具一格的人文風情。 「錦衣驄馬好還家,大別山邊漢水斜。多少朝簪鬢成雪,願君休訪楚山茶。」古人的詩詞,勾勒出大別山的歷史印記。近日,記者沿著歷千年古道,走訪了大別山深處的曾經商貿興盛的古鎮黃尾鎮,曲折的石板路,殘壁斷垣的老屋流露出歷史的滄桑。看看曾經打商貿大鎮,現在有著怎樣的發展。

深山古鎮,千年茶香

黃尾鎮地處安徽省嶽西縣正北,北與霍山縣接壤,為大別山東段分水嶺北坡深山區。境內峰巒起伏,溝壑縱橫,貫穿全鎮的黃尾河為淮河水系的淠河上遊幹流。昔日的黃尾老街,今天的黃尾新鎮,就在黃尾河畔。

黃尾河因流域內有大山似黃龍擺尾入河得名,黃尾街、黃尾鎮,均因河得名。1936年嶽西建縣前黃尾鎮屬霍山縣南鄉。這裡在亞熱帶溫帶過度氣侯帶內,年均氣溫13.5℃,降水1500毫米,土壤為花崗巖母質,弱酸性反應,水質清純,霧日多,為茶樹生長的理想之地,自古產茶。在唐代陸羽《茶經》的分區中,屬「壽州」茶區。霍山縣誌載:「南鄉茶優異,多入貢」。明代霍山縣令王毗翁有《焙茗》詩云:「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來一縣香」,可見當時產茶之盛。上世紀70年代前,這裡以生產黃大茶為主,70年代後,主要生產炒青綠茶和黃大茶,1985年後,一直主產嶽西翠蘭。現在,全鎮共有茶園 5100畝,為嶽西縣重點產茶鄉鎮之一。該鎮彩虹瀑布下的百餘畝高標準無性系茶園,已經成為點綴在這個4A景區內的最引人入勝的風景。

百年茶號,老街起點

黃尾河西側山間有個叫秦家坳的地方,騎跨坳崗的是條石板小路,這是一條古道。從坳頂西下向南再向西,通往青天畈、包家河,直至湖北,東下是黃尾老街,出街一路向北,便是霍山縣的磨子潭、佛子嶺,然後通淮入京。老街及黃尾河對岸棗樹灘一帶是古霍山南鄉深山難得的一片開闊地,常住人口較多,人們生活也相對安逸富庶。遠近山民常將自己的土產、竹木集中到這裡交易,其中一部分通過陸路或水路外運出山,漸漸形成集市。

據《嶽西縣供銷合作志(稿)》載及當地老人回憶,20世紀初,黃尾河已經是霍山南鄉的商貿中心,遠近聞名。抗日戰爭爆發後,很多外地人逃進深山避難,其中一些有錢人便在這裡以開店謀生。一時間,人口激增,商賈雲集,號稱「小上海」。在古道兩邊形成了一條一裡多長的合面街,大小商鋪百餘家,其中,懸牌商號就有38家。經營產品有布、油、茶、酒、糖、掛麵、藥品、農具、鐵鍋、豆製品等。大的茶行有「同茂」、「恆興」兩家,資本都在萬元(銀元)以上。抗戰勝利後,大部分外商撤回原籍,但老街經營依然活躍。1969年7月14日,老街被特大洪災摧毀,兩個老茶號也未能倖免。

鎮上現年76歲的老人汪全友介紹說,「同茂」、「恆興」兩個茶行都在老街的上街。「同茂」是上街的第一家商鋪,「恆興」與「同茂」相隔四家,店主分別是劉定法、江興官、張連榮、張連元。張連元開藥店,其餘三家經營麵館、豆腐、糖等。「恆興」茶行在現在的鎮福利工具廠位置,「同茂」在「恆興」南80米處。茶行生意很好,每年都有很多小商販從農戶家收茶(黃大茶)交茶行,茶行集中「打老火」(用慄碳大火乾燥提香)裝簍,僱腳夫挑到霍子渡(今佛子嶺)上船,運往山東等地。茶簍用竹篾編成,內襯箬葉,每簍裝茶15斤左右,兩簍稱作「一聯」,一般青壯勞力每擔挑四聯。

胡氏茶人,承前啟後

史料表明,同茂茶行為胡石夫開創。胡氏族譜記,胡石夫,湖北大冶人,名澤硯,字石夫,生於1882年,歿於1929年秋。據當地年屆九旬的蔡世福老人回憶,胡石夫是在民國17年(1928)與其堂弟胡澤履一起來黃尾河做生意定居下來的,隨後便開了茶行。胡石夫去世後,茶行由其子胡承啟經營。

胡承啟是個傳奇性人物,他的故事在黃尾廣為流傳。胡承啟生於1911年,17歲隨父親來黃尾街定居。他膽大心細,是生意場上的好手。26歲那年,販黃大茶到山東賺了大錢,返回途中行至霍山三十嶺,改用兩口棺木裝洋錢,巧妙的騙過了攔路劫匪。30歲左右已經是聞名皖西的大財主,號稱「胡百萬」。 胡承啟先後在外地開茶莊5處:霍山、六安、合肥為合夥經營,蚌埠的「鴻豐」和山東的「瑞森」是獨家經營。胡發家後仗義疏財,樂善好施。那時黃尾街叫花子很多,胡平時給吃給喝,到過年,外地的留過「三天年」,本地的見人一鬥米。一次,為其亡母立碑,殺肥豬8頭,大擺酒席,不收一分禮金,任憑當地鄉親吃喝。為方便行人過往,他拿出三石田不收租,請人在黃尾河上長年擺渡。享受過免租待遇的艄工先後有丁新才、王佑民、王保志等。建國前夕,胡舉家遷山東濟南定居。1980年去世。

恆興戶主姓葉,名不詳,外號「葉胖子」,開茶行為主,兼營百貨,後遷居山東。

胡石夫堂弟胡澤履一支現仍居黃尾鎮,其嫡孫胡先文還在繼操祖業。他與汪正發、鄭光平三人合夥,出資百萬,在黃尾街重開「同茂茶業有限公司」,繼續做茶賣茶。

「茶這行是這一地區自古就有的產業,現在打發展要走文化品牌的路,才能有好的發展機會」。胡先文說。今天的黃尾鎮已經是嶽西縣極具地域特色的風情小鎮,各行各業都在快速發展。僅茶葉加工廠就有20多家,在黃尾街加工銷售茶葉的有5家。新同茂的三個合伙人與其他業茶人一樣,沿著歷史的足跡振興傳統行業,做大做強。(錢子華 朱立新)

相關焦點

  • 福建「最低調」的古鎮:隱居於深山腳下的千年古鎮,卻少有人知道
    :隱居於深山腳下的千年古鎮,卻少有人知道說起旅遊的好去處,可能不同的人對遊玩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選擇,但在眾多的旅遊區中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古鎮尋訪,不僅僅是因為來到古鎮就像是跨越了一段歷史長河,更多的是可以通過這樣的一段旅程透過古鎮來探索古蹟,況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更鍾情於古鎮,漸漸地他們在探索古鎮的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美麗而又動人的傳說
  • 一座千年古寺,茶道起源於此地,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江南的水鄉古鎮數不勝數,幾乎來江南旅行的遊客都看過很多「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 即使看多了市井熙攘的老城,不是也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修身養性嗎? 那麼來江南玩除了古鎮還值得去哪裡呢?小編今天追求安利的是江南有詩意禪味的千年古寺,這座古寺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被很多人認為是江南最厲害的禪院之首! 到底有多厲害呢? 日本人的茶道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很多愛茶的人都會來到不遠的地方享受茶的旅行!
  • 「活著的」神垕古鎮:守望千年窯火延續鈞瓷傳奇
    古鎮管委會紀工委書記王洋介紹:「去年以來,總投資3.5億的神垕古鎮保護修復工作啟動,我們堅持修舊如舊,真實再現古鎮明清民居風貌,預計今年9月底以新裝迎客。」神垕,這個深藏在伏牛山餘脈的古老小鎮,正向世人展示著千年窯火的文化自信。千年古鎮 生生不息垕,讀「hou(4聲)」,寓意「皇天后土」。神垕古鎮,字裡行間盡顯尊貴。
  • 北京依文集團-深山集市走進平遠古鎮!|11月11日,遇見手作匠心
    2020年11月11日,在全國工商聯和貴州省工商聯的指導下,在貴州省織金縣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北京依文集團深山集市走進平遠古鎮,此次活動是對於依文集團多年來在織金縣的扶貧成果的一次集中匯報和展示,通過「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獨特方式助力深山手藝人勞動創收展示出中國民族手工美學的獨特魅力
  • 千年古鎮煥新顏,福建邵武和平古鎮即將新裝亮相!
    福建第一街—凝固千年歷史的街道   通過和平古鎮的南門譙樓,便進入擁有「福建第一街」美譽的古街,漫步於古街,一條長達百米的青石板街貫穿南北,兩旁的古民居或為木製    「家文化」起源—黃峭公故事   和平是世界1000萬黃氏宗親的尋祖之地,以和平黃氏家族為代表的家文化,保留著中華民族傳統「家」的完整形態。
  • 千年古鎮展新機 佛山讓傳統文明連接現代生活
    千年古鎮展新機 文化賦能新智造  從古代「四大名鎮」之一到製造業大市,佛山如何讓傳統文明連接現代生活?在傳統與外來文化的互動下,佛山哺育出一批近代實業家、科學家及文化藝術精英。千年製造業名鎮,也是粵劇、功夫、美食等嶺南文化名片誕生的人文淵藪。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發揮廣州—佛山強強聯合的帶動作用,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佛山被委以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大力弘揚嶺南文化的重任。在建設大灣區的時代背景下,千年古鎮如何展新機?
  • 楚雄千年彝繡走進北京「深山集市」大放異彩
    楚雄千年彝繡走進北京「深山集市」大放異彩 2020-01-18 12:22:27 ——千年彝繡』深山集市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專場」17日在北京繁華商區開集,主辦方希望實現「讓民族傳統手工進生活、融合時尚、讓深山手藝人勞動創收、脫貧致富」的價值傳遞。
  • 陳旭升:雖說千年古鎮——石溪|散文
    站在王陽明筆下的千年古鎮——石溪碼頭「古渡亭」復址上,縱目遠視,秋水未去,湖水掩堤,碧波遠闊。渡口,一條木船,輕搖溪水,載著遊客,向浮山漸去。斜陽下,浮山三面臨水,由石溪河環抱,霞輝從浮山之頂望江亭射來,湖光瀲灩,星光點點,彎彎的河道,猶如一輪升起的明月,將蘇軾筆下的浮山託起,「山浮水面水浮山」。
  • 深山集市·千年蜀繡 Restart郫都專場盛大開集
    2020年11月7日,「深山集市·千年蜀繡 Restart郫都」專場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盛大開集,來自文化部、全國婦聯、北京市婦聯、成都市婦聯和成都市郫都區的領導蒞臨現場。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盛宴,讓數萬名消費者走進虛實交錯的未來之城,走進了蜀繡之鄉——郫都,讓千年蜀繡文化開啟了一段新徵程。
  • 蕉嶺縣新鋪鎮 :千年古鎮煥新顏 振興發展譜新篇
    千年古鎮新鋪,位於蕉嶺縣最南端,全鎮總面積184.9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78%,生態環境良好、石灰石和花崗巖等礦產資源豐富,下轄21個村委會及1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4.46萬人,常住人口3.75萬人。
  • 石牌大片——千年古鎮美輪美奐
    行走在皖河大道上,路燈杆上的中國節燈箱格外引人注目,中國結燈箱整齊劃一,美觀大方,傍晚時分燈箱亮起,皖河大道仿佛換上了「紅色新裝」,傳統新年元素中國結將古鎮裝點得美輪美奐,濃厚的節日氛圍為夜色添加了別樣的光彩
  • 千年古鎮土城之旅
    今天,帶大家一起走進千年古鎮——土城。古鎮同時還是享有盛譽的釀酒中心之一。歷史上四方商賈雲集,形成了古鎮濃鬱的商埠文化底蘊。古鎮傳統建築充分注意到當地盛產房屋的勒腳、基礎、堡坎廣泛地利用條石、塊石、片石砌築,房屋的牆身廣泛採用"穿鬥夾壁牆"的竹木構造體系,屋頂則採用小青瓦鋪蓋,使得傳統建築物與自然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
  • 剛入選「安徽省千年古鎮」!
    舒城縣湯池鎮繼2017年被列為安徽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之後,昨天又傳重磅喜訊:據民政部發布的《地名文化遺產鑑定》標準,在縣(市、區)、市推薦的基礎上,經省民政廳等省直5部門審核,確定第六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候選名單,並予以公示。舒城縣湯池鎮入選「安徽省千年古鎮」稱號!
  • 廣州茶博會開幕,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12月舉行
    在優美的歌聲中,湖北赤壁組團舉行了 2020" 一帶一路 " 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廣州站)。作為赤壁之戰發生地、萬裡茶道源頭城市,湖北省赤壁市將於 12 月 10 — 11 日舉行以 " 品赤壁青磚茶遊古鎮羊樓洞 " 為主題的 2020" 一帶一路 " 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
  • 酉陽龍潭 一座千年古鎮的回歸
    龍潭古鎮,歷史已有2200多年。這裡不僅古建築群獨具特色,同時也是人才輩出、名人薈萃的地方。   山清水秀,地靈人傑,歷史悠久,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從千年古鎮到文旅小鎮,如今的龍潭正發生美麗蝶變。   古韻十足的千年古鎮   龍潭古鎮起初建於渤海鄉梅樹村,因有兩個龍眼於鎮東西側而得名,古名「梅樹龍潭」。
  • 「古鎮探秘」:夢回茶道源,茶煮羊樓洞,雷家大院穿越百年
    赤壁羊樓洞古鎮,是中俄萬裡茶道的起始點,素有「青磚茶之鄉」美譽。茶馬古道,明清小鎮,別有韻味。羊樓洞所處的位置屬幕埠山域、湘鄂交界。趁著這裡沒有被各路網紅「攻陷」,趕緊計劃一次古鎮探秘之旅吧~循茶馬古道運茶車碾壓的痕跡,尋一尋往日的繁華,品一品百年古鎮的茶韻。
  • 禹州市神垕鎮千年古鎮氣象新
    在神垕鎮4平方公裡的古鎮保護區內,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各種古寺廟、古民居星羅棋布,古鎮、古街、古窯、古宅、古橋風貌獨特,被專家稱為「活著的古鎮」。2016年,許昌市提出「把神垕古鎮打造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目標,投資5億元興建神垕古鎮綜合旅遊開發項目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對神垕老街、鈞瓷文化街等項目進行了保護修復,真實再現古鎮明清民居風貌,讓遊客有穿越時空之感。
  • 京臺兩地臺胞武夷山研習茶文化 訪萬裡茶道起點下梅村(圖)
    體驗傳統手工制茶流程鬥茶表演14日,京臺兩地臺胞尋訪了萬裡茶道起點—下梅村位於武夷山市東部,是清代武夷山的茶葉貿易集市,也是萬裡茶道起點,2006年被列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現留有清代茶市貿易水運遺址景龍碼頭和茶市街,茶貿易文物遺存,清代茶商民居建築等。
  • 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有哪些?
    2015年起,安徽省開展了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申報工作。截止目前已公布五批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名單。安徽古鎮、古村落第一批千年古鎮名單(11個):合肥市廬江縣金牛鎮合肥市長豐縣吳山鎮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
  • 雲南黑井鎮:千年鹽都古鎮(組圖)
    到千年鹽都黑井,就是想真正體驗一下古人是怎麼做鹽的,這很有樂趣!」今年18歲的魯興波是黑井鎮青龍村的人,他告訴記者,黑井成立了黑井古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以後,他就來到公司裡找了一個古法製鹽的工作。「雖然去外面打工可以賺更多的錢,學到更多的東西,但古法製鹽是我們黑井最傳統的活計,我們作為黑井的年輕人,應該了解這個知識。」魯興波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