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7所高校參加這場比賽 中國計量大學學生捧回一等獎

2020-08-27 浙報融媒體

近日,2020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明石杯」第一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大賽總決賽落幕。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聲學所等27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8支參賽團隊齊聚山東煙臺,經過激烈角逐,中國計量大學斬獲本科生組唯一的一等獎和2項三等獎,在本科組總共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中佔據半壁江山。

捧回一等獎的作品「基於相位測量偏折的晶圓表面面形檢測系統」,出自中國計量大學計量測試工程學院的學生之手。

晶圓是製造晶片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產品質量不達標的晶圓將無法投入使用。「基於相位測量偏折的晶圓表面面形檢測系統」能夠更加精準、快速地檢測出晶圓表面面形是否符合產品標準,為確保晶圓出廠質量優質合格提供保障。

「作為一種利用光學偏折技術來實現晶圓檢測高精度的系統,需要通過相關的誤差校正技術,從而達到與光學幹涉技術相當的高測量精度。」項目指導老師王道檔介紹,相較於現有的商業幹涉儀,該系統具有測量動態範圍大、系統結構簡單、抗幹擾能力強和對外界擾動不敏感等特點,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們的作品可以應用於生產流水線上,讓晶圓面形檢測在檢測的速度、精度等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提升。」

系統器件調研選型、三維機械結構設計、控制系統設計和軟體用戶界面編程等內容都是開展研究的「必修項」。「項目涉及的很多專業知識都是在課程學習中從未接觸過的,需要自己慢慢不斷摸索研究。」來自18測控3班的組長沈芳沅說,他們查找了大量文獻,學習了不少新知識。「學院給予了我們足夠的經費支持,也聘請專家來為我們指引方向,提供寶貴建議,大家都為這個比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如何將實驗室現有的測量技術,轉化為可應用於晶圓批量檢測的完整系統是關鍵。「一開始,我們發現不能準確識別晶圓是否正確進入到了CDD相機中所標定的位置。」為此,他們先使用步進電機處理,但發現仍存在誤差,隨後改用自己編寫的軟體、程序來保證晶圓所檢測位置的一致性,終於攻下難關。最終,這件作品在現場答辯中打動了由院士、國內外頂尖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從本科生組中脫穎而出。

據悉,本屆大賽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全國60餘所高校的166支團隊報名參賽。大賽面向智能製造與裝備、航空航天、海工裝備、微電子與通訊工程、過程裝備與流程控制、生物醫藥、可穿戴電子產品、物聯網領域等工程應用背景,旨在激發大學生對微納傳感技術的興趣,培養傳感器領域的專業人才,引導高校學生積極投身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創新領域的研究工作,助力優秀成果的轉化落地,促進微納傳感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推動微納傳感技術領域創新。在58支團隊闖入決賽的隊伍中,浙江大學和中國計量大學分別獲得研究生組和本科生組一等獎。

「微納傳感技術已成為支撐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基礎產業。」明石創新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高峰介紹,該技術近年來已廣泛應用於通訊電子、儀器儀表、醫療衛生、航空航天等領域,是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撐。王道檔老師表示:「相信在未來,微納傳感技術必定能廣泛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帶來更多便利。」

相關焦點

  • 本科組唯一的一等獎!看量大學子如何玩轉微納傳感技術
    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聲學所等27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8支參賽團隊齊聚山東煙臺,經過激烈角逐,中國計量大學斬獲本科生組唯一的一等獎和2項三等獎,在本科組總共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中佔據半壁江山。
  • 全國大賽上,本科組唯一的一等獎!中量大學子玩轉微納傳感技術
    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聲學所等27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8支參賽團隊齊聚山東煙臺。經過激烈角逐,中國計量大學斬獲本科生組唯一的一等獎和2項三等獎,在本科組總共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中佔據半壁江山。捧回一等獎的作品「基於相位測量偏折的晶圓表面面形檢測系統」,出自中國計量大學計量測試工程學院的學生之手。
  • 93所高校參與比賽!近日,北京這所高校女教師榮獲一等獎!
    7月3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組織由首都93所高校推薦遴選的21名教師,採用線上教學形式,舉辦了第三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體育部教師楊璟以92.7分的成績獲得了個人一等獎,並代表第五分部獲得團體總分第三的好成績。
  • 重慶這所大學從全國捧回了2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
    如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參加各類競賽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在剛剛過去的5月,重慶工商大學的學子在多項全國大賽中取得了不斐的成績,展示了重慶工商大學學子們的出眾實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 國防科大彭天笑參加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榮獲一等獎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彭天笑參加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榮獲一等獎
  • 西安翻譯學院學生喜獲第四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翻譯比賽一等獎
    第四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翻譯比賽決賽結果近日揭曉,西安翻譯學院英文學院學生喜獲英譯漢組全國一等獎。本次大賽是由《海外英語》雜誌聯合我愛競賽網、172校園活動網主辦,江蘇師範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外語研究機構共同協辦,旨在貫徹《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配合《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實施和推廣,以語言應用為導向,為大學生提供展示英語應用能力平臺,激發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 汕頭大學法學院榮獲第14屆「貿仲杯」比賽全國一等獎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趙麗容 林少麗 聶金秀 記者羅勉   11月20日至 26日,第十四屆「貿仲杯」國際商事模擬仲裁庭(英文)辯論賽在北京「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舉行,汕頭大學法學院代表隊今年再次以出色的表現,在全國46所頂尖法學院校代表隊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挺進八強,斬獲全國一等獎。
  • 清華外文系學生獲「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
    清華外文系學生獲「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  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通訊員 曾憲飛) 在日前於北京舉行的國內一項擁有最高影響力的英語演講比賽中,清華大學外文系2012級本科生楊華夢同學獲得一等獎。
  • 民辦高校教師代表山東參加國家級教學比賽
    魯網8月28日訊(記者 孫曉文 通訊員 李偉)8月26日,從山東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傳來喜訊,經嚴格選拔,青島濱海學院醫學院教師翟藝將參加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民辦高校教師代表山東參加全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在全省尚屬首次。
  • 14屆比賽連續8年拿下一等獎,河北工大從全國367所大學中,一路殺出來了
    近日,2020年「東華科技杯」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線上比賽)圓滿落幕。河北工業大學「萬象更新」代表隊憑藉「上海石化年產18萬噸異戊二烯項目」榮獲全國一等獎。這也是該校連續八年獲此佳績。
  • 南京郵電大學學子榮獲2020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全國一等獎
    2020」(指導老師:顧亦然、李曉華、嚴宇倞)榮獲全國一等獎。此次大賽吸引了國內外990所高校的4775支隊伍參加,經線上初賽、賽區選拔賽評選共32支隊伍晉級小程序賽道全國總決賽,最終10支隊伍獲全國一等獎,22支隊伍獲全國二等獎。
  • 全國25個省、93所參賽高校,中國醫科大學獲獎22項
    此前,2019年全國高校(醫學類)微課教學比賽公布結果,中國醫科大學榮獲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教學風採獎1項、製作獎1項、鼓勵獎5項的優異成績,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本次比賽共評選出一等獎34項,中國醫科大學獲一等獎數量在93所參賽院校中名列第一,系中國醫科大學自參加該項比賽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全國高校(醫學類)微課教學比賽由教育部與《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雜誌聯合舉辦,旨在促進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能力提升,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和教學質量持續提高。
  • 開學以來,湖北工業大學學子捧回這些獎盃
    我校藝術設計學院繼獲得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一等獎、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金獎、第六屆國際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金獎、全國高校數字藝術大賽華中區一等獎的蓬勃之勢,今天捷報再傳。由周承君老師指導,李詩運、範家源同學創作的《冰川曦光》獲得大廣賽國賽一等獎。
  • 黃石二中女生捧回全國信息學奧賽大獎
    昨日,喜訊傳來,剛剛結束的第37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CCF NOI2020)中,黃石二中高三(1)班女生陳育欣,和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高手過招,經過頂尖的智慧競賽,最終摘得銅牌大獎。陳育欣今年17歲,剛升入黃石二中高三,瘦弱的肩膀卻有著大大的能量。
  • 全國402支高校團隊齊聚,南京這所大學一鳴驚人,一等獎數目全國第一!
    8月21日,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圓滿落幕。南信大代表隊在此次賽事上表現優異,共囊括一等獎9項、二等獎1項。一等獎獲獎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名,總分位列全國高校第二名。競賽最終決出最佳團體獎1名(西安交通大學)、&34;3名(國防科技大學電磁哨兵隊的&34;、華中科技大學的串聯科技團隊&34;、陝西科技大學智慧助障小能手隊的&34;)。技術競賽一等獎53名、二等獎89名、三等獎116名、最佳論文獎12名。
  • 不一樣的學校,中國計量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是一所以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和檢驗檢疫為辦學特色的本科院校。學校建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設有18個學院(部),創辦1所獨立學院,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000餘人、研究生1950餘人,獨立學院普通本科生5700餘人。
  • 南京工業大學一舉捧回3項全國重量級大獎!
    》分別斬獲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南工大同時獲得年度最佳教學創新組織獎,這是南工大參加該項賽事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217組454名教師中脫穎而出,與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蘇州大學等18所全國高等院校的20組(名)教師成功晉級決賽,本屆大賽共產生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9項。
  • 與清華同臺不怯場,聊城大學這些學生用手 「磨」出全國一等獎!
    聊城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董光順、王偉和李安康三位同學,在10月10日至14日於太原理工大學舉辦的這次比賽中,與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在內的290所高校的共計869名選手同臺競技,取得全國一、二、三等獎各1項,帶隊的馬傑和趙性川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 南郵學子榮獲2020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全國一等獎
    (微信小程序應用開發賽)落下帷幕,我校青柚工作室顧怡、黃藝玲、陳志帆、顧博翰同學的參賽作品「畢業照2020」(指導老師:顧亦然、李曉華、嚴宇倞)榮獲全國一等獎。此次大賽吸引了國內外990所高校的4775支隊伍參加,經線上初賽、賽區選拔賽評選共32支隊伍晉級小程序賽道全國總決賽,最終10支隊伍獲全國一等獎,22支隊伍獲全國二等獎。
  • 黃石二中5名學生捧回全國化學奧賽一等獎 他們明天去北京參加北大...
    ■全媒體首席教育記者 孫成香 通訊員 朱青松/文 通訊員 徐宏偉/攝  近日,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結果揭曉,黃石二中五位同學摘得一等獎桂冠,黃石二中全國一等獎人數排全省第五名。  據介紹,全省72人獲得省級賽區全國一等獎,黃石二中有五位,其中兩名來自高三年級,分別為317班魯思成、316班盧錦文;三名同學來自高二年級,202班張揚、201班程鴻傲、202班陳冠宇。高二年級獲獎,黃石二中全省排名第三。  五名同學本月17日出發去北京,參加北大和清華的「金秋營」,爭取優異表現,拿下兩所院校的優惠錄取政策,實現讀北大或清華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