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裡35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35歲危機!

2020-12-12 騰訊網

Hi~我是小漲,大家好啊!

這兩天我在知乎看貼的時候突然看到這樣一個話題

這個話題,引起了不少人的參與和討論,因為每個人都要過35歲這個階段。

俗話說,【三十而立】,在大家眼中35歲應該是什麼樣子呢?現在的35歲大致分為這幾種情況。

有車有房有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車貸房貸有欠款,生活節約緊湊?

沒車沒房有夢想,生活仍要繼續?

35歲,以前覺著好像離我很遙遠,但是年齡越大,我發現時間過得越快,一年仿佛就在一眨眼間過去了。

望了一眼公司的人,好像除了大老闆和保潔阿姨,公司還真的沒35歲以上的人。

這個話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大家議論了,可能是因為大家都有相似的感慨。為什麼明明那麼努力工作,還是買不起房、賺不到錢?

到底怎麼做,才能擺脫35歲的焦慮?

01.職場有它的規則和階段

第一階段:工作前1-3年

大部分剛畢業工作的年輕人在職場上都要經歷一個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的過程。

不論是做word、ppt、表格還是匯報工作、制定方案,這都是初級階段。

在職場上,讓你的同事和老闆覺著你是一個很「好用」的員工,不要覺著自己會顯得「廉價」,這是你在職場的【第一桶金】

只有這部分基礎打好了,升職、跳槽、漲薪才能降臨在你頭上。

第二階段:工作3-8年

在這個階段,要參與或者帶團完成一些項目,對公司和行業發展形成初步思考,從項目實踐中得出理論,提高自己。

可以有想法,但是不能只有想法,要有對應落實方案,不要「眼高手低」。

只有做出真正成績後,跳槽去更大的平臺,才能有底氣和話語權,這就是這一階段的敲門磚。

第三階段:工作8年以上

在這一階段,除了不斷提升能力,還要培養自己的習慣— —思考習慣和做事態度。

把思考範圍放在整個公司和行業,形成「網狀思維」。不要只顧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要放眼全局,考慮決策。

因為工作年限越長,往往意味著能力越強,這二者是一種正向倍增關係,如果你違背了這種關係,那麼就很難獲得公司的認可。

這是職場分水嶺所在。

所以,每個階段都要有不同的目標,這樣即使到了35歲,也能在職場道路突出重圍。

02.攻克焦慮

35歲的焦慮,說白了是對自己人生的焦慮,對生活現狀的焦慮,其實不止是35歲,每個階段都有著特定的焦慮。

1)直面焦慮

大家一定聽過一句話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同樣,焦慮也是,當你深陷焦慮之時,焦慮也圍繞著你,如果處理不好,就會被它吞噬。

直面焦慮並不是對抗焦慮,而是想辦法去引導它,徵服它。

那你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想一下:我可以做些什麼?來降低焦慮對我的衝擊!

比如,不知道35歲以後該幹嘛,你可以通過學習、考證來證實解決自己的焦慮,畢竟活到老學到老。

面對不確定性,不能只感到焦慮,而是要理性的思考— —我可以做些什麼?讓這種不確定性降低一點!

面對焦慮、失敗,不能一味的自責,不要一味覺著【是我不好】,而要承認【我的確不夠好,但是我可以慢慢變好】

2)做好財務規劃,給自己保障

說白了,我們大部分時候焦慮,歸根結底是因為— —錢!

跳槽換工作、怕中年後失業,就是怕被公司淘汰,斷了收入來源。

所以,從我們初入職場的那一刻,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比如,每個月把25%薪水存起來,這樣一年就可以存三個月的工資,那樣的話,即使你想開始一段新的職場生活,也會有底氣。

其次,為自己做好保障,社保、醫保、失業險這些都是可以為你【兜底】的東西。畢竟要真到了35歲,能為你【兜底】的只有自己和這些保障。

·End·

不論你現在已經35,還是在奔35的路上~都要始終告誡自己:

不要虛度了大好年華,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時間和機會,為自己的芸芸眾生般的生命和財富多積累一些厚度。

相關焦點

  • 找工作都要求35歲以下,那麼35以上的人都去哪了呢?
    坦率地說,人一到了35歲就會焦慮,這是肯定要遇到的問題。無論是做管理還是技術,一旦失業,在就業市場上都一樣沒有競爭力。管理崗也不會輕鬆,其實到了管理崗會更沒有競爭力。一是因為甚至管理崗本身就少,二是因為普通的中級管理崗更傾向於公司內部提拔,基本不會有空降的經理。
  • 知乎熱議:公司只招35歲以下,那35歲+的人都去了哪裡?
    35歲以下的,那麼35歲以上的員工都去幹什麼了?」所以35歲的職場人,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前景一定慘澹,還會失業。真的嗎?最近幾個月,我調研了多位35歲以上奮戰在各個崗位的職場人,也收集了粉絲的諸多案例。我試圖了解35歲的小夥伴們是如何應對35歲危機的,他們有什麼成功的經驗和教訓。👆點擊小程序,免費領書最近,看到一張讓我哭笑不得的圖片《網際網路職業生涯流程圖》。3
  • 40歲以上的IT人,都去幹嘛了?
    「一畢業,就被當時的老闆上了一課——35歲還不到管理層,以後沒得混。身邊40歲的人越來越少,很多都轉行了,賣酒賣茶葉做餐飲,總之都去做2C的生意,心累,厭倦了2B的項目節奏和回款方式。」「25到35歲很關鍵,一定要優秀過,敢定目標、敢實現,讓對手頭疼。否則到了40歲,跟著打醬油都沒份了。」
  • 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很多公司應聘信息上寫著幾個字:「35歲以下。」正是因為如此,35歲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中年危機,這也是所有人逃不過去的一道坎。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 IT行業,程式設計師35歲危機如何救贖?
    一、什麼是程式設計師的35歲危機?在網際網路行業有一種現象,35歲之後找工作會越來越困難,而對於本公司的35歲員工,因為太「貴」,激情和創新力不足,所以很多公司選擇進行「優化」,也就是裁員。而且,很多技術驅動型公司,會把程式設計師崗位的招聘年齡也限制在35歲。
  • 為何現在很多公司,只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大家有沒有注意,很多招聘信息裡面,都寫著:年齡35歲以下;連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的最低年齡限制都是35歲。之前有一個HR朋友說的很實在,他告訴我,他們領導經常給他們強調,招人的時候只要年齡超過35歲的,即使對方經驗豐富並且錢要得少也不能要!這是他們公司年齡的底線。
  • IT圈裡的35歲現象
    在一個校友群裡,某位身在知名投資集團的高管發了則簡短的招聘啟事,招一個財務經理,直截了當地要求「35歲以下」。    群裡大部分校友都是海歸,對招聘中出現年齡要求明顯不適。大家很快群起攻之,質問,「為什麼明確要求35歲以下?」
  • 企業招聘都要求35歲以下,35歲到60歲的人去哪工作呢?這裡有答案
    企業招聘年齡一般最高到35歲,那35歲到60歲的人去哪工作了呢?的確打開招聘網站:至少七成以上崗位要求應聘者「35歲以下」。難道35歲以上的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其實不然,在招聘過程中年齡只是標準之一,並不是絕對值,會因為其他的能力或者經驗來打破這一限定。
  • 找工作時單位要求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了?
    財務要發工資,領導一看薪酬表,「這幾個35歲以上的人,成本高價值少,辭掉吧!」於是HR找你談話,給錢走人!單位要招員工,領導看看應徵表,「這幾個35歲以上的人,沒精力沒毅力,拿掉吧!」於是簡歷扔垃圾桶,廢紙一張!這並非鮮為人知的案例,在職場中,比比皆是。
  • 「對不起,我們公司不招35歲的人」
    如果你還沒有到35歲,那麼這篇文章將可能會拯救你的職業生涯和人生。 為了儘量避免自己在35歲時面臨中年危機的窘境,我們需要在當下做好四件事。李哥在四月份面試了8家公司,全部折戟,其實他給幾十家公司投遞了簡歷,最後給他機會面試的只有8家。36歲的人找工作,就這麼不受待見嗎?是的,職場上有一種現象:35歲現象,很多用人單位會在招聘信息上明確標註年齡在35歲以下。從公司的角度來講,我能夠理解這樣的偏見,有時候,偏見存在,即意味著合理。
  • 你是否有:35歲職場危機,到了35歲就感覺工作不好找的經歷?
    35歲正是貢獻價職,創造價值的年齡,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成熟,有工作經驗,精力相當,可能也不會太任性,而會比較容納百川。但是,35歲也是職場的一個轉折點,據研究調查,很多求職者過了35歲就會出現職場危機。 就2020年來講,很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就已經明確規定了年齡要求,必須在35歲以下。
  • 被嫌棄的35歲程式設計師
    「我沒焦慮過,因為我在 35 歲之前就轉型管理了」,70 後技術人陳嶽(化名)自 2006 年開始轉做架構師,兼做技術研究。在陳嶽看來,較早轉型讓他「跳」過了 35 歲這道檻。35 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都去哪了?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很多人會選擇在 35 歲的當口轉型以渡過中年危機。
  • 超職教育:35歲的職場人都去哪了?人生的天花板,不在年齡
    「35歲以上職場人去哪兒了?」與其問他們去哪了,不如先思考一下:問問題的人是誰?不是35歲以後的人,而是一群95後甚至00後,這群初入職場的新人,非常好奇一個問題——我在公司怎麼看不到35歲以上的人了?他們都老了嗎?
  • 被嫌棄的程式設計師的35歲
    在我從業的十幾年裡,我儘量使自己朝著一個能夠有積累的方向走」,Juicedata 創始人 &CEO 劉洪清十分篤定。「我沒焦慮過,因為我在 35 歲之前就轉型管理了」,70 後技術人陳嶽(化名)自 2006 年開始轉做架構師,兼做技術研究。在陳嶽看來,較早轉型讓他「跳」過了 35 歲這道檻。35 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都去哪了?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
  • 35歲職場危機,中年人的職場焦慮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問題:現在網上流傳的35歲很多人會失業,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真實存在?招聘網站上,可看到不少招聘條件都明確寫著「年齡在35周歲以下」。造成35歲職場危機的原因,網上有許多分析文章,分析結果大多為:後浪的工資要求低、願意加班、體力好、沒有太多生活顧慮等因「年輕」而佔有的優勢。
  • 35歲淘汰的都是這類造價人
    35歲淘汰的都是這類造價人最近網上熱議話題「45歲危機」已經轉化到「35歲中年危機」,年齡危機已使很多人窒息,35歲造價員的天似乎要塌下來了!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造價人員,那35以上的人都在做什麼?難道35至50歲以上的造價員都去跳廣場舞了?
  • 35歲職場危機!轉行,誰給你的勇氣?
    過去,人們常說「中年危機」,而在現在的職場上,很多人面臨的是「35歲危機」。工作了十多年,步入35歲的年紀,想要跳槽時,卻發現多年的經驗積累不吃香了,這時候,35歲的職場人不淡定了。恰恰有很多職場人,在這個時期形成了明顯的「停滯感」,如何擺脫這樣的危機?很多人選擇了轉行。有的人因為機遇而轉行,有的人則為了轉行而轉行。
  • 35歲被裁的財會人,考什麼證才能度過中年危機?
    去年各個網際網路巨頭傳出要求裁掉35歲以上員工的消息,一時間全網譁然。然而不僅僅在網際網路行業,就連傳統的財會類行業也在今年疫情的打擊下導致紛紛裁員。這就不由讓人感嘆,中年危機下的財會人該何去何從?01搞清自己因何被裁正常來說,35歲這個年齡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貸有車貸,家裡幾張嘴等吃飯的時候。
  • 35歲網際網路打工人生存調查:轉行、創業、出國應對「中年危機」
    但在一批又一批「後備軍」加入網際網路行業之後,一群35歲左右的網際網路「老兵」們,卻用「中年危機」形容自己的職業生涯。汪程(化名)今年即將滿35歲,從事網際網路行業12年,看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進入公司,他感受到了焦慮,「年輕人又能加班又能扛,薪資也不是特別高,公司肯定都願意招年輕的新員工,性價比高。」
  • 大佬們的35歲
    另一方面,職場對35歲以上人士,也很不友好。一些單位招工明確要求35歲以下,甚至在某些行業,35歲還沒能升到高位,就隨時可能被裁。 在每一個熬夜刷手機的夜晚,35歲的男男女女們,都免不了在內心深處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