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上撒鹽!被燙傷後這樣操作,結果……

2020-12-24 瀟湘名醫

46歲的梁女士

被一鍋熱湯燙傷了後背,

本來應該馬上去醫院急診,

「心大」的她不僅沒去就診,

接下來家人的一番操作

更讓人目瞪口呆——

撒鹽、撒白酒,

再用蔬果洗潔精清洗,

最後梁女士竟然痛到休克,

送到醫院急救才撿回一命!

抹醬油抹鹽抹牙膏?

這些處理都不對

酒精和碘酊都會對新鮮的創面有刺激性,甚至會導致創面周圍的細胞進一步壞死、加深創面。 人體燒傷被燒傷的皮膚積聚了大量的熱量,在局部不能釋放,會在一段時間內造成皮膚持續的燒傷。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有效地處理燒燙傷呢?

李升紅介紹,如果是被熱水、熱液、高溫的液體,隔著衣物燙到,應該快速動作輕柔地將所穿衣物剪開去除,防止損傷燙傷形成的水泡。

如果是被火焰燒傷,衣物著火,脫掉衣物之後,第一時間搶救的要點是立刻用流動的自來水在創面上衝洗15-30分鐘,冷卻清除創面內的殘餘熱量,防止殘餘熱量進一步加深創面,同時衝洗還有止痛的作用。

很多患者會直接在燒傷的創面上用冰塊,甚至是含有冰的一些很涼的物體覆蓋在傷口上,達到降溫和止痛的作用。這也是不可取得,因為冰把傷口的皮膚冷凍到零度以下,甚至把傷口凍傷、加深了傷口。

一般涼水俗稱是自來水,乾淨的井水,或者是溫開水,但是要比人體的溫低,使用這類潔淨水衝洗皮膚是比較適宜的。

【來源:上海靜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切實的傷口撒鹽!一鍋熱湯燙傷背,這番操作讓人目瞪口呆!
    46歲的梁女士被一鍋熱湯燙傷了後背,本來應該馬上去醫院急診,「心大」的她不僅沒去就診,接下來家人的一番操作更讓人目瞪口呆——撒鹽、撒白酒,再用蔬果洗潔精清洗,最後梁女士竟然痛到休克,送到醫院急救才撿回一命!
  • 母親竟在1歲女兒傷口上「撒鹽」
    母親竟在女兒傷口上「撒鹽」  專家提醒:食鹽加水並不能代替生理鹽水  本報4月17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陳小燕)母親在年僅一歲的愛女傷口上「撒鹽」,令人難以置信。省兒童醫院急診綜合外科卻遇到了這樣的事件。
  • 燙傷撒鹽、抹牙膏、塗醬油、澆二鍋頭?多少孩子被「偏方」坑慘了
    俗話說的好:別往傷口上撒鹽。受傷的細胞碰到醬油、鹽水等,那得多疼啊,腦補一下都哆嗦;去年,一3歲男童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電熱水壺,胸口和兩個上肢被熱水燙傷。外婆見孩子胸口起了水泡,想起老家治燙傷的土辦法,抓了一把鹽撒在外孫的胸口上。孩子全身15%燙傷,胸口因撒鹽最為嚴重,達三度燙傷!
  • 燙傷後竟然撒鹽、撒酒、用洗潔精清洗,最後結果……
    46歲的梁女士被一鍋熱湯燙傷了後背,本來應該馬上去醫院急診,「心大」的她不僅沒去就診,接下來家人的一番操作更讓人目瞪口呆——撒鹽、撒白酒,再用蔬果洗潔精清洗,最後梁女士竟然痛到休克,送到醫院急救才撿回一命!而原本只是淺II度的燒傷最後變成了Ⅲ度燒傷,不僅癒合時間延長一倍,而且還會留下明顯的疤痕。
  • 被一鍋熱湯燙傷後,撒鹽撒酒還用上洗潔精!結果……
    專家提醒,燒燙傷千萬不要盲目處理,一定要牢記「衝、脫、泡、蓋、送」的五字原則。一鍋熱湯燙傷背,這番操作讓人目瞪口呆!原來,梁女士(化名)開了個快餐店,6月8日上午,她剛熬好了一鍋湯,準備去幹別的事時,意外發生了——因為剛下過雨,地面溼滑,穿著雨鞋的她不慎滑倒在地,落地前打翻了這鍋湯,結果,一鍋湯就全部潑在了她的後背和右側上肢上。
  • 熱詞分享:「傷口上撒鹽」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傷口上撒鹽,它的英語表達是:rub salt in/into the wound 傷口上撒鹽,雪上加霜(使某一困難局勢對某人變得更糟)Losing was
  • 因為一個偏方,女寶燙傷後再受傷
    去年6月,廣東深圳一名3歲女童被燙傷,奶奶情急之下用偏方處理,用家裡存放的「二鍋頭」,將酒與水摻和後,為孩子燙傷處持續衝洗浸泡,泡完後還用蜂蜜塗抹孩子的創面.....這樣一波操作下來,孩子出現嘔吐、昏睡,送到醫院時,孩子被診斷為酒精中毒。
  • 見外孫燙傷,老人信偏方神操作導致病情嚴重!這得有多疼啊~
    每天看新聞,達媽總能被一些奇葩的家長震驚到,什麼為了讓孩子「下火」讓他生吃活生蝌蚪,什麼孩子發熱抽搐家長用開水灌喉促醒……今天,達媽又被另一位家長嚇到了,見外孫被燙傷,孩子外婆竟然往傷口上撒鹽!!!但由於外婆的錯誤操作,胸口的傷情發展到三度。傷口為什麼不能撒鹽?因為疼啊,而且還可能會導致傷口組織壞死或引起傷口感染。來,大家回想一下在傷口撒鹽是不是電視劇裡常見的一種酷刑?
  • 【默小默的一畝三分甜】 別在傷口撒鹽
    【默小默的一畝三分甜】   別在傷口撒鹽 小雪兒子中考成績很棒,如願升了心儀的高中,爹媽很高興。
  • 6個月大女嬰被燙傷,外公堅持用泡了白酒的毛巾包裹,結果……
    孩子的臉,脖子,身體被不同程度燙傷。媽媽第一時間抱著女兒用自來水衝洗。但孩子的外公說,要用當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濃度的白酒敷在燙傷處,這樣可減少孩子的疼痛感。隨即,孩子媽媽便按照土方法進行操作。當天下午12時50分許,孩子由家人緊急抱至泉州第910燒傷科。
  • 趣味英語:「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傷口撒鹽」
    如果是遭遇雪害又碰上霜害,即害上加害,我們可以說「雪上加霜」。「傷口撒鹽」是什麼說法呢?原來在消毒藥水尚未發明之前,人們將鹽撒在傷口上面來消毒,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來表達某人深感羞愧懊悔或受挫之際,還要以言語或行動來侮辱傷害他。這與「落井下石」和「雪上加霜」有相通之意。好了,說了這麼多的中文成語,英語中到底哪個意思是與其對應的?
  • 1歲寶寶輕微燙傷,奶奶隨後操作卻坑了娃,造成重度傷留永久疤痕
    1歲寶寶燙傷,奶奶情急之下的操作,造成重度傷坑了孩子面對燙傷,一些老人,總是喜歡亂用一些偏方或者是自以為正確的方法直接給孩子用,但可能由於無知,反而會坑了孩子。但是直接往傷口上撒鹽,濃度太大,形成高滲環境,會使創面水分滲出,從而導致傷口周圍的組織細胞嚴重的脫水、甚至壞死。而且,傷口上撒鹽,也會疼痛難忍。
  • 寶寶燙傷後,最佳處理時間只有2分鐘,做錯了會讓孩子更受傷
    後千萬不能這樣處理!廣東深圳一名3歲女童被燙傷,奶奶情急之下用二鍋頭衝洗浸泡傷口,泡完還用蜂蜜,結果孩子一度昏迷,送醫後被診斷為酒精中毒.....廣東中山3歲男童被開水燙傷,家人相信一個偏方,說貓毛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結果剪下貓毛直接敷在的孩子的傷口上,結果貓禿了,孩子也感染了.....
  • 闢謠|孩子被燙傷,媽媽做法精明卻遭全家人反對,燙傷如何處理?
    是正確的操作嗎? 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兩則對比性的新聞: 事件一:孩子被熱水燙傷,年輕的父母要用冷水給孩子降溫,而還自己的奶奶堅決不同意,非要用醬油塗抹到燙傷部位。甚至直接把孩子的褲子脫了 下來,導致皮膚大面積被撕扯掉。
  • 雲南曲靖6歲童監護權判給福利院:繼父虐打 生母往傷口撒鹽
    法庭上,小晗的媽媽趙某漠然對坐在審判席上的法官這樣說。日前,曲靖市麒麟區法院在轄區東山鎮水井村委會內設置巡迴法庭,開庭審理了這起撤銷監護權案件。6歲男童處境危險「6歲的小晗處境很糟糕,有必要聯繫曲靖市兒童福利院,由福利院暫時監管!」曲靖市麒麟區婦女聯合會工作人員說。
  • 男童燙傷後皮膚潰破,險些要植皮!4步急救法,建議為家人收藏
    覆蓋傷口可以在前往就醫過程中減少外界的汙染和刺激,能夠保持傷口的清潔。燙傷也有分度數,你知道嗎?燙傷程度不同,處理的深度也不一樣,因此在燙傷後自己應該對燙傷程度有個大概判斷,這樣才能更準確處理燙傷的情況。
  • 燙傷後抹牙膏?這樣做大錯特錯
    皮膚科專家說,燙傷後創面因為受損,其屏蔽的能力也會同步下降,如果用麵粉、鹽等刺激,會增加感染的機率;同時,常見的醬油、醋、牙膏、凡士林、油性藥膏等也不是急救材料,用它們會增加傷口清創的難度,且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判斷。  脫衝蓋送 急救5步走  應對情況:創面面積較小,僅傷及表皮淺層,局部皮膚可有發紅、腫脹、疼痛、燒灼感,無水皰。
  • 寶寶燒燙傷怎麼緊急處理
    不過視頻中,能看到孩子被潑到熱水後,家長急著將孩子的衣物脫去,這樣做是正確的方法嗎?燙傷後,如何正確急救?燒燙傷急救只需記住五個字:衝、脫、泡、蓋、送。脫——衝洗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並保留粘住的部分
  • 寶寶被燙傷,家長不要慌,兒童意外燙傷家庭處理寶典要知道
    ,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都沒有科學依據,有的還極其不衛生,不僅容易引起感染還會影響醫務人員對傷口的預判。常見的土方子比如撒鹽,據說能夠殺菌消毒,但是在傷口上撒鹽只會放大疼痛,一般大人都難以承受,更何況孩子;還有抹牙膏、往發紅部位塗醬油醋等,這些都很容易導致傷口進一步的感染和破壞,甚至可能造成太過於疼痛導致的休克,家長們千萬不要效仿。
  • 杜鋒的這番表態無異於往首鋼的傷口上撒鹽
    杜鋒的這番表態無異於往首鋼的傷口上撒鹽。CBA常規賽,廣東男籃以118-101大勝首鋼男籃,本場比賽兩隊在上半場的爭奪還是比較激烈,不過到了下半場廣東男籃基本上都保持著兩位數的領先優勢,可見首鋼男籃輸得相當徹底,除了外援吉布森和翟曉川的發揮還算正常外,首鋼其他人的表現都比較差。賽後廣東男籃的主教練杜鋒在接受採訪時說了一番話,無異於往首鋼男籃的傷口上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