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父母,我想所有人第一想法一定是「孝順」。那麼什麼是孝順呢?這時候每個人心裡就會有不同的排序,有些認為常陪伴是第一,有些認為給父母更好的生活最重要。我是認為把父母接到身邊在一起生活陪伴就是孝順了那一種。
我來自小縣城,在省城工作。為了把母親接到身邊,租了一套大一點的房子。我儘量帶她融入外面的生活,周末帶著她去商場逛街吃飯,力所能及買些小東西孝敬,帶著她看大城市的繁華。
可是她覺得我沒有自己的房子不安心。她開始天天念叨房子,念叨朋友親戚的孩子哪裡哪裡買房。我壓力很大,不是不想,是一下子難以實現。於是,為了我好,她給我提了很多意見,都是為了我好,可是我壓力很大,我好像辦不到,我抑鬱了。
後來工作不順心,天天不愛說話,她對我失望她指責我。我反駁她,我說我能力有限。她就覺得我不愛她,不尊重她,我告訴她我接她到身邊一起生活,就是我愛她最有力的證明。她說:「如果把我帶在身邊享福我當然願意,但是把我帶在身邊受苦何必呢」我沉默了……原來,在我沒有自己的房子前,她跟我一起生活是受苦。
我想我自己錯了,也許我開始就不應該考慮把她接到身邊照顧,我應該不顧一切毫無顧忌努力工作掙錢,然後給她好的生活,這才是正確的。
我跟朋友抱怨,朋友說你母親肯定都是為了你好的,你們溝通方式有問題,你應該理解她,因為沒有父母不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著想。包括很多公共平臺的言論,都是這種結論。這個時候是我們要退讓要溝通要理解父母的愛。抱怨、委屈、埋怨,都是不該有的情緒。這一切,你接受嗎?
我不想接受,我想反駁,想抱怨,想指責她的不理解和不考慮我能力給我的壓力。養育之恩,我可不可以不報答,我好害怕,怕我一旦決定要報答,就永遠讓她失望。有一種父母她們永遠覺得你做的不夠好,也許是你工作多年還沒買房,也許是你畢業多年還不結婚,他們甚至說話刻薄,而你也許真的沒有辦法改變現狀,怎麼辦?養育之恩,該如何報答?接受?改變?不斷做到他們希望的樣子?仿佛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我只有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