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信息網訊 9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正式施行。新修訂的固廢法明確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強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完善了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建築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汙染環境防治制度,健全了保障機制,嚴格了法律責任。
自《固廢法》4月發布以來,已有1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了更為嚴格的、指向固廢汙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對今後幾年的固廢防治工作提出具體目標及意見。以呼和浩特市為例,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在全面貫徹落實新《固廢法》的基礎上,結合呼和浩特市實際情況,及時安排部署,不斷加強法律宣傳和執法檢查,通過網絡、新媒體進行普法教育,並對內蒙古嘉盛新能源、常盛製藥、健隆生物等12家產廢企業進行了督促檢查。
檢查中發現,部分企業沒有完全落實新《固廢法》的新規定和新要求,存在沒有「依法及時公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信息、沒有及時依法制定意外事故的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問題。為此,執法人員及時對相關企業下達整改通知,並予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新的變革已經出現
但卻有部分的廢品老闆沒有注意到這一變革
9月15日,江蘇泰州市生態環境局在夜間突擊檢查中發現興化市一特鋼有限公司存在相關環境違法行為,遂對其開出全市首張適用新《固廢法》罰單。
檢查中發現,該特鋼有限公司熔煉車間除塵設施收集的除塵灰為危險廢物,但該公司未將其納入年度《危險廢物管理計劃》,且公司危險廢物管理臺帳也未如實記錄該危險廢物批次、數量等信息,違反了新《固廢法》相關規定。為此,市生態環境執法局立即立案調查,現場取證,並及時對該企業下達整改通知,並予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9月7日,鎮江市丹徒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在某材料公司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西北角危廢貯存場所外廠區空地上,堆放了大量廢包裝桶,現場核點約有110隻。該公司存在未按照規定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誌、未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行為。為此,該局根據新《固廢法》的有關規定依法進行了查處,並予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看了以上內容,廢品老闆們是不是有了疑惑,新《固廢法》與舊《固廢法》之間有什麼不同?那些行為會被罰款?不用疑惑,小編將在下文做出解答!
新《固廢法》與舊《固廢法》的區別
1、產生、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企業,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公開固體廢物產生、利用、處置等信息的,處罰5-20萬元罰款。
2、未依法取得排汙許可證,或者未按照排汙許可證要求管理所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或者危險廢物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3、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委託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4、不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誌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5、不按照國家規定製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6、擅自傾倒、堆放危險廢物的,按所需處置費用三至五倍罰款,20萬起
7、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託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的,按所需處置費用三至五倍罰款,20萬起。
8、不按照國家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者未經批准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9、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10、未經安全性處置,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具有不相容性質的危險廢物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11、未制定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的,處罰10-100萬元罰款。
12、違反本法規定,將中國境外的固體廢物輸入境內的,責令退運,並處罰50萬-500萬罰款。
13、未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限產或停產,並處罰50萬-200萬罰款。
14、無經營許可證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責令停業或關閉,並處罰100萬-500萬元罰款。
【來源:再生資源信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