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堅持工業立區,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堅定不移地發展實體經濟,以高端機電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以重大產業項目招引落地為抓手,招商引資實現提質增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連續5年在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中實現爭先進位。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真抓實幹、攻堅克難,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堅持招商引資不動搖、項目建設不放鬆,重大產業項目掀起了大幹快上的建設熱潮,項目推進有速度、有亮點,高潮迭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本報記者 劉琴
項目為王,落地為上。今年以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在項目建設方面交出了一張亮麗的成績單:集中動工103個項目,總投資212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58個,新引進億元工業項目24個,總投資額近100億元;投資2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5億元以上項目4個;推動4個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改造舊廠房面積約27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隨著新一輪籤約、動工大幕拉開,大項目、好項目「遍地開花」,區域開發建設邁大步,江門高新區(江海區)處處熱火朝天,迴蕩著實幹的聲音。據統計,今年第四季度集中動工(投產)項目23個,總投資65億元,涵蓋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建設及民生事業等多個領域。其中,產業類項目12個,總投資近60億元。
「在開工建設的重點項目中,列入省、市、區重點項目的有100個項目,總投資700億元,或屬重大產業項目,或屬重大交通基礎及民生設施項目,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均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完成的,每一個項目都要力求高質量高標準、有特色有亮點。」江門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表示,沒有推不動的項目、幹不成的事,要以「戰」的姿態、「搶」的意識、「拼」的精神,聚力攻堅,狠抓落實,決戰第四季度,讓項目落地發展成勢的「勁頭」更強。
「敲門招商」結碩果
近年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加強與深圳、香港等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產業對接,全力參與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構建發展新格局。目前,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形成了以德昌電機、漢宇集團為代表的高端機電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以優美科、科恆實業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和以麥克韋爾、建滔集團為重點企業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三大產業集群產值突破300億元。
群雄並起時代,唯有精準招商。一直以來,將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已成為江門高新區(江海區)搶佔區域競爭制高點的有力手段。今年以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圍繞產業抓項目,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招商、雲招商、暖企安商促投資等舉措,成功引進了金多多、樂的美光電研發製造基地等24個超億元投資項目,總投資額近100億元。引入的項目投資強度平均達800萬元/畝,年創稅收將達40萬元/畝,投資規模平均超4億元。
日前,繼總投資超20億元的高端智能裝備製造項目組團落地後,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第四季度再迎總投資超20億元的5G數據通訊與傳輸線纜智能製造總部基地項目落地,區域智能製造產業集群再添一員「猛將」。該項目總佔地面積超13.3萬平方米,將建設適用於5G通信技術的高速傳輸線纜材料的生產、研發及智能製造總部基地,項目整體達產後,年產值將不低於20億元。
「5G數據通訊與傳輸線纜智能製造總部基地項目是由江門市主要領導帶隊開展大灣區產業合作對接、敲門招商的成果,投產後將推動園區工業向高端製造、智能製造轉型升級。」江門高新區黨工委委員、江海區委常委李國和說。
近年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屢嘗敲門招商的甜頭,不斷撬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資源,提升精準招商的「功力」。組建了5個專責小組,分別負責產業招商、科技招商、企業服務、項目落地及重大項目推進等工作,其招商工作經驗也在江門市進行推廣。值得一提的是,彭章瑞曾率隊先後拜訪三菱重工公司總部、巴斯夫亞太區總部等30多家企業,並促成三菱重工增資擴產項目落地。
江門高新區(江海區)一方面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條;另一方面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骨幹企業,關退落後產能企業,積極盤活閒置用地和閒置廠房,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貝爾斯頓智能科技總部項目就是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盤活低效閒置用地的範例,項目將建研發中心大樓及整幢集直播、跨境、社群、網購等形式於一體的電商中心,全面投產後預計年總產值將達35億元,可提供1萬多個就業崗位。
另一本土企業增資擴產項目——寶士製冷年產350萬臺智能家居研發銷售生產項目佔地近2.7萬平方米,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將達30億元。今年,江門市寶士製冷電器有限公司面對疫情影響,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持續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培育自主品牌,實現「逆風翻盤」。
「江門高新區(江海區)貼心的幫扶政策和暖企行動,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不僅讓企業有了振奮的精神和幹事創業的激情,更讓企業有了增資擴產的信心,在這片熱土上繼續做大做強。」寶士製冷電器負責人李雪松說。
大項目、優項目「落地生根」
今年4月,在江門高新區上下凝心聚力,一手抓緊疫情防控工作不放鬆,一手抓牢經濟發展工作不動搖的關鍵時刻,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推進會召開,發出了聚焦九大重點工作,推進百項重點項目的動員令。
思路新、目標精、步子大。江門高新區(江海區)上下真抓實幹、攻堅克難,把辦公室置於項目一線,確保項目推進有速度、有亮點,高潮迭起。
如,德昌、優美科、5G高速傳導材料智能製造總部基地等重大產業項目掀起大幹快上的建設熱潮,各施工面滿負荷施工;地標性文體公共設施科技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項目成立高規格指揮部,掛圖作戰,一大批建設者夙興夜寐,打硬仗不下火線;為引進全國頂尖名校名師落戶,專責區領導赴北京、河北、湖北、江西、雲南等多個教育強省強市,不遠千裡,求賢引智,讓優質教育資源不斷集聚……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江門高新區(江海區)「戰績」如何?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於江門市前列,1-9月,固定資產投資124.5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排名江門市第一;工業投資連續10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排名江門市第一;在江門市6期的「六穩」「六保」任務「紅黑榜」中,江門高新區(江海區)上紅榜24項次,排名江門市前列。江門市委主要領導點讚園區經濟工作「一枝獨秀」。
具體來看,在重點項目方面,廣東省重點項目1-9月投資完成率143.2%,超時間進度68.2個百分點;江門市重點項目1-9月投資完成率達到92.9%,超時間進度17.9個百分點,排名江門市第一。在招商引資方面,江門高新區(江海區)表現同樣亮眼,成功引進2個超20億元項目和一批成長性好、帶動力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用項目說話,以實幹立身,守得雲開,方見初心。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積極推動一批大項目、優項目「落地生根」的結果。
4次集中動工(投產)活動、超200億元總投資額、58個實打實產業項目……今年以來,為努力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江門高新區(江海區)以項目為抓手,堅持工業立區不動搖,推動實體經濟穩步向前。除了體量可觀外,項目含金量也很高,其中不乏有行業龍頭項目、總部項目、新業態的「網紅」項目,更有一大批產業服務配套項目,助力江門高新區(江海區)打造「總部經濟+新興產業集群+產業服務配套」新格局。
「拿地即開工、開工不停工」
今年以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聚焦5G、智能製造等前沿領域,打出重大項目建設「連環牌」,各項目取得不錯的發展效益,不僅蘊含著園區在頂層設計下的產業布局、聯動發展、延鏈補鏈等用意,更彰顯著作為實體經濟主戰場的江門高新區(江海區)近年來營商環境改革的成效。
重大產業項目從拿地到落地動工需要多久?落戶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的知名項目金多多給出了答案:105分鐘。這樣的速度得益於園區在江門市首創的「一個重大項目,由一個責任領導,帶一套人馬,一抓到底」「四個一」工作機制和「容缺審批」「投資承諾制」,以及「保姆式」的全流程跟蹤服務。
今年,江門高新區(江海區)通過「雲籤約」和線上審批等方式,開展「先承諾後審、邊建邊批、容缺審批」的管理新模式,搶抓項目建設黃金時間,以最短時間實現破土動工,基本實現「拿地即開工、開工不停工、竣工即投產」。
同時,江門高新區(江海區)深化暖企機制,建立領導聯繫掛鈎制度,以網格化方式全面覆蓋區內工商業企業,靠前協調,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狠抓項目供地、開工、投產、達產關鍵環節,深化落實「投資承諾制」「代辦制」,五支專責小組對重大項目實行全過程管理、一體化跟蹤、保姆式服務,確保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在全國率先實現商事登記、外資備案登記、涉稅事宜在港澳離岸遠程辦理;率先實行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實現19個職能部門的涉企證照一窗辦理,新開辦企業商事登記當天辦結率100%,實現立等可取。
在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的優質服務下,一批重點項目有力推進。縱觀各大產業項目建設情況,德昌電機產業城一期鋼結構廠房全部封頂,3條汽車電機自動化生產線、高性能磁鐵生產線已投產;富麗液晶面板關鍵材料偏光片總部基地項目兩棟廠房已封頂,內外裝修正同步進行;鑫輝新材料、利和興智能檢測檢驗設備及智慧機器人項目一期已投產,二期順利推進。
城建、民生項目提升群眾獲得感
今年以來,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積極落實江門市委建設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的工作部署,把城市建設作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持續加大城市建設和民生投入,加快城市更新。
在努力推進江海版「三區並進」構建發展新格局中,促進產城人融合發展,老城區出新出彩、煥新煥活被置於首要位置,老舊城區如何改?江門高新區(江海區)橫坑村老舊小區改造、城央綠廊、下沙公園等項目已先行探索。
從破落的小村莊到火遍網絡的「彩虹村」,橫坑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通過巷道升級改造、「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手段改造環境,因其五彩斑斕的外立面被網友起名「彩虹村」,借力網絡人氣及周邊兒童公園、白水帶體育公園等網紅項目的帶動,人流量增長,催生旅遊經濟,數十家商鋪湧現,村級經濟在改造中「一夜之間」翻了5倍。「與周邊區域整體謀劃,橫坑村有文章可做,隨著民宿的引進,周邊繽紛兒童酒店的打造,區域活力更盛。」江海區副區長王作青說。
在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積極推動的城市建設、民生類項目中,包括江門高新區(江海區)首個片區整體改造項目——下沙水上人家片區改造項目。園區急群眾之所急,馬不停蹄推進該項目建設,已於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一期建設,下沙公園項目也將在明年春節前亮相。
此外,隨著城央綠廊江南路段、紙廠段項目的推進,江門高新區(江海區)20公裡城央綠廊初成規模,成為江門市唯一入選省級碧道工程的試點項目。碧道從江門船廠延伸至港澳碼頭,集休閒運動、工業遺存、總部經濟及觀光於一體,首創的「四道貫通」讓城市建設更顯品質成色。同時結合下沙公園建設,江門河南岸更新再出亮點,漁家碼頭、樹牆、觀浪橋、鹹水歌廣場等建設完成,極富江南水鄉特色的公園引市民感嘆:「南岸原來這麼漂亮。」
「形狀酷似玉如意的下沙人行天橋作為公園二期工程將會成為點睛之筆,曾在環藝會上令專家們感到驚嘆。」江海區住建局局長吳健強說,每一個精品工程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艱辛,從區主要領導牽頭確定項目設計細節,到分管領導帶領團隊到全國其他城市學習先進經驗,倒排施工計劃、細化各項施工工藝流程,大家吃住在項目一線,120多名幹部滿負前行,把一個個「不可能」的項目變成現實。
同樣亮眼的還有龍溪湖時尚運動中心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於今年國慶假期投入使用。此外,建成園區首個複合型極限運動場地,打造滑板、輪滑、小童車等青少年新興時尚運動場,與該區提出的「打造青少年友好型城市」理念相呼應。
作為農業生態區的重要抓手,都市農業生態公園和鄉村綠廊項目推進迅速,啟動區工程已完成超60%,打造了廣東省最大連片荷花主題公園,目前正進行果香園、菜香園、魚香園、淺水灣農莊招商。鄉村綠廊禮樂河西岸4.7公裡綠廊系統配套服務中心、停車廠、北頭咀休閒公園、溼地生態景觀、龍舟公園均已齊備,馬鬃沙河一河兩岸碧道建設招標即將完畢,對接城央綠廊,一城一鄉,碧道系統串聯山水稟賦,一步皆是一景。
今年第三季度,江門市第一中學擴容增效建設工程、學前教育「5080」工程新建幼兒園項目等引人關注。其中,江門市第一中學擴容增效建設工程投資1.8億元,將新建一幢科學教學樓、一幢科創中心教學樓、一幢教師宿舍、配套地下車庫、設備房及門衛室,繼續提升校園面貌。學前教育「5080」工程新建幼兒園項目投資近5000萬元,將新建幼兒園4所,分別是恆大小區配套幼兒園、華發小區配套幼兒園、府西小區配套幼兒園和龍溪新城幼兒園,可提供近400個學位,建成一個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的江海教育「黃金圈」。
怎樣做好民生項目建設?彭章瑞提出三大標準:要像裝修自己家的房子一樣用心、像對待自己孩子上學就業一樣操心、像對待自己的父母親屬一樣盡心。今年10月,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科技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驚豔亮相,對照大灣區先進標準建設,可謂大手筆、大規模、高水平,創江門市之先,俘獲市民「芳心」,開放近1個月,入場人數就突破10萬人。
「計劃一項,做成一項,做好一項,驚豔一項。從兒童公園到江海雲道,從龍溪湖閱讀中心到時尚運動中心,接下來,園區將繼續完善公共文化配套,運營各大文化設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多更高質量的普惠性文化體育服務,進一步提升高新區(江海區)的口碑和群眾的獲得感。」彭瑞章表示。
在談到對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的印象時,曾多次來到江門調研和講學的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說:「近年來,隨著投資環境、交通環境、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江門高新區(江海區)發展優勢逐漸顯現,依託其紮實的行業基礎、交通區位條件及自然資源稟賦,這片區域正成長為江門發展的重要平臺和新增長極。」
圖片來源:江門高新區(江海區)
(編輯:羅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