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專人清理垃圾
沿著河邊寬闊的水泥路,記者跟著石麗一起巡河。河岸沿線種植了多種花色的美人蕉,紅、粉、橙、黃,非常漂亮。
莫楚勇說,水生美人蕉花期比較長,能夠吸附水中鉛、汞、鎘等重金屬,目前在生態工程修復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得益於幸福美麗村居工程,洲灣村內河湧在綠化工程中,改造了沿河的欄杆、升級堤岸道路,在堤腳處種植了美人蕉等水生植物。
如今的洲灣村內河湧,已成為周邊村民休閒的好去處。沿著河湧兩邊的道路巡河,記者看到周邊有不少人家正在修建房屋,但工人們把建築垃圾堆放到一起,並用塑膠袋覆蓋。而在兩棵百年古榕樹周邊,還排放著村民自製的水泥墩子,供大家閒坐。「村裡對建築垃圾管得比較嚴。」石麗告訴記者,「每家修建房子,先得到村裡報批,籤訂責任書,並繳納一定的押金。」若亂丟亂放垃圾,村裡找人清理,但費用由事主承擔,從押金中支付。當然,事主安分守己,自己處理好垃圾,押金如數退還。
整治後的洲灣村內河湧,村裡還專門聘請兩位村民每天進行清理、保潔。正在水道中清理樹葉的黃阿姨回過頭說:「以前河道裡垃圾成堆,塑膠、單車、爛鞋……浸泡著汙泥,還發出惡臭。不過,現在可不同了,河湧裡的水質好多了,村民都不好意思再向河湧裡倒垃圾,主要是漂浮一些水浮蓮和樹葉。」
黃阿姨還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有時一天從河湧裡打撈出三四船垃圾,現在垃圾明顯減少了。」洲灣村委會在河湧兩邊設置了垃圾箱,引導周邊的村民自覺將生活垃圾倒入垃圾箱內,共同維護河道環境衛生。在石麗看來,大家一起動手維護環境,堅持三五年,洲灣村內河湧就能真正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目標。(記者 周桂清)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