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院腫瘤醫院趙心明:如何從影像上判斷,你被腫瘤侵犯了?

2020-12-11 瀟湘名醫

本期關鍵詞:影像診斷、準確率、早期篩查、輻射

受訪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 趙心明教授

知識點1:不同腫瘤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不同

醫學影像在腫瘤的診斷、分期和療效評估中有重要作用,影像質量影響著腫瘤診斷和治療的質量。常規的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常規X線,如胸片、乳腺X線攝影、骨骼攝影;超聲,也就是大家所說的B超;另外還有CT、磁共振、PET-CT、同位素檢查,這些都屬於影像檢查的範疇。

面對多種多樣的影像檢查,患者應該如何選擇?趙心明教授介紹,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的特性以及腫瘤的特點,醫生會採取不同的成像方法得到最佳的圖像進行影像診斷。例如,因肺部氣體多,CT對肺癌的成像對比較強,質量較好;而對於以軟組織為主的乳腺,則需採用超聲、磁共振、乳腺X線攝影等成像方法。

知識點2:綜合幾種檢查方法是為了更全面的評估

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有時候拍了片子,又要做CT,做了B超了,又要拍片子?

趙心明教授表示,每種影像檢查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性,綜合幾種不同的檢查方法是為了更全面的評估。只有清楚了腫瘤的診斷、分期和療效評估,才能確保治療的有效。

舉例來說,在乳腺檢查上,一般超聲用得較多,但是超聲有很強的操作者依賴性,不同操作者的水平有差別,因此做完超聲檢查以後,對於年齡偏大的患者,還會做乳腺X線攝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鉬靶檢查。另外,如果說要做手術,特別是在要做保乳手術的情況下,還要做磁共振檢查,以確保微小的病灶不被遺漏。

知識點3:影像學檢查的準確率與檢查的質量和醫生經驗高度相關

趙心明教授指出,影像檢查的準確率與檢查的質量和醫生的經驗密切相關,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是腫瘤專科醫院,通過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影像學檢查的準確率可達到95%以上。

臨床上,一個腫瘤可以有多種表現,不同的腫瘤可以有相同的表現,即所謂的「同病異影,異病同影」。對於疑難病例,還需要結合實驗室檢查或臨床病史等資料來綜合判斷。

知識點5:小於5毫米的病變很難做到早期篩查

國際上公認的對抗癌症最有效的方式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那麼,通過影像學檢查,可以做到癌症早發現嗎?

趙心明教授表示,根據不同病變和腫瘤的特點,適用不同的篩查辦法。腫瘤的早期發現是影像診斷追求的目標,但影像學檢查一般能發現大於5毫米的病變,小於5毫米的病變往往顯示得不清楚或不能檢出,難於做出診斷。

當然,有些小的病變也是可以早期篩查的,例如肺部的癌前病變腺瘤樣不典型增生等小結節,可以一年做一次低劑量CT觀察其變化,肝癌可以定期做超聲等。而一些病變,例如消化道的病變,可以通過內鏡來早期篩查。

知識點5:影像學檢查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很多人會擔心,CT檢查輻射量較高,會對人體造成損傷。趙心明教授否認了這樣的觀點。

「影像設備能夠應用到臨床都是經過相關部門檢測通過的,符合適應症的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傷。一次CT檢查的輻射量大約在7毫西弗(mSv)左右,這個劑量對人體沒有損傷,因此在需要的前提下,一年做一次或兩三次CT都是沒問題的。」趙心明教授說。

【來源:搜狐健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醫科院腫瘤醫院:待你長髮及腰 拿來捐贈可好?
    對於癌症纏身的患者而言,如何重拾生活的信心越來越重要。8月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以下簡稱」醫科院腫瘤醫院「)舉辦了」時尚從頭開始假髮傳遞愛心「捐贈活動,共有7名志願者將自己的秀髮捐贈給醫院。其中一名80歲高齡的老奶奶將自己珍藏了40年的長髮鄭重捐出,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 中國醫學醫科院腫瘤醫院蔡建強教授:推動腫瘤MDT診療新發展
    由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醫促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華夏腫瘤高峰論壇」將於10月23日至25日在京陸續召開。會議秉承「規範、仁心、傳承、發展」的精神,為全國腫瘤醫學同仁們搭建共同學習、交流思想的學術平臺。
  •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專家來我院指導腫瘤區域醫療...
    李寧首先致辭,他表示非常榮幸有機會帶領醫科院腫瘤醫院專家一行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深入交流,此次行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合作的具體事項落實得更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未來會給予醫科院腫瘤醫院遼寧醫院更多的指導和技術支持,力爭做到與國家癌症中心腫瘤診治的同質化。
  • 深腫瘤醫院放療科下月開放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袁翠雲)記者昨日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深圳市腫瘤醫院)獲悉,該院籌建的放射治療科預計下個月開放,屆時將有兩臺直線加速器投入使用,有助緩解目前深圳放射治療薄弱局面。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預告
    、鎖骨上淋巴結)B超(肝、膽、脾、胰、腎、膀胱、子宮、附件、乳腺)外科檢查(乳腺觸診、淺表淋巴結、肛門指診)婦科三合診檢查+細胞學塗片胸部X線檢查血液腫瘤標誌物(AFP、CEA、CA125)心電圖、血壓、血常規、血液生化檢測(轉氨酶、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素氮)注意事項:防癌健康體檢面向健康人群,不適用於已確診腫瘤患者
  • 如何判斷有沒有長腫瘤? 應該如何預防腫瘤?
    腫瘤主要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當患上腫瘤時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有腫瘤壓迫到器官時才會有明顯的症狀,那麼如何判斷有沒有長腫瘤呢?如何判斷有沒有腫瘤?如果摸到身體上有包塊就應該及時的去醫院做檢查,查看是否是腫瘤。大部分的腫瘤都是躲在身體裡面,只有到了晚期才被發現。
  • 醫科院腫瘤醫院:獻愛心捐頭髮,給化療病人做假髮
    4月19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防治宣傳周的活動現場,近20位北京市民捐出自己的頭髮為癌症病人做假髮。一大早,逾百名腫瘤專家在醫科院腫瘤醫院西門院內,設臺義診、諮詢。與此同時,醫院的患者服務中心也發起了針對癌症病人的假髮、頭巾捐助活動。雖是給病人製作假髮用,但很多前來參加活動的人,都帶來自己的真頭髮,其中,年齡最大的捐贈者已經72歲了。
  • 邵永孚教授:腹部腫瘤的「剋星」
    7月15日上午,關於腹部腫瘤外科術法的前沿探討學術報告會在鄭州人民醫院舉行,來自省內各大醫院近200名專家,尤其是在腹部腫瘤領域的省內知名專家更是悉數到場。  到底是誰有如此的號召力?是他!中央幹部保健局外科組副組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邵永孚教授,今年7月正式受聘為鄭州人民醫院河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首席外科專家。  86歲的王老太是位橫結腸癌患者。半年前,她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就醫時,因為腫瘤引起梗阻,導致她無法進食和排洩,經常心慌悶氣,偶爾還引發中毒性休克。邵永孚教授在鄭州人民醫院了解完病情,認為可以為她做腫瘤切除術。
  •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專家來我院指導
    11月30日,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助理李寧教授帶領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部分臨床科室主任及行政支撐部門主任來我院指導交流。李寧首先致辭,他表示非常榮幸有機會帶領醫科院腫瘤醫院專家一行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深入交流,此次行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合作的具體事項落實得更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未來會給予醫科院腫瘤醫院遼寧醫院更多的指導和技術支持,力爭做到與國家癌症中心腫瘤診治的同質化。
  • 上海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專家講解如何防癌最靠譜
    (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4月15日-21日為第24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為「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主題為「抗癌路上,你我同行」。如何遠離癌症,科學防癌是大家特別關注的話題。為此,小編特意獻上廣州八位腫瘤專家的8句防癌經。
  • 2021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考博統考經驗指導
    一、為什麼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醫科院腫瘤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的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自成立以來人才輩出,碩果纍纍,為我國現代醫學科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醫科院腫瘤醫院護士長梅志紅:別靠「忍」字打天下,化療,也可以儘量...
    記者日前前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對腫瘤內科護士長梅志紅進行採訪時了解到,其實目前針對腫瘤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的一些藥物和治療方案已經更新,化療並不一定要與噁心嘔吐等痛苦連在一起,患者完全可以儘可能舒適地完成。
  • 腫瘤醫院「秀髮新生」公益項目鼓勵市民捐出長發
    原標題:把你的「秀髮」捐給這家醫院吧   坐在理髮店裡,90後姑娘小向心裡多少有些不舍。「我一直留的長髮,平時修剪都覺得心疼。」可現在,小向剪下她留了10年的長髮,鄭重包好寄給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向因化療而失去頭髮的患者捐贈秀髮。
  • 華西醫院莫顯明教授:如何讓腫瘤異質性顯山露水?
    回答:精準醫學按字面理解應該是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程進展過程與轉歸、病變的影像與外周血表型、器官功能變化表徵、病理表型、病變診斷、疾病管理、疾病治療、預後判斷等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對於腫瘤的異質性研究,可以從上面三個方面進行探討與研究,重點應該放在癌組織異質性的研究上。
  • 上海中大腫瘤醫院:韓恩樂主任受邀參加「核醫學分子影像學術
    3月10日,2018非公醫療機構核醫學分子影像論壇在京隆重召開,上海中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專家韓恩樂主任應邀參加並在會上做了學術交流。本次論壇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王輝教授等國內核醫學專家參加,會議主要圍繞PET-CT在腫瘤臨床診斷上的應用作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 腫瘤醫院舉辦公益捐發項目 助癌症脫髮患者重拾自信
    可現在,小向剪下她留了十年、近40釐米的長髮,鄭重包好寄給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向因化療而失去頭髮的患者捐贈秀髮。「想著可以幫助到別人,就沒有什麼不捨得了,心裡也覺得很自豪。」據介紹,我國每年新增392萬例癌症患者,很多病人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還要忍受因化療脫髮而帶來的痛苦。
  • 「醫療動態」胸腔腫瘤形如籃球,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成功...
    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成功開展一例罕見胸腔巨大腫瘤切除術,患者腫瘤形如籃球,尺寸23cm×17cm×12cm,重量超過5公斤,幾乎佔據整個右側胸腔,手術難度極大,在麻醉科等科室的通力協助下,胸外科主任陳於平及其團隊成功為患者切除病灶,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
  • 腹膜後腫瘤侵犯了血管,還能手術嗎?
    專家簡介:苗成利,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腹膜後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博士。 腹膜後腫瘤是在腹膜後間隙發生的腫瘤。這種腫瘤常累及腹膜後臨近的大血管,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原發性腹膜後腫瘤唯一有效的方法。由於腹膜後血管結構複雜,切除手術難度大,切除率較低。
  • 2020年「胸部腫瘤影像診治新進展學習班」在京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4日-5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辦的「第六屆胸部腫瘤影像診治新進展學習班」在北京成功舉辦。「胸部腫瘤影像診治新進展學習班」已經連續舉辦多年,學習班本著「促進交流,開拓思路,注重實效,提高水平」的宗旨,受到廣大影像醫生及相關學科醫生的高度好評,是北京胸科醫院金牌繼續教育項目之一,2020年學習班報名人數已經突破300人。北京胸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呂平欣在致辭中,對到會的專家和學員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在疫情後舉辦本次學習班的初衷。
  • 「生命禁區」裡長出腫瘤 湖南省腫瘤醫院成功實施切除術
    而延髓腫瘤切除,更是高難度手術,能闖進這個「禁區」,不僅需要神經外科醫生藝高膽大,更要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成功為一位患者實施延髓腫瘤切除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恢復良好。帥氣交警突發頭痛暈眩 原來是腦幹腫瘤在「作祟」來自湖南懷化的陳先生,是一名年輕帥氣的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