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榛果馬林
Meringues/馬林、Ciabatta/巧巴達
阿季曾在同學上菜文留言處提及「 Ciabatta就是拖鞋的意思。我翻譯的時候,本想用拖鞋麵包,但一時之間。又覺得直譯比較好,同學如果到國外旅遊,看到它,可以用巧巴達發出相近原音,而不會說Slippers…」這段話聽來頗有感,曾在旅途中偶遇看起來像天書又沒照片的菜單,天兵對著天書通常只能虛看菜單、實看鄰桌帥哥吃啥,然後對著侍者比手畫腳說我想點隔壁帥哥吃的那一盤。透過食譜的閱讀、直譯的學習,或許那天天兵再遇天書就能「真」看菜單、再「實」看鄰桌帥哥XD。
馬林/烤蛋白霜
食譜中的譯註9: Meringues即蛋白霜,有將烘烤成型的蛋白霜翻譯作「馬林糖」,但事實上它不是糖果,為免造成誤解,故以「馬林」或「烤蛋白霜」稱之。這段話吸引了我的眼球,於是我翻了翻手邊的書
《甜點的剖面世界》P.49
蛋白霜是十八世紀初期,在瑞士邁林根經營甜點店的Zuckerbcker Gasparini 發明出來的。他將砂糖倒入蛋白中打至發泡,烤成蛋白霜。
《甜蜜巴黎》P.37
有次瑞士廚師Gasparini手邊有些剩下的蛋白,便決定將這些與糖粉打發後放進烤箱。出來的成品是帶點甜味的爽口餅乾,放進嘴裡有吃到空氣輕飄飄的感覺。法國羅亞爾地區的人就是這樣稱呼慢烤蛋白霜餅。他們叫它「Pet」,也就是法文的「屁」!應該是因為蛋白霜餅空氣般的口感。
《法式烘焙聖經》P.66
在法式糕點的定義上,任何比例的蛋白和糖,打發過後,都能稱為是「蛋白霜」(Meringues)。烘烤後為硬脆口感…..
《麥田金老師的解密烘焙:糖果》P.14
糖果泛指符合以下條件的食品 : 一、砂糖加入水或水果或果汁等,經熬煮濃縮成的食品。二、(以下二點略)。
綜合以上
「Pet」=「屁」=像空氣般的口感,是烤出來「馬林」不是熬出來的「馬林糖」。
這款巨型馬林,在「Pet」的空氣感中多了濃鬱可可氣息和香脆榛果,那入口即化、外脆內軟的口感嘗起來既精緻又有趣。這是我的馬林初體驗,本來只是住螞蟻國邊境的我,因為喜歡馬林在2018年正式成為螞蟻國的一份子XD
【備料】
蛋清3個、細砂糖150g、可可粉80g、切碎的榛果適量
【操作流程】
蛋白和糖放入大碗,架在裝有微滾熱水的鍋上隔水加熱
同時用打蛋器攪拌,直到糖完全溶解
注 : 蛋白要經過秤量,馬林的成功率才會提高。蛋白與糖隔水加熱時,糖要煮至全融,馬林的口感才會非常酥脆。
將蛋白糊倒入攪拌碗裡打10分鐘,直到蛋白糊變得濃稠又閃閃發亮
將一半的可可粉過篩至蛋白霜裡輕輕攪拌
製造出波紋的效果,接著再加入剩餘的可可粉,重複上述步驟
在烤盤裡舀入4-6球蛋白霜,表面撒上榛果放烤箱烤2小時
時間到關火任馬林在烤箱中轉成金色並且徹底變幹(放過夜效果會更好)
《甜蜜巴黎》P.37寫道:一直以來,巴黎滿街的糕點店都有販賣一丘一丘的小白山,我過去都傻傻認為這些蛋白霜是讓人買回家做甜點用的,而不是直接單吃。現在,蛋白霜餅再次成為精緻的甜點。
馬林的口感非常酥脆,巧克力和榛果的風味組合,更不用說是所向無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