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草銜環報桑梓!大埔的這位鄉賢是這樣助力鄉村振興的

2020-08-25 長城看臺

點擊連結觀看視頻:http://y.meizhou.cn/p/87050.html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芳草鮮美,不僅僅停留在文人墨客筆下的桃花源,大埔縣桃源鎮團結村將文學境界中的這幅畫卷變成了今天美麗鄉村建設的現實圖景。在這裡,孩童玩鬧,老人搖蒲,人人怡然自得。

而談起近幾年的變化,團結村個個鄉親都會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脫口而出同一個名字——陳衡禮。

20多年前,他身患殘疾,身無分文,吃飯都是難題;20多年後,他捐資兩千多萬元建設家鄉,其中在新農村建設方面便多達一千多萬元。此外,他還扶貧助殘,使一大批殘疾人、困難戶走上小康路。

2019年5月16日,陳衡禮被評為「全國自強模範」,受到國家表彰。

獨闖羊城 「拼命三郎」經風雨

說起陳衡禮的人生經歷,還得將時針撥回29年前。

1991年3月,揣著褲兜裡僅有的三十元,陳衡禮背井離鄉去到省城。幾經周折,通過老鄉介紹,他來到了小坪村裕成鞋材廠。從此,身材瘦弱的陳衡禮,開始扛起生存重擔。

「初出廣州我才十八歲,任何事都難不倒我,幹活也特別賣力,組長跟別人說『呢個客家仔做嘢一頂二。」陳衡禮說,廠裡老闆也經常在背後看他幹活,一站就是大半天。

作為「拼命三郎」的他想儘早給家裡寄錢,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擺地攤、修單車、推銷化妝品……每晚加班結束,陳衡禮就蹬上破舊的二手自行車,載著從批發市場批發來的沙灘鞋,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北京路,他顧不得衣裳溼透,找好位置拉開架勢,擺攤叫賣。

為了省錢,每天他就以兩毛錢炒粉應付早餐,中午在工廠飯堂吃完飯,再打一碗白飯留到晚上,用榨菜伴著入肚,營養不良讓他宛若瘦猴。打工期間,因受到嚴重的噪音汙染,他聽力嚴重受損,至今無法恢復,造成聽力殘疾。

但正當他努力克服之際,噩耗傳來。父親因病驟然離世,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位大埔兒郎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絕望……

過往,工作上遇到挫折,他總能通過書信得到父親的鼓勵,但如今,書信卻無了去處。一天,陳衡禮擺攤結束經過珠江邊時,望著滔滔江水泣不成聲,他竟有了輕生的念頭。「我好不容易給了家裡脫離貧窮的希望,父親卻不在了,奮鬥哪還有意義?」。

這時,母親勞作的身影在陳衡禮心裡浮現,他收住了腳步,抹乾眼淚,繼續闖蕩。近六年時間,從18歲背起行囊孤身闖羊城,到24歲奔赴江西創業,陳衡禮歷經風雨。

艱難發家,玉汝於成。

暖心善舉 出手助殘寫大愛

「拼搏的日子,我能感受到殘疾人心理上的痛苦與無助。」陳衡禮堅定地說,自己有了微薄之力後一定積極出手。

陳衡禮首捐100萬元成立了梅州市大埔縣愛心助殘基金會,七年來,越來越多人參與進來,基金會不斷資助殘疾人生活困難救助、創業扶持、教育補助、康復補助等項目。(吳騰江攝)

2014年,靠化妝品行業而剛剛走上致富路的陳衡禮,首捐100萬元成立了梅州市大埔縣愛心助殘基金會(原名是大埔縣殘疾人聯合會發展基金會)。

如此佳音,化作吹響八方鄉賢和愛心人士助殘的集結號。七年來,越來越多人參與進來,基金會不斷資助殘疾人生活困難救助、創業扶持、教育補助、康復補助等項目。共到位捐款432.65萬元,累計發放救助金額204.94萬元,惠及大埔縣1172名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

受感於陳衡禮對家鄉建設的熱忱,村裡鄉親提起這位鄉賢都讚不絕口。圖為陳衡禮與團結村鄉親親切交談。(劉潤濤攝)

今年25歲的鄧思婷,便是得到基金會資助的學生之一。幼時的一次車禍,導致了她腿部的殘疾。如此意外,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正值就學階段的鄧思婷更是前途茫然。

「就在最困難的時刻,殘聯找到了我,從基金會中為我申請了困難殘疾學生補貼,每個學年補貼3千元學費的同時,鼓勵我繼續學業,對於困難家庭來說,單有夢想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也是無濟於事的。」鄧思婷感激地說道,基金會創始人陳衡禮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幫助殘疾學子圓夢,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人。

在基金會的支持下,2018年,鄧思婷順利從大學畢業,如今的她,已在一所技工學校當了教師,任教兩年間她教了兩千多名學子,而在每一屆課堂上,鄧思婷都會教導學子們說:「生活不盡人意,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心裡有光,滿懷善意的人伸出援手,幫我們一把,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盡力去成為一個能給予愛、傳遞愛的人」。

難捨鄉愁 反哺家鄉為小康

2017年,陳衡禮家鄉團結村被評為省定貧困村,村內空心化嚴重,基礎設施建設落後。

乘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春風,陳衡禮毅然投入了建設家鄉的事業,他前後出資幾百萬整改村道,建設籃球場,淨化池塘,修繕祠堂,團結村一天天發生變化。

團結村有個歷史悠久的祠堂——祥發樓,在歷史風雨的摧殘中,成了斷壁殘垣,「2017年以前簡直是雜草叢生,還有蛇鼠在其中亂竄,小孩大人都不敢靠近」陳漢球回憶起仍心有餘悸。

在外漂泊了大半輩子的陳衡禮,對祠堂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祠堂承載了他的鄉愁,承載了他的故鄉記憶。陳衡禮出資對祠堂內部拆舊建新,「穿衣戴帽」,他認為「鄉村振興建設要因地制宜」。因此在祥發樓的改造中,仍保留著濃厚的客家元素,灰磚黑瓦,雕梁畫壁,簷口挺立,別有一番古樸韻味。

祥發樓的左右兩側立有數十個小門,這是他別出心裁設計的,「每個小門代表了一戶人家,返鄉的遊子回到村內,都能在這找到自己老祖宗曾經居住的地方。」他要以「看得見,摸得著鄉愁」喚醒每位遊子的記憶。

團結村有個歷史悠久的祠堂——祥發樓,在歷史風雨的摧殘中,成了斷壁殘垣。

祥發樓坍塌後,內部雜草叢生,還有蛇鼠在其中亂竄,小孩大人都不敢靠近,不少鄉親回憶起仍心有餘悸。

2017年,祥發樓得到改造,其仍保留著濃厚的客家元素,灰磚黑瓦,雕梁畫壁,別有一番古樸韻味,如今祥發樓周邊廣場已成為團結村鄉親舉辦晚會,茶餘飯後休閒的好去處。(吳騰江攝)

除了給團結村的古舊建築「穿衣戴帽」,他還給有困難的鄉梓村民「添衣禦寒」。

村民陳小國之前住在單層小平房內,夏熱冬寒,卻苦於經濟問題,遲遲沒有加蓋樓層。陳衡禮了解到情況後,堅持給他蓋了兩層樓。如今,陳小國將新蓋二樓裝修一番,「住的舒適,心裡也更舒暢!」他笑道。

受感於陳衡禮對家鄉建設的熱忱,越來越多的鄉賢也回村建設新農村,令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衡禮鄉賢近幾年為村裡做了很多好事,大家都誇他哩!」團結小學校長陳運明提起這位鄉賢讚不絕口。

「從梅州走出來後,我始終想著家鄉的父老鄉親、弱勢群體。一個人能力越來越強大,責任越大,應當以身作則,發動並影響更多的人,共同用實際行動支持家鄉的建設。」陳衡禮說。

梅州日報 掌上梅州

本報記者:劉潤濤

攝影記者:吳騰江

見習記者:何春燕

視頻:李龍

視頻審核:丘儒

見習編輯:宋一笑

相關焦點

  • 福清:鄉賢成鄉村振興「助推器」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福清探索建立「村兩委+鄉賢促進會」基層治理模式,藉助鄉賢力量參與經濟、文化和美麗鄉村建設,這種模式是福清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大特色。春節期間,福清不少鄉賢紛紛返鄉,捐資公益事業,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  春節期間,三山鎮各村舉辦鄉賢座談會,在聯絡鄉情的同時,各村鄉賢還累計捐款1300多萬元用於各村公益事業。
  • 永定撫市:發揮鄉賢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號召鄉賢大力支持家鄉振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回饋鄉裡,建設家園,鼓勵和發動有志於三農事業的鄉賢回鄉發展,在支持鄉村建設、支持鄉村振興中成長壯大,實現雙贏。隨後,鄉賢們圍繞「助力鄉村振興、參與家鄉建設、促進產業興旺」這個主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為五湖鄉村振興發展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永泰鄉賢文化與鄉村振興研究
    「鄉村振興的背後是人能不能回流,如果我們只是把資金、土地不斷從農村抽出去,那麼鄉村是不會振興的,只有人回來了,而且在這個地區做產業,有更多人生活在這個地方,再配套上政府的公共服務,這樣的一個地區才會真正的振興起來。」
  • 惠城蘆洲:「鄉賢講堂」開講!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7月11日上午,蘆洲鎮在上青村啟動「新時代鄉賢助力鄉村振興」文明實踐系列宣講活動,首場「鄉賢講堂」開講,一堂文明鄉風課如火如荼地進行。
  • 【鄉賢工作】富陽永昌鎮:「4+4」鄉賢工作法,助力鄉村振興
    【鄉賢工作】富陽永昌鎮:「4+4」鄉賢工作法,助力鄉村振興 2020-09-30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昌鎮:「4+4」鄉賢工作法,助力鄉村振興
    永昌鎮:「4+4」鄉賢工作法,助力鄉村振興 2020-08-24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賢助推鄉村振興| 呂天喜:行業巨匠的桑梓情懷
    鄉賢助推鄉村振興| 呂天喜:行業巨匠的桑梓情懷 2018-06-25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心系桑梓丨前所鄉賢聚首同心助力家鄉振興
    悠悠赤子心反哺報桑梓2月22日,為支持教育,反哺鄉裡,激勵優秀學子,椒江區鄉賢聯誼會前所街道分會舉行獎學金頒發典禮,為前所街道中心小學100名優秀學生、5名優秀教師發放獎學金2.5萬元。這是在椒江區鄉賢聯誼會前所街道分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上簽約的「千名鄉賢幫百村」活動項目之一——葛昌雨同志代表前所街道鄉賢會在前所中學、前所中心小學設立獎學金共5萬元。
  • 慈谿新聞網丨掌起凝聚鄉賢合力助力鄉村振興
    除了擔任古窯浦村鄉賢會會長,寧波海飛電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韓宗海還做過村裡40餘年的黨組織書記。三種身份對他來說就是一件事:服務好村裡的百姓,助力好村裡的發展。幾十年間,他沒拿過村裡一分工資,光個人捐款就達上百萬元。
  • 宜城凝聚鄉賢力量 助推鄉村振興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勤)12月20日,在宜城市南營辦事處南洲村村幹部的帶領下,該村鄉賢們集中參觀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聽取了鄉村振興特別是鄉村建設行動思路,大家紛紛暢所欲言,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在外這麼多年,始終牽掛著家鄉,建設家鄉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 以鄉村文化振興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要求「堅持鄉村全面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鄉村,文化不再是為經濟振興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鄉村振興的初心、靈魂和方向,以鄉村文化振興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是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鑄魂工程。
  • 故鄉根深 助力鄉村振興 項城市官會行政村召開鄉賢聯誼會
    故鄉根深 助力鄉村振興 項城市官會行政村召開鄉賢聯誼會
  • 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新時代,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明塘村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緊緊抓住鄉村文化振興為切入點,在凸顯「綠色」文化、 「鄉愁」文化和「鄉賢」文化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打造生態環境,凸顯「綠色」文化明塘村,位於徐聞縣新寮鎮圩2公裡處。村外,陽光鋪滿的田野上,遍布稻子、番薯。
  • 江西省人民政府 鄉村振興戰略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崇義名譽村主任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衷心感謝茶灘村名譽村主任吳世誠為茶灘村鄉村振興捐贈愛心款200萬元,不僅讓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有了根基,他的這份反哺桑梓的情懷和助力鄉村的赤子之心更像一盞明燈,照亮這方熱土。」
  • 讓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5月22日,秭歸縣「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在歸州鎮白果園村召開,縣委書記盧輝參會並講話,縣領導徐本禹、廖良龍、宋俊華,白果園村新選聘支部名譽書記、產業發展顧問、文明新風使者及特邀嘉賓,各鄉鎮黨委書記,部分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歸州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白果園村「兩委」幹部及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會議。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麗水慶元新鄉賢助力公益善行動: 鄉賢齊心持續助力 竹口教育節節攀升
    麗水慶元新鄉賢助力公益善行動鄉賢齊心持續助力 竹口教育節節攀升近日,麗水市慶元縣竹口鎮召開教育大會暨鄉村振興發展促進會教育表彰大會,慶元縣副縣長李鵬出席會議並講話。竹口鎮鄉賢聯誼會、鄉村振興發展基金會斥資22.1691萬元獎勵學校、教師和學生,助力教育發展。
  • 白銀區武川鄉中山村:鄉賢聚力彈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多層次人才的支撐,在鄉村,有這樣一群潛在的人才資源——新鄉賢。近年來,武川鄉中山村把鄉村「人才振興」放在重要位置,通過鄉情鄉愁吸引鄉賢回鄉參與家鄉發展建設,共謀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發揮了凝聚人心、助夢濟困、優化治理、致富帶貧的積極作用。吾心安處是吾鄉。
  • 沭陽西圩鄉凝聚統戰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9月20日宿遷訊 宿遷市沭陽縣西圩鄉統戰工作緊緊圍繞上級統戰部的部署要求,以「統戰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因素,助力鄉風文明建設、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社團發展,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奏響了鏗鏘有力的「統戰旋律」。
  • ...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助力家鄉打造鄉村版「迪士尼」的杭州富陽鄉賢
    【和合天下】第五十一期《和合天下》,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助力家鄉打造鄉村版「迪士尼」的杭州富陽鄉賢 2020-12-03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振興 鄉賢先行】福清上逕林家小院:古厝變展館 留住鄉村記憶
    鄉賢在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新福清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福清統戰特別推出鄉村振興・鄉賢先行主題系列篇章,為您講述鄉賢故事,感受鄉賢力量,傳播文明新風。修繕建設「林家小院」,源於梧崗村幾位鄉賢的提議。他們希望將「林家小院」打造成民俗文化館,傳承鄉村記憶,講好梧崗故事,凝聚全村力量共謀發展,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