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東莞一名34歲女子,前一天將木耳泡發煮食了一部分,剩餘的繼續浸泡到第二天食用,結果出現了嚴重的米酵菌酸中毒,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江蘇疾控今天(5月22日)提醒:如果泡發超過24小時,建議不要再食用!
吃個木耳,咋就一命嗚呼了呢?很多人不解……你讓美味的魚香肉絲怎麼辦?但是每年吃木耳毒翻一大批人卻是事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木耳沒毒,但是長時間「泡」它可產生劇毒
木耳本身並沒有毒素且營養豐富,正常的黑木耳在短時間泡發烹飪後,吃了並不會讓人食物中毒。
但如果它在水裡泡的時間過長,再加上天氣潮溼、周邊環境不乾淨(比如浸泡容器沒洗乾淨、留有食物殘渣),木耳本身攜帶的「椰毒假單胞菌」就會大量繁殖,分泌出劇毒的「米酵菌酸」。
在流行病學調查中,米酵菌酸細菌性食物中毒極為兇險,死亡率高達50%以上,臨床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脹等,重者出現黃疸、腹水、皮下出血、驚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腦腎實質性多臟器損害症狀。
米酵菌酸耐熱,燒不壞、煮不滅,一般的烹調方法並不能破壞它的毒性。這種毒素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特效「解藥」,通常只能通過血液透析(血漿置換)來稀釋毒素,如果該毒素的攝入量過大,基本是九死一生。
除了木耳,這些常見食物也可產生此種劇毒
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節,除了木耳,常見的以下幾種食物如果儲存處理不當,也可能會滋生「椰毒假單胞菌」,然後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1. 鮮銀耳
2. 玉米面
3. 糯米麵湯圓、小米或高粱米麵製品、馬鈴薯粉條、甘薯澱粉等。
以上幾種食物,食用要注意,如果貯存時間過長或者發現變質等,切勿食用。
如果食用後發生疑似中毒,必須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儘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並及時送醫院救治,對症治療。
最後附送泡發木耳的小貼士
通常來說,木耳用冷水泡1~2小時就可以了,最長也不要超過4個小時。如果用熱水泡,時間還要更短。
江蘇疾控今天(5月22日)發出提醒:如果泡發超過24小時,建議就不要吃了,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更容易滋生病菌;浸泡後如果聞到有異味,或者摸到有粘液,說明變質了,趕緊扔掉。千萬不要捨不得,抱著僥倖心理食用,米酵菌酸沒有特效的「解藥」;泡過的木耳吃不完,可以倒掉水,放入冰箱保存,並儘快食用。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張祖名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