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超出這27類功能的都是虛假宣傳 選購時認準「藍帽子」

2020-12-25 廈門網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葉芷蔚 通訊員 盧家珍 漫畫/劉哲姝)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保健食品可以當藥吃嗎?買保健食品時要注意什麼?保健食品真的可以抗癌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保健食品市場越來越紅火,「防癌、抗癌、延年益壽、提高智力、排毒養顏……」等功效被宣傳得神乎其神。

  近期,針對保健食品行業的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正在進行中。面對商家的「忽悠」,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保健食品的功效?面對各種各樣的新概念,我們應當如何理性選購保健食品?今日,市衛生健康部門教大家正確認識保健食品,引導市民科學選購、健康消費。

  本周五,市衛生計生監督所將在集美樂海社區嘉庚體育館旁開展夏季食品衛生宣傳活動,居民可到現場了解更多有關保健食品的知識。

  什麼是保健食品?

  即使提到「保健」功能,保健食品歸根結底還是屬於「食品」範疇。國家標準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第3.1條對保健食品的定義是「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根據食用對象不同,保健食品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健康人群為對象,主要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另一類主要供給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的特定人群食用,強調其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複方面的調節功能。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何區別?

  保健食品是食品家族的一分子,它們的共性是都能提供人體生存必需的基本營養物質(食品第一功能),都具特定色、香、味、形(食品第二功能)。

  不同的是,保健食品強調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普通食品強調提供營養成分;保健食品具有規定的食用量,普通食品一般沒有食用量的要求;保健食品根據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普通食品一般不進行區分。

  保健食品的功能有哪些?

  目前,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類,超出這些功能的,都屬於虛假宣傳。

  保健食品和藥品有何區別?

  保健食品和藥品從類別屬性到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以及是否具有毒副作用等方面,都有顯著區別。

  1.類別不同:保健食品的本質是食品;藥品是治療疾病的物質。

  2.使用目的不同:保健食品通過調節人體機能,促使機體由亞健康向康復狀態恢復,達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藥品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

  3.使用方法不同:保健食品僅口服使用;藥品可以採用注射、塗抹等方法。

  4.毒副作用不同: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毒副作用,不能對人體產生任何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可以按照規定量長期食用;藥品普遍具有毒副作用,一般藥品不能長期服用。

  5.可以使用的原料種類不同:有毒有害物質不得作為保健食品原料。

  6.形態不同:保健食品可以是食品形態;藥品的形態一般是片劑、丸劑、膠囊等。

  如何選購保健食品?

  消費者在選購保健食品時,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誌(形似「藍帽子」)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其功能及適宜人群有針對性地選擇,並按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購買和使用。保健食品的標籤標識須標註這些信息:產品名稱、淨含量、配料、功效成分及含量、適宜/不適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及食用方法、規格、貯藏方法、保質期、執行標準、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生產許可證號等內容。

  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提出:必須在標籤上標註「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警示語。警示區必須設置在最小包裝物的主要展示版面上,將保健食品與藥物進行明確區分,提示消費者慎重選用。警示區面積不少於其所在版面的20%。警示用語使用黑體字,讓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看得更加清楚。

  此外,保質期食用截止日期統一按照「保質期至××××年×月×日」的方式標註,與生產日期的標註形式相統一。要求在產品最小銷售包裝(容器)上的明顯位置清晰標註保質期和生產日期。保質期標註應當與所在位置的背景顏色形成鮮明對比,讓消費者容易識別。

《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實施後保健食品外包裝,請認準紅圈內的「藍帽子」。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警惕這27類虛假宣傳表述
    保健食品存27類虛假表述 吳大爺已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因看到一款名叫「蜂膠活胰素」的保健食品的廣告,聲稱對降血糖有奇效,便停掉了所有醫院開的藥,先後郵購了60盒,並奉之為靈丹妙藥。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也曾多次發布提示,明確國內目前批准註冊的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27類保健功能,並與之相對整理了市場上針對保健食品常見的27類虛假宣傳表述。
  • 網購神效"保健品"當心中招 選保健食品認準"藍帽子"
    本次針對近年來風險監測發現問題較多的產品類別緩解體力疲勞類、降糖類產品進行了重點抽檢,從網絡經營環節抽取了產品名稱、標籤說明書或者銷售網頁上聲稱具有緩解體力疲勞、(輔助)降血脂功能的產品共100批次,其中13批次緩解體力疲勞類產品檢出西地拉非、他達拉非類成分,產品8批次(輔助)降血糖類產品檢出二甲雙胍、苯乙雙胍等化學物質,不合格檢出率分別為26.0%、16.0%。
  • 防範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
    防範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 2021-01-14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如何理性選購?
    面對商家的「忽悠」,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保健食品的功效?面對各種各樣的新概念,我們應當如何理性選購保健食品?今日,市衛生健康部門教大家正確認識保健食品,引導市民科學選購、健康消費。本周五,市衛生計生監督所將在集美樂海社區嘉庚體育館旁開展夏季食品衛生宣傳活動,居民可到現場了解更多有關保健食品的知識。什麼是保健食品?
  • 科普|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如何理性選購?
    面對商家的「忽悠」,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保健食品的功效?面對各種各樣的新概念,我們應當如何理性選購保健食品?今日,市衛生健康部門教大家正確認識保健食品,引導市民科學選購、健康消費。本周五,市衛生計生監督所將在集美樂海社區嘉庚體育館旁開展夏季食品衛生宣傳活動,居民可到現場了解更多有關保健食品的知識。什麼是保健食品?
  • 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節前保健食品宣傳與監管
    ,那麼保健食品的選購需要注意什麼,如何防範被虛假宣傳誤導消費呢? 9月22日 ,濱湖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江南大學志願者來到河埒社區,為老人們開展「科學認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心消費」的主題講座。宣傳中,志願者們向老人們仔細講解保健食品的基本概念、功能聲稱、適用人群、標籤標識以及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藥品的區別等知識,向他們強調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更不能替代藥品。
  • 利佳康園胺基酸營養液虛標成分 買保健品認準藍帽子
    消費提示  認準「藍帽子」 按需選購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購保健食品或營養強化食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認準「藍帽子」。「藍帽產品」是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標誌,是我國保健食品的專用標誌。
  • 常見的保健食品功能聲稱虛假宣傳表述有哪些?
    為幫助廣大消費者理性選購保健食品,防範欺詐和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誤導,市場監管總局特別提示如下:  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可以調節機體的某些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保健食品必須經過註冊或備案。目前,監管部門依法批准註冊的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類,依法備案的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為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嚴格按照註冊或備案的保健功能進行標籤標識和宣傳表述。
  • 除了認準「藍帽子」,還要看國食健字
    楚天都市報2月20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吳健峰)近期,備受關注的「權健事件」暴露出「保健」市場存在的虛假宣傳、違法廣告、消費欺詐、制假售假等一系列問題,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20日下午3時,楚天都市報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礄口區古田保健批發市場,隨即進入二樓的店面,進行突擊檢查。現場,執法人員先後對這些店面的營業資質、產品保健功能是否虛假宣傳等方面進行仔細檢查核實,未發現明顯違規。很多人都知道買保健品要認準「藍帽子」標誌,那還有沒有其它竅門呢?
  • 關於保健食品、保健品,這篇文章說清楚了!(附防騙指南)
    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編寫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指出:保健食品具有明確的法律定位,保健食品的監管法律依據為《食品安全法》,產品屬性為食品。27類虛假宣傳表述2018年9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 科學認知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十大常見騙局
    現場科普保健食品不是藥一直以來,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都在通過大力科普保健食品知識,提升公眾對保健食品的科學認知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 訪談 | 陳君石院士:正確認知科學選擇 科學對待保健食品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目前保健食品可以申報的保健功能共有27項,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保健食品補充所有27項功能。"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功能的保健食品,再按需挑選。選擇之後,還要持續。保健食品跟藥品不一樣,不會吃一個星期就馬上見效。
  • 勿盲目追捧「純進口」保健品 海淘認準「藍帽子」
    然而消費者餘女士卻透露在購買保健品時,最信賴的就是「純進口」。在她看來,國外在食品藥品安全方面的監管要比國內嚴,所以比較放心。  保健品市場魚目混珠,市民在選購時一定要謹慎,特別是海淘境外保健品更需留心。「目前,每個國家的保健食品都是依據其本國人的體質、營養狀況生產的,不可盲目追捧『純進口』。」
  • 【食品安全】按需科學選擇保健食品,吃出健康
    陳君石解釋,「也就是說,保健食品屬於特殊食品,它有明確、特定的保健功能,但不以治療為目的,著眼點在於改善某項人體生理機能。而藥品則有適應症,每一種藥品針對著某一種疾病。」 陳君石提醒:「公眾既要避免被推銷人員的誇大宣傳忽悠了,也不要被某些不負責任的自媒體帶偏而完全否定保健食品對人體健康的益處。」 如何科學地選擇保健食品?
  • 保健品、保健食品和藥品,傻傻分不清?
    說明書和廣告宣傳方面:藥品的廣告受到限制,而保健食品的廣告簡直鋪天蓋地。選購保健品要注意什麼?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於防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的消費提示》,提示消費者在食品保健食品識假防騙應主要關注:1. 看銷售場所資質。
  • 海口市保健食品「五進」專項科普宣傳活動啟幕
    李鑫 攝為促進廣大消費者科學認知保健食品,幫助廣大消費者切實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自覺抵制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科學認知保健食品 明白理性放心消費」為主題的保健食品「進社區、進鄉村、進網絡、進校園、進商超」專項科普宣傳活動。
  • 市消協發布消費提示:購買保健食品警惕五大套路-新聞中心-北方網
    市消協日前發布相關消費提示,提醒廣大市民要增強識騙防騙意識,提高識別保健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能力。  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和消協部門接到的相關投訴顯示,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五大套路主要包括:免費贈送模式「引人上鉤」、假稱公益活動「冒用權威」、失實誇大宣傳「現身說法」、主打親情牌「溫情攻勢」、治療效果好「立竿見影」。
  • 陳君石院士教你科學選擇保健食品
    院士對記者表示,保健食品有明確、特定的保健功能,選擇時應首先了解自己需要,按需科學選擇。如何科學安全選擇保健食品面對市面上品種繁多的保健食品,消費者應如何科學、安全地選擇?陳君石表示,了解自己的需要是第一步。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目前保健食品可以申報的保健功能共有27項,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保健食品補充所有27項功能。
  • 陳君石:正確認知按需選擇 科學對待保健食品
    如何科學安全選擇保健食品 面對市面上品種繁多的保健食品,消費者應如何科學、安全地選擇?陳君石表示,了解自己的需要是第一步。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目前保健食品可以申報的保健功能共有27項,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保健食品補充所有27項功能。
  • 警惕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 有效識別避免上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24日訊(記者 韓璐)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二級巡視員陳健表示,2018年以來,非經註冊備案就通過冒稱特殊食品、虛假宣傳特殊功能等方式,損民害民情況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