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這部分知識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樣,這部分知識點也是我們遼寧招教考試教育心理學需要重點備考內容。一般來說題型多為單選題、多選題呈現。因為是需要理解類知識點,所以容易引同學們相應知識點的理解偏差,導致做題時出現混淆。在本文中,將結合常見的考題,帶領大家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系統的梳理,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一定的幫助。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屬於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點,我們都知道在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中,要注重理解,尤其在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中,要注意結合例子來進行分析,考題中也往往結合例子來進行考察。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把兒童的道德發展分成了四個階段,而四個階段分別都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1~2歲):又稱自我中心階段。兒童處於感覺運動時期,行為多與生理本能的滿足有關,兒童在遊戲中雖然能意識到遊戲規則的存在,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遊戲規則是在他遊戲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動準則,所以無任何規則意識,因而談不上任何道德觀念發展。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2~8歲):兒童思維正在由前運算思維向具體運算思維過渡,以表象思維為主,但仍不具備可逆性和守恆性。因此,這一時期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以他律的、絕對的規則及對權威的絕對服從和崇拜為特徵。

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這一時期兒童的思維已達到具有可逆性的具體運算,其道德判斷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從」為特徵,而是以「平等的觀念」為主要特徵。關於懲罰,兒童不再像前一階段那樣馴服地接受抵罪的懲罰,而認為只有回報的懲罰才是合理的。

第四階段,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後):這一階段兒童開始出現利他主義。傾向於主持公道、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

皮亞傑認為,10歲是兒童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分水嶺。即10歲前,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主要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也就是他律道德;而10歲以後,兒童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大多依據自己的內在標準,也就是自律道德。

以上是和大家分享的理論知識部分,現在結合常見的考題,進行相應的鞏固。

1.遊戲時,小明不再把遊戲規則看成是不可改變的,而把它看作是夥伴共同約定的,只要大家覺得遊戲規則不合理就可以改。依據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小明的道德認知發展處於( )階段。

A.他律 B.前道德 C.自律 D.依從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的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兒童道德發展特點。題幹中,小明不再把遊戲規則看成是不可改變的,而把它看作是夥伴共同約定的,只要大家覺得遊戲規則不合理就可以改,表明小明既不單純服從權威,也不機械地遵守規則,屬於自律道德階段。因此,小明的道德認知發展處於自律道德階段。故此題選C。

2.紅紅因為幫助媽媽洗盤子打碎了十個盤子,壯壯因為到廚房偷吃蛋糕打碎了三個盤子。如果讓小剛來評判誰的過錯更大,小剛會毫不猶豫地說紅紅。此時的小剛處於( )階段。

A.他律 B.前道德 C.自律 D.公正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的他律階段兒童道德發展特點。題幹中小剛認為紅紅的過錯大,是因為紅紅打碎的盤子多,可知小剛處於他律階段。故此題選A。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簡述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中的比重都比較高,且這部分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區分這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的四個階段,做了如下梳理。一、理論簡介皮亞傑對於兒童道德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兒童道德情感與道德判斷兩個方面。
  • 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品德發展是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中比較重要的考點,今天我們就重點探討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皮亞傑是第一個系統地追蹤研究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心理學家,在研究中設計了許多包含道德價值內容的對偶故事,在觀察和實驗過程中向兒童提出一些事先設計好的問題,然後分析兒童的回答,尤其是回答中的錯誤,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 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2019教師資格證筆試: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這部分知識點屬於教育心理學中次重要考點考點,相對來說出現頻率居中,在教師資格中學教育與能力考試當中這部分知識點基本上屬於易錯點,容易將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想混淆,另外,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三水平六階段與其相似,要注意區分。因此,需要對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理解透徹。這部分的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以客觀題為主。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這部分知識點屬於教育心理學中次重要知識點,相對來說出現頻率居中,在教師資格中學教育與能力考試當中這部分知識點基本上屬於易錯點,容易將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想混淆,另外,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三水平六階段與其相似,要注意區分。因此,需要對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理解透徹。這部分的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以客觀題為主。
  • 2019寧夏教師招聘幼兒備考: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19寧夏教師招聘幼兒備考: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水平。對偶故事法指的是什麼呢?
  • 教師招聘-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從認知的角度來思考道德認知的發展情況,他的研究集中在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斷兩個方面,並在1932年出版了《兒童道德判斷》一書,他通過談話的方法,即先給兒童講包含道德內容的對偶故事,然後向兒童提一些設計好的問題,分析兒童的回答,從兒童的回答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從而揭示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
  • 皮亞傑和兒童的道德發展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一直在各地的試題中佔有著一席之地,要想在考試中獲得優異成績,心理學是我們必須要去攻克的一個難題,那麼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來學習一個關於心理學的重點知識點,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心理學的學習中,要注重理解,尤其在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中,要注意結合例子來進行分析,考題中也往往結合試題來進行考察。
  • 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階段論
    跟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一樣,他認為兒童的道德也是分階段的。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1~2歲):兒童處於感覺運動時期,行為多與生理本能的滿足有關,無任何規則意識,因而談不上任何道德觀念發展。解讀:因此咱們跟這個階段的孩子講道理,批評他們都是沒有意義的。
  • 教育心理學——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學生的認知發展與教育知識無論是在各省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中應以全題型備考,客觀題經常會考到前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主觀題以簡答題和論述題為主,因此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下面老師將和大家分享這一知識點。
  • 如何更好的掌握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來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水平。故事中有兩個人物約翰和亨利,約翰在自己的房間裡,家裡人叫他去吃飯,他推門走進餐廳,他不知道餐廳門後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15個杯子,結果15個杯子都碎了。而亨利在母親外出時,想從碗櫥裡拿糖果吃,他爬到椅子上伸手去拿,因為位置太高,亨利夠不到,在試圖取糖果的時候,碰到了一個杯子,杯子墜落打碎了。
  • 教招備考——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的道德判斷發展水平。他對於兒童道德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兒童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斷兩個方面,皮亞傑通過觀察兒童的活動,用編造對偶故事同兒童交談,考察兒童關於公正、責任欺騙、獎勵等道德發展問題,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寫成《兒童的道德判斷》一書,在書中,他指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由他律到自律來進行發展的,具體分為四個階段,如下:第一個階段是前道德階段,也叫無道德階段,對應的年齡是1-2歲,該階段處於認知發展階段中的感知運動階段
  •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在教育心理學的考試中,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點,經常考察客觀題,需要把階段、年齡以及特徵一一對應,下面給大家去詳細介紹一下這塊的內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的道德判斷發展水平。
  • 教師資格證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2)課外、校外活動(3)社會實踐活動(4)少先隊活動(5)校會、班會、周會、晨會(6)班主任工作【考點十一】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皮亞傑把兒童的品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1)自我中心階段(2-5 歲);(2)權威階段(5-8 歲);(3)可逆性階段(8-10 歲);(4)公正階段(10-12 歲)。
  •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論
    一、考情及理論背景介紹科爾伯格在教育心理學板塊裡需要識記並理解的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之一,通常以單選題、判斷題、多選等客觀題出現,接下來老師幫助大家梳理理論背景和道德發展階段論。在20世紀60-70年代的美國,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美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不應該只有一套道德標準,美國的傳統價值觀念和權威觀念的崩潰要求為學校道德教育尋找一個合理的基礎。科爾伯格在探究道德問題時,借鑑了很多學說,例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的哲學;康德、杜威的道德哲學,當然對他影響最直接的是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
  • 品德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和柯爾伯格的品德發展階段論都是各地區教師考試中非常常考的知識點。二者都是通過對兒童道德判斷力進行研究,從而研究品德發展的。而對於一些考生來說也是比較難記的知識點。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鞏固一下。首先,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進行研究,劃分成了四階段。
  •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是我們教師招聘考查的內容裡相對來說比較重要,多以選擇題的方式考查,但這裡的知識點很容易混淆的點,因此首先要與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進行區分,其次自身的三水平六階段也不能混淆。考點一:人物故事對應:皮亞傑——對偶故事法(打碎20個盤子和一個盤子),科爾伯格——道德兩難故事法(漢斯偷藥)。
  •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招聘皮亞傑「三觀」—道德發展四階段論
    大家看到這,已經都有切身體會,要是彼此道德觀差太多,三觀不合,往往是很難相處的,現在我們看心理學家皮亞傑是如何描述他的三觀的。二、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三、觀點理解皮亞傑通過觀察兒童的活動,用編造的對偶故事同兒童交談,考察兒童的道德發展問題。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是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轉化的過程。
  • 2020新餘教師招聘考試:品德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和柯爾伯格的品德發展階段論都是各地區教師考試中非常常考的知識點。二者都是通過對兒童道德判斷力進行研究,從而研究品德發展的。而對於一些考生來說也是比較難記的知識點。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鞏固一下。首先,皮亞傑採用「對偶故事法」進行研究,劃分成了四階段。接下來是幾道常見的習題:1.以「海因茨偷藥」為例,如果認為「海因茨不能去偷藥,如果被抓到就會坐牢」,這說明,這種觀點屬於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中的( )。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與理論
    1.建構主義發展觀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自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我們剛下生的小嬰兒通過簡單的抓取,擺弄等動作獲得關於物體的知識,從而認識物體。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四個概念定義,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圖式: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換言之,頭腦中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結構。
  • 教師招聘考試重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我們教師招聘常考的一個重點,也是大家學習的一個難點。今天老師給大家總結下皮亞傑發展階段論的詳細考點。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