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說「典」 | 帶你了解繼承的「寬恕制度」
今日說「典」 | 帶你了解繼承的「寬恕制度」 2020-12-15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繼承寬恕制度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繼承寬恕制度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㉘意定監護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㉘意定監護 2020-12-2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⑮死亡宣告的撤銷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⑮死亡宣告的撤銷 2020-12-07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死亡宣告的撤銷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死亡宣告的撤銷 2020-11-27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㉛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㉛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 2021-01-06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律師帶你看民法典,繼承編擴大遺產範圍,遊戲帳號也可以被繼承?
此次《民法典》編纂,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條。相較於之前的《民法總則》與各單行法而言,新增了600多條規定,涵蓋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繼承制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關係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對於親人的去世,相關的直系親屬是可以對其的遺產進行繼承。
-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⑯撤銷死亡宣告的法律後果
一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⑯撤銷死亡宣告的法律後果 2020-09-24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律常識」關於繼承,民法典的這些新規你需要了解
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說,通過遺產管理人制度可以引入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從而讓遺產繼承更加順暢地進行,同時有效解決以往在繼承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爭端。
-
民法典 繼承篇 1125條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 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 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民法典》同民法典草案變動對比 1.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增加一項。2.增加規定:被繼承人寬恕行為和繼承權恢復的情形。3.增加規定:受遺贈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喪失受遺贈權。
-
【一起學法】《民法典》:對繼承人寬恕制度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新增對繼承人寬恕制度讓法律既有力度,也有溫度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來源: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
民法之「繼承」篇
繼承制度是同特定的社會制度相聯繫的,是在社會出現私有制、分裂為階級以後隨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列寧曾說「遺產制度以私有制為前提」。我國繼承制度早在父權製取代母權制的奴隸社會就已確立,比如《周禮》《禮記》就有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繼承制度記載。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
北林區婦女聯合會推出「民法典解讀」專欄 ,每天帶您學習和了解民法典的亮點法條。繼承編六大亮點擴大遺產範圍01《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合法的財產」一言概之,擴大了遺產的範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喪失繼承權受遺贈權可「失而復得」02《民法典》新增喪失繼承權情形的同時補充規定了寬宥制度。被繼承人已知繼承人對其實施了相應的違法行為,卻願意對繼承人的過錯行為予以寬恕,恢復其已喪失的繼承權,應對其意願予以尊重。
-
一起學習民法典 | 繼承編的改變
明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後,將更好地解決目前的法律條款不能解決、不好解決的一些難題。本欄目結合具體案例,海天慶城律師針對民法典條款進行詳細解讀。因遺產繼承鬧得形同陌路的情況時有發生,親人之間對簿公堂的案例更是不在少數。此次《民法典》出臺後對遺產繼承產生了哪些變化和影響呢?
-
《民法典》頒布,你關心的繼承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說,通過遺產管理人制度可以引入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從而讓遺產繼承更加順暢地進行,同時有效解決以往在繼承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爭端。增加繼承「寬恕制度」 【案例】小張不孝順父母,沒有盡到贍養父母的義務,因此父母在立遺囑時並未將小張列為繼承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張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悔過自新,盡心照顧父母,父母決定原諒小張,那麼小張能否重新被列為繼承人呢?
-
《民法典》正式施行後,繼承的變化關乎每個家庭!
《民法典》在養老、繼承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
解讀民法典 | 繼承編六大亮點來了!必須收藏!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繼續帶您學習了解民法典的亮點法條繼承編六大亮點01擴大遺產範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02喪失繼承權受遺贈權可「失而復得」《民法典》新增喪失繼承權情形的同時補充規定了寬宥制度。被繼承人已知繼承人對其實施了相應的違法行為,卻願意對繼承人的過錯行為予以寬恕,恢復其已喪失的繼承權,應對其意願予以尊重。
-
我們不得不了解的繼承新規定:侄子、外甥有可能繼承你財產了
從1985年起實施的繼承法將在2021年1月1日起被《民法典》中的繼承編所替代,民法典中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都作出了很多新的規定,對遺囑有了新的規定,而且將來你的侄子、外甥也能繼承你的財產了。
-
民法典時刻 | 增加喪失繼承權情形,並設「寬恕」制度
《民法典》增加了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以及第四項中「隱匿」遺囑的嚴重情形,作為繼承權喪失的事由。同時,針對該條第三項至第五項設定了「寬恕」制度。均體現了《民法典》保障被繼承人的遺囑自由,尊重被繼承人的意願,有利於完善繼承權喪失制度,維護社會的道德人倫和家庭秩序。
-
走進民法典|遺產繼承那些事兒
社交帳戶、網絡財產、網遊裝備……隨著信息化的逐步普及,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民法典》頒布後,繼承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具體有哪些變化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隔壁老王的遺產繼承故事吧。《民法典》將遺產概括表述為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中包括社交帳戶、網絡財產、網遊裝備等虛擬財產及其他新型財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