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帶你看民法典,繼承編擴大遺產範圍,遊戲帳號也可以被繼承?

2021-01-09 江西心者律師事務所

此次《民法典》編纂,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條。相較於之前的《民法總則》與各單行法而言,新增了600多條規定,涵蓋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繼承制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關係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對於親人的去世,相關的直系親屬是可以對其的遺產進行繼承。但在實踐中在繼承過程中就會因為繼承不當產生糾紛。此次民法典頒布後,對繼承法做了哪些修訂和完善?對人民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

變化一:擴大遺產範圍,遊戲帳號也可以繼承。原有《繼承法》中,遺產的範圍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和著作權等合法財產。而此次的民法典則取消了這種列舉+兜底式的方式,統一概括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這樣一來,只要是合法擁有的Q幣、遊戲帳號、皮膚等網絡財產、虛擬貨幣都可以被繼承了。

變化二: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至侄甥。這裡的範圍擴大不是指第一順位、第二順位上範圍的變化,而是指代位繼承。代位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則被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可以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老王有個女兒叫小王,小王有個女兒叫小小王。小王早於老王去世,本來該有小王去繼承老王繼承的,現在因為她先去世了,就由自己的女兒小小王代為繼承。

以前代位繼承只局限在被繼承人的子女,現在繼承編的修改就是將兄弟姐妹納入進來,從而他們的子女也就被納入進來,即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也可以實現代位繼承。

其實這樣的修改目的是為了解決財富傳承的問題,多納入繼承人的範圍,就意味著死者的遺產更大可能被家族親人繼承,而不用最後因為無人繼承而上交國家。更大程度地保障了公民的私權,儘可能讓公民一輩子奮鬥的財富留在自己的家族,國家能不收的就不收。

變化三:增加了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在原有《繼承法》基礎上,民法典草案增加了兩項喪失繼承權的行為:

1、隱匿遺囑:有人因為遺囑可能對其將來繼承財產不利,就借用保管的機會把遺囑藏起來,隱匿遺囑,情節嚴重的可以導致繼承權喪失。

2、欺詐脅迫被繼承人設立遺囑: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的,會喪失繼承權。

變化四:完善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如果繼承人有明確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這一條規定是此次修改的一大特色,想必是抱有促成家庭和諧,為避免更多親情因繼承糾紛而走向毀滅的目的。繼承法的核心價值在於保護被繼承人的意思自治,既然父母寬恕並願意將財產由他繼承,法律也最大限度尊重被繼承人的意願。

變化五:增加列印、錄像等新遺囑形式, 刪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民法典》認可了遺囑可以通過列印和錄像的形式,但必須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要在遺囑每一頁籤名,注名年、月、日。錄音、錄像也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要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肖像,以及年、月、日。

《民法典》還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一些老人會立幾份遺囑,但是哪份遺囑最後會被法律認可呢?現行《繼承法》是以公證遺囑的效力為優先原則。此次《民法典》繼承編中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並在第1742條規定了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的,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這幾條修改便利了訂立和更改遺囑的方式,解決了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老人訂立或修改遺囑不便的問題,也更加符合當代社會科技發展的現實需要。

變化六:完善遺贈扶養協議制度,明確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均可以成為扶養人。《繼承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了遺贈扶養協議,它的效力高於遺囑繼承、遺贈,遺囑不得改變遺贈扶養協議;也高於法定繼承,高於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的處理。公民死亡以後,有遺贈扶養協議的,遺產按該協議處理。遺贈扶養協議是我國繼承法的創舉,在全世界都是獨有的。《民法典》拓展了籤訂遺贈扶養協議組織的範圍,公立、私立的養老院等養老機構就有資格和老人籤訂遺贈扶養協議,通過多方渠道解決老年人扶養的社會問題,值得提倡與推進。

變化七:增加遺產管理人制度。類似制度國外不少國家之前就有了,遺產管理人類似於遺產信託,就是委託專門的人或者機構來管理遺產。當今社會財富種類繁多,加上二胎政策的放開,家庭內部結構更加複雜。在這些紛繁多樣的財產利益及複雜的家族關係中,要尊重被繼承人自由處分財產的意願,保持遺產的安全和完整、遺產分配的公平公正,就離不開具有中立性和專業性的管理主體。《民法典》通過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條等五個條文,詳細規定遺產管理人選任、指定、職責、民事責任及報酬取得等,通過遺產管理人,讓專業人員按照被繼承人的意志,專業地分配遺產,將會更為公平,也將有利於減少糾紛。

變化八:增加規定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繼承規則。

變化九:明確歸國家所有的無人繼承遺產應當用於公益事業。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子女繼承遺產有何變化 房產繼承多子女如何分配
    「只要是獨生子女就能繼承父母的全部遺產是不少人存在的認識誤區。這通常是不熟悉相關法律造成的。」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輝表示,如果父母沒有立下有效遺囑,根據民法典規定,與獨生子女同為第一繼承順序的繼承人還包括逝者的配偶和父母,他們都有繼承權。民法典第1127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誰可以繼承你的遺產?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將正式施行。今天我們重點介紹《民法典》繼承編的亮點,大家一起來學習吧!第六編 繼承編繼承制度是對自然人死亡後遺產如何進行分配傳承的基本制度被繼承人死亡後法定繼承權該由誰享有?
  • 《民法典》新規之「繼承編」
    民法典第1122條: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分析:現行的繼承法用「列舉+兜底式」的方式來定義遺產,《民法典》則刪除例舉,對遺產範圍採取概括式規定。隨著人民生產方式不斷豐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擁有的合法財產越來越多樣化。
  • 《民法典》新規來了,家裡有遺產可繼承的,請注意8個問題
    有一次他故意帶母親去遠遊將其遺棄,由此,魏某被判取消其母親的遺產繼承權。但魏某受到批評教育後,非常後悔,從此真心細緻地照顧母親。1年後,在母親清醒之時,同意了恢復魏某的繼承權。《民法典》會尊重被繼承人的意志,給繼承人重新獲得繼承權的機會。
  • 遊戲帳號可以留在遺囑裡繼承了?看看《民法典草案》裡是怎麼說的
    隨著全國兩會臨近開幕,即將進入審議程序的《民法典草案》也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其實《繼承法》早在1985年就已經被制定出來了,以至於到了如今,他的很多條款內容已經無法跟上如今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了。
  • 【普法】《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繼承編亮點
  • 婚姻家事律師王麗:關於《民法典·繼承編》中遺囑繼承問題解讀
    《民法典》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作為《民法典》重要一編的繼承編在現行繼承法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繼承制度,滿足了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繼承觀念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切合老百姓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
  • 民法典學習心得 | 繼承編
    《民法典》第1122條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民法典》對遺產範圍的界定較之《繼承法》有較大變化,從列舉式的描述改為概括式界定。
  • 《民法典》明年元旦生效,關於遺產繼承的7個新規定,請牢牢熟記
    但《民法典》實施後,代位繼承人的範圍擴大了,在代位繼承中,如果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為繼承。這一規定,也會使得各親屬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更加有利於樹立優良的家風,建設家庭文明,弘揚家庭美德。【舉例】小王小時候,父母和爺奶奶都早就不在了。
  • 一起看「典」|《民法典》繼承編:充滿溫情的臨終關懷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百姓財富增加,財產繼承問題日益重要。《民法典》在繼承編中對現行繼承法的多處修改,有利於妥善處理「身後事」,使遺產得到妥善保管和順利分割,促進家庭和睦,體現了《民法典》對於人們的臨終關懷。
  • 《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
    繼承編六大亮點1.擴大遺產範圍《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合法的財產」一言概之,擴大了遺產的範圍。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公民財產類型、財產形式日益豐富、增多,虛擬財產等新型財產可納入遺產範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2.喪失繼承權受遺贈權,可「失而復得」《民法典》新增喪失繼承權情形的同時補充規定了寬宥制度。被繼承人已知繼承人對其實施了相應的違法行為,卻願意對繼承人的過錯行為予以寬恕,恢復其已喪失的繼承權,應對其意願予以尊重。
  • 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發生這些變化
    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對遺產範圍主要採取列舉式規定,很難涵蓋遺產全部範圍。民法典則對遺產範圍採取了概括式規定,具有更強的涵攝力和更好的開放性。因此,判斷什麼屬於遺產、什麼不屬於遺產也變得容易了。「理論上,『你以後從爸媽那兒繼承的就只有遊戲裝備』,這再也不是一句玩笑了。」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姚志鬥幽默地回應。
  • 《民法典草案》即將通過 人格權、婚姻及遺產繼承等惹關注
    「離婚先冷靜30天」、「禁止高空拋物」、「職場性騷擾,用人單位該擔何責」、「QQ號和遊戲帳號可以繼承」……涵蓋生活方方面面的民法典草案,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就引發網上熱議。一直以來,民法典是一部「自帶話題」的法律。因為它關係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堪稱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民法典解讀 | 《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
    北林區婦女聯合會推出「民法典解讀」專欄 ,每天帶您學習和了解民法典的亮點法條。繼承編六大亮點擴大遺產範圍01《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合法的財產」一言概之,擴大了遺產的範圍。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公民財產類型、財產形式日益豐富、增多,虛擬財產等新型財產可納入遺產範圍。(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喪失繼承權受遺贈權可「失而復得」02《民法典》新增喪失繼承權情形的同時補充規定了寬宥制度。
  • 民法典解讀丨《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繼承
  • 《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來看你知道幾個?
    《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繼承編亮點繼承編六大亮點1.擴大遺產範圍《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合法的財產」一言概之,擴大了遺產的範圍。
  • 【民法典來了⑥】《民法典》繼承編六大亮點
    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本期推出《民法典》繼承編亮點
  • 一起看「典」 | 《民法典》中的贍養和繼承規定
    繼承編的亮點《民法典》繼承編共四章、45條,繼承編大部分法條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及其司法解釋承襲來的。其中,有十六個法條是對現有法律及其司法解釋的實質性修改,共七個新增法條,也正是這些改變構成了《民法典》繼承編的亮點。1.擴大遺產範圍。
  • 2021年元旦繼承法將廢止,《民法典》正式生效,虛擬財產能否繼承
    於是,忍無可忍的李先生帶著律師再次來到了該遊戲公司。李先生認為,遊戲公司此舉已經侵犯了他的私人財產,是違法行為。但對方的負責人卻傲慢地回覆:誰侵犯了你的私人財產?我們只是刪除了幾組數據而已。李先生以遊戲運營商侵犯了他的私人財產為由,向法院起訴該遊戲公司。最終,法院判決該公司恢復李先生所丟失的虛擬裝備,並進行賠償。
  • 走進民法典|遺產繼承那些事兒
    社交帳戶、網絡財產、網遊裝備……隨著信息化的逐步普及,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民法典》頒布後,繼承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具體有哪些變化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隔壁老王的遺產繼承故事吧。都可以。《民法典》將遺產概括表述為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中包括社交帳戶、網絡財產、網遊裝備等虛擬財產及其他新型財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