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西西媽媽 七分媽媽
嬰兒總是哭,但這是它和爸爸媽媽溝通的語言,通過這種方式傳達自己飢餓、痛苦、恐懼、睡眠需求等等。那麼怎樣才能確切地知道寶寶想要告訴家長什麼呢?我們需要了解嬰兒的哭泣。
以下是嬰兒哭泣的最常見原因
1.飢餓
這可能是寶寶哭泣時想到的第一件事。學習識別寶寶飢餓的信號可以讓媽媽在寶寶餓哭了之前開始餵養寶寶。
這些信號包括:煩躁不安,吧唧嘴,撫摸寶寶臉時它會將頭轉向你的手,把自己的手放在嘴上。
2.腸絞痛或腸脹氣
通常來講,當寶寶腸絞痛或腸脹氣時會哭的比較劇烈。這時媽媽需要學習一些撫慰嬰兒的有用策略。
為了避免腸脹氣,在餵養時媽媽需要注意幾點:
選擇合適大小的奶嘴,在喝奶的時候讓寶寶的嘴完全的包裹奶嘴,不要留下空隙。
在寶寶餓的時候及時的餵寶寶,避免寶寶由於過度飢餓吃的快,進入大量氣體。
在餵完奶後要把寶寶立起來靠在肩頭上給寶寶拍嗝,把吃入胃裡的空氣拍出來。
如果寶寶是腸絞痛,引發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較有效的辦法是腹部按摩,給寶寶服用益生菌,避免再給寶寶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媽媽不要忽略嬰兒腹部疼痛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反流、胃流感、牛奶過敏、糖不耐症、便秘和腸梗阻。
3.尿布溼了
有些嬰兒比較敏感,在需要更換時會立即通知媽媽。而有的嬰兒卻沒有那麼在意,可以忍受一段時間。
4.需要睡覺
在成人的印象中,疲倦的嬰兒應該可以隨時隨地入睡。但是睡覺對嬰兒來講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嬰兒在勞累睏倦的時候特別容易煩躁不安和哭泣。
媽媽們需要在孩子疲倦時幫助寶寶入睡,比如說安靜的抱著它走來走去、放一些白噪音、有節奏的拍寶寶的背等等。
5.想要抱抱
嬰兒需要很多的愛和擁抱。他們喜歡看父母的臉,聽他們的聲音,聽他們的心跳,甚至可以察覺他們獨特的氣味。哭泣可能是他們要求你抱抱的方式。
6.太冷或太熱
如果寶寶感到寒冷,媽媽給它脫下衣服換尿布或用冷紙巾擦屁屁的時候,小嬰兒就可能會用哭泣來抗議。
但更多的時候寶寶是感覺太溫暖了,媽媽可以摸摸孩子的後腦勺是不是出汗了來判斷孩子的溫度。如果孩子不停的蹬被子也可能是太熱了。
7.難以察覺的痛苦
有時小嬰兒哭是因為受傷了,但受傷的地方比較隱秘,媽媽難以發現,比如小腳趾或手指被一根頭髮緊緊的纏住,切斷了血液的流通。甚至有媽媽會發現兒子的陰莖上纏了一根頭髮。
有些嬰兒對衣服標籤或布料等東西特別敏感,媽媽需要選擇合適的衣服,妥善的處理衣服的標籤。
有的嬰兒可能對一些細節非常挑剔,比如放奶瓶的位置或者奶頭的種類等等。
8.出牙痛
當每顆新牙齒穿過嫩嫩的牙齦時,小嬰兒都可能會很痛苦。有些嬰兒遭受的痛苦要比其他嬰兒多,可能因出牙不舒服而哭泣。
如果您的寶寶似乎疼痛並且不確定為什麼,請嘗試用手指感覺到他的牙齦。您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新髮乳齒的硬結。平均來說,第一顆牙齒會經歷4到7個月才能長出來。
9.希望減少刺激
嬰兒從周圍世界的刺激中學習,但有時他們很討厭這些刺激,比如說燈光、噪音。哭泣可能是嬰兒說「我受夠了」。
10.想要更多刺激
一個「需求」嬰兒可能會外向並渴望看到世界。通常,停止哭泣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活躍。這可能會讓媽媽筋疲力盡!
嘗試將寶寶放在一個好的視野角度,這樣他就可以看到周圍的所有活動。多計劃一些活動,與其他有嬰兒的父母一起出去玩。定期到孩子們喜歡的地方郊遊,例如當地的遊樂場,兒童博物館或動物園。
11.生病了
如果您滿足了寶寶的基本需求並安慰了他,而她仍在哭,那麼她可能是身體不舒服。媽媽需要量一量體溫看看孩子有沒有發燒,同時要警惕孩子有沒有其他疾病跡象。
生病的嬰兒的哭聲往往不同於飢餓或不開心引起的哭聲。如果您的嬰兒的哭聲聽起來和平時不一樣,請相信自己的直覺並帶孩子去看醫生。
嬰兒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即使是最聰明的父母也無法理解他們的孩子的想法。但是,即使父母不知道寶寶為什麼不高興,仍然可以有辦法安慰傷心的寶寶,找出寶寶無故哭泣時的處理方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