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南方的煙雨與烈日。
在德陽久了,除了每月必吃的火鍋以外,似乎連天氣也只有兩季,夏與冬,煙雨與烈日。就像「鴛鴦鍋」,涇渭分明,非辣即清淡。
這不,還有幾天就要立冬了,怕冷的人早就架不住這陰冷的天,恨不得裹上棉被出門了。有些時候,你真看不懂德陽這天,不知這季節當穿啥衣裳。
其實,許多人不明白,這就是德陽。
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回升不穩定;夏季無酷暑多暴雨,常有洪澇;秋季氣溫下降快,常有連綿陰雨;冬季溫暖少雨多陰天,霧日較多。
印象裡的德陽,要麼是夏天裡的烈日和暴雨,要麼是陰雨連綿,非常不痛快又帶著些柔情。有些日子裡,不是被疫情蜷縮在家裡,而是被下雨天禁錮了腳步,被烈日徵服了勇氣。
02
貴族的園林,定有連廊
反而在古代,晴雨之時,更有情趣。
《阿房宮賦》裡有連廊「廊腰縵回,簷牙高琢」;
司馬相如《上林賦》中有「高廊四注,重坐曲閣」。
北方的園林多富麗堂皇,大氣莊重,南方的園林多小巧精緻,典雅清新。但無一例外都會有連廊作為與景色的襯託,依景建廊,或曲曲折折、或臨水而上,為園林平添一份趣味。
因為古代的匠師造園時,結合南方的煙雨這一氣候特點,多佐以飛簷、連廊作為室外園林的避雨之處。同時連廊巧妙地連通內外之景,縱有雨雪也無妨,煙雨迷濛中,斜倚聽風雨;秋月春風裡,吟詩頌對,別有一番雅趣。
不過,這不是在尋常百姓家能夠享受得起的!古代只有身居廟堂者,皇家貴胄、又或者是大戶人家、商賈名流之類,家裡才會有連廊與園林作配。
03
風雨連廊,當代豪宅配置
數千年過去,風雨連廊依然是少數人的生活樂趣,大多數人的生活理想。
演化至今,大多園林只有園林,唯獨缺乏風雨連廊的精髓所在。因為在現代化的城市裡,開發商都在乎利益,選擇建造風雨連廊,不僅要犧牲建築面積,更要增加建設成本,市場上鮮有開發商願意花重金成本匠心打造。它的存在,是城市當代真豪宅的配置。
德陽,你大概從來都不曾發現,哪個樓盤會有風雨連廊的設計。
或許從來沒有!
你最多聽過他們說:我們家的架空層有多麼多麼厲害。而實際上,比起架空層好一萬倍的是風雨連廊。
用古代園林間連接各個殿宇的連廊,連接上了從小區大門到每一棟樓棟,你所要經過的每個區域,都有這樣的風雨連廊可行。
下雨不需要打傘,夏天還可以遮陽,而且還通風,隨時隨地穿梭在各個區域。
德陽古代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但凡是德陽建市之後的新建小區,從未有過。直到今年,匯樂上院亮相之後,德陽才出現了小區園林裡有風雨連廊的設計。
△匯樂上院大門效果圖
連廊把每一棟房子都串起來,無論住哪棟樓的哪個單元,都可以通過連廊到小區門口。下雨天,遛娃、遛狗、簡單的運動、社交都可以在風雨連廊進行。
△風雨連廊意境圖
在連綿的陰雨天,不能去河邊散步的時候,園林裡能不能讓你成為最後的選擇。這是新一代選房的標準。
風雨連廊的設計,加強了業主回家的便利性和尊貴感,同時廊引隨行,可以大大增加小區景觀的空間體驗。在外觀上,與建築相融合,富有層次感。
△風雨連廊意境圖
毫不客氣的講,從你一隻腳剛剛踏出法拉利直到回到家裡面,哪怕是在下雨,也不會有雨水親吻你的腳背,連鞋邊也難以與雨水有親密接觸。
什麼叫高級的住宅?有一個畫面是:一位衣著華貴的女士,雨裡提著名貴的高跟鞋在小區裡奔跑著回家。
在匯樂上院,你不可能再看到這一幕。
有且只有,信誓旦旦高昂的腳步,自信從容的嘀嗒聲。
△風雨連廊意境圖
下雨天,廊下倚欄聽雨,急雨聲如瀑布,密雨聲比碎玉;豔陽天,穿廊而過,自有一片屋簷蔽日。風雨連廊隔離了惡劣的天氣,守護業主每一步歸家路,讓雨水再也不能打溼你的鞋履,讓生活盡展愜意悠然。
更為驚奇的是匯樂上院的風雨連廊還與架空層綁在一起。
△風雨連廊意境圖
分樓棟打造的全齡段主題活動架空層空間,恆溫泳池、健身會所、親子樂園、四點半學堂、共享空間、健身空間等,讓孩童、青年、長者走出家門,不論晴雨,下樓逛逛公園,到處都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好去處。
廊與廊之間輾轉的是生活的悠遠深長。
一道道風雨連廊,讓生活無懼風雨,營造空間之美。延伸高貴人居的風雅與志趣,更釀造四季生活的美好詩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