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佛經的人都知道,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存在(萬物)都是由「本心」產生出來的,包括人和事,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本心」,「萬物」也將不存在。用《金剛經》的話說,就是「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換句話說,世間的一切存在不但是由「本心」產生,而且是虛妄不實的,如果誰能悟得了一切存在都是虛幻的話,那就會見其如來本心,也就覺悟了。也就是說,佛教所謂的修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證到「諸相非相」。
關於「諸相非相」,要理解起來並不困難,真正難的是這個「本心」為何能生「萬物」(諸相)?也就是說「本心」原本就是清淨圓覺,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它為什麼能產生出「萬物」呢?
這個問題,確實沒有人回答過,我現嘗試從三個方面來解讀,即本心、萬物、輪迴。
先說「本心」,要解讀「本心」為何能生萬物?必須要知道什麼是「本心」?所謂的「本心」其實並不是一個東西,更不是某個不知名的存在,而是超越物質與存在,或者說它並不局限於物質與存在,因此,人們不可能找到它,無論你的設備有多先進,都不可能找到或者證明它的存在。
關於「本心」,我們只能證悟,按照佛陀教的方法來證悟,別無他法。
另外,佛教所說的「產生」,並非我們世人所認為的產生,換句話說,佛教所說的「產生」是有一定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輪迴」,也就是說「輪迴」之外並沒有「萬物」的存在。也就是說清淨圓覺的「本心」雖然不在「輪迴」之中,但「本心」所產生的「萬物」卻在「輪迴」之內。
因此,我們可以說,因為有「輪迴」,「本心」才能產生「萬物」,脫離了「輪迴」,也就無所謂產生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萬物」,「萬物」就是諸相,那麼,「本心」為什麼能產生「萬物」呢?在佛教之中,「萬物」的本質是因緣和合而成,也就是說有了「因緣」才有「萬物」,而「因」則從「業」那裡來,再往下追究,「業」是因為眾生「無明」而導致的,正是因為眾生「無明」,才會誤以為「萬物」的存在,換句話說,眾生明心見性,證悟成佛,就可證悟「萬物」並不存真實存在了。
因此,說「本心」能產生「萬物」,並不是「本心」真的能產生「萬物」,而是眾生由於「無明」的原因,誤認為「萬物」的存在。
第三個方面,「輪迴」,方有「萬物」的存在,也就是沒有「輪迴」,由「本心」產生的「萬物」就是不存在,因此,「本心」之所以能產生「萬物」,其實都是因為「輪迴」,也就是說,「本心」原本並不產生「萬物」,也不能產生「萬物」,真正產生「萬物」的是「輪迴」、是「無明」,換句話說,因為眾生「無明」才會以為「本心」能夠產生「萬物」,因為「萬物」的本身就是虛幻不實,並不存在。
這就是我對於「本心為何能生萬物「的解讀!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壇經》《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