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優質課一等獎《涉江採芙蓉》教學實錄

2021-12-18 簡單語文123

(下拉看正文)


簡單優選:只選全網同類課題中最好的內容

簡單優選:市級觀摩課《論據的選擇和運用》實用教案(付費)


好課專題:

好課匯20:重慶市優質課一等獎《信客》教學實錄

好課匯19:省優質課一等獎《赤壁賦》教學實錄

好課匯18:全國優質課特等獎第一名《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

好課匯17:省優質課一等獎《湖心亭看雪》教學實錄

好課匯16:河北優質課一等獎《湖心亭看雪》教學實錄

好課匯15:市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短歌行》教學實錄

好課匯14:浙江優質課一等獎《美麗的顏色》教學實錄

好課匯13: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 《孤獨之旅》教學實錄

好課匯12:四川省優質課一等獎《沁園春 長沙》教學實錄

好課匯11:湖北省優質課一等獎《春江花月夜》教學實錄

好課匯10:貴陽市優質課一等獎《核舟記》教學實錄

好課匯9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第一名《香菱學詩》教學實錄

好課匯8: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臺階》教學實錄

好課匯7: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教學實錄

好課匯6:全國特等獎課例《老王》教學實錄

好課匯5:市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裝在套子裡的人》教學實錄

好課匯4:山東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將進酒》教學實錄

好課匯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教學實錄 (河南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

好課匯2:巴蜀好教育聯盟同課異構大賽 《小狗包弟》一等獎第一名教學實錄

好課匯1:《逍遙遊》教學實錄(貴州省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第一名)


名師課堂:

1.名師課堂:董一菲老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實錄

2.名師課堂:特級教師陳勝良《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實錄

3.名師課堂:白坤峰老師《滕王閣序》教學實錄

4.名師課堂:特級教師陸波課堂實錄《滕王閣序》

5.名師課堂:王君老師《湖心亭看雪》教學實錄

6.名師課堂:特級教師茹清平《蜀相》教學實錄

7.名師課堂:黃厚江老師《阿房宮賦》教學實錄

2017年河南省高中語文優質課一等獎

商丘市一高  趙娜

    

一、導語設計

師:屈原《九歌》裡說,「悲莫悲兮生別離。」 對刻骨銘心的離愁別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別離的哀音在真純的古典文學世界迴響不絕。山隔水阻,風雪塞途,遊學仕宦,戰爭行役……一朝分別,音訊杳然。漫漫時光使分別化成了一聲聲長嘆,迢迢山水讓別離釀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顯得格外真摯動人。今天,就讓我們重回兩千年前的漢末,走近「涉江採芙蓉」的有情人。

書寫題目《涉江採芙蓉》

出示幻燈片

師:請看學習目標:

1.誦讀詩歌,品味詩歌含蓄雋永的語言。

2.品析意象,體會詩歌深沉真摯的情感。


    二、學習過程

師:那這首詩歌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請一位同學來誦讀一下這首詩歌,讓我們初步感知這首詩歌。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生讀。

師:這位同學對字音、斷句的把握非常到位,但是對情感的把握稍顯不足。跟著這位同學的誦讀,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這首詩歌,這首詩歌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生:一對男女戀人分離相互思念著對方的故事。

師:從詩中哪個地方看出來的呢?

生:同心而離居。

師:我具體地問問,是誰在涉江採芙蓉呢?他的目的是什麼?

生:女子

師:你為什麼把他想像成一位女子而不是一位男子呢?

生1:因為採芙蓉的應該還是女子,如果是一位男子採芙蓉,這個畫面也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生2  朱自清《荷塘月色》裡也說:採蓮是江南的舊俗……採蓮的是少年的女子。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呢?

生:男子。

師:那你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呢?(你為什麼把他想像成一位男子呢?)

生:詩歌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我認為古代離開家鄉,外出生活的應該是男子,而女子一般是不離開家的。而且男子也可以採芙蓉,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一般給別人送花的都是男子。

師:你們談了自己的看法,並且從詩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理由,老師覺得都不錯,但是我發現無論你們的答案是什麼樣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認為是一對分離的戀人在彼此思念著對方。正是由於你們多樣化的思考,才使這首詩歌充滿了無窮的魅力。但是老師的想法是把它當作一位女子來看待。在古代,男子離開家鄉女子在家守候,是一種更常見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師:對這首詩歌有了初步的認識,那我們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這首詩的情感呢

(幻)這是一首     的詩?

生:憂傷   相思   思念   痛苦

師:同學們賦予了這首詩歌豐富的情感。

那在這首詩中,有沒有哪個詞能直接概括這種情感的?

生:憂傷。

板書:憂傷

那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文本,品讀詩歌

我們先來看前四句: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誰來翻譯一下這幾句詩?語言要美一點。

生:渡江去採摘芙蓉花,蘭澤上芳草萋萋。採摘芙蓉花送給誰呢?我所思念的人在遠方。

師:翻譯得不錯。那我想問問,你剛才翻譯的「渡過江水採芙蓉」,這個「渡江」和「涉江」意思一樣嗎?「涉江採芙蓉」的「涉」是什麼意思?

生:一樣,「涉」的意思就是「渡過」(坐著船過江)。

師:一般都怎麼渡過江呢

生:不一樣。「涉」的意思是蹚水過河。

師:蹚水過江採芙蓉和坐船過江採芙蓉,主人公的感受會一樣嗎?

生:不會。

(幻燈片)「涉」的本意:行走在溪水中。

我們設想一下:清清的江水緩緩流淌,蘭花盛開的水澤裡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淺淺的江水中,江水輕輕地划過她的肌膚,也牽動著她的心。「涉」字讓我們感受到江水在肌膚上流過的細膩的觸感,這種觸感和主人公的內心情感是浸潤在一起的。而如果說成了「渡江」或「坐著船過江」,作者的心可能還是那一顆思念的心,但就沒有那麼真摯動人了。

師:我們沉浸在女子涉江的美好畫面中,在這畫面中有哪些意象呢?

生:芙蓉、芳草。(板書:芙蓉、芳草)

在這長滿芳草的水澤,主人公為什麼單就採集「芙蓉」呢?

生:1:周敦頤《愛蓮說》中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濯清漣而不妖」,芙蓉也叫做蓮花,這裡有一種君子的品質。

生2:「芙蓉」和「夫容」諧音,在這裡更能突出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師:這位同學旁徵博引,能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說明芙蓉的品質。

師:芙蓉,在《詩經》中叫作荷花,「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楚辭》中叫芙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人們賦予了荷花很多美好的意蘊,如愛情、相思、忠貞、君子等等,它是一種純潔與美好的象徵

師:老師很喜歡這首詩。讀了很多遍,但是有一點小小的疑問。你看,比如去掉一句,同學們齊讀「涉江採芙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有沒有影響文意呢?

生:好像沒有。

師:那這句話寫在這兒不是多餘了嗎?

生沉默

師:誰說說?

生:「蘭澤多芳草」是環境描寫,加上這一句更突出了意境的優美。

師:你對詩歌品讀的很細緻,我們來復活一下當時那個畫面吧:

一位女子想採一朵最美麗的芙蓉花送給她的心上人,當來到了這片長滿芳草的水澤裡,滿目的鮮花,馥鬱的芳香使她一下子沉浸在這美好的畫面之中。我們再讀讀這兩句: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重讀)芳草。

而在他內心深處最深沉的情感是什麼呢?是思念。於是,她突然想到了「採之欲遺誰」,卻發現「所思在遠道」,不禁悲從中來。前兩句是歡樂的採蓮背景,後兩句的情感卻陡然一轉,悲傷了起來。詩人寫如此美景的目的原來是為了——

生:以樂景襯哀情

生讀。

師:這麼美好的景色,女子採了芙蓉花,卻突然問道:「採之欲遺誰?」難道她不知道是誰嗎?生:知道。

師:知道為什麼還要問呢?如果不問,直接就說成「採之遺遠道」怎麼樣

生1:她不想直接說出來送給誰。那樣顯得很直白,一般女子不會有那麼直白的話語。

生2:她想說出來,說出來以後會覺得心情好一些。

主人公這一問,引發了我們的思考,也使感情的抒發和詩意的表達更委婉含蓄,曲折有致。

師:理解了詩意,誰來讀讀這幾句詩?第一句要輕鬆、愉悅,第二句要低沉、憂鬱。

(重點引導學生好好讀,使課堂推向一個高潮)

生讀。

師點評。可以把「所思在遠道」,重點教給學生讀讀。

師:芬芳的蘭澤,美麗的芙蓉,卻使人感到了深切的「憂傷」。這種憂傷能否停止呢?請看下句。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師:我們常說:詩歌是濃縮的想像,散文將這種想像鋪展開來,於是有了情節,有了人物,有了一顰一笑,有了一思一慮。現在就請充分發揮聯想與想像,用散文化的語言改寫這兩句詩

師:時間到,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

師:加入了環境描寫更好地渲染了這種離別之愁。

加入心理描寫,使人物形象會更加豐滿。

加入動作描寫,給人很強的畫面感。

師:同學們豐富的想像與描寫,仿佛使我們身臨其境。長相思,在「舊鄉」,佳人不見,摧肝腸。這個還在遠道上前行的男子,離家越來越遠。他不時地回望著無窮無盡的走過的路,心中對愛人充滿了思念。他又遠望著前方漫漫浩浩的長路,心想:何處才是我的歸宿?

這兩句除了情感的綿長,語言的魅力又體現在哪裡呢?

(幻燈片)哪些詞語最為傳神?最能傳達主人公的情感呢?

生:運用了動作描寫。「還顧」和「望」

師:回答非常好。「還顧」和「望」這兩個詞的動作性和畫面性很強,(板書:還顧  望  讓這種思念之情更加濃重。多少思念多少愛,全在這一深情的還顧裡;多少憂傷多少桶,都在這悲情的回望裡。

讓學生試著重音讀讀 「望」(讓學生把輕飄飄地讀和重音,讀讀對比一下感覺)

師:同學們看看這兩句,還有哪個詞語用的好?

生:漫浩浩

師:好在哪裡?

生:運用了疊詞,更突出道路的漫長。

師:你對語言有非常敏銳的感知。「浩浩」讀起來有那種煙波渺渺,煙水茫茫的感覺。李清照《聲聲慢》的第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連用疊詞,音韻和諧,更突出了愁緒的濃重。「浩浩」語義,不僅指道路漫長無際,更讓人感覺到憂傷的綿長。誦讀的時候要把「浩浩」二字的無奈與綿長讀出來。我請一位同學,讀讀這句話。

生讀。

教師指導學生把「浩浩」兩字拉長,引導學生逐漸讀出情感。

師:涉江採芙蓉,目的已不是為了送到遠方,因為早已知道無從可送。還顧望舊鄉,沒有緩解思念的焦渴,只有更深沉的憂傷。到此,鬱積多年的苦痛噴薄而出:「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師:我國南朝文學批評家鍾嶸評價《古詩十九首》是「(幻燈片)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乎一字千金。《古詩十九首》是否真做到了「一字千金」呢?我們把 「而」和「以」去掉,改成四言詩

師:同學們來齊讀一下:「同心離居,憂傷終老」(幻燈片)

師:怎麼樣呢?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

師:那我們先來翻譯一下這句話。

生:同心同德但是卻被迫分離,只能憂傷一直到終老。

這個「而」是什麼意思?

生:可是,但是,卻。錶轉折。如果去掉了,這是矛盾的。同心同德卻離居,然後還憂傷到老。

生:「而」在這裡是一個錶轉折的連詞,形成了前後巨大的反差,更讓人感覺到被迫無奈的離居。表明了生活到老的一種持續的狀態,就是「憂傷」。

師:這兩句詩是全詩詩眼所在,也是全詩主題的升華。有了這個「而」字,情感是這樣表達的: 我們兩個人是心心相印,兩情相悅的,可是啊,卻要被迫分離,天各一方。因此「而」字既表達了情感的轉折,又突出了從甜蜜相愛到痛苦分離的極大反差,把那種相愛不能相守,想念不能相見的黯然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以」連接「憂傷」和「終老」,就把 「憂傷」所跨越的時間的綿長感體現了出來。

師:那在這兩句中,作者用哪個詞來表達這種憂傷的狀態呢?

生:離居。

師:這裡的「離居」含義是什麼呢?

生:分開居住。

師:離居就是分開居住。老師引言中說到了「悲莫悲兮生別離」,這裡的「離居」就是一種「生別離」的狀態。人世間的別離有生別離也有死別離,二者哪一個更讓人悲哀呢

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各組派出代表來闡述這個問題。

學生討論。

生1:死別。蘇軾說:「十年生死兩茫茫」,對亡妻的思念讓他非常痛苦。因為生別還有希望再見,而死者再也不能復返了。

生2:生別。明明知道那個人在哪裡,卻只能兩地相憶,在煎熬中度過一生,這比死別更悽楚。生3:生別離吧。其實古人的生別就相當於現在的死別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一種體現。

生4:死別。「死去元知萬事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死了就永遠不能相見了,而生別離可能還有見面的機會,也有可能不斷聽到對方的消息,於是心裡有個念想,不至於太悲哀。

生5:生別。生別離會讓人的內心時刻承受著煎熬,無論相隔多遠時間多久,都不能見面。

師:同學們深入的思考,也讓老師感慨良多。「多情自古傷離別」,無論是生別離還是死別離,都是讓人心痛的。但我想,死別,確實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但這痛苦是爆發性的,也是一次性的,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接受事實的過程。而生別離,是明明知道對方還在那裡卻永遠不能相見,需要時時刻刻承受著痛苦和煎熬,彼此的存在就是痛苦的根源,因此這種憂傷是綿延不絕的,是會一直到終老的

師:葉嘉瑩先生在賞析《古詩十九首》時,也曾經說過:

(幻燈片)死別往往是一慟而絕,而生離則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遠要懸念,要悲哀。

我想:這首詩歌告訴給我們的是:生離比死別更悲哀。

一邊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遠天;一邊則是漫漫浩浩的長路上還顧回望的丈夫。兩人之間,是層疊的山巒和浩渺的江河,他們彼此都茫然地相望,這時天地間仿佛響起了一聲悽傷的感嘆:「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板書:畫兩顆心,「憂傷」是兩顆心重合的部分),這個聲音仿佛來自萬裡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對同心離居的夫婦那痛苦嘆息的交鳴!

師:同學們,本該攜子之手,與子偕老。可如今有家不得歸,有愛卻不能守,這種痛苦、這種哀傷你誰能理解呢?

有哪位同學能帶著情感讀一下這首詩?

生讀。(配樂:分角色朗讀,最後兩句讀兩遍,最後一句加讀一遍)

    三、結語:

    泰戈爾說: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 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 // 而是彼此相愛 // 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 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 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魚與飛鳥的距離 // 一個翱翔天際 // 一個卻深潛海底」。我們把《古詩十九首》奉為經典,因為它和所有不朽的詩歌一樣,都唱出了平凡人的情感,他們的歡喜與惆悵,他們的遺憾與悲傷。《涉江採芙蓉》以其獨特的章法,讓遊子與思婦對唱表白。就像這對魚與飛鳥,它們深沉而真摯地情感在思念與渴望中產生心靈的共鳴,愛而不見的惆悵之情使人涕下,造句直而不野,令人滿口生香,無愧於劉勰所說的「五言之冠冕」。

師:最後,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聽老師誦讀這首詩歌,再次感受主人公的情懷。

(教師配樂誦讀,最後兩句讀兩遍)

    四、作業: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古詩十九首》之一

   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可以從意象的內涵,手法的運用,以及如何體現對人生的反思等角度來寫你的理解,字數300左右。

聲明:以上資料,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署名或刪除。

相關連結:


寫作專題:

(一)記敘文

萬能記敘文寫作模式1 「起承轉合式」

萬能記敘文寫作模式2:「片段並列式」

【簡單課例】讓平乏的記敘變得感人

【簡單課例】如何寫出有深度的記敘文?

【簡單課例】如何寫出生動的細節?

極富啟迪——這就是細節排比的力量!

(二)高中議論文

簡單優選:市級觀摩課《論據的選擇和運用》實用教案(付費)

操作性極強的4種應考作文模式

【簡單課例】讓空泛的議論變深刻

下水作文:新時代青年人的使命、擔當與科技強國

下水作文:對「中醫大學被除名」的看法

下水作文:《漢語的魅力》下水作文

2021年重慶二診下水作文:劉邦和項羽的比較

2021年重慶七校聯考下水作文:「井蓋塗鴉」好不好?

下水作文: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2020年高考作文題)

下水作文:銘記歷史,迎接挑戰(2021年八省聯考作文)

下水作文      書法人生(2021年全國新高考2卷作文)

下水作文:由弱變強,定可期也 (2021年全國新高考1卷作文)

下水作文:「毒舌」作文評講(審題+糾錯+範文)

下水作文:青春做伴,夢想成真(重慶巴蜀中學2022屆高三9月月考作文)

下水作文:「研學遊」之我見(重慶市2022級高三九校聯考作文)

下水作文:對「停課看彩虹」的思考(重慶巴蜀中學2022屆高三第2次月考作文)

下水作文:「聖喬治」雕像的修復

下水作文:不要沉溺於網絡熱點

下水作文:打碎杯子賠不賠?(任務類作文)

下水作文:奮鬥情懷,大國風範( 2021年高三「康德聯考」作文——13萬人參考)

高考標點專題:

簡單課例:高考標點複習4——引號

簡單課例:高考標點複習3——破折號

簡單課例:高考標點複習2——冒號

簡單課例:高考標點複習1——問號

高考語法專題:

1.病句複習教案1——成分殘缺或贅餘(教師版)

2.病句複習教案2——搭配不當(教師版)

3.病句複習教案4——結構混亂(教師版)

4.病句複習教案5——表意不明(教師版)

5.病句複習教案6——不合邏輯(教師版)

高考病句真題100道(2010-2021)

7.【簡單課例】劃分句子成份1——正確認識主語

8.賓語與補語的區別

9.【簡單課例】單句與複句的區別

10.【簡單課例】短句變長句

11.「短句變長句」高考真題匯總

12.「長句變短句」高考真題匯總

高考古詩鑑賞專題:

1.2015—2019高考詩歌鑑賞1(內容題)

2.2015—2019高考詩歌鑑賞2(手法題)

3.2015—2019高考詩歌鑑賞3(賞字題)

4.2015—2019高考詩歌鑑賞4(賞句題)

5.2015—2019高考詩歌鑑賞5(作用題)

6.【通達課堂】渲染」「烘託」「襯託」「對比」手法的區別

7.想像與聯想的區別

8.高考文化常識100題及答案詳解

高考真題

2021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試題(精校版附答案)


聲明:以上資料,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署名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涉江採芙蓉》教學設計
    《涉江採芙蓉》優質課教學設計   銅川市一中      李亮教學目標:  一、感知層次:
  • 涉江採芙蓉教案匯總
    導語今天為大家帶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涉江採芙蓉》的翻譯、教案等相關教學資源,希望能給大家的教學和學習帶來幫助!1《涉江採芙蓉》翻譯涉江採芙蓉 翻譯踏過江水去採芙蓉,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香草。採了荷花要送給誰呢?想要送給那遠方的愛人。
  • 涉江採芙蓉教案
    內容:  《涉江採芙蓉》選自《古詩十九首》中的第六首,這是一首遊子的詩歌。全詩以遊子的口吻抒發了對所思之人的想念  2、解析:  本課教學,其核心是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及其藝術特色,理解它關鍵是要作者在詩歌中式如何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涉江採芙蓉》一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如果是男的,在詩歌中又是怎樣來表現的,是女的又怎樣來理解詩歌中的「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兩句呢?
  • 古詩十九首經典朗讀:《涉江採芙蓉》
    點上方綠標收聽古詩詞朗讀者兩漢·佚名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涉江採芙蓉》是一首寫別的情詩。在古代封建社會裡,生活是很簡單的,最密切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夫妻朋友關係,由於戰爭、徭役和仕宦,這種親密關係往往長期被截斷。更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書信無法往來,相隔兩地音信全無,就成為許多人私生活中最傷心的事。因此中國古典詩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達別離情緒的,就主題來說,這首詩是很典型的。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芙蓉:荷花的別名。
  • 市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短歌行》教學實錄
    《美麗的顏色》教學實錄好課匯13: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 《孤獨之旅》教學實錄好課匯12:四川省優質課一等獎《沁園春 長沙》教學實錄好課匯11:湖北省優質課一等獎《春江花月夜》教學實錄好課匯10:貴陽市優質課一等獎《核舟記》教學實錄
  • 高中古詩詞第四彈 | 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最全考點整理
    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讀《涉江採芙蓉》有感
    涉江而上,女子伸手摘下那朵美麗的芙蓉花,心中惆悵萬千,數不清的思念隨著江水一路西去,是否可以將這思念帶去遠在天涯的丈夫身邊?我們不知道,涉江採芙蓉的到底是思婦還是遊子,可那都不重要,重要的事彼時的他們都在惦記著對方,惦記著身在天涯的那個人,這首詩主要表達的還是這份難以割捨的相思之情,將兩人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戀都一一刻畫了出來。
  • 優質課錄像0021:第三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一等獎(化學)-電解飽和食鹽水,趕緊收藏看看吧
    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一二三等獎視頻全部優質課錄像0001: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一等獎(化學)-以銅作陽極電解電解質溶液的探究(點擊查看)優質課錄像0002: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一等獎(化學)-鹽類水解(點擊查看)優質課錄像0003: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二等獎(化學
  • 市教育局公布2017年優質課評選結果 一等獎204節
    東營網訊 2017年12月28日,市教育局公布2017年學科優質課等評選結果,評出學科優質課、基礎教育教學信息化、微課程、安全教育優質課等一二三等獎。市海河幼兒園的課題《落葉》、市育才學校的課題《大禹治水》等入選。
  • 優質課比賽,老師不參賽、不登講臺卻獲一等獎,令人寒心
    中小學教師優質課比賽一直備受爭議。支持的人認為,通過優質課比賽可以促進教師的成長,提升教學水平;反對的人則認為,賽課屬於表演性質,平時花大量的時間在磨課上,不僅耽誤了正常的教學,而且平時上課也不可能按照賽課的標準進行,也就失去了意義。
  • 語文優質課一等獎!看五中王莉菲老師的職責與幸福!
    2019年在河北省微課大賽中獲一等獎,2020年在河北省微課大賽中獲一等獎,2019年在邢臺首屆「我最愛的一本書」活動中指導學生獲一等獎,2016年在巨鹿縣「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所作《我談流行歌曲》獲優質課一等獎,2016年學校多媒體優質課評比中獲二等獎,2017年在巨鹿縣語文主題活動中所作《走近史鐵生》獲優質課二等獎,2019-2020年學校優秀教案獎。
  • 省實驗中學教師獲省高中化學實驗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王衛平老師獲山東省高中化學實驗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齊魯網教育頻道10月24日訊(通訊員 範海沛)10月14日至17日,第一屆山東省普通高中化學實驗優質課評比在青島開發區一中舉行憑藉出色的教學設計、先進的教學理念、紮實的教學功底和大氣激情的教學風格,受到評委的青睞,從來自全省各地市35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喜獲山東省一等獎。  據悉,此次高中化學優質課評比,要求的實驗探究課型選題源於課本,高於課本,以「起點高、難度大、立意深遠」的特點不同於一般的優質課比賽課型,對執教教師的設計教學、課堂駕馭能力要求很高。
  • 界首一中80後教師勇奪安徽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
    界首一中80後教師勇奪安徽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 2018-12-24 17:18:25   來源:安青網
  • 臨沂高新區高級中學莊會莉老師喜獲市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第一名
    12月4日,為期五天的臨沂市高中語文優質課評比活動圓滿完成。臨沂高新區高級中學莊會莉老師在本次優質課評選中喜獲一等獎第一名。本次比賽全市共52名選手參加,分兩組進行。採用抽籤決定選手講課順序,程序公開,公平公正。
  • 喜報|數學組劉欣欣老師喜獲杭州市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2014年8月,劉欣欣老師從「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寧波來到省一級重點中學富陽中學,開啟了自己的教學之路。劉老師長得溫柔恬靜,加之甜美笑容,剛走上講臺,就被學生直呼「女神」。平日裡總被誤認為是文科妹子的她,看似外表柔弱,其實內心剛強,在數學課堂上總是思維敏捷,能量滿滿。「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是她對自我的要求。
  • 4首最優美的芙蓉花詩,一種天然美妙,純粹的美
    菊,花之隱逸者也;芙蓉也同樣成為高潔的象徵。儘管木芙蓉也沒有真正的勇毅進取,但比那些唯諾無言、因循守舊的桃李還是勝上一籌。它畢竟沒有順隨東風,俯仰由人,任憑風勢主宰花開花落。4首最優美的芙蓉花詩,一種天然美妙,純粹的美。1、《涉江採芙蓉》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 吳寧四校這位教師榮獲全國美術優質課一等獎
    2018-06-20 16:25 |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 斯航峰近日,從中國教育學會2018年度課堂教學展示與觀摩(培訓)系列活動暨第八屆全國中小學美術課現場觀摩培訓活動的頒獎現場傳來佳訊,東陽市吳寧第四小學的王曉文老師在此次大賽中捧回了一個大獎
  • 五年磨一劍 鄭州47中楊夢茹老師獲得省級優質課一等獎
    ,榮獲本次高中組地理優質課大賽一等獎。  為展示我省中學地理課改成果,交流教學經驗,有效促進中學地理教師專業發展,進一步推動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2017年河南省高中地理優質課評選活動於9月27日—29日在焦作市武陟縣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市的32名教師參加了優質課講課比賽活動。鄭州47中地理組楊夢茹老師從2015年9月開始,歷經鄭州市協作區優質課、鄭州市優質課層層選拔,一路過關斬將脫穎而出。
  • 鄭州七中《高中課程觀評課實錄》問世 講述22位教師的「講臺故事」
    中原網訊(趙文源)由鄭州七中校長王保軍編著的《高中課程觀評課實錄》一書近日問世。該書共收錄了22位七中教師在「講臺煉名師」同課異構活動中各自的教學實錄、課後反思、觀評課記錄。據了解,《高中課程觀評課實錄》一書中所有內容均以實錄的形式呈現:授課教師的課堂實錄以師生對話的形式,真實再現課堂教學流程。
  • [喜訊]我校趙曉秋老師榮獲市英語優質課一等獎
    2016年蘭谿市英語優質課評比活動於11月底在外國語中學順利落下帷幕,代表實驗中學參賽的青年英語老師趙曉秋榮獲一等獎。本次比賽主要是課堂教學比武,趙曉秋老師十足的親和力,讓學生覺得親切與放鬆,地道的發音瞬間吸引了學生,吸引了評委,吸引了聆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