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七中《高中課程觀評課實錄》問世 講述22位教師的「講臺故事」

2020-12-14 中原網

中原網訊(趙文源)由鄭州七中校長王保軍編著的《高中課程觀評課實錄》一書近日問世。該書共收錄了22位七中教師在「講臺煉名師」同課異構活動中各自的教學實錄、課後反思、觀評課記錄。

據了解,《高中課程觀評課實錄》一書中所有內容均以實錄的形式呈現:授課教師的課堂實錄以師生對話的形式,真實再現課堂教學流程。圍繞學習目標,教師以問題或話題引導課堂,激蕩學生思維,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研討辯論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收穫知識,提升能力;觀課教師則打破傳統觀課重在看授課教師個人表現的樊籬,轉而更關注課堂學習真正的主人——學生,以觀課實錄的形式記錄下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話語,甚至細微神情,藉以核驗課堂學習目標達成的程度;評課實錄分觀課教師評課與學科專家評課兩部分:觀課教師旁觀者清,能誠懇肯定授課教師課堂教學過程成功的部分,也能善意指出課堂教學流程中的不足或被授課教師不經意間忽視的細微之處;學科專家則高屋建瓴,不僅從理論的高度,實踐的深度為教師的授課做出精彩點評,更在高考改革求新求變的大前提下,將課堂連結高考,為教師今後的教學做出極具「含金量」的點撥。總之,《高中課程觀評課實錄》是一本蘊含著成功的經驗、創新的探索、智慧的閃光,也同樣擁有「教學永難完美」遺憾的書。

王保軍校長在體驗智慧課堂

鄭州七中校長王保軍表示「《禮記》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此書的出版不僅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實戰幫助,也從側面反思教訓,為前進掃清障礙;總結經驗,為前進積蓄力量。」

近年來,鄭州七中高中部的發展,已經走過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創業期,逐年進步、階梯式攀升的高速發展期,目前正處於二次創業的尖端期。學校接下來該如何發展,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了需要深入思考,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學校提出「資源整合」理論,同時,將「資源整合」策略提升到學校發展戰略的高度,為全校教師認可、接受、重視並自覺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以此為契機,為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學科名師,促進專業成長,錘鍊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優秀教師隊伍,學校緊緊圍繞課堂這一師生交流的聖殿,講臺這一師生溝通的橋梁,開展省內外優秀教師和我校教師「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活動,實施「講臺煉名師」工程。於今,已進行兩屆,並取得輝煌的成果。

所謂「同課異構」,是「資源整合」理論引領下的「同課異構」,是對校內教學資源的整合,對校際教師資源的整合,對省市學科專家資源的整合,採取同學科教師「選定課題——個人設計教學——同課異構付諸實施——學科專家點評指導」形式開展。「同課異構」既是教師與學生展現風採的舞臺,又是教師與教師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互助進步的平臺。授課教師精心準備教學設計,集教研組集體的智慧「煉」得課程精品;觀課教師專注聽課,用專心「煉」得觸類旁通;學科專家精彩點評,用悉心「煉」得學科成長。

河南省教研室專家在鄭州七中指導觀評課

在「講臺煉名師」同課異構活動開展的兩年中,鄭州七中教師的專業素養獲得了全面的提升,業務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獲國家、省、市級優質課比賽獎項的教師呈井噴態勢:張海濤、江言安、王靜等9位老師榮獲國家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趙璐璐、徐依、潘立紅等23位老師榮獲省級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屈剛、王蕊等57位老師榮獲市級優質課一等獎。鄭州七中的教學成績也在以每年上一個臺階的速度跨越式發展,高中部一本人數在鄭州局屬學校中名列前茅,社會聲譽越來越大,名校效應顯現,學校連年獲得鄭州市初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稱號。

河南省教研室申雪燕老師在評課

第二屆「講臺煉名師」工程語文學科教師和觀評課專家合影

一本文集是一尊熔爐,冶煉出教育的思想;一本文集是一群理念的碰撞,迸射出教研的光芒。這本實錄集,雖算不上鴻篇巨製,甚至某種程度上也顯得缺乏縝密,但它確實凝聚了七中教師辛勤教育、潛心研究的點點心血,映現出七中人求索、奮進、創新的風採。「我相信,積跬步可以至千裡,用心做事,必將使七中的明天雲蒸霞蔚,更上層樓。」鄭州七中校長王保軍說。

相關焦點

  • [47中] 運用課堂觀察量表,提高教師聽評課能力
    鄭州47中年級主任、教師深入課堂每個角落認真觀察課堂細微。鄭州47中「課堂觀察」量表  課堂觀察作為一種新的聽課形式,為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指明方向,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改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聽評課能力,提升道德課堂質量,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於4月底至6月底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製作課堂觀察量表,並運用觀察量表開展「同課異構」的聽評課活動。  該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課堂觀察量表的製作。
  • 鄭州的博士後研發基地,2021年鄭州中考生升學指導-鄭州九中介紹
    2006被評為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後,進一步加快了探索成為中原名校乃至全國名校的步伐。2009年確立了「科研興校」戰略,2010年成立了「鄭州九中國際教學中心」,使學校邁向了國際化辦學之路。2013年河南省教育廳批准鄭州九中為「河南省創新教育實驗試點學校」,創新教育實踐得到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在全省普通高中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 對焦9組教師,紀錄片《良師》講述三尺講臺內外的故事
    在紀錄片《良師》中或許能探尋到答案。在第36個教師節當天,由北京師範大學出品、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監製的紀錄片《良師》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CCTV-9)首播,該片從9組平凡教師身上挖掘出了動人的教育故事。
  • 鄭州小三甲高中盤點 | 四中、七中、十一中,有興趣的不要錯過!
    說起鄭州市高中,大三甲、小三甲高中一直是很多學生的夢校。之前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大三甲高中鄭州外國語、鄭州一中,河南省實驗高中,(想回顧的戳此→鄭州大三甲高中盤點 | 鄭外、一中、省實驗,想了解的家長必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鄭州小三甲高中:鄭州四中、鄭州七中、鄭州十一中!
  • 北京23位大中小幼教師同臺講述育人故事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83期「家國情懷」雲上廣播陪伴學生及家長的抗疫時光,9月19日,23位北京大中小幼教師相聚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禮堂,以「家校社攜手育英才」為主題,講述他們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特別是疫情特殊時期發生的真實故事。
  • 鄭盧結對新舉措 鄭州市實驗高中觀課評課促成長
    英語學科在深度評課交流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先扶志, 扶貧必扶智」指示精神,加強學校間的深度交流合作,2019年9月21日,鄭州市實驗高中組織學校優秀黨員、骨幹教師一行到結對學校——盧氏縣實驗高中
  • 上海師大新聘七位中學特級教師為兼職教授 共同參與未來思政課教師...
    中國教育在線訊  4月24日,上海師範大學授聘陳明青、秦紅、閻俊、許曉芳、王莉韻、卜文雄、秦書珩等七位上海市中小學特級教師為該校兼職教授,其中師大校友4人。這些兼職教授將結合一線教學中的豐富經驗和教學實踐中的學理研究,參與學校未來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工作。上海師大每年為上海基礎教育培養近百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這些年輕教師大多活躍在上海高中、初中和小學不同學段的教學、科研一線。
  • 【評課議課】對秦雪嬌《隋唐宋元政治的演變》一課的評課實錄(上)
    授課教師是工作室骨幹學員秦雪嬌。授課內容:隋唐宋元政治的演變。地點:重慶市黔江中學高三(30)班。現將評課情況實錄於後,望大家批評指正。授課者說課(秦雪嬌):學情分析:本班是複習班,且是複習班中基礎較差的一個班。
  • 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鄭州開講 他們帶來了哪些動人故事?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科技強國……12月21日,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的2020年全國「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走進鄭州,12位巡講人走上演講臺,講述他們一線採訪的動人故事。
  • 鄭州高新區八一小學:課堂引領教學,評課促進成長
    隨著新學期鈴聲的響起,鄭州高新區八一小學英語組聽評課活動隨即展開,聽評課活動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能迅速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典型性問題。汪春蕾校長與全體英語教師共同參與了本次聽評課教研活動。郅老師從歌曲《Who’s your teacher》進行熱身,引出今天的學習主題,通過身邊一系列真實老師的照片進行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進行中心句的初次嘗試,----「Who’s your new Chinese teacher ?Is she/he …… What’s he/ she like ?」
  • 教師成長離不開聽課評課
    為了更好地發揮聽課、評課在教師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把「教師聽課評課」提高到教師生活方式的高度來認識,並在實踐層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以期聽課評課真正成為教師成長的階梯。  在很多學校,聽課評課的價值和功能主要定位在學校職能部門或領導「對教師課堂教學的過程性管理」和「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診斷性評價」兩個方面上,聽課評課成為學校對教師管理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
  • 2020年「鄭州最美教師」發布
    9月8日下午,2020年鄭州最美教師發布儀式在鄭州教育電視臺舉行,我市16位教師有了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鄭州最美教師。鄭州市教育局領導王中立、葛飛、曾昭傳、王巨濤等出席發布儀式並為最美教師頒獎。、縣市、鄉村,來自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年齡,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情注教育、志存高遠、信念堅定,忠於黨的教育事業;他們都淡泊名利、樂於奉獻、為人師表,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都銳意改革、勇於創新、不懈鑽研,有著精湛的專業學識;他們都牢守崗位、愛校如家,心系學生,有著一片仁愛之心……發布儀式現場,一個個短片講述著16位教師的感人故事。
  • 鄭州初高中選校四中、七中、十一中、鄭州中學教育集團要知道
    小編依次梳理了鄭州一中教育集團、鄭州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河南省實驗學校體系三大教育集團之後,今天咱們把重點鎖定在:鄭州四中教育集團、鄭州七中教育集團、鄭州十一中教育集團、鄭州中學教育集團。(註:不在以上表格,確定和鄭州四中教育集團有關係的,歡迎家長補充、指正)鄭州七中教育集團鄭州七中,創建於1950年,是一所追隨著新中國而成立的完全中學,2004年高中新校區投建,2005年獲評河南省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2009年,學校承辦了當時河南省唯一的新疆內高班
  • 打造高效課堂 鄭州42中舉辦青年教師賽課活動
    副校長孫青山對本節課進行點評教師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基礎,青年教師的成長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促進學校科學發展、內涵發展,構建道德課堂,磨礪青年教師的基本功,鄭州42中在12月14日舉行青年教師系列活動的最後一項——賽課。據悉,鄭州42中自從加入鄭州一中教育集團以來,以打造高效課堂作為突破口,引入了鄭州一中的「主體課堂」教學模式。本節課由歷史老師楊文博帶來七年級上冊《百家爭鳴》這一課。在之前的說課比賽中,楊文博老師已經非常詳盡的闡述了自己的課堂理念。
  • 聽泰城教師講述育人故事
    important}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這是教師。當前,在我國的教師隊伍中,既有「前浪」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築夢育人「使命」;也有眾多年輕的「後浪」心懷熱忱,奔湧而來。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走訪了泰城的數名教師,聽他們分享了自己的教師故事。三尺講臺,方寸之間,他們的故事和人生卻滿載著責任與愛。從他們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千千萬萬老師的影子,他們不辭勞苦,潛心育人,教師的使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 行「觀課評課」活動,傾力打造生態大課堂
    鄭州九中工會馬一平主席、鄭州博爵國際學校教務處胡文凱主任及政治組全體教師參與了此次觀課評課活動。  馮寶霞老師帶來的是由王健老師所主持課題《分層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嘗試》的一節課題研討課,本節複習課的內容為《經濟生活》第三課《多變的價格》。
  • 來自一線教師的聽課、評課好方法,拿來就能用
    聽課時要本著學做老師、當小學生的態度,要做好課堂實錄,往往在課後整理課堂實錄中,會有所啟發,如果能進行案例分析,對某些教學片段加以點評,就會對聽課老師在個人的教研能力的提升上帶來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要善於觀察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行為,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組織與把控
  • 剛柔並濟的「芳心收割機」——鄭州七中「博雅教師」屈剛
    為了更好地踐行「博雅教育」,發揮榜樣力量,鄭州七中特開闢七中「博雅教師」專欄,篤行「博雅育英才,桃李無言下闢蹊」!鄭州七中的博雅教師們,我們向你們致敬!鄭州七中屈剛老師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位具有「芳心收割機」之稱的老師,他兼具南方人的細膩溫婉和北方人的豪放大氣,他就是鄭州七中眾多班主任之一——屈剛老師!他曾榮獲鄭州市師德標兵、鄭州市優秀班主任等,並多次榮獲鄭州七中優秀班主任稱號。
  • 信息化時代觀課評課新體驗——科大訊飛「暢言智慧微課」
    在評課環節,老師們不僅可以看到剛才課堂的文字實錄,還能對實錄進行實時點評。文字實錄的點評會實時保存在文字實錄中,並且對應課堂實錄的相關時間軸,做到點評的「所見即所得」。教師們還可以在手機端提交對課堂的評課評價(採用五星級標誌),並提供文字總評。(注意一旦點擊提交就無法修改。)
  • 鄭州74中:一束鮮花情無限,三尺講臺鑄師魂
    金秋九月,我們迎來了全國第36個教師節。為了慶祝第36個教師節,激勵廣大師生不忘使命、勤學奮進,提升教師群體職業認同感、幸福感,9月7日早晨,鄭州七十四中全體師生在國旗廣場隆重集會,舉行「感念師恩,感謝有您」的教師節主題升旗儀式。儀式第一項,升國旗,奏國歌。在莊嚴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