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大巧不工,重劍無鋒」,講的道理就是越簡單往往越有效,這句話對於競技體育,特別是籃球這項運動來說,絕對是非常有道理的。
籃球裡過人動作最複雜最花哨的,不是專業聯盟裡的球員,而是街球運動員,比如美國的「教授」,加拿大的「上帝之手」,和他們眼花繚亂的過人動作相比,不管是NBA還是CBA,在動作本身的複雜性上都要差一些。
我們經常打球的也都知道,在野球場上往往能碰到一些動作花裡胡哨的年輕人,但經驗證明,運球動作越花,往往進攻效率並不高,這就喬丹為什麼選擇用最簡單動作實現最大收益的原因。
01·喬丹的體前變嚮往往是在高速向前推進過程中完成的,現在球迷經常說羅斯是唯一變向不用減速的人,其實喬丹也是高速運球中發動換手動作的一流高手,作為配備10.7秒百米速度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超跑,喬丹全速衝起來之後突然變道,可想而知防守人要有怎樣的應變才能跟得上節奏,「過人像過清晨的馬路」也就順理成章了。另外,這種靠天生速度完成的變向,可以保持進攻的流暢度,節省體力,不至於因為減速造成二次發動,影響進攻的節奏感。
02.喬丹體前變向另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就是他渾身上下的假動作。幫主曾經發布過一個教學視頻,就是怎樣利用體前變向誘導防守人,其中詳細講解到,他變向時右腳先跨出一大步,這個動作幅度非常大,如果防守人無動於衷,他真的就從右側過掉你之後發動進攻了,但你只要重心被牽著走,他馬上刀交左手把你甩的一乾二淨,可謂防不勝防。想當年,公牛對陣爵士,喬丹半場啟動,一個體前變向過晃倒拉塞爾,完成最後一投,這一球的成功,就是拜他超大動作幅度所賜。我們平時打球,之所以體前變向過不了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假動作太假,讓人一眼就看破,起不到誘導防守人重心的作用。
03.喬丹其實過人動作並不單一,在那個年代,橫向比較已經屬於比較花哨的了。畢竟在喬丹那個年代,運球過人的技術沒有現在這麼成系統,屬於草創階段,蒂姆哈達威的死亡變向,以賽亞託馬斯的連續胯下,每個人都是在打造自己特有的招牌動作,喬幫主除了高效的體前變向,還有一手信手拈來的胯下運球,想想他單打大鳥伯德那一球,還有駕輕就熟的背後運球……當然,單說體前變向的話,真正的集大成者還要說艾佛森,他那個運球手伸直,重心先大幅度提高再降低的動作,可以說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偉大創造,現在不管是街頭還是專業賽場,他的體前變向都是模板一樣存在,就好像庫裡和德魯大叔的背後運球一樣,被人爭相效仿。
不管怎麼說,喬老爺高效省時的體前變向,已經足以在籃球世界兵器譜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