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廚藝博大精深,就單單烹飪手法而言,便有七十幾種,這些烹飪手法,都是對於烹飪載體、溫度和食材間關心的凝練,而這些凝練的技巧,在一定的條件下,它們是可以被我們喜歡的滷水和香料所融合的,今天聊的這種燙滷便是其中之一。
燙這種烹飪手法,它源於四川、陝西一帶,嚴格來說是火鍋這種烹飪方式的延展,它所指的內涵是將食物片薄,用竹籤串起,在沸騰的辣湯之中快速至熟、賦味的過程,燙和我們常說的涮有點類似,但是涮對於食材有講究,一般需要羊肉、牛肉,而燙則是對於食材類型沒有過多要求,最為著名的便是『麻辣燙』,所謂的燙滷其實便是在這個基礎上興起的應用,本質上是將至熟的載體,從辣湯變為了滷水,為了應對燙這種形式,滷水的香料選擇也會做出相應的偏重。
燙是一種快速至熟的過程,其賦味的時間較短,因此燙滷的滷水在配置香料的量上是有明顯增加的,它並不想一般的滷水,香料和滷水的比例一般控制在百分之一點幾到百分之四之間,燙滷的滷水在香料用量上,多數做法是在6%-8%之間。在香料的選擇上,一般也會比較突出外香的賦香能力,因此在選擇香料時,山奈、白蔻、砂仁、香葉這些都是比較側重的選擇。為了提高香氣的附著能力,這類的滷水一般油脂含量較高,因此在很多做法之中會添加白芷、乾薑、草果這類香料,使得香氣的賦香效果更為突出。除了香料上的側重點不同,在鹽度上也和傳統的滷水有著一些差異,燙滷滷水的鹽度要明顯較高,以各地方對於鹹的接受程度,一般燙滷的滷水鹽度要高上一到兩成,也就是說原本複合當地口味的滷水用鹽10克,那麼製作燙滷水便大致需要使用12克的鹽。
燙滷作為一種較為新興的街邊滷水,它除了傳統的口味,還會有麻辣口味,它現做現吃,對於味蕾多變年輕朋友而言,確是有著不小的吸引力,作為滷水愛好者而言,值得了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