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校多種形式弘揚愛國正氣 認知情懷大聲講出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香港學校:大聲講出愛國愛港(港澳在線)

  本報記者 連錦添 陳 然

  新聞回放:

  2017年12月16日,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畢業典禮奏放國歌時,兩名畢業生拒絕按規定肅立,故意坐下。校方認為這二人不尊重國歌,要求立即離場,10多名學生忽然發難抗議,結果一同被趕離場。

  畢業典禮後,港專校長陳卓禧主動面見學生。他動容地說,港專作為一所愛國愛港的學校,必定高舉愛國旗幟,「由我們(學校)成立第一日開始,就掛五星紅旗,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我們因為這件事,受盡港英政府打壓,資助被取消、校址被收回,也從沒放棄愛國立場!你們如果連這件事都不知道,那就是你們選錯了學校!」

  愛國愛港一以貫之

  當日,陳卓禧校長除了堅定表達校方立場,還語重心長加以正面引導。他希望學生客觀了解國家的好處及問題,「用赤子之心,去為國家的改變與進步作出貢獻,這是我作為校長對你們最衷心的希望。」

  其實,這已不是陳卓禧第一次教育那些攪事的學生。2016年畢業典禮奏響國歌時,混入該校的港獨團體「香港眾志副主席」黎汶洛突然舉起「反對人大釋法」的標語。陳卓禧同樣沒有選擇沉默,他與學生進行對話,細析香港與國家的關係。

  港專校董會主席劉佩瓊表示認同陳校長,「我在老師年會也講得很清楚,我們是愛國學校,要把學生當作是我們的子女、兄弟姊妹,不要令他們誤入歧途。」

  維護國歌尊嚴,校長動真格,獲點讚無數,外界紛紛關注香港傳統愛國學校的情況。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學校從數量看屬於「鳳毛麟角」,全港中小學總計約1100所,而歷史悠久的傳統愛國學校僅有十來所,例如香島中學、培僑中學、福建中學、旺角勞工子弟學校等,雖然佔比不大,但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

  愛國學校大多創立於二戰後,當時香港百業待興,失學嚴重。由社會人士籌募經費興辦的這些學校,主要為清貧子弟提供教育。例如港專,由1957年創辦的「旺角工人夜校」發展而來,走過一甲子的歲月,總計培養人才60萬人,現已成為全港最大的民辦職業培訓機構之一,可授予香港政府認可的大專文憑和學士學位。

  由愛國人士創辦的香島中學,現已發展成4所學校,去年舉辦了70周年校慶,共培育畢業生3萬多名。該校追求優質教育,傑出校友包括已故的成思危先生等。

  傳統愛國學校一路行來,歷經風雨。香島中學的首任校長盧動,1950年因在學校掛國旗和唱國歌,被港英當局無理驅逐出境。鄧飛回顧道,當年港英政府對愛國學校的限制和打擊:一是設立規條,禁止愛國學校畢業生報考紀律部隊或政府公職;二是以檢查衛生、消防等藉口進入校園內,肆意擾亂課堂秩序。

  「第二點尚且可以克服,第一點的衝擊力真的太大了。」鄧飛解釋說,雖然港英政府並沒有白紙黑字寫明這道「禁令」,但卻在招考條文中增添了許多限制條款,變相封鎖了愛國學校畢業生的職業道路,「等於剝奪了他們向社會上遊流動的機會,著實狠心。」

  然而,打壓並未改變這些學校的愛國立場。鄧飛表示,以香島中學為例,在創辦之初就在校內舉行升國旗、奏唱國歌等儀式,幾十年來沒有改變,「這是傳統愛國學校的慣例」。

  多種形式弘揚愛國正氣

  上午8時45分,校園鐘聲響起,400多名學生精神抖擻地進入禮堂,雄壯的國歌響起,學生們齊聲唱國歌,向國旗行注目禮。這是黃楚標學校(小學)升國旗唱國歌儀式的情景。

  在何日東小學,升旗禮也是全校的一件盛事。該校還開展「師生祖國情」主題活動,以師生互動的形式認識祖國,分享愛國情懷。

  問及將軍澳香島中學的升國旗、奏唱國歌儀式,鄧飛自豪地表示,學生們從來都是全體出席。他認為,這樣的愛國傳統應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讓愛國之情自然而然、習以為常。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楚標學校校長黃錦良接受採訪時介紹,該會2002年成立的香港升旗隊總會,已成為香港眾多制服團體中的一員,它以在學校及團體推廣升旗文化為使命,目前全港已有400所中小學成立了升旗隊。

  一次次莊嚴的儀式,撼動學子的心田。天水圍香島中學學生曾子揚寫道:國歌聲起,一種感動從廣闊的空間一直延伸至狹小的心房,時間仿佛停止了。

  為了樹立和弘揚愛國正氣,香港不少學校不斷創新方法,有的學校把挑選升旗手作為一種激勵,由本校體育比賽的單項冠軍擔任升旗手,有的挑選優秀學生在國旗下作演講。

  2012年10月,港府有關國民教育獨立成科的計劃被擱置後,鮮魚行學校仍舊按計劃開課,學生每學期上18堂國教課。學校自行編寫通識教材,打開校門,讓家長、傳媒、政團、教育界人士等,走進課室觀摩國民教育課。現任校長施志勁,是當年最早開這門課的,講解的是國歌與國旗,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使部分有疑惑的家長改變了看法。

  黃錦良說,「升旗儀式後,我會在全校師生面前做『國旗下的演講』。」他認為,香港教師有必要多去祖國各地參訪,親身感受國家的變化和強大,這對教書育人大有裨益。

  組織香港學生赴內地交流,香港中聯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例如推動兩地建立700多對「姊妹學校」,通過實施「萬人計劃」等項目,使每年赴內地交流的香港高校師生穩定在萬人左右。

  「中華歷史文化動力」平臺發起人伍淑清,近20年來成功組織100多場「了解國情,認知祖國」的交流活動,歷年參與的香港青少年逾1萬名。她的方法是以大帶小,接力傳承,請老團員做隊長組長,大手牽小手,一直往前走。

  黃錦良表示,愛國教育不能只在教室內說說而已。學生們無須走多遠,僅僅去深圳這個「東方矽谷」,就可以看到祖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正逐漸走入國際舞臺的中央。

  認知情懷大聲講出來

  胸中有了愛國愛港的認知與情懷,更多的香港教育工作者大聲講出來。

  黃錦良校長說:「環看各國,人們向自己的國旗和國歌表達敬意和情感,都是人之常情,香港在中小學升國旗唱國歌,天經地義!學校是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如果連學校都不做,還可以在什麼地方推動?」

  一位香港老師告訴記者,如果教育工作者都能像陳卓禧校長一樣,是其是,非其非,及時糾正一些行為,香港下一代教育的局面會大大改觀。如果教師多選擇沉默、迴避,久而久之,可能導致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旺角勞工子弟中學校長黃晶榕認為,香港年輕一代受香港特有的歷史和政治環境所影響,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放下政治成見,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負責任地引導孩子認識祖國。

  談到最近情況,黃錦良結合自身觀察認為,自去年「七一」習近平主席來港視察之後,香港社會氛圍逐漸向好,教育界對國家的認同明顯提高,學生們更積極主動地了解國家,教師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更有底氣、敢於發聲。

  鄧飛直言,在港辦愛國教育,要見真章、動真格。這是一種信念的堅持而不是權宜之計,未來不但要堅持做,還要探索新的方法。例如把愛國教育與國際化相結合,用英語介紹當代中國包括外交成就、「一帶一路」等。

  伍淑清的專業不是做教育,她長期不辭辛勞投入國情教育,就是源於深切的認知。她說:「我的父親常教導我,要做一個自覺的中國人,何謂『自覺的中國人』?我認為就是堅定的民族身份認同,深刻的民族歷史把握,理性的民族精神認知,適合的民族情感表達。」

  香港風採中學校長何漢權提出:香港未來教育政策應是「香港情懷、國家觀念、世界視野」,三合一缺一不可。

  近期,香港圍繞國民教育、愛國精神,老師們紛紛表達殷殷期待。不久前帶團赴內地的「中華歷史文化動力」顧問梁珠蘭老師寄語學生:「香港是個面積狹小的地方,希望同學們都能開闊視野,心繫家國,放眼世界,明辨是非,努力前行,做一個有見識,盡責任的公民。」

  辛勤澆灌,紫荊花開。正因為有各方鍥而不捨的推動,正義之士激濁揚清的作為,使愛國精神在香港更廣泛地傳揚,浩然正氣在加速培育,香港社會主體的國家觀念在進一步增強中。

相關焦點

  • 香港學校:大聲說出愛國愛港
    在香港,愛國正氣正在加速培育。有人傾心投入,熱心推動,並已開花結果。香港中聯辦推動兩地建立700多對「姊妹學校」,通過實施「萬人計劃」等項目,使每年赴內地進行各種交流的香港師生穩定在萬人左右。今年,報名參與外交部駐港公署「外交知識競賽」的中小學校達125所,學生逾2.2萬名,創歷史新高。
  • 「弘揚愛國精神,做新時代好青年」巴中通江二中增強學生愛國情懷
    中國網12月11日訊(吳濤 張曉斌)為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弘揚和傳承「一二·九」運動精神,近日,四川省通江縣第二中學(田家炳中學)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培養愛國情懷」為主題系列活動,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全校4000餘名師生參加。
  • 廣西南寧:傳承紅色基因 培養愛國情懷
    啟動儀式上,學生代表李鳳嬌上臺宣讀了倡議書,號召同學們積極參與,深入了解廣西的紅色歷史、重溫紅色經典中的名篇名段,感悟傳播真理的力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儀式上,高一學生代表表演的紅歌傳唱《天耀中華》和高中黨支部表演的詩朗誦《歲月如歌高唱祖國》,讓師生從紅歌和詩詞中切實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和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弘揚紅色文化 激發學子愛國情
    弘揚紅色文化 激發學子愛國情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天桃校區的學生演唱紅色歌曲。記者賴有光攝南寧雲—南寧日報訊(記者楊靜)看《紅色傳奇》、誦紅色經典、唱紅色歌曲、悟紅色精神、講紅色故事 ……7 月 9 日,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舉行 2020 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
  • 青春三下鄉 | 愛國篇(二)傳頌愛國情,弘揚愛國心
    為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意識,弘揚和發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8月12日,「愛之翼」文化宣傳服務隊面向菏澤、東營等多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活動採用多種教學方式,以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為主要載體,旨在增強實踐地兒童對國家的熱愛之情。隊員在前期調查之後,採用了繪畫的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課程。
  • 新晃:「九一八」愛國教育,厚植愛國情懷
    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高亮 田晶晶 吳晃芳)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日,新晃侗族自治縣各中小學以此為契機開展系列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師生愛國情懷。9月18日,新晃思源實驗學校開展「勿忘國恥 吾輩當自強」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師生觀看「九一八」紀念視頻。在迎風飄揚的國旗下,德育處副主任甘禪陽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愛國教育主題演講,教育同學們要不忘國恥,加強革命歷史知識學習,接受愛國教育,激發愛國熱情。
  • 西安高級中學 · 香港循道中學 締結「姊妹學校」
    學校堅持「明體強身心,達用報家國」的辦學理念,弘揚 「愛國愛校、果敢堅毅、治學嚴謹、追求卓越」的西高精神,秉承「養德以正氣,崇文以化人」之校訓,經過百年積澱,形成了「博學 敬業 嚴教 善導」的教風和「尚真 樂學 勤奮 精思」的學風,教育教學成果非凡,被譽為「社會先導,文化津梁」及「西北興學的起點,革命家的熔爐、傑出人才的搖籃」。
  • 邵陽職院:講好紅色故事 厚植愛國情懷
    紅網時刻1月9日訊(通訊員 肖海麗 曾廣喜 溫世苗)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時作出的發揚革命傳統、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要求,著力挖掘紅色資源承載的時代價值和思想精髓,使紅色基因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成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精神滋養,日前,邵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統戰部、院團委、院思想政治教育部,聯合舉行了瀟湘紅色故事講述大賽
  • 弘揚文正家風 播灑慈悲大愛——記香港愛國慈善家範梅豔女士
    香港範仲淹基金會會長,香港萬豪(珠寶有限公司),香港伊莉莎白珠寶有限公司,深圳華藏世界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愛國人士,企業家,慈善家,公益人士,佛教界著名居士。範梅豔長期從事教育公益慈善事業,多年來在祖國各地弘揚先祖范文正公「先憂後樂」的精神,在內地多所學校設立獎學金、獎教金等。
  • 湖北省麻城市第四小學:弘揚抗疫精神,厚植愛國情懷
    2020年11月30日周一,麻城市第四小學五年級「弘揚抗疫精神 厚植愛國情懷」主題演講比賽在學校報告廳隆重舉行。致敬最美逆行者一紙請戰書,滿滿紅手印。疫情中,我們砥礪前行,自強不息,愛國情懷的光芒閃耀在祖國的各個角落,這種情懷讓國際社會都驚嘆於我國抗疫精神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從98抗洪到03非典,從08抗震到如今的「戰疫」,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一次次彰顯著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在同學們慷慨激昂的演講下,我們情不自禁地跟著默念:中國加油!!!十位同學演講結束後,黃校長進行了點評、總結。
  • 香港中學校長:香港在中小學升國旗唱國歌天經地義
    ­  久久為功弘揚浩然正氣­  然而,打壓並未改變這些學校的愛國立場。鄧飛表示,以香島中學為例,在創辦之初就在校內舉行升國旗、奏唱國歌等儀式,幾十年來沒有改變,「這是傳統愛國學校的慣例」。­  早晨,黃楚標學校鐘聲響起,400多名學生精神抖擻地進入禮堂,雄壯的國歌響起,學生們齊聲唱出國歌,向國旗行注目禮。之後,聽校長黃錦良作「國旗下的演講」。­  「不僅講給學生聽,更要講給每一位老師聽。」黃校長告訴本報記者:「環看各國,人們向自己的國旗和國歌表達敬意和情感,都是人之常情,香港在中小學升國旗唱國歌,天經地義!
  • 嘉禾縣幼兒園:弘揚愛國情 樹立報國志
    活動中,來自該園中五班的孩子們,通過表演精彩的愛國手勢舞,大聲宣讀鏗鏘有力的愛國口號,為全園師生展現了一場特別的愛國教育活動。護旗手們攜紅旗入場升旗儀式上,小小護旗手們氣宇軒昂,踏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護送國旗至升旗臺,每一步都擲地有聲,釋放出滿滿的愛國之情。
  • 嘉禾縣幼兒園:弘揚愛國情 樹立報國志
    活動中,來自該園中五班的孩子們,通過表演精彩的愛國手勢舞,大聲宣讀鏗鏘有力的愛國口號,為全園師生展現了一場特別的愛國教育活動。護旗手們攜紅旗入場升旗儀式上,小小護旗手們氣宇軒昂,踏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護送國旗至升旗臺,每一步都擲地有聲,釋放出滿滿的愛國之情。升國旗,奏國歌儀式上,中五班的小主持人以愛國為主題在臺上演講。
  • 紀念愛國詩人 激發愛國情懷——紅旗實驗學校舉辦端午節紀念活動
    6月25日,是我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為了讓學生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用心體驗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激發同學們的家國情懷,紅旗實驗學校特舉辦了以「尋根溯源要求每個同學端午節期間要背會一首愛國主義或有關端午節的詩詞,以此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 傳承屈原文化 弘揚愛國精神
    傳承屈原文化   弘揚愛國精神---------東方紅小學「七一」黨員退休教師活動紀實徐輝    譚海燕6月28日,東方紅紅小學黨總支組織黨員退休教師參觀屈原故裡。走進汨羅屈子文化園,學校黨總支書記徐輝和工會主席李堅堅,首先代表學校對黨員退休教師們在新冠肺炎抗疫期間,主動響應號召,積極捐款表示感謝,並給退休黨員教師們頒發了中共中央組織部下發大紅色的「捐款收據」,黨員退休老師們收證書特別的開心。每一張證書就是一份份濃濃的愛國之心,這份愛國之心必將伴隨這張證書永存。
  • 人民銳評:愛國愛港,絕非「攬炒」捆綁能阻
    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將軍澳香島中學、培僑小學等多所大中小學舉行升旗禮,激蕩愛國自信;多個愛國愛港團體設立超過1000個街站,與現場市民共祝國泰民安;超過百萬網民參加「慶國慶賀中秋」的各項網上活動,方寸屏幕盡顯家國情懷……國慶期間,香港的大街小巷處處洋溢節日氣氛,香港市民用多種形式詮釋愛國愛港之情,正如網友感嘆,「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表達愛國了
  • 新晃:9·18愛國教育  厚植愛國情懷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唐高亮 田晶晶 吳晃芳)今年9月18日是&34;事變89周年紀念日,新晃侗族自治縣各中小學以此為契機開展系列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師生愛國情懷。9月18日,新晃思源實驗學校開展&34;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師生觀看&34;紀念視頻。在迎風飄揚的國旗下,德育處副主任甘禪陽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愛國教育主題演講,教育同學們要不忘國恥,加強革命歷史知識學習,接受愛國教育,激發愛國熱情。
  • 紀念一二九運動79周年 傳承「一二九」運動精神 激發愛國情懷
    今天是一二·九運動79周年,山東各地學子舉行多種紀念活動,傳承「一二·九」運動精神,激發愛國情懷。  今天,山東建築大學舉行主題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二·九運動79周年紀念活動,100多個社團組織開展「紀念129學生繪畫展」「歌唱比賽」「冬季越野跑」等活動,宣揚愛國精神和公益情懷。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省政協常委 謝永和  築牢學校思政育人主陣地,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要講好三類故事、做好三個引導、把好三個維度。  循序漸進講好三類故事,樹立遠大理想抱負。小學講好榜樣故事,啟蒙家國情懷教育;中學講好偉業故事,薰陶理想信念教育;大學講好歷史故事,堅定文化自信。  循循善誘做好三個引導,促進主流意識形態認同。
  • 周顯:有必要在香港增建愛國學校
    今天香港的政治困局,源自教育系統的失敗,這已是有廣泛共識的事情。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7月1日的「衝擊立法會」事件後發言稱,他做特首時推行通識教育、改革中國歷史課程是導致現在青年出問題的重要原因。實際上,在1997年之前,香港的愛國教育是有根基的,著名的5所「愛國中學」分別是漢華、培僑、香島、福建和旺角勞工子弟中學(即今天的「創知中學」),其教員一般是愛國的教聯(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員。這些學校並沒獲得港英政府任何的津貼補助,畢業生更是受盡歧視,不能申請當公務員,由於其教學資源不足,學生的英文水平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