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拿細耳人嗎?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2021-01-07 基督教資訊平臺

耶穌的生平存在一個疑問:耶穌是否是一位拿細耳人(Nazirite),發過拿細耳誓言?

在舊約聖經中,古代以色列的拿細耳人指的是那些發誓要過聖潔嚴謹生活的人。例如在《民數記》六章,上帝曉諭摩西:

「無論男女,若許了特別的願,就是拿細耳人的願,願意離俗歸耶和華,他就要遠離清酒烈酒,也不可喝任何清酒烈酒做的醋;不可喝任何葡萄汁,也不可吃鮮葡萄和幹葡萄。在一切離俗的日子,任何葡萄樹上所結的,甚至果核和果皮,都不可吃。」

「在他一切許願離俗的日子,不可用剃刀剃頭。在離俗歸耶和華的日子未滿之前,他要成為聖,要任由頭上的發綹生長。」

拿細耳人也禁止接觸死者。如果有人在他面前,因意外事故死亡或突然暴死,他就受了汙穢,所以他必須剔除全部頭髮。此外,他還需向聖殿獻上特別的獻祭。《士師記》中的參孫可以說是聖經中最出名的拿細耳人。

根據Chabad.org的說法,在猶太正典中,「拿細耳」一詞的意思是「分離」。然而,希伯來詞「「拿細耳」」也可以讀作「neizer」,意味「冠冕」。《民數記》6:6-7節解釋,拿細耳人不可靠近任何死屍,因為「他們頭上有離俗歸神的記號(冠冕)。」 而任何時候都可以放棄拿細耳誓言。放棄誓言通常會設定一個時間段,如果這沒有明確說明的話,則一般會假定為30天。

毫無疑問,耶穌正是為了救贖全人類而來到世間,成為分別為聖的器皿。然而,聖經中卻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就是舊約中所說的拿細耳人。但是耶穌是來自拿撒勒(Nazareth),那裡的居民有時也被稱呼為拿細耳人(Nazirites)。

簡單回顧耶穌的生平,就可以發現,耶穌在傳道事工中曾經觸碰過死者,也喝過葡萄酒。最著名的例子記錄在《路加福音》七章,這裡提到耶穌曾經與包括「好酒之人」在內的幾個罪人一起進餐。另外,耶穌在迦拿婚禮上所行的第一個神跡也強調了這點,他將水變成了酒。

《路加福音》八章中,一個管會堂的人求耶穌趕到他家去,因為他的女兒即將病逝。這時他家人帶信過來,稱他女兒已經過世了,不必再麻煩耶穌趕過去了。儘管如此,耶穌堅持去到他家。他拉著女孩的手,命令她站起來,於是這個女孩立馬就活了過來。而一個拿細耳人是絕不會碰她。耶穌在告訴那些哀悼女孩之死的人時,稱「她不是死了,是睡著了」。基督教辯護研究事工團(Christian Apologeticsand Research Ministry)創始人兼主席的馬特·斯利克(MattSlick),在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稱,耶穌在這裡是用了當時的一種慣用表達。

斯利克援引《但以理書》12:2的原話:「睡在地裡塵埃中的必有多人醒過來;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遠被憎惡的。」

斯利克總結稱:「按照《民數記》6:1-6的字面意思,我們可以看出耶穌不可能是拿細耳人,因為他飲酒並接觸死者。但因為他來自拿撒勒,所以他又算是拿細耳人。」

相關焦點

  • 聖誕節習俗與耶穌有關嗎?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基督徒都知道,聖誕節是為紀念主耶穌誕生的日子,所以把聖誕節前一夜稱為「平安夜」。在聖誕節人們會準備聖誕樹,給朋友和心愛的人準備聖誕節禮物並在聖誕夜放在他們的帽子裡面,還會和朋友們一起唱聖誕歌,製作聖誕卡片,和家人朋友在聖誕樹下一起吃聖誕大餐等。總之,聖誕節是個象徵著美好的日子!
  •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或耶穌受難日(GoodFriday)看到的那麼多,但它還是突顯出基督教最為神聖一周中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很多關鍵時刻。這個得名是因為傳統上將這天視作加略人猶大陰謀背叛耶穌以換取30枚銀幣的日子。《馬太福音》26章的開頭似乎將猶大的陰謀定在耶穌受難日的前兩日。儘管聖經並沒有特別提到這一天,但根據對於聖經的傳統解釋,它發生在星期三,還有一位婦人在同日用一種昂貴的哪噠香膏膏耶穌。
  • 耶穌教導我們,如何正確禱告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那麼禱告是需要學習的嗎?所有的宗教都有祈禱,但不是都會教導禱告。這其中,基督教應該是教導禱告最多的宗教了。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可以學習,又有哪些應該規避呢。或許對於不會禱告的肢體也能有一些啟發。1,自以為是的禱告所有的禱告,都應該是自然流露。人類天生就有一個向上呼求的本能,問題是,我們在向誰祈禱。
  •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基督教是好的。」?是那個人願意跟著你說一句,他說一句作決志禱告?是那個人願意周日和你一起來禮拜堂做禮拜?是那個人願意接受洗禮?是那個人願意加入你的教會,名字寫在教會的會友名冊上?不,都不是。使徒行傳2:38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這是新約下的第一次傳福音。五旬節聖靈降下時,彼得的布道。彼得說:「你們要悔改!」然後才是接受耶穌!我們再看看新約的傳福音冠軍保羅,他是如何傳福音的?
  • 九首受難周經典讚美詩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這周是紀念主耶穌基督受難的受難周,也是奔向復活節的一周。在這一周內,很多教會的傳統是經歷主耶穌基督的苦難,迎接主耶穌在自己生命中的復活。基督時報同工亦為讀者一一整理和收集了九首受難周的經典歌曲。各各他之十架,雖然有人藐視,於我卻是真神仁慈;神子耶穌基督甘離天堂榮華,在此十字架被人釘死。(副歌)故我高聲稱頌主十架,直到在主臺前見父面,我一生要背負主十架,十字架可換公義冠冕。各各他之十架,雖然滿有血跡,我仍然以此架為聖;因在此寶架上,我救主捨生命,洗我眾罪並使我成聖。
  • 稀罕的收藏:中世紀的手抄本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內容一般包括先知畫像、耶穌的生平和對聖家族的描述,類似於佛教的本生故事圖,是對宗教圖像藝術的一個重要補充。它們起源於中世紀時期的「古抄本」,一改以往「卷」狀的書籍形式,新的書本成對摺形式,每二十五章裝成一本,用厚重木片做成封面加以保護。整理的長條紙草卷更為方便,此種形式延續了好幾百年,後來為了要便於閱讀,將書籍表面上臘,並用鐵圈串裝成冊,樣式和現代的圈裝本極為相似。
  • 民數記6章-《陪你讀聖經》現在還有「拿細耳人」嗎?
    (民數記6:2)【讀經小指南】聖經中有一群上帝特別看重的人,叫做「拿細耳人」,意思就是指「歸給耶和華的人」。他們遠離一般人的生活,將眼目專注在上帝的身上。對於「拿細耳人」還有一些特別的規定,像是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剃頭髮等等。
  • 美國人齊聚悔改日禱告遊行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蕾妮向《基督郵報》表示:「新冠狀病毒的一切為我們家庭帶來了生命上的改變。」在這個狼獾之州(譯註:Wolverine,密西根州的別稱),封鎖限制措施特別嚴格,教會很快關閉,很多會眾也不得不很快放棄了不聚集起來的呼籲。
  • 施洗約翰丨耶穌基督的先鋒
    有學者將這節經文和馬太福音 11 章 10 節對照,舊約的「我」,到新約換成了「你」,從而主張舊約的耶和華神就是新約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頗有點中國「媳婦熬成婆」的味道,筆者對此不認同!神有三個位格,同質、同尊、同榮、同受敬拜!舊約的神是三位一體(參創世紀 32章24節,出埃及記33 章 11 節)。
  • 基督徒當要做到的三個見證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當我們選擇信靠主耶穌的那一刻起,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也不再可能為自己而活,乃是要為死而復活的主而活,因此基督徒的的一生乃是為了榮耀和見證基督耶穌。基督徒的身上應該有基督的味道,若失去了基督的形象和見證,如同鹽失了味一樣。因此,基督徒應該看重日常生活當中的見證,注意我們在人面前的言行和舉止。
  • 「另傳一個耶穌」是怎麼回事?仿佛論的異端,基督仿佛成耶穌
    在《聖經》經典著作形成的時候有一種不符合基督教教義的異端思想也在形成。早在以弗所教會,就出現了這個異端思想,比如不認為耶穌是基督,也否認基督的人性,不承認耶穌基督是救贖的主。《彼得後書》中說道:「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
  • IC、XC是耶穌基督的意思嗎?
    西方文明發展的核心是基督教,基督教的核心是耶穌,所以耶穌的形象隨著西方文明的發展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教堂之中。拜佔庭時期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耶穌鑲嵌畫拜佔庭時期土耳其柯拉修道院耶穌壁畫從以上兩幅壁畫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IC、XC」的字母組合出現在耶穌頭像的兩側,這兩組字母組合在今天西方的解釋中被認為是「耶穌基督」的希臘文縮寫表示,IC指的是耶穌,XC指的是基督
  • 牧者靈修丨詩篇:選擇相信神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弟兄姊妹,基督教的道理,有道理,也有經歷。光講道理,是不可以的;光講經歷,如果違背了聖經,也是不可以的。你要怎麼回答呢?違背神的旨意是犯罪,犯罪就違背神的旨意,這是道理,這是對的。但是,具體是什麼?就是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那就是經歷。比如,你說他犯罪了,請問他犯什麼罪?
  • 耶穌基督的存在仍然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
    或許不會……那麼,在公共論壇上質疑蘇格拉底的存在,或者在激烈的宗教爭論中,比如說,耶穌的存在,會有同樣的收穫嗎?當然不是。那麼,我們有什麼證據證明耶穌的存在呢?最早的來自聖保羅的信,寫在耶穌死後25年左右。保羅透露他認識耶穌的兄弟雅各,以及他最熱心的門徒彼得。這至少是歷史上耶穌存在的很好的證據。
  • 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
    阿們,我們打開聖經[哥林多前書1章17節]翻到一起讀: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2章2節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 從歷史長河看 耶穌基督給女性地位帶來了怎樣的巨變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因此有學者曾提出觀點:「耶穌的降生是婦女歷史的轉折點。」耶穌基督的出現使得當時希臘、羅馬、猶太婦女千百年來極其低下的地位受到了根本性的衝擊,耶穌基督的言行也將婦女的地位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儘管他對婦女所做的一切常常令周圍的人感到吃驚、驚愕與不解。在了解耶穌基督如何改變婦女當時的生存狀況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當時婦女地位是如何的卑賤與悽慘。
  • 基督時報•2017中國基督教十大新聞
    2017年尾聲之際,基督時報根據點擊率、熱搜詞、分享率和重要性等綜合因素,評選出2017年中國基督教十大新聞(包括事件、熱點和話題):1.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2.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公布3.兩位中國宣教士在巴基斯坦被IS殺害4.基督徒自媒體亂象與打假5.直面基督徒女性家暴現象
  • 當基督教樂隊吹起《國際歌》,耶穌哭了
    近日,老賈參加了一場特殊的葬禮,逝者是老賈的一位親戚,由於情況比較特殊,家中正好有人信基督教,為了簡單起見,便讓逝者強行信了基督,捨去繁瑣的傳統葬禮,改用基督教葬禮。下面,由老賈為大家介紹基督教葬禮基本程序。
  • 耶穌基督福音|我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可福音8章34-35節……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註:我們通過查考以上經文記載,耶穌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凡要救自己生命或譯"靈魂",必喪掉自己生命"靈魂"。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靈魂",必救了生命"靈魂"。不是說要拯救[靈魂]嗎?這裡怎麼要喪掉[靈魂]呢?
  • 疫情在家期間,基督徒當回歸耶穌基督裡
    二,持續的愛當逾越節臨近的日子,耶穌做了一個行動就是「為門徒洗腳」:約13:1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13:3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的,又要歸到神那裡去,約13:4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每當我們讀完這段經文,我們真得很佩服耶穌專一地愛,持續地愛。當耶穌快要上十字架的時候,他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乃是考慮門徒的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