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易與這些病混淆

2021-01-11 人民資訊

手足口病易與這些病混淆

主講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張 群 □兒科主任醫師 鄭意楠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臨床上,以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皮疹為主要特徵,初始症狀為低熱、食慾減退並常伴咽痛。每年4~7月為手足口病高發期,9~11月出現一個次高峰。但手足口病不是兒童專屬,近年來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考慮發病和免疫力低下有關。絕大多數成人得手足口病之後,僅出現手心、腳心的皮疹,不會伴有其他明顯症狀。也有一部分成人的症狀比較明顯,出現發燒,甚至全身軀幹部出現皮疹。

手足口病容易與以下疾病相混淆:

皰疹性咽峽炎。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感冒,多由柯薩奇病毒引起,通過手、口接觸傳染。在門診,每100個感冒患者中,就有5~10個可能患皰疹性咽峽炎。但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染性比手足口病小得多,若孩子的手和腳心都沒有皰疹,一般不會是手足口病,不必過分恐慌。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大多數手足口病患兒先是嗓子裡有皰疹,後發展到手腳心,少部分患者可長在手腳背,並伴有發燒。另外,咽峽炎雖然可能合併細菌感染,但不會出現腦炎等併發症。也就是說,幾乎不會出現重症、發生生命危險。手足口病的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若病情發展迅速,可導致死亡。

水痘。水痘和手足口病雖然都是「長痘痘」,屬於可傳染疾病,侵襲對象也多為3歲以下嬰幼兒,且都會出現發燒現象,但兩者症狀的表現還是有區別的。水痘皰疹是全身性的,一般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為前後胸、腹背部,頭面部、頭皮上、腳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現;發熱的同時或第二天,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幾小時後,痘疹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個頭稍大且皮薄,有癢感;一般病情會持續1~2周。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腳及口腔,軀幹很少,個小且顏色更紅,癢感不明顯。出現低熱的同時,還有流涕、厭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狀,一般病情會持續7~10天。無論是手足口病還是水痘,都屬於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上述的哪種症狀,都應馬上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口腔潰瘍。手足口病一般都是發燒加固定部位的皰疹,比如在手心、腳心、臀部、肛周出現丘疹和皰疹,口腔出現皰疹或潰瘍。有的人所有部位都有症狀,有的人可能只是其中一個部位有症狀。口腔潰瘍是日常最易患的一種口腔黏膜疾病,尤其是1~6歲兒童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舌部、頰部、軟硬顎、前庭溝、上下唇內側等處。

該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兒童應遠離感染源,勤洗手、勤消毒,室內多通風,切斷感染途徑。同時,補充營養,適量攝入維生素C,提高免疫力。對於已經確診為手足口病的兒童,要儘量減少外出,以免傳染他人。家裡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也要注意和患兒隔離,以免被傳染。飲食上,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比如牛奶、米粥、果汁等,少量多次,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甜膩或油炸食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相關焦點

  • 水痘與手足口病的區別(圖)
    水痘與手足口病的鑑別  水痘最主要的全身症狀  一般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則是前後胸、腹背部,此外,頭面部、頭皮上、腳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現.  在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在幾小時後,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
  • 關於「手足口」病,我家寶寶親自經歷過。
    一早上就去看了,醫生說:這是手足口,還是輕微的,偶買噶@當時後悔死了是他奶奶,婆婆說其實我早看出來了,以為寶寶體抗力不錯 這個病是有傳染性的,寶寶貼了中藥貼藥還是沒見效果,果斷的換了一家,當時還有一點發燒,也是貼膏藥,用的是肛門退燒法。一兩天沒發燒過了。建議:小孩子傳染病一旦發現有,先隔絕不然不僅花錢又受罪。
  • 反覆發燒流口水 手足口的姐妹病——皰疹性咽峽炎來了
    這個手足口的姐妹病,會讓孩子反覆高燒,流口水不吃東西,哭個不停。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韓憲瑜醫生提醒,雖然該病的發病高峰在夏季,但現在已經悄悄潛入,而且來勢洶洶,「由於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需要家長見招拆招,未患病的孩子做好隔離防護。」
  • 河南民權縣被指瞞報10個疑似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根據媒體提供的線索,日前衛生部工作組正式確認兩歲半的胡文豔死於手足口病,河南省沒有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說法被打破。雖然民權縣上報的數據稱沒有更多患兒死於手足口病,但記者根據多位知情人提供的線索經過調查發現,這種說法未必真實,目前記者已經找到了10個疑似手足口病的死亡病例。
  • 胃食管反流病、心絞痛易混淆 專家教你咋區分
    胃食管反流病與心絞痛之所以容易被混淆,除了症狀相似外,誘因也有一些類似,比如飽餐、情緒波動等,都可能誘發這兩種病。  然而,這兩種病的治療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誤診的話,很可能耽誤病情。  那麼,患者該如何區分這兩種病呢?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 病 原 體 】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腸病毒71型引起。特別是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是因為它更有可能引致嚴重的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等。所以這些疾病在兒童密集處尤為常見,因為兒童之間接觸和「分享」細菌的頻率較高,特別是在換尿布或上廁所後沒有及時洗手。
  • 犯糊塗、記不住,帕金森病痴呆和老年痴呆不一樣,別將這些相混淆
    帕金森病患者隨著病情的發展會逐漸產生認知問題,出現思維和記憶的障礙,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出現帕金森病痴呆。很多人分不清帕金森病痴呆和老年痴呆,甚至因為兩者都是老年疾病,直接將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混淆,認為帕金森病就是老年痴呆,這當然是錯誤的。
  • 這種病易與腫瘤混淆!專家:中老年男性多注意...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這種病易與腫瘤混淆,激素治療效果好欽伯回憶,去年十月,正是蟹肥魚美的好季節,他趁著中秋團聚的日子帶著家人到飯店搓了一頓。欽伯突然想起之前在報紙上看到過這個病的報導,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王凌雲教授接診的,於是慕名來到該院找到王凌雲教授。王凌雲教授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和一系列檢查之後,覺得欽伯IgG4相關性疾病的可能性還是比胰腺腫瘤伴肝轉移的可能性大,於是將欽伯收治入院。
  • 手足口病的症狀重申一下,這種病別誤當作手足口病給娃治了
    天氣熱了,很多傳染病如約而至,最易發生的手足口更是躍躍欲試。截止2月份,全國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2.8萬例!不得不說,看見孩子嘴裡、身上長滿皰疹,當媽的真要慌死了!尤其是第一次!那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來嘮嘮,這「磨刀霍霍向寶寶」的手足口病吧!
  • 你確定是魚鱗病?別認錯了!
    主要表現為四肢伸側或軀幹部皮膚乾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鱗屑,外觀如魚鱗狀或蛇皮狀,因遺傳方式不同,可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尋常性魚鱗病、性聯遺傳尋常性魚鱗病、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及板層狀魚鱗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尋常魚鱗病為常見的輕型魚鱗病,親代一方或雙方患病則家中常有患者,但無性別差異。寒冷乾燥季節加重,溫暖潮溼季節緩解。易復發。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診斷與用藥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兩種病發生在夏秋季節,每年5-8月為高峰期,集中在十歲以下的兒童,在病毒高峰期的季節,抵抗力差或衛生措施未做好,會容易感染病毒。該兩種病主要由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皰疹病毒等引起,潛伏期在2—5天或者一個星期內,主要通過空氣、飛沫近距離傳播。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河源這類孩子易感,如何辨別、預防?
    河源東埔社區醫院醫生認為,保護易感人群的最好方式是接種疫苗,做好預防。 河源東埔醫院醫生表示,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或日常接觸傳播。該病多發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潛伏期2天至10天,病程一般為7天至10天。
  • 雞支原體病:特徵、鑑別與治療
    3、應激因素影響大 養殖密度過大,溫溼度不合理,衛生條件差,雞舍通風不良,空氣中氨氣或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粉塵過大,飼料中缺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溫差應激,疫苗接種等應激因素均易誘發本病,同時在這些條件下發病可令本病症狀加重,死、淘率增大。
  • 孩子「牙疼」起皮疹 或是手足口病作祟
    南京市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陳鴻健介紹,預防手足口病,家長應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外出回家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兒換尿布、處理糞便後要洗手;保持家庭衛生,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及時清洗、晾曬、消毒嬰幼兒尿布;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不混用,使用前後充分清洗、消毒;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地方;避免接觸患兒;孩子出現發熱、出疹,及時就醫
  • 一分鐘帶你了解手足口病的診療流程—— 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
    病因和流行病學病原EV屬於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1)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病後一周內傳染性最強。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溢出;病後數周,仍可自從糞便中排出病毒。(2)散發期間,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3)手足口病隱性感染率高; 隱性感染:顯性感染=100:1(4)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可通過感染者的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皰液等廣泛傳播
  • 什麼是血吸蟲病 這些因素會導致血吸蟲病
    其中,血吸蟲病就是一種發病率較高、威脅地區較廣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那麼請問什麼是血吸蟲病呢?血吸蟲病的症狀有哪些呢?導致血吸蟲病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什麼是血吸蟲病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成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於亞、非、拉美的73個國家,患病人數約2億。
  • 徐虹:夏季一定管好手和口,小心「吃」出這些病
    兒童和成人都易感,沒有交叉免疫。好發於夏秋季。2臨床表現是怎麼樣的呢?多數急性起病,潛伏期數小時至數天、數周。人群普遍易感,抵抗力弱的兒童、老年人、有免疫抑制劑或慢性疾病者為高危人群,並且可以發生嚴重併發症。全年可發病,好發於夏秋季。一般為散發感染,也可暴發流行,危害非常大。4得了細菌性感染性腹瀉怎麼辦?需要立即去醫院治療嗎?細菌性感染性腹瀉多為自限性疾病,多數的腸道感染屬於輕、中度,可以在家護理。
  • 反覆腹瀉 警惕「炎症性腸病」
    配圖/青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啟動了「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成都男性龜頭長有紅點點是什麼病
    成都男性龜頭長有紅點點是什麼病 時間:2020-11-27 09:53 成都曙光醫院男科 男性龜頭長有紅豆豆是什麼病?龜頭上表面了未知的鮮紅色物件?龜頭髮紅可能是龜頭炎導致的,龜頭炎的傷害非常大,男性朋友要引起重視,龜頭炎易引起男士勃起功能障礙、陰莖癌、導致男士不充、造成相鄰位置發炎等。男性朋友臨床醫學上多主要表現為龜頭紅腫、痛疼、發癢,比較嚴重水平時可出現肌膚潰破、有白色分泌物、臭味等狀況。男性龜頭長有紅豆豆是什麼病?
  • 腹痛腹瀉便血,這個病易誤診漏診
    隨著人口老齡化,IC發病日益增多,常無特異的臨床表現,常易誤診、漏診。故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流行病學IC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其預後也不一致。可發生於各年齡段,老年人更易患病,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由於部分患者一過性的病程未就診及臨床一定的誤診率,其發病率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