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發布三項國際標準 中國邁上腐蝕控制領域全局性引領地位

2020-12-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正式發布三項國際標準 中國邁上腐蝕控制領域全局性引領地位

  正式發布三項國際標準中國邁上腐蝕控制領域全局性引領地位

  中國在國際腐蝕控制領域又一次具有裡程碑式創舉的重大事件,在全球範圍提出了中國方案,樹立了中國形象,貢獻了中國智慧。12月8日,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1月3日正式向全世界發布由中國主導、引領制定的ISO23123《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ISO23222《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風險評價》及ISO23221《管道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三項國際標準。

  三項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國際標準均由中國自主研發提出,旨在保障現有腐蝕防護相關科技成果及標準能夠充分發揮出本身應有的或更好的效果,從根本上主動解決腐蝕問題,全面杜絕腐蝕不斷造成的安全、環境、資源等重大事故的發生。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名譽會長任振鐸認為,中國雖然取得了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引領的國際地位,實現了「彎道超車」,但作為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國,中國只是剛剛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目前,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制定了分三步走的「三十年規劃」,分別與「十四五」「2035年遠景目標」「2049年第二個百年目標」等國家戰略目標相呼應。「應該將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標準、主導標準列為強制性標準,並實施相關立法,以推動安全生產和綠色生產。」任振鐸表示。

  防腐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腐蝕是人類社會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廣泛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極易引發安全、環境汙染等重大事故。可以說,腐蝕在地球上時刻都在發生,凡是使用材料的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腐蝕。據統計,全世界每年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當年GDP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約為7000億到10000億美元,通過有效的防腐蝕技術和措施,每年至少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腐蝕損失。由於腐蝕存在的普遍性、隱蔽性、依附性和其破環的漸進性、突發性潛伏於主體工程上的各個方面,實施作業控制分散存在主體工程的各個不同階段,並且由不同的人分別進行相應相關的作業、實施、執行,即便是一個點、一個針眼的腐蝕沒有按照標準得到應有控制或任何一個控制因素缺控、失控或控制不當,就有可能形成事故隱患,給主體工程造成較大的安全事故和經濟損失。

  隨著腐蝕問題的越來越突出,防腐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防腐蝕已經逐漸擺脫過去作為功能性、附屬性的地位,而發展成為完整、獨立、系統的應用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自成一體的理論基礎,但在實際應用中有越來越多的內容需要統一和規範。國際上,工業發達國家對腐蝕危害認識較早,制定了相應的法規和標準,達到阻止和控制腐蝕的目的。在我國,雖然在工業發展中已經注意到腐蝕危害的嚴重性,但由於防腐蝕在工業生產中處於輔助性、附屬性、服務性地位,其效益滯後、間接、隱性,因此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主要是缺少政策法規支持,標準化基礎工作相對薄弱,防腐蝕效益得不到最大發揮。

  防腐蝕標準體系缺乏通用性

  防腐蝕作為工業生產中的重要支撐技術,隨著工業生產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腐蝕源呈現多樣化、腐蝕程度深入化、腐蝕效應多元化等問題,這就要求防腐蝕在充分發揮阻止和控制腐蝕功能的基礎上延長防腐蝕壽命,提高防腐蝕效率,達到最佳防腐蝕效果,從而實現節約資源,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環境和安全的目標。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如何以標準作為抓手,充分發揮在行業轉型升級上的支撐、引領作用,將是防腐蝕標準化面臨的新問題。

  為解決腐蝕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各種危害,包括裝置設施損壞、人身傷亡、環境汙染、資源浪費等重大安全、環保、資源事故的發生,世界各國各行各業都從不同角度,針對不同腐蝕源進行了專題攻關,開發出了具有相對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求的單項、一物降一物的、以防為主的科研成果以及相應的專業技術標準。

  防腐蝕本身是一門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性邊緣學科,並不是單個行業、單一專業的問題,需要多行業、多專業、多學科的共同合作。事實上,由於防腐蝕涉及行業多,過去相關標準主要由與防腐蝕產品直接相關行業或腐蝕問題突出的行業或相關單位,根據自身生產和安全的需要,制定相關標準,防腐蝕往往只是作為性能要求之一在標準中體現,並沒有將防腐蝕作為獨立的標準化對象進行研究,因此沒有建立起統一、完整的防腐蝕標準體系,標準的制定主要是從行業需求的角度出發,缺乏通用性。

  需要國家法規、政策、財政、機構各方面的支持

  為了有效控制腐蝕,減少腐蝕損失,防範化解腐蝕風險,防控腐蝕汙染,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對國內外發生的類似事故和幾十年間經歷或處理過的3000多例因腐蝕引發的質量安全案件進行了反覆解剖、分析,並結合腐蝕行業100多年來的發展情況,應用經濟學、系統工程學等現代管理學說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研究、應用和標準化」創新成果。

  「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論研究、應用和標準化成果的提出,為中國在腐蝕控制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創造了『彎道超車』的難得機遇,但要把握住這個機遇,仍然需要深入研究、論證、碰撞,不斷完善,將這一跨學科的重大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產力,實現工程化、產業化。其中,最迫切的是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對多種設備強制實施陰極保護進行立法,而這離不開國家在法規、政策、財政、機構等各方面的支持。」任振鐸強調。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開始承擔全國防腐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認為有必要在防腐蝕領域成立一個新的技術委員會,以防腐蝕作為對象來開展標準化工作。201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批准成立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並授權中國擔任秘書國。中國腐蝕控制行業由此一舉邁上腐蝕控制領域全局性的協調總攬、研究制定國際標準、建立共同語言的頂層國際引領地位,取得了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制高點。

  國際標準化組織批准成立國際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表明全人類對解決腐蝕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個突破性的重大飛躍,從以單一性、局部性的被動防腐蝕為主邁向了以主動在事前、事中、事後實施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綜合性的全面控制為主的解決腐蝕問題的新時代;表明將長期分散在各行各業的附屬性、輔助性、服務性的腐蝕業上升到形成以「腐蝕控制」為統一綜合完整板塊的重要專業、行業或產業種類,確保實現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經濟、長期、綠色運行,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

(文章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中廣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份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12月3日,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導編制的國際標準ISO 23222《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 —Risk assessment》(腐蝕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風險評價)由ISO正式發布。
  • 《中國腐蝕成本》英文版正式發布
    、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及南昌航空大學聯合承辦的第十屆全國腐蝕大會暨腐蝕控制安全與管理國際工程科技研究大會在江西南昌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所研究員侯保榮等編著的《中國腐蝕成本》英文版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正式發布。
  • 與5G標準同行 中國AUTBUS寬帶總線國際標準引領全球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該技術是國際上首項全IP工業控制協議,標誌著我國在工業物聯網通信領域已經步入技術領先的國家行列。與5G標準同行 中國AUTBUS寬帶總線國際標準引領全球工業網際網路發展    AUTBUS是一種新型時間敏感的寬帶工業物聯網技術,將無線通信常用的正交頻分復用(OFDM
  • 我國核電材料試驗標準步入國際前沿 填補國際上該領域的標準空白
    3月30日,中國核學會標準發布會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舉辦。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科院核用材料與安全評價重點實驗室人員牽頭編制的4項高溫高壓水環境下的材料試驗標準正式發布。標準具有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填補了國際上該領域的標準空白,對我國核電「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發布會上,核學會亮相的標準分為4類共9項。
  • 「十三五」,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邁上新臺階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 綜述:「十三五」,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邁上新臺階新華社記者陳煒偉北起羊臺山,南入深圳灣,全長13.7公裡的大沙河曾是南山區的臭水河,如今逆襲成了深圳新晉「網紅打卡地」:沿河而下,水清岸綠、白鷺翻飛;騰訊、中興、大疆等上百家高科技企業匯聚成「創新大道」,串聯起粵海街道、大學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等城市
  • 中國信通院牽頭編制的全球首個AI 晶片基準測試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   ITU於2020年8月正式發布AI晶片基準測試標準:ITU-T F.748.11 「Metric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a deep neural network processor benchmark(深度學習處理器基準測試評測指標與方法)。
  • 經濟日報:引領中文關係邁上更高臺階
    原標題:引領中文關係邁上更高臺階 11月18日至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汶萊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一致決定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做政治互信、經濟互利、人文互通、多邊互助的好夥伴。這為中文關係的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引領兩國關係邁上更高臺階。 政治互信不斷提升。習近平主席對汶萊進行國事訪問,實現了兩國元首短期內歷史性互訪。
  • 哈電電機牽頭制定的中國首個水輪機國際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日前,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傳出喜訊,我國水輪機行業企業牽頭制定的首個水輪機國際標準正式發布實施。該國際標準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制定,標誌著我國水電設備製造標準正式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 電動汽車「三項強標」正式發布,統統和安全有關
    5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息,表示由工信部組織制定的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增加了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要求,同時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 中國生殖健康用品四項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本報訊 12月11日,在由中國生殖健康產業協會、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陝西三八婦樂科技集團、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新泉城置業有限公司、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明湖國際細胞醫學產業園、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贊助的第八屆中國生殖健康產業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
  • 成都牽頭研製的三項樓宇經濟國家標準發布
    四川在線記者 雷倢11月17日,樓宇經濟服務標準化專場活動上,正式發布成都牽頭研製的《樓宇經濟術語》《商務 樓宇公共服務規範》《商務樓宇等級劃分要求》3 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3項國家標準將於明年四月份正式實施。
  • 中國翻譯協會發布《譯員職業道德準則與行為規範》等三項標準規範
    中國翻譯協會發布《譯員職業道德準則與行為規範》《翻譯服務培訓要求》及《翻譯服務採購指南 第2部分:口譯》授牌筆譯服務認證機構 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籤約成立語言服務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中國網11月9日訊(記者戚易斌)為進一步規範語言服務市場,推進行業標準化建設
  • 標準引領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1日,江蘇省揚州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制定發布的地方標準《旅遊警察服務規範》正式實施。該標準是國內首部關於旅遊警務服務工作的地方標準,更作為全省推薦地標參選全國優秀地標評選。  近年來,揚州市市場監管局以市委、市政府3號文件為中心,堅持以標準化工作為引領,全力助推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
  • 主動電容筆國際標準再次讓漢王成為焦點
    今年剛剛發布的《USI1.0主動電容筆與設備規範》國際標準中,參與企業名單令人眼鏡一亮,北京漢王容筆科技有限公司出現在標準參與者行列。這是中國IT企業第一次出現在IT權威國際標準的建立中。  在相當一段時間裡,漢王一直是中國IT企業中的技術佼佼者。在手寫識別這一細分領域,一直穩居行業領軍地位,創立至今,在各個細分領域擁有大量國家級和國際級專利。技術基因的驅動,使漢王在技術創新領域總是不遺餘力地投入無限熱情。
  • 林德叉車承擔的中國首個工業車輛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5月11日,國際標準ISO 21262:2020《工業車輛——使用、操作與維護安全規範》正式發布。該標準是首個由中國負責制定的工業車輛國際標準, 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為該標準的負責起草單位。
  • 收費上萬元,這三項國際奧賽的中國區承辦方竟無辦賽資質
    林安安回憶自己今年參加的語言學奧賽,「初選有上千人參賽,參賽費用四五百元,終選大概有400人入圍,費用約4300元,包含食宿、場地等費用。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初選通過線上方式完成。這個費用挺高的。」而教育部2018年印發的《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要求,「從嚴控制、嚴格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競賽應堅持公益性,不得以盈利為目的。
  • 奢脈國際引領「量膚定製 精準護膚」升級,攜手中國化妝品研究中心...
    開創「量膚定製 精準護膚」新局面,奢脈邁上新臺階  籤約儀式上,奢脈國際董事長張立萍先生表示:「專注致力於解決國人盲目護膚、肌膚問題反覆的問題,打造『化妝品界的開放式廚房』,落實精準護膚,這是奢脈國際開創『量膚定製 精準護膚』品牌理念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
  • 憑什麼能發布72項國際標準?蘇州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標準化報告」
    憑什麼能發布72項國際標準?——蘇州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標準化報告」「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這句業內流行多年的話,充分闡明了標準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重要性。實際上,從日常生活用品到優質的服務規範,標準幾乎滲透進了生活的每個領域。
  • 2020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正式發布
    京領作為高端國際化教育資源與服務平臺,世界國際化學校排名評價、品牌傳媒、科研教育推動者,持續、深入地對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水平進行研究與分析,深度挖掘國際學校特色,優化評價標準,推動行業升級,促進國際化創新人才培養。
  •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海濱:中國將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扮演引領...
    9月8日,在「新多極世界中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前景」分論壇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海濱稱,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以後,中國將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扮演引領者角色,但是,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和地位須要堅守。張海濱介紹,去年6月1日,美國正式宣布要退出《巴黎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