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7月10日訊 記者從北京市質監局獲悉,近期,北京市最新發布了49項地方標準,其中,新制定45項,修訂4項。本次發布的標準中,涉及行業主管部門11個,全部為推薦性標準。根據新標準要求,消費者去滑雪場坐纜車或在雪道上滑行時,雪場有義務提醒消費者佩戴頭盔。
其中,新修訂的《體育場所安全運營管理規範 滑雪場所》明文規定,「設有架空索道的滑雪場所,應實行滑雪人員佩戴頭盔方可乘坐架空索道的管理措施;宜實行滑雪人員在滑雪道上滑行時佩戴頭盔的管理措施」。「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去滑雪場坐纜車或在雪道上滑行時,雪場是有義務提醒消費者佩戴頭盔的。」北京市體育局體育產業發展處調研員祝偉民告訴千龍網記者。
除此之外,新修訂的《體育場所安全運營管理規範 滑雪場所》還對「滑雪魔毯」做了特別規定(滑雪魔毯指的是滑雪場配備的以傳送帶方式運送滑雪者的運輸工具)。據祝偉民介紹,僅2015年北京市新增滑雪魔毯164條,總長度超過2萬米,北京市滑雪場滑雪魔毯的使用量在日趨增多,而滑雪魔毯本身存在安全隱患。
「按照新修訂的標準,滑雪場須在索道和滑行魔毯運行上、下站處應公示長度、運行上、下站的海拔高度差、運營時間等技術參數;滑雪場的索道、滑行魔毯等的運行應配備專人值守;滑雪場還應在索道及魔毯上、下客處設立乘用安全提示或標識等」祝偉民告訴千龍網記者。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本次最新發布的49項地方標準中,包含百項節能標準項目23項、百項安全生產標準項目10項、涉及園林樹木種植、病蟲害防治以及森林固碳增匯等相關標準10項以及涉及水務、體育、信息化、農業等其他領域標準6項。
其中,《體育場所安全運營管理規範 滑雪場所》發布實施後,將進一步加強對北京市有大小滑雪場所22家的安全運營管理,強化滑雪場所制度規定、管理責任意識、升級改造老舊設備設施,促進大眾冰雪運動健康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保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營造更好環境。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調研員王建軍表示,「制定《森林固碳增匯經營技術規程》填補了北京市在森林固碳增匯經營技術標準領域的空白,是構建首都林業碳匯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森林固碳增匯經營工作提供了技術依據,有利於推動全市森林資源碳匯能力的提升,為全市森林資源固碳增匯經營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此外,北京市安監局監管一處副處長仲俊生介紹《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技術規範》10項標準時表示,根據新標準《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技術規範 第6部分:食品製造企業》的規定,北京市將加強本市涉及焙烤食品、乳製品生產、麵粉生產、食用油生產、罐頭生產、調味品、發酵製品生產、糖果生產、豆製品生產、肉製品生產等各個行業,約1300家食品製造企業安全生產要求,加強隱患排查,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北京市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賴東表示,「一直以來,北京市標準制定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在本次新批准發布的49項地方標準制定過程中,市質監局注重抓好三稿(徵求意見稿、送審稿、發布稿)的質量,努力增強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全部標準徵求意見稿除行業主管部門定向徵求意見外,均通過市質監局網站進行了公開徵求意見工作。對收到的意見,編制組都給予逐條回應,並在專家審查會上向各位專家報告」。
附表:本次批准發布的49項標準的具體情況
點擊下載:表:申請批准發布地方標準項目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