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玥030號追夢人周雲:守拙歸鄉,新農民唱響童謠裡的中國夢

2020-12-22 魚玥茶禮

原本以為在農村創業很簡單,沒想到比城市更難。但創業這個夢開始做了,就沒有「放棄」可言。

——周雲

金秋十月,恰是豐收時節。位於長沙望城的一處農莊裡,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景像。

桂花飄香,柚子沉甸甸地掛在枝頭,鴨子懶洋洋在池塘邊曬太陽,農莊裡的遊客們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漫步山林,一陣陣歡聲笑語飄向天際。

這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一手打造的國家四星級農莊——青天寨農莊。

在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的當下,魚玥030號追夢人、長沙青天寨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周雲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同時藉助網際網路的東風,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一片希望的田野,也讓更多久居都市的人們體驗到了嚮往的生活。

「新農民」是周雲給自己的定義,它的特徵就是「一懂兩愛」,即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

由於常年在農莊工作,周雲有著一張被曬得黝黑的臉龐,但架在鼻梁上的眼鏡,還是展示出一份與大多農民不同的儒雅氣質。

12年前,在農村年輕人紛紛外出就業時,周雲卻選擇從城市回歸農村。

「逆行」的根源,在於他揮之不去的鄉村情結。

周雲出生在湖北三峽的農村,是地地道道的鄉裡娃。經過多年的打拼,他終於得以跳出「農門」,在星城長沙擁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但日漸程式化的工作,被高樓圍困的生活,讓他懷念起兒時鄉野裡奔跑時的快樂,夢想著過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因此,周雲毅然辭職,回到妻子的老家長沙望城黃金園村,在自家廢棄的老屋基礎上開闢出一個農莊。

這裡背靠青天寨山,與望城市區不過十幾分鐘車程,既保留了鄉村的原始風貌,也能夠與城市緊密銜接,是長沙周邊一日遊的好去處。

回歸鄉村的周雲,就如同魚兒入了水。他把農莊命名為青天寨,種樹養雞、打理農莊、接待遊客,忙得不亦樂乎。

然而,農莊生活不止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自在,還有柴米酒鹽和焦頭爛額。

「原本以為在農村創業很簡單,沒想到比城市更難。因為農村很多基礎建設不完善,水電、公共運輸等基礎問題等有可能讓農莊停擺,更何況還有經營推廣、資金不足等一系列難題。」周雲說。

但對於心性堅定的周雲來說,創業這個夢開始做了,就沒有「放棄」可言。

「辦法從困難中來。」土地不夠,他就去村民家登門拜訪,協商土地流轉;資金不夠,他就賣掉市區的房子,把錢用在刀刃上;對於水電、公路等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他就一方面積極改善外部環境,一方面向當地政府反應,不斷逾越極限,解決實際問題。

在農村奮鬥這些年,周雲成了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對於農莊的運營也有了自己的一番獨到見解。他說,青天寨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了重圍,取決於它的網際網路基因精準的定位

「青天寨從08年創業到現在,沒有用過一張紙,所有的宣傳全部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從論壇、微博、微信到現在的抖音等新媒體,網際網路讓青天寨擁有了更廣闊的天空。」他說。

而在定位方面,青天寨打造出「輕拓展+半休閒」的業務模式,旅遊的主題方向精確為20-200人企事業團隊的一日遊和6-12歲孩子以班級為單位的親子遊活動。在這裡,遊客們可以玩拓展遊戲、品味農家飯菜,或者重溫兒時採蘑菇、摘草莓、捉泥鰍的樂趣,度過充實而有趣的一天。

經過這些年的用心經營,青天寨農莊已經發展為國家四星級農莊,累計流轉山林和土地300多畝,年綜合銷售收入近千萬元,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湖南省效益突出的中型規模休閒農莊。

青天寨全景

但周雲仍然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只有不斷拓展鄉村遊新內涵,才能提升鄉村遊品質。」他說。

為此,他在農莊裡建起田園書屋,免費向當地村民和遊客開放,引入長沙市作家協會的創作基地,同時著力進行品牌打造,對青天寨進行VI升級和包裝,打造「童謠裡的鄉村」概念。

在青天寨農莊各處的牆壁上,散落著200多首長沙童謠,從《月亮粑粑》到《馬蘭花》,這些朗朗上口的童謠和質樸的畫作,喚醒了許多人溫暖的兒時記憶。

「湖湘文化的體現之一,就是長沙童謠。我們以童謠嫁接鄉村旅遊,同時在遊客中舉辦『唱童謠』、『畫童謠』等一系列互動比賽,讓這份文化遺產得以延續,也希望讓農莊藉助童謠的翅膀,煥發更大的生機。」周雲說。

回顧這些年,周雲說,青天寨最大的成績就是活下來。因為所有成就的背後,都有無數的艱辛和汗水。

而支撐著他不斷進步的武器,就是學習。在工作間隙,他先後參加了湖南大學MBA,湖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組織的相關課程。為了更了解農莊的經營,他多次外出學習考察,走訪了湖南、四川、上海、廣東、浙江等地的特色農莊,甚至遠赴澳大利亞、紐西蘭進行學習研究。

與此同時,周雲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幫助農民朋友共同致富。「農民群體由於受教育程度有限,懂農業,卻不懂得管理和營銷。而營銷恰好是我的專長。我希望代表新農民發聲,幫助農民朋友獲得認同感和尊嚴。」

青天寨農莊每年固定解決當地農民就業30多人,臨時用工1000多人次,還與望城區40餘戶農民籤約結對進行種植合作,建立了草莓種植園、葡萄種植園、蔬菜基地、土雞養殖場和農產品加工廠等多個農業項目。

「我們幫助農戶創業,再通過農莊這個平臺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讓農村一二三產業得以融合發展。像柴火香乾、百合粉絲、跑道魚都是我們與村民合作開發的特色農產品,深受遊客們歡迎。」他說。

除了「新農民」,周雲還有一層身份,就是「周老師」。每到農閒時節或下雨天,他就會義務地組織村民進行科普宣傳和網際網路知識普及,讓農民適應網際網路發展的浪潮。

他還是湖南農業大學、長沙市科教平臺等機構的特邀講師,向全國各地「三農」版塊的創業者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

「一枝獨秀不是春,行業好了,我才能好。」周雲十分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投資這一行的人獲得成功。「很多對農村有感情的人,想在農村創業,但由於對農村認識不足、準備不足,導致巨額虧損。我雖然不是專業講師,但分享的都是行業乾貨,有的同行還會每月特地到農莊來和我交流取經。」他笑著說。

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周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農民」的意義。未來,他計劃把青天寨打造成全國新農莊的樣板,讓這個「童謠裡的鄉村」成為百年農莊,代代相傳。

另一方面,他希望建立起農業食材展示體驗基地,讓農村純天然的健康食材銷得更好、傳得更遠,與更多新農民一起,共同實現鄉村振興中國夢!

記者小記

青天寨農莊的庭院裡,桂花開得正好。

和周總坐在院中品魚玥茶,秋風吹來,花落如雨,茶香就染上了花香。

周總說,喝茶是一種狀態,它讓人沉醉、也讓人清醒,訴說著苦澀、也傳遞著回甘。創業十年,甘苦自知。但因為夢想,所有的拼搏都燃燒著熱血,所有的奮鬥都綻放著愉悅。

而這一杯魚玥茶,就是奮鬥路上最忠誠的夥伴,在你心生倦意時,道一聲:「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出品 | 魚玥茶

監製 | 薛登科

文 | 鍾璇子

圖|嚴文科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少年 新歌謠 童心向黨歌 唱響中國夢
    新時代 新少年 新歌謠 童心向黨歌 唱響中國夢 發布時間: 2019-10-17 23:10:21 信息來源: 區新聞信息傳播中心
  • 旅遊:「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有桃花源文化的守拙園!
    守拙園是古建築「異地搬遷」保護利用模式的典型代表,於2013年4月啟動,規劃佔地84.9畝,主要依託四大功能區,打造集陶文化研究、休閒養生、非遺展示、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新業態。守拙園項目所在的赤嶺村為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次子陶俟之後裔陶庚四遷居地。
  • 童聲嘹亮,唱響美麗中國夢
    積極向上的童謠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近日,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豐富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全市廣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體局等多家單位今年3月份在全市範圍內聯合開展2020年優秀童謠徵集評選活動,並於近日揭曉。
  • 童謠裡的「11·27」 讓孩子傳承「紅色基因」
    上遊新聞記者 畢克勤 攝小時候,也許你聽過「小蘿蔔頭」等紅巖英烈的故事,幾十年過去了仍然在流傳,而改編成童謠可以讓這些故事傳播更廣。11月22日,童謠裡的11·27——重慶市「講紅色故事,講革命精神」童謠傳唱活動,在巴南區界石鎮中心小學舉行,讓人們感受童謠裡的「紅色之旅」,讓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孩子們用稚嫩的童聲,唱響根據革命先烈故事改編的童謠。
  • 新時代文明實踐|「朝陽好少年唱響文明新風尚」 新童謠徵集推廣...
    叮叮噹,叮叮噹小小少年有夢想好好學習讀書忙建設祖國聚能量小小童謠,朗朗上口給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童謠是一種文化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也是一代人的精神烙印揮不去 抹不掉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唱唱「新童謠」吧!
  • 長沙這個生態農莊打造出了「童謠裡的鄉村」
    在創始人周雲的介紹下,記者來到青天寨生態農莊一探究竟。 讓農莊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記者一走進位於河西望城區的青天寨生態農莊,就被歡聲笑語吸引,在田園生活之外,叢林穿越、索道滑行,攀巖、織網、蹦床等項目,極具人氣。竹林樹影之中,煦暖冬陽之下,一派自在愜意。
  • 兩岸小朋友同臺唱響閩南童謠
    兩岸小朋友同臺唱響閩南童謠 2011年01月24日 09:06:00來源:廈門日報   閩南童謠,又叫「讀冊歌」,是閩南歌謠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種民間的口傳文學。作為閩南文化中的瑰寶,越來越多的孩子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愛上了閩南童謠。本屆比賽是廈門廣播電視少兒讀冊歌藝術團成立後的首次大型讀冊歌賽事,除了全市六區37所中小學報名參賽外,漳州和臺灣宜蘭、嘉義也派出代表隊參與,參賽參演作品總數超過60件。
  • 打造「童謠裡的鄉村」!看望城這個農莊怎麼成為「網紅」的
    在青天寨生態農莊創始人周雲的介紹下,記者來到青天寨一探究竟。讓農莊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記者一走進位於望城區的青天寨生態農莊,就被歡聲笑語吸引:在田園生活之外,叢林穿越、索道滑行、攀巖、織網、蹦床等項目,極具人氣。竹林樹影之間,煦暖冬陽之下,一派自在愜意。
  • 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田園 是兩個90後在故鄉助農脫貧的美好願景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每每讀到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都感慨萬千,對於都市快節奏的緊張生活越發對田園野趣有著莫名的嚮往。這是仙女村的映山紅我曾經在一家農業公司做了4年的營銷策劃經理,所以對農業還是比較了解,也看好這塊的發展,我是看著這家農業公司一點點成長在網上打開銷路的。
  • 老童謠唱響新天府!天府新區舉行湖畔音樂會 新童謠《胖娃胖嘟嘟...
    老童謠唱響新天府 !新童謠《胖娃胖嘟嘟》官宣首發  「胖娃兒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成都哪兒好耍,興隆湖打卡,湖邊逛總部,一億才起步……」當這首耳熟能詳的成都童謠加入了動感的Rap饒舌之後,會變成怎樣?嗨翻了!  當晚音樂會現場,一首由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黨群工作部發起、創作的童謠《天府胖嘟嘟》正式官宣首發。
  • [合川]創編童謠 保合小學師生踐行「中國夢」
    原標題:[合川]創編童謠 保合小學師生踐行「中國夢」   華龍網訊(通訊員 陶發明 唐麗華)近日,雙鳳鎮保合小學舉行了「中國夢」師生創編童謠競賽活動。一首首動聽的童謠道出了師生實行「中國夢」的心聲。「紅領巾,胸前系。莊嚴宣誓心中記。講衛生,懂禮貌。
  • 滬語童謠唱響申城 音樂劇《搖啊搖》傳承本土文化
    上周末上海迎來了38度的酷暑,同樣熱火朝天的是在上海五角場合生匯舉辦的「上海小囡唱童謠」活動。來自上海各個區近500位4-11歲的「小囡」現場表演了各自的「本事」。「篤篤篤賣糖粥」、「小巴臘子開會了」——耳熟能詳的滬語童謠在合生匯的大廳唱響。
  • 童謠唱響新時代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新世紀,好時代,人人心中都有愛,共創和諧人安泰。家裡有媽媽談焱焱 恩施市文化館媽媽不在家,打工去天涯,夢裡尋,夢裡找,夢裡也在想媽媽。小鳥叫喳喳,小狗搖尾巴,搖尾巴呀搖尾巴,聽話才叫好娃娃!山裡土家娃,長在陽光下,唱山歌,聽神話,跟著奶奶種南瓜。小草快開花,小樹快長大,快長大呀快長大,好好讀書學文化!
  • 唱響童謠 翔安區致力於引導更多孩子學習閩南童謠
    為了讓孩子們能進一步深切感受閩南童謠的藝術魅力,弘揚民族精神,近年來,在翔安區政府部門的倡議、支持下,在翔安區,有不少像馬巷中心小學這樣的學校一直致力於引導更多的孩子學習閩南童謠,讓閩南童謠在校園中唱響。  不僅如此,閩南語童謠大賽、閩南語童謠專場演出等在翔安區時常舉辦。
  • 「向國旗敬禮」 呼和浩特大學路小學濱河校區唱響禮儀童謠
    大學路小學濱河校區,唱響禮儀童謠,感受美好生活主題活動。開展向國旗敬禮,唱響禮儀童謠,通過感受美好生活主題活動引導小學生在學習禮儀、理解文明,成為文明行動的踐行者,學禮儀童謠,做講文明懂禮儀有道德有修養的新時代好少年!《校園規範歌》、《禮貌歌》、《學習歌》通過"學童謠、唱童謠、演童謠",通過古箏配樂,把一首首童謠廣泛傳唱。
  • 打卡撈刀河街道「長沙童謠王國」唱著童謠,走進畫中
    記者來到大星學校及中國民俗畫創作基地探尋「長沙童謠」。在長沙市開福區撈刀河街道羅漢莊村大星片區一角,到處都彰顯著長沙童謠的魅力。在這裡,隨處可見朗朗上口的長沙童謠,佐以童趣滿滿的民俗畫,締造出街道、社區名片式的文化一角。中國民俗畫創作基地。
  • 追夢路上春潮湧——歌曲《我們都是追夢人》的誕生與傳播
    每個普通人的夢連接在一起,就匯聚成了萬眾一心的中國夢  作為多個大型活動的重要策劃人,王平久有著豐富的主旋律歌曲創作經驗。十年前,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他與曾獲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配樂銀熊獎的香港音樂人金培達聯袂創作了歌曲《國家》,一經推出便受到各界人士的喜愛,廣為傳唱,2011年被評為「唱響中國·群眾最喜愛的十首歌曲」之一。
  • 天府新區興隆湖畔唱響「老成都童謠」
    老童謠唱響新天府 「胖娃兒胖嘟嘟,騎馬上成都,成都哪兒好耍,興隆湖打卡,湖邊逛總部,一億才起步……」當這首耳熟能詳的成都童謠加入了動感的Rap饒舌之後,在場的聽眾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合成團」。 在音樂會現場,一首由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黨群工作部發起、創作的童謠《天府胖嘟嘟》正式官宣首發。
  • 沈南鵬:生生不息的追夢人推動中國不斷向前
    沈南鵬表示,紅杉中國正在幫助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實現他們的夢想。「一代代追夢人必將把中國夢的精神傳遞下去。正是這種強大的向上的力量,讓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始終充滿信心,我相信它一定會推動國家能不斷的向前,不斷的發展,不斷的壯大。」以下是沈南鵬的演講全文:大家好,我是紅杉中國的沈南鵬。
  • 上海市徐匯區舉行2018年優秀童謠傳唱展示活動
    12月27日下午,由徐匯區文明辦、徐匯區教育局聯合主辦的「童謠唱響新時代 美德少年展風採」——2018年徐匯區優秀童謠傳唱展示活動暨徐匯區「最美少年」故事巡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徐匯區第一中心小學舉行。上海市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處處長蔡偉民,上海市作家協會童謠作家潘與慶,徐匯區宣傳部副部長、徐匯區文明辦主任周晨蔚,徐匯區教育局副局長於東航等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