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
1月6日,由國信辦指導、央視網中國公開課頻道策劃製作的《網絡大講堂》系列原創公開課(wldajiangtang.opencla.cntv.cn)第二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上線播出。本期節目邀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以幽默生動、歌謠式的演講風格剖析網際網路典型案件,強調通過依法治網來規範網絡行為、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網絡的健康與活力。
王大偉教授從一般犯罪學的「破窗理論」入手,深入淺出地道破當前網絡犯罪愈演愈烈的原因,介紹了網絡犯罪形式多樣、隱蔽性強、犯罪危害大和犯罪主體低齡化等特點,同時結合多種多樣的網絡犯罪案例,解析網絡罪犯的典型作案手段,指出網絡犯罪的防範措施,並且介紹了我國現有的懲戒網絡犯罪的相關法律條款。
針對網絡詐騙問題,王大偉教授通過現場互動打分,以危險預測的方式分析了易受網絡詐騙人群的特點,詳細介紹了犯罪分子常用的餡餅、親情、震撼「三張牌」網絡詐騙手段,並將預防和識破網絡詐騙的要點編成簡單易懂的口訣——「不決斷、晚交錢、睡一覺、過一天、再找親人談一談」——號召公眾提高防範意識,提醒大家「內去痴心,外防老千」。
針對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際網路的問題,王大偉教授分析了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潛在誘因,指出大部分的青少年犯罪都直接或間接與網絡成癮有關。同時,介紹了忽視型、衝突型等四類容易誘發孩子網癮的家庭特點,引導個人和家庭正確對待網癮問題,避免青少年犯罪。
王大偉教授強調,光靠政府專門機構打擊網絡犯罪,是遠遠不夠的,每個人都應成為打擊網絡犯罪的主力軍,文明上網、和諧上網,才能合理利用網絡,趨利避害。
節目通過分析網民熟知的案例,普及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涉黃、侵害個人隱私、散播謠言等有關網際網路犯罪的法律法規,對於增強網民法律意識,依法規範網絡行為具有一定意義,強調現實世界的一切法律法規同樣適用於網絡。
據悉,《網絡大講堂》以時下最流行的公開課形式開講,主打輕鬆、自由、開放的節目風格,主要面向以青少年為主的網際網路活躍群體。內容聚焦網絡安全、法制、道德、文化和創新五大方面,倡導網絡文明,規範網絡行為,培育網絡道德,構築科學、文明、健康、守法的網際網路環境與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