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船王包玉剛墓,像一座小山丘,比不遠處張學良墓壯闊卻少人知

2020-12-17 文從沈夢

他是土生土長的浙江寧波人,18歲起供職於信託辦事處,在銀行單位打拼11年,30歲時就已經升至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31歲,他輾轉去香港,與人合開公司,以進出口貿易起家,將生意做到全球範圍。

60歲那年,他成為世界十大船王第一名!被美國《財富》和《新聞周刊》譽為「海上的統治者」,「海上之王」! 1980年代,他又積極為大陸建設投資,先後投資數億元,單單寧波大學他就一筆給了5000萬建設金……

他就是曾經名聞一時的「世界船王」包玉剛!

1991年9月23日,包玉剛病逝於香港。包玉剛的身後事,並未見相關報導,可見其家人十分低調。但近年來通過網友博客,大約可以找到相關信息。

包玉剛的墓地,在檀香山「神殿谷」墓園,和張學良夫婦墓地相距不遠。

資料顯示,這處墓地距離檀香山約五六十公裡,園內環境清幽,四季如春,草木蒼翠。 包玉剛墓是此地園內最大、最壯觀的一處,面積之大,仿佛佔據了此處整個小山丘!

令人遺憾的是,儘管如此,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在網上幾乎找不到幾張準確、清晰的包玉剛墓地照片。

從山梁往下走,大約千米之外,就可以看到張學良和趙一荻合葬墓。白色的十字架下,並排銘刻著張學良、趙一荻的名字。四周有石砌的矮牆,牆外是草地、高樹,牆內是扶桑花!

與包玉剛墓不同的現象是,文從沈夢了解在網絡上,張學良夫婦墓地的照片很多,而且大多很清晰。

張學良墓志銘文,是《聖經》裡的一段話:生命在我,復活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仍會復活!

一位世界級富豪和享壽百年的將軍夫婦,以這種方式相守相伴,不知道,在天有靈會不會約在一起聊聊呢? 如果有機會,我當在這裡參觀,回望歷史,也是品位人生

相關焦點

  • 張學良葬於夏威夷,墓臺上放著十字架,家鄉建有少帥陵和衣冠冢
    張學良墓位於美國夏威夷北部的「神殿谷」紀念公園內,是張學良墓與夫人趙一荻的合葬墓,墓臺後邊石牆上安放著醒目的白色十字架。墓地位居高坡,背山面海,環境極佳。墓冢周圍是石砌的矮牆,牆外是青翠的草地和樹木,牆內是開黃花的扶桑。
  • 雙流挖出奢侈西漢夫妻墓 墓內釘子都鍍金
    >  雙流縣東升鎮青棡村四組,有一個「突兀」而出的小山丘,佔地近5000平方米,原居住在這裡的居民稱之為「彭家大墳包」。千百年來,村民視這個山丘為禁地,敬而遠之。為配合雙流國際機場新航站區建設,考古人員在考古勘探時,在山丘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漢代家族墓葬,並命名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新航站區一號墓地。記者昨日獲悉,考古人員在這裡已經發現了20多座東漢磚室墓和數座用巨木堆砌而成的西漢木槨墓,目前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
  • 一所國際學校,半部近代史——船王包玉剛和包玉剛實驗學校
    「上海最好的國際化學校之一」包玉剛實驗學校,由包氏家族為紀念已故船王包玉剛而創辦。該校創辦背後的故事非常精彩,可以說,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背後,承載著半部中國近代史,他的創始人包玉剛更是一代傳奇。在陸地上生長出來的人,喜歡土地的厚實與安穩。提到大海,農耕文明國家的人第一個感覺就是波詭雲譎,難以捉摸。諸多的華人企業家中,從事海運的可謂少之又少。但中國也有一位舉世聞名的華人船王——包玉剛。
  • 江南第一大墓:古人修墓像搭積木,可專家卻每次都失敗!
    三國時期的江南,被視為南蠻之地,距離中原文明遙遙千裡,而就在江西吉水發現了一座距今1700多年、規模宏大、結構奇特的古墓,它是三國東吳時期的一座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考古人員稱之為「江南第一大墓」。
  • 關於王昭君墓的幾點考證——南榆林懷舊(七十七)
    敕未至,單于喚丁零塞上衛律,令知葬事。一依蕃法,不取漢儀。棺槨穹廬,更別方圓。千裡之內,以伐樵薪,周匝一川不案口馬。……醞五百甕酒,殺十萬隻羊,退犢馳,飲食盈川,人倫若海。一百里舖租毯毛毯踏上而行,五百里舖金銀胡瓶下腳無處,單于親降,部落皆來,傾國成儀」。既客觀地反映了昭君去世後,單于為她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和隆重的祭奠儀式,也反映了單于和匈奴族人民對昭君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 40年印跡丨「世界船王」包玉剛:赤子情懷 造福桑梓
    (市僑辦供圖)  人物  「世界船王」包玉剛  進入寧波大學正門,右行百餘米,是一片高大的香樟樹林,林間矗立著一尊包玉剛先生的半身銅像。包玉剛先生笑容慈祥,雙眼凝望,對校園裡來來往往的莘莘學子充滿著殷切期望。
  • 梟雄陳友諒,墓小不悽涼
    對著電子地圖一看,不經意地寫著「陳友諒墓」,一下如觸電般:一代梟雄原來近在咫尺。遊完黃鶴樓,沿武珞路步行,上長江大橋,從橋塔坐電梯下來,步行10餘分鐘。費了一番功夫,才在一排民居中找到。此處位於蛇山之麓,墓前一座高大牌坊,前書「江漢先英」、後書「三楚雄風」,坐北朝南。從前山下一塊平壩,及至長江。過牌坊經16級臺階,即為圓形墓冢,前有墓碑,大書「大漢陳友諒墓」。
  • 「世界船王」包玉剛全家曾寓居於此……
    「世界船王」包玉剛全家曾寓居於此…… 2020-08-22 0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一座山丘,千年無人敢踏足,專家卻興奮:下面有一座「王國」
    山西一座山丘,千年無人敢踏足,專家卻興奮:下面有一座「王國」文/一休道被稱為之「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的山西,有著濃厚的華夏文化,山西有著許多世界文化遺產,如今現存的重點文化遺物保護單位就有山西稷山縣,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名叫馬村。雖然馬村名不見經傳,但是這兒卻是一個風水寶地,依山傍水,風景極佳。但是在馬村的另一個地方,卻荒涼一片,無人敢去踏足,只要的原因便是,這座山丘有一個怪異的現象,那便是這座山丘千年來從不積雪,即使是大雪紛飛的時候,其他的地方都被白雪覆蓋了,而這個山丘卻在兩天之內,雪變化得消失不見了。
  • 亳州「王墓」遺址,一座充滿未解之謎的千年土丘!
    在古城鎮王倒坐村和王寨村之間,有一片田地明顯高出周邊,路邊立著的一塊「譙城區文保單位」標誌牌,靜靜地向路人述說著這片地昔日的故事。聽到記者問起王墓,王寨村95歲的王柴氏告訴記者,在她年輕時,王墓要比現在高得多,至少有村民瓦房的兩倍高,墓前曾經還有石桌、石凳、石香爐等物品。一位村民表示,王倒坐村的由來和王墓有關。
  • 中山王厝墓,石家莊最神秘的墓,你不可不看
    中山國文化是河北地域文化的根基和靈魂,是我們河北人的驕傲,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中山國的文化發揚光大。接下來我們就先了解一下王厝墓的神秘所在。兆域圖的規劃中只有這兩座是完成的。原本的規劃在王厝墓的左側還有一個王后墓,東西各有一個夫人墓,但這些規劃都沒能夠完成,也算是中山王一個未完成夢想吧。王厝墓是已發掘的中山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上有高大的封土,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直到上世紀70年代仍有15米高。在高大的封土之下,就是中山王厝的墓室。
  • 包玉剛:世界船王,中國造船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開拓者
    近日,第三屆世界「寧波幫·幫寧波」發展大會在寧波隆重舉行。多年以來,廣大「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愛國愛鄉、情系桑梓,積極支持寧波發展,與寧波同向同行、攜手前進。11月,欄目介紹4位寧波幫代表人物。
  • 西漢南越王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西漢南越王墓是嶺南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保存完好的一座漢代彩繪壁畫石室墓,出土文物多達1000多件(套),具有重要的歷史
  • 楊化民:峪唐墓推斷
    自碑而南,沿立陡立陡的羊腸坡路,奮力攀登,蜿蜒而上,約行三五百米,在秦嶺北坡山腳根兒,有一個特別高大突兀,從北面仰首而望,引人注目的土丘,四周似乎還有土築圍牆,很像是一座城堡。這地方的名稱歷來頗多,不一而足,遠處人叫它「積屍圪墶」,當地人皆稱為「圪墶城子」;其傳說也眾說不一,附近人說晚上夜深,常不常能遠遠看見那兒有一火球,像盞明燈,在挨地不停晃來蕩去,是顆什麼人的金頭放光,當地土著則說更深夜靜,往往能聽見那裡有隱隱約約人喊馬嘶、刀劍撞擊之聲。看來此處很是蹊蹺。
  • 一座墓中竟埋著17個人
    在距離腿骨不遠處,考古隊員又先後發現了骶骨和頭蓋骨、下頜骨、肩胛骨。經過分析,這個人應該是一名成年男性,生前個子很高,但他是不是墓主人還不能確定。考古人員猜測,這些骸骨都是因為水的攪動,被衝散、被託起,直到墓室中間的高度。
  • 銀龍之墓,千裡同鏡 中蒙歷時三年探秘匈奴貴族墓
    詳細調查後,結果更驚人,這裡的匈奴貴族墓,數量眾多且規模巨大,可算世界前三。隨後十年間,教授和他的團隊對M1號墓和它的28座陪葬墓進行了發掘。  M1並不在墓葬群的核心,卻是已知最大的一座,它跟中國考古人所熟知的甲字形墓很像——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墓室,斜坡墓道。額教授認為這是受到漢代貴族墓的影響,並把這一點寫進了考古報告。
  • 小沙丘發現3800年前的墓,挖開後由上萬根木頭組成,專家:太陽墓
    小沙丘發現3800年前的墓,挖開後由上萬根木頭組成,專家:太陽墓文/小先生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可謂蔚為奇觀,乃是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由無數打磨光滑的石塊拼接組合而成。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人於1979年在羅布泊以西、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發現了一座被稱之為太陽墓的奇觀:它是一處墓穴,但卻並非只是一處墳頭,而是中央有一個凹陷下去的大圈,環繞著大圈則是一層套一層,由細而粗總共七層圓木。七層木樁由內向外呈現放射狀向外輻射而出,整座墓地的形狀好像是太陽一般,環繞著的樹樁像是太陽射出的光線,十分奇特。
  • 「船王」包玉剛:勤儉自立 愛國愛鄉(家風家訓)
    據寧波天一閣藏《包氏家譜》記載,包拯第二十世孫包奎祉偶拾巨金後將財物奉歸原主,失主為感謝他,邀請他一起前往福建經商,包奎祉「由是獲利起家」,家道蒸蒸日上,他即是號稱「世界船王」的包玉剛的太祖父。  包玉剛(1918年—1991年),原名包起然,16歲隨父親包兆龍在武漢的自營鞋莊工作,抗日戰爭後轉而從事金融業,1955年開始在香港經營海上航運貿易。
  • 王昭君的墓為何沒人敢去盜?盜墓者:這個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從古至今我們都會認為女人在社會上並沒有什麼地位,可是這些女人在歷史上並不比男人差,她們也有德才兼備之人,這其中著名的代表就是王昭君。為什麼沒有人去挖王昭君的墓?據說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這個行業裡面。
  • 來,認識一下《墓王之王》中的鬼使神差吧。
    各位帥哥美女,我是小編優美帥來,動漫的世界樂趣無窮,今天的題目:來,認識一下《墓王之王》中的鬼使神差吧。 鬼使神差是墓王城通靈塔的兩位聖使,原則上來講只遵從祖制,只聽手持墓符之人的命令,如果沒有墓符的話,就算是墓王城的城主也不能命令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