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厝墓,石家莊最神秘的墓,你不可不看

2020-12-12 旅行大搜羅

中山國文化是河北地域文化的根基和靈魂,是我們河北人的驕傲,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中山國的文化發揚光大。接下來我們就先了解一下王厝墓的神秘所在。

兆域圖的規劃中只有這兩座是完成的。原本的規劃在王厝墓的左側還有一個王后墓,東西各有一個夫人墓,但這些規劃都沒能夠完成,也算是中山王一個未完成夢想吧。

王厝墓是已發掘的中山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上有高大的封土,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直到上世紀70年代仍有15米高。在高大的封土之下,就是中山王厝的墓室。考古發掘工作完成後,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中山國古城遺址管理處將這裡進行了保護性的展示升級改造,我們今天可以通過考古發掘復原場景,直觀了解考古相關知識。

在墓室最下方的中心位置,就是槨室。王厝墓的槨室曾兩次被盜,還被縱火焚燒。但誰都沒有想到,即使如此,在槨室內仍有一件國寶,靜靜等待了兩千多年,終於被考古工作者發現。

那是1977年的深秋,考古工作隊的成員們正在清理槨室,在槨室的西北角,發現了一塊扭曲變形的銅版,銅板上有金片銀絲鑲嵌出來的文字。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張守中先生當時負責繪製文物線圖臨摹文字,經過他的摹寫,一張可供研究、可以釋讀的「兆域圖」文字摹本,清晰地呈現出來。這件錯金銀銅版兆域圖是槨室中出土的最有價值的文物,為研究我國古代陵園建築和建築圖學提供了珍貴而準確的資料。

儘管王厝墓的槨室被盜,但庫室中的文物卻被保留了下來。這種戰國大墓中設庫的墓葬方式極為罕見,王厝墓裡有東庫、西庫、西北庫。庫室與槨室不相通,因此才保留了較多的文物。東庫主要放置銅器,如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錯銀雙翼神獸、十五連盞銅燈等文物都出土於此。西庫位於墓室內西側的南半部,結構與東庫基本相似。主要放置禮樂器、玉石器和陶器。東北庫位於墓室東側的北部,為東西向,未發現任何隨葬遺物,是原放易朽之物已腐朽成泥,還是根本未放任何物件,至今已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深入解讀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第二站:中山王厝墓
    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地下一層文化專題展示、王厝墓的保護展示工程、中山國文創園、考古探索中心、漫畫中山國等項目一一亮相。上一期小編帶領大家深入遊覽了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及地下一層新增的中山國文化專題展,本期將帶大家遊覽中山王厝墓。中山國王厝墓中山國王厝,是目前已知的中山國七代國君中的第五位,也是中山國最鼎盛時期的君王。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篇):平山中山王墓
    戰國晚期中山國王陵,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城北的靈山下。年代屬公元前4世紀末。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在此發現了中山國晚期都城靈壽故址﹐並發掘兩座王陵﹐對於了解中山國的歷史和文化有重要意義。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劉勝的墓,為何在墓室中沒發現劉勝的屍骨?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是否是中山靖王之後這件事雖然有些不清不楚,但是中山靖王的後代很多倒是真的,而滿城漢墓的主人中山靖王,在整體的墓葬發掘中卻只見到了中山靖王的金縷玉衣,卻沒發現他的屍骨,這是為啥?
  • 鑄客分享定州博物館系列:東漢中山王劉暢墓玉石琥珀瑪瑙水晶篇
    《漢家陵闕》《漢家陵闕》展出的是發掘的中山王及其他漢代文物,展廳內的多媒體可為遊客展示棺槨構建拆解組合、金縷玉衣360度全息投影、漢代陵墓解讀等內容。漢家陵闕分為三個單元。一單元中展示了漢代中山王族墓中出土的各類器物。
  • 錯金博山爐亮相青島 出土於中山靖王墓
    你是否喜歡看《國家寶藏》?是否對國寶感興趣?如果是,那要告訴你個好消息!每年暑期,青島市博物館都會引進一項年度大展!本周末,「冀地漢風——河北博物院藏漢代文物展」將在青島開幕,100件漢代墓藏出土的珍貴文物遠道而來,其中還有一件國寶。
  • 解放軍在山上挖防空洞,炸出一條墓道,就此發現了西漢中山靖王墓
    滿城漢墓是西漢武帝時期中山靖王劉勝和其妃竇綰的同塋異穴合葬墓,在其墓葬南側山腰還有數十座陪葬墓。西漢前期盛行鑿山為穴的營建陵墓方式,比如徐州的諸座西漢楚王墓,永城的梁孝王墓等。鑿山為穴建造陵墓工程十分巨大,也只能盛行於漢唐盛世。另外,上述墓葬基本開在山腳下,但是滿城的漢墓卻在山腰接近山頂的位置。
  • 中山王墓最逆天的文物,出土便轟動考古界,3D列印技術都望塵莫及
    很多網友會問如今出土的這麼多國寶級文物當中,哪件文物堪稱是最為難以複製的,其實這個真的是沒有絕對,難以複製的文物太多了,比如杭州半山出土的戰國水晶杯、淅川楚墓的雲紋銅禁、曾侯乙尊墓出土的曾侯乙尊盤
  • 中山王墓出土珍寶19000多件!為何中山王墓中會有鮮虞族的珍寶?
    青銅龍鳳案的層次構造十分複雜,從最下面一層開始,有四頭鹿作為支撐往上走一層是飛龍盤旋和龍頭一起構成了四個角,將整個青銅器加在一起,形成了四方形的案面框。除此之外在銅器的中間還有鳳凰飛舞的圖片,既生動又華麗,栩栩如生。專家認為青銅龍鳳安可能是最開始或許是由配置一個漆木桌面的,只是因為時間的流逝早已經被空氣氧化後腐爛了。
  • 中山國文化——石家莊的歷史根脈和文化靈魂
    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張霖 攝長城網石家莊訊(記者張霖)有很多人說,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城市,缺乏足夠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有不少石家莊本地人也這麼認為。其實呢?不是石家莊沒有歷史和文化底蘊,而是你不知道。約公元前339年中山成公繼位,他繼承先祖遺風,繼續學習中原地區的先進位度,發展生產。在這期間中山國的政治、文化等不斷與中原華夏族融合、同化,國力進一步增強。公元前327年前後,中山王厝繼位。在他在位期間,中山先是參與了「五國相王」,再是伐燕取得大勝,「錯處六國之間,縱橫捭闔,交相控引,爭衡天下」,達到歷史的鼎盛時期。
  • 東西漢中山王墓中的精美金器向今人展示了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水平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劉啟封其庶子劉勝為中山王,建立中山國,後來中山國幾經廢除和建立,其君主都稱為中山王爵之一。而後世皇朝屢有封中山王爵者,合計48人。河北省定州市西漢中山懷王劉修墓和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曾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器。
  • 深入解讀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第一站:中山國王陵陳列館
    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地下一層文化專題展示、王厝墓的保護展示工程、中山國文創園、考古探索中心、漫畫中山國等項目一一亮相。從本期開始,小編將分五期帶領大家深入遊覽。第一期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地下一層的中山國文化專題展。
  • 中山王墓中曾出土古酒 深埋地下2300多年
    中山王鼎:系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鐵足銅鼎,刻銘文469字,為戰國時期刻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中山王墓出土古酒:釀造時間距今已2300多年,是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實物酒。不過,他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了六年光景;他想不到,中山國將在自己故去後短短十幾年間就遭滅頂之災;他想不到,自己統領的如此強盛的國家,將在歷史上只留下隻言片語的記錄,成為「謎」一樣的國度;他更想不到,恰恰是這件酒壺以及自己墓中的其他陪葬物,令他擁有的中山國在2300多年後重新被後人認知!
  • 永城保安山2號墓墓主人身份之謎
    導讀:一枚小小的印章揭開兩座墓墓主人神秘的面紗,再現了西漢梁國那段輝煌歷史!歷史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神秘的,考古學家們通過研讀古書籍、探秘文化遺址層、鑑別墓葬出土文物等方法來還原歷史的神秘。那麼,當一座墓葬被發掘後,考古學家都是怎麼判斷墓主人身份的呢。通常考古學家會查看該墓是否有墓志銘出土,墓志銘是確定墓主人身份的一個很客觀的標準。
  • 帶你走進神秘的中山國
    然而在「七雄」之外,戰國時期的中原大地上,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中小國家,中山國就是其中神秘而又獨特的一個,說它神秘,是因為史書中有關中山國的記載非常執之少,說他獨特,是因為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遊牧文化。中山國雖然神秘,但是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卻呢個認識了解它,因為隨著一次考古發掘的新發現,戰國中山國的真容慢慢浮現。
  • 《銀之守墓人》手遊今日開啟不計費刪檔測試
    由萬達院線遊戲、凱撒文化聯合發行,《銀之守墓人》漫畫正版授權改編手遊——《銀之守墓人》今日開啟安卓不計費刪檔測試,想了解零號陵墓背後的秘密嗎?想加入陸水銀的主角盜團嗎?在這裡,你可以挑戰最強BOSS,帶上神陵武裝,獲得屬於自己的孤星級稱號!
  • 重大發現:關於王昭君墓在邯鄲成安縣的考證
    王昭君為什麼在晚年會從匈奴出逃,為什麼會在邯鄲成安去世?  以下是對整個事件的分析。 一、    先從現存的「昭君墓」說起。大家都知道昭君墓位于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裡處的大黑河畔,也就是著名的「青冢」。
  • 西漢南越王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西漢南越王墓是嶺南地區迄今發現規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保存完好的一座漢代彩繪壁畫石室墓,出土文物多達1000多件(套),具有重要的歷史
  • 淮南武王墩墓大猜想:墓主或是楚國遷都壽春的第一代王
    淮南武王墩的考古發掘牽動著眾多考古專家的目光,也引發很多關於此墓的猜想。該墓葬的墓主會不會是楚國遷都壽春後的第一代王——楚考烈王?該墓葬被盜掘三次,遭遇嚴重破壞,還會不會像楚幽王墓葬那樣有數量驚人的文物出土?會不會有諸如楚大鼎這樣的國之重器被發現?
  • 滇王墓、獻王墓是同...
    網劇《龍嶺迷窟》最後眾人拿到龍骨天書從中破解到雮塵珠的線索,而這線索涉及到了雲南的兩個大墓——「滇王墓、獻王墓」 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是兩個是不同的墓葬,其後老年陳玉樓掏出一份人皮地圖引導鐵三角出發雲南獻王墓;那麼滇王墓和獻王墓是什麼關係,陳玉樓手中的人皮地圖從何而來。
  • 曹操墓驚現中國最早白瓷
    曾經,紀年確切的最早白瓷在範粹墓  範粹,史書無傳。  相州窯一如範粹,亦不見文獻記載。  範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國陶瓷史上有明確紀年的、時代最早的白瓷。  墓誌雲:範粹「以武平六年四月廿日薨於鄴都之天宮坊。春秋廿有七。以五月一日遷厝於豹祠(西門豹祠)之西南十有五裡」。